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肥料运筹对砂姜黑土甘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氮肥氮肥易引起甘薯徒长而使产量下降,生产上农民一般采用较低施氮量确保甘薯稳产,但也影响了甘薯产量潜力的发挥。笔者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肥量和钾肥品种运筹对砂姜黑土甘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甘薯高产创建提供施肥依据。试验表明:施肥促进甘薯地上部生长大于促进块根的生长,且施肥量越大,根冠比下降越多。全部用硫酸钾高量施肥1导致甘薯地上部徒长,与习惯施肥相比,甘薯减产3.7%;钾肥一半用氯化钾的高量施肥2处理能使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协调生长,甘薯比习惯施肥增产6.2%,比高量施肥1增产10.4%,达显著差异水平。将习惯施肥氮肥用量124.5 kg/hm2提高到225 kg/hm2时,氯化钾是“忌氯”作物甘薯产量进一步提高关键,与单施硫酸钾相比,氯化钾与硫酸钾配施显著提高了甘薯N、P、K养分利用效率。试验表明砂姜黑土区甘薯不施含氯钾肥的习惯施肥不利于甘薯的高产,甘薯钾肥品种运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西南丘陵岗地红黄壤区夏玉米产量和各器官NPK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和各器官NPK含量有较大的影响,配方施肥可以显著提高夏玉米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其中有机无机配合施用对提高夏玉米农学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机肥处理可以增加籽粒成熟时K的含量,可以有效地增加玉米籽粒的调集营养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宜在紫色土推广的培肥地力、增加产量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3.
川西北地区甘薯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通过筛选合理的肥料配比组合,为川西北地区甘薯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不施肥为对照,选择了5种不同的肥料配比组合,并进行了鲜薯鲜薯产量、薯块干率和薯干产量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N、P、K肥料配比组合对甘薯产量及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肥料配比组合对增加甘薯产量,提高薯块干率均有一定的作用,川西北地区万薯5号的最佳施肥量是P2O75 kg/hm2、K2O150 kg/hm2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鉴定一批不同类型夏甘薯新品种在我区的生态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和利用价值,为夏甘薯新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2003年我市引进一批国内外夏甘薯新品种,在我市襄城县名优甘薯开发保鲜科研所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甘薯在不同施肥水平下,各生育阶段内碳氮代谢与养分运转的生理过程。讨论了甘薯的叶层结构、净同化率、生物产量、经济产量与叶面积的关系。初步拟出认为适宜的叶面积指标。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分期施用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重庆市江津区甘薯主产地蔡家镇鸳鸯村2社、石佛村3社两个试验点,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相同施肥量下甘薯不同生育期氮磷钾肥分配比例的产量和品质效应。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以分期施氮钾、分期施氮磷钾各处理均提高甘薯块茎产量,鸳鸯村2社试验点的增幅为6.8%~29.5%,石佛村3社试验点的增幅为7.7%~46.6%,两个试验点均以分期施氮磷钾3处理增产作用最大。分期施肥各处理对甘薯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以增加为主,鸳鸯村2社试验点增加4.8%~29.9%,石佛村3社试验点增加0.7%~7.3%。各处理对甘薯块茎淀粉和全钾含量以降低为主,鸳鸯村2社试验点的降幅分别为2.4%~5.5%和12.3%~69.5%;石佛村3社试验点的降幅分别为2.4%~17.4%和0.9%~22.8%。分期施肥对甘薯可溶性糖、全磷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两个试验点结果表现不一致。从总体上看,对甘薯进行分期施肥能明显提高薯块产量和改善部分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7.
钙、硼、钼肥对夏花生的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豫东地区夏花生施用钙,钼,硼等中微量元素的效果进行了试验探讨。结果表明;钙,钼,硼与氮,磷,钾配合施用,对夏花生植株生长和产量构成要素具有显著影响。对荚果和籽仁产量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为夏花生的合理施肥和优质高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肥条件下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针对我国华北地区夏玉米生产中所面临的氮素污染和秸秆资源严重浪费等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和德国霍恩海姆大学(Hohenheim University of Germany)自1999以来开展了中德国际合作项目“华北平原作物高产高生产力条件下环境可承受的持续农业研究”。研究表明:在同一时期,优化施肥、秸秆还田优化施肥与传统施肥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无显著性差异。拔节到吐丝,优化施肥的干物质日增长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并不低于传统施肥,吐丝到灌浆,略低于传统施肥;秸秆还田优化施肥两阶段的干物质日增长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最高。3处理间夏玉米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优化施肥和秸秆还田优化施肥条件下,氮肥当季利用率显著高于传统施肥。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鲜食型甘薯提质增效,本试验以‘烟薯25’为供试品种,设置不施肥、习惯施肥、优化施肥、优化施肥+有机肥4个不同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及‘烟薯25’的产量效应、干物质分配、氮磷钾吸收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施肥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优化施肥+有机肥处理显著提升‘烟薯25’的单薯重和鲜薯产量,促进生物产量向甘薯块根转运及干物质向块根分配,提高茎叶、块根及总生物量的氮、磷、钾积累量,且氮、钾的产块根效率和收获指数较习惯施肥均有显著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
甘薯高产施肥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甘薯又名红薯、白薯、地瓜等,甘薯产量高,适应性强,用途广,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作物.要想取得高产,施肥技术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夏花生绿色高效施肥技术在夏花生生产上对夏花生农艺性状、产量等方面的正向影响。本试验采用花生配方肥(15-8-20)为基础肥,配施不同数量的微生物肥料,在其他田间管理一致的情况下,通过调查夏花生根系、根瘤菌、主枝长、有效结果枝、单果数、双果数、烂果、瘪果等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情况,找出最佳夏花生绿色高效施肥技术方案。结果表明,最佳绿色高效施肥技术方案为每667 m2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1(15-5-10,有机质≥20%,有效活菌数≥0.5×109/g)60 kg的效果最好;花生产量为254.59 kg/667 m2,经济效益为1 670.08元/667 m2。  相似文献   

