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鞠洪波博士要去青海援藏,同事们聚会为他送行,大家说了很多鼓励的话。席间我想起一个英雄的名字,但考虑再三,当时没有讲出来——他叫门合,1967年在青海一个农场“支左”时,为了掩护27个阶级兄弟的生命,扑向防雹土火箭而英勇牺牲,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大兴安岭地区农业主产区冰雹的分布及人工防雹现状,提出了未来防雹设备布局及人工防雹措施。  相似文献   

3.
防雹网对葡萄园内温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葡萄防雹网是否会影响葡萄园内温湿度的问题,利用全自动温湿度记录仪分别对架设了防雹网和未架设防雹网的葡萄园内的温湿度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架设防雹网可以影响葡萄园温湿度的变化,春季新梢刚开始生长时其变化趋势不明显,随着新梢的不断增多,园内郁闭度增大,防雹网可起到降温保湿的作用;网眼规格不同,降温保湿的效果则不同,...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冰雹是兴山县烟叶生长期危害较大的气象灾害,分析了人影防雹作业在兴山县烟叶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了减少或避免冰雹等强灾害性天气对烟叶生产影响的方法,为建立烟草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奠定基础,以确保兴山特色生态优质烟叶的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5.
防雹网的搭建对苹果园内各生态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防雹网对苹果树的生长、区域小气候、土壤的温度和水分变化及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情况,对搭建了防雹网的苹果园内各生态因子指标进行了试验研究与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搭建防雹网可有效提高苹果园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并防止相对湿度的大幅度变化;防雹网能明显降低苹果园的温度,可避免苹果果面日灼现象的发生,提高苹果的产量和质量;防雹