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全国鸟类环志中心通知,一只中国环志的松雀鹰(G08-0456, )于1999年8月26日在俄罗斯(52°1′N,127°31′E)回收,该鸟是山东省长岛候鸟保护环志站于1998年9月20日在南长山礓头环志点放飞的。 长岛候鸟保护环志站自1984年建站以来,始终坚持候鸟环志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环志候鸟的数量、种类、回收均属全国环志站点首位。截止目前,共放飞鸟类15目、31科、121种、68152只,其中猛禽42835只,猛禽环志占全国的70%以上。同时回收国内、外环志鸟156只,其中包括在…  相似文献   

2.
作自1984年至1988年4月,在位于东北平原的扎龙自然保护区,北纬46度55分-49°35′,东经124°00′-124度30度,环志了41种951只鸟,截止1987年底共观察回收6种12只环志鸟(其中有2只是日本山阶鸟类研究所环志的),分别对环志鸟类的回收和观察资料。为确定在本区繁殖的苍鹭,草鹭,白琵鹭,白枕鹤,丹顶鹤等鸟类的确定越冬地点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并为研讨鸟类迁徒路线,迁徒方式等迁行旆态学提供了线索,本还探讨了对不同鸟的捕捉环志方法及影响不同鸟类观察回收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83年开始有组织进行候鸟环志研究到87年为止,累计共建环志站点45处,总计环志鸟类184种37814只。86—87年环志鸟达25646只,其中猛禽占22%,为突出特点。同时回收到国内环志鸟88只,国内环志的白枕鹤、斑头雁和灰翅鸫分别在日本、印度和朝鲜回收。国外环志鸟仍以苏联的鸥、澳大利亚的鸻鹬为最多,突出特点为回收到欧洲东向迁徙的亚洲第2号记录——白腰朱顶雀。全国鸟类环志学家,根据不同需要对不同濒危或优势鸟种开展了多方面的迁徙规律研究已大多均获结果。环志中心还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间合作和交流活动,组织了中、日和中美交流活动派遣人员去日、香港、西德、美国等地区考察交流。同期环志中心聘请了鸟类学会理事长钱燕文先生等10位鸟学家为科技顾问,全国各地中小学生物教师近600人,协助全国环志研究工作的开展有力的促进了全国鸟类环志研究工作。1986年7月环志中心出版了中国第一本环志年鉴,供国内外鸟学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5--2006年,陕西朱鹨救护饲养中心对朱鹨鸟首次繁殖失败的亲乌,采取了人工辅助自然育雏技术,共有9对繁殖朱鹨参与实施,繁殖成功率88.9%,育雏成功率82.3%。其中200年参与实施的5对亲鸟在2006年进行自然繁育均获成功。实验证明笼养朱鹨人工辅助自繁育雏技术方案成熟可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一)发病情况南阳南郊一猪场4月龄的架子猪存栏240头,分3栋栏舍饲养。畜主于2011年10月14日发现1号舍内有病猪,次日有2只死亡。由于初诊失误,致使其后陆续有猪开始发病。  相似文献   

6.
(一)发病情况南阳南郊一猪场4月龄的架子猪存栏240头,分3栋栏舍饲养。畜主于2011年10月14日发现1号舍内有病猪,次日有2只死亡。由于初诊失误,致使其后陆续有猪开始发病。  相似文献   

7.
邱英杰 《野生动物》2007,28(5):55-55
2007年6月14~18日,由辽宁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组织进行的黑脸琵鹭繁殖调查中,在辽宁省庄河黄海之滨的王家岛镇元宝坨子上发现14只黑脸琵鹭繁殖群,其中成鸟10只,幼鸟4只,成鸟中还有一只双脚带有绿色脚环。经证实,绿色脚环是2005年6月在韩国环志的。  相似文献   

8.
一 发病情况 某市一处《鸟语林森林》公园饲养的鸵鸟于2009年12月1日开始发病,2日和4日各死亡1只。53只成鸟,饲养在一个不足50平方米(成鸟舍的面积以每只10平方米为宜)舍内,鸟舍内潮湿、阴冷,垫料少,有刺鼻的氨味。饲料以冻白菜、连玉米轴粉碎的瘪玉米(已发霉)、麦麸加一点食盐饲喂。运动场不足80平方米,并有一层积雪。鸵鸟消瘦,体重在90~100千克。在鸵鸟舍附近饲养有山鸡、孔雀、火鸡及各种鸟。  相似文献   

9.
烟台市李某饲养芙蓉鸟2年成鸟60余对,繁殖小鸟出售。自2004年11月至2005年3月期间繁殖的小金丝雀约700余只中,有270余只陆续死亡,死亡的全部为1月龄左右的小鸟;成年鸟无明显症状,但是孵化率明显降低。2005年3月18日,李某带3只病死鸟、2只濒死鸟来诊,经流行病学调查、剖检、实验室诊断和诊断性治疗确诊为硒一维生素E缺乏症,通过合理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樊帅营 《兽医导刊》2012,(3):63-63,66
(一)发病情况2011年7月26日,黑龙江省铁力市农场某队李某,自己饲养的大雁,孵出的雏雁225只,饲养到10日龄时,雏雁陆续出现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雏雁表现下痢,饮水增加、出现雏雁大量死亡的现象。13日龄前后为发病高峰,到17日龄时共发病102只,发病率为46.7%,死亡雏雁52只,死亡率为23.1%。  相似文献   