12.
一个优良的甘薯品种首先应该是高产的,从目前我国甘薯生产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看,甘薯的高产应是三重的:鲜薯产量高、茎蔓产量高、产薯量及产蔓量均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几个特色甘薯品种主要产量性状的研究,为今后有关育种单位进一步选育甘薯优特新品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脱毒甘薯专用配方肥最佳施用时期与施用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脱毒甘薯专用配方肥不同施用时期不同施用量对脱毒甘薯1号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以施脱毒甘薯专用配方肥50kg/667m2(60%作移栽底肥施用,40%作团棵肥施用)的处理产量最高,单产2083.3kg/667m2,其次以施脱毒甘薯专用配方肥50kg/667m2作甘薯移栽底肥施用1820kg/667m2,产量最低以习惯施肥,即土杂肥100kg/667m2用猪粪水拌湿作甘薯移栽底肥施用1286.7kg/667m2。  相似文献   

14.
基于正交实验的高淀粉甘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作物和饲料作物。近年来,中国学者对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为了提高能源型‘商薯19’的产量,采用正交实验方法,通过对甘薯栽培技术中不同移栽时间、种植密度、起垄宽度、起垄高度4个因素进行组合试验,进行甘薯增产对比试验研究,以筛选出最佳综合配套技术措施方案,指导大田生产。结果表明:处理5组合的产量最高,与其他各组存在极显著差异。即适时早插,起垄适当,合理施肥是提高甘薯产量的重要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在高肥力土壤中施加不同配比的肥料,分析不同配比肥料下夏玉米的产量变化,为夏玉米科学种田研究工作提供试验数据信息。就高肥力土壤不同施肥配比对夏玉米产量的实际影响进行了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不同土层氮肥配施方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氮素利用的影响,利用改进的玉米深松分层可调施肥精播机,通过设置不同肥料类型、不同土层施肥深度和比例,研究深松分层施肥技术对铁茬播种模式下夏玉米植株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量的条件下,使用免耕深松分层施肥技术的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传统"一炮轰"施肥技术;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均增加了5.5%~7.9%。不同免耕深松分层施肥方式中,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的施肥方式均较一次性施用控释肥方式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和氮肥偏生产力,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其中,以免耕深松分别在8 cm和12 cm深度,按照3:7比例施入复合肥作为基肥,配合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的施肥方式获得最高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产量均较传统施肥方式增加了7.9%。因此,免耕深松分层施肥技术在夏玉米免耕铁茬播种区可以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对提高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优质甘薯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食用和经济价值均高。为提高甘薯种植效益,从整地作垄、施肥、秧苗栽插、合理密植等方面,介绍了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临沭县甘薯3414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3414"设计(即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探寻适合临沭县甘薯生产的最佳施肥配方.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对甘薯产量影响较大;氮、磷、钾三种元素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钾,其次是氮和磷;最佳施肥配方为:施用纯氮67.83 kg·hm-2、P2 O561.18 kg·hm-2、K2 O 216.75 k...  相似文献   

19.
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微生物肥料在生态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应用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为了考察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肥料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了5种不同的处理(不施肥、甘薯废水、1%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2%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4%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对茶叶的芽头个数及百芽重,茶叶中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和酚氨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肥)相比,甘薯废水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少,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所有施肥处理中,2%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的试验效果最佳,芽头个数增加42.1%,百芽重增加22.3%,茶叶中水浸出物提高21.94%,氨基酸提高8.83%,茶多酚增加9.76%,咖啡碱降低6.36%,酚氨比提高3.05%。利用甘薯废水发酵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肥料)施入茶园,在废水资源化的同时显著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以期为生态茶园的发展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高肥力土壤氮钾配施对鲜食型甘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高肥力土壤氮钾配施对烟薯2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二因素三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设3个N处理(0,45,90 kg/hm~2)和3个K_2O处理(0,75,150 kg/hm~2),共计9个氮钾组合处理,分别于收获期调查甘薯地上部性状,测定块根干鲜质量、Vc、淀粉、蛋白质、蔗糖、葡萄糖、果糖、Ca、Mg、Fe、Mn、Cu、Zn含量。结果表明:高肥力土壤上施用氮肥可增加甘薯蔓长、茎叶鲜质量、T/R值,并提高甘薯块根内蛋白质、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高肥力土壤上施用氮肥情况下,块根干鲜质量、淀粉和果糖含量有所降低。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块根干鲜质量、薯干率及淀粉和葡萄糖的含量;促进了甘薯对Mg的吸收,降低了甘薯对Ca的吸收。在氮钾互作条件下,甘薯分枝数、结薯数及Vc、蛋白质、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均有所提高;鲜薯产量与氮肥、钾肥的施用存在交互作用,即在不施N、施K_2O 150 kg/hm~2时,甘薯产量达到最高,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0 825.5 kg/hm~2,增幅为29.2%。同时在施N 90 kg/hm~2、不施K_2O时,甘薯产量最低,较不施肥处理减产1 435.5 kg/hm~2,降幅为3.9%。因此,在高肥力土壤,应不施或少施氮肥并配施适量钾肥以期获得鲜食型甘薯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