11.
2006年5月,涿州市某养殖户饲养500只京白雏鸡,6日龄用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疫苗饮水免疫,7日龄用IBD疫苗饮水免疫.用量均按0.5毫升/只。23天时发病。当天死亡6只.经用综合防治措施,3天后死亡停止。至28号鸡群精神、采食基本正常。本次发病共死亡雏鸡65只.死亡率为13%。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肉用仔鸡感染大肠杆菌继发鸡新城疫的报告张玉平刘清娟(绥滨县兽医院·156200)(绥滨县兽医卫生防疫站)1996年12月,我县绥滨镇于荣家饲养的2000只肉用仔鸡,从13日龄开始发病死亡,高峰时每天死亡30只,至23日龄时已死亡400只。病鸡表现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一)发病情况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曹庄乡张某饲养的4000只蛋鸡,分两栋鸡舍饲养,每舍2000只,常规饲养,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了各种疫苗的免疫,125日龄开产,180日龄产蛋率达到90%以上。225日龄时,一栋鸡舍的鸡群开始发病并死亡,在当地兽医的指导下,及时用药,治疗了5天后,鸡群仍然出现病鸡,死亡增多。为避免传染给另一栋鸡舍,只好淘汰。淘汰后第7天,另一栋鸡舍的鸡也开始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14.
雏鸡断喙服用VK4引起中毒的诊治孙宝权(江苏省洪泽朱坝唐曹养殖场)一、发病情况:本县某鸡场饲养4500羽海兰蛋鸡1—7日龄生长发育良好,原定于9日龄断喙,在7日龄按每公斤料600mg,400mg分上下午进行群体投服VK4投服后3—4小时,出现死亡8只...  相似文献   

15.
许英民  赵川  李兰英 《动物保健》2012,(3):63-63,66
(一)发病情况2011年7月26日,黑龙江省铁力市农场某队李某,自己饲养的大雁,孵出的雏雁225只,饲养到10日龄时,雏雁陆续出现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雏雁表现下痢,饮水增加、出现雏雁大量死亡的现象。13日龄前后为发病高峰,到17日龄时共发病102只,发病率为46.7%,死亡雏雁52只,死亡率为23.1%。  相似文献   

16.
杨成勇  许英民 《中国家禽》2003,25(21):20-20
1发病情况 某公园饲养的鸵鸟于12月1日开始发病,2日和4日各死亡1只.13只成鸟饲养在一个不足10m2(成鸟舍的面积以每只10m2为宜)的舍内,且舍内潮湿阴冷,垫料少,有刺鼻的氨味.  相似文献   

17.
(一)发病情况该场于2012年1月15日购进1日龄AA肉用雏鸡2(1013只,当饲养到37日龄时,鸡群内出现以跗关节着地行走为主要症状的病鸡,随即采用加喂多种维生素和0.2%土霉素进行治疗。发现症状次日即开始出现死亡,随后发病和死亡逐日增加,  相似文献   

18.
幼兔李氏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兔李氏杆菌病的诊治张永玲周振银范志学衡江鸿王素荣(河北省承德农业学校,承德067411)河北省承德县孟家院乡养兔户宋某,饲养基础母兔20只,今年3~4月份繁殖两批(230只)小兔,进入28日龄后,就陆续发病和死亡,到70日龄左右几乎全部生病而死,有...  相似文献   

19.
前郭县军地两用入才中心养殖场几饲养獭兔168只,其中挑选出毛只青年兔于 1987年 N月比巳全助日参加省举办的兔展,响。只获得银牌。在参赛返回的途中死丈2只,到 家第二天剩余的2只也死亡( ill灿2日)。 l明 24臼兔场的兔相继发病死亡。肘药物猜 疗无效。;到12月1日共7天时问发病Ng只,发病率为胭、肠,死亡率为m!畅>根据临 床症状、病理剖捡变化以及细菌学检查阴性等情况,初步诊断为兔瘟。后经吉林省兽图 研究所检验.确诊为兔瘟(兔病毒性败血症)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1诊疗过程1.1问诊调查2010年8月11日养殖户从固始县某孵化场引进商品固始鸡3000只开始饲养。发病前存栏鸡2962只,成活率98.7%。该场为新办养鸡场,养殖户又是第一次饲养,场房建设和鸡群免疫程序全部参照邻近一鸡场。发病前使用过鸡新城疫、禽流感和鸡新城疫传支二联苗进行免疫接种。发病前饲料、饮水、场地未突然改变,只是9月27日气温骤降,饲养员27日21时20分喂完料后用棉絮被褥将鸡舍门窗封实保温,28日上午9时40分进鸡舍喂料时发现两鸡舍鸡只死亡63只,其中一鸡舍死亡62只,另一鸡舍死亡1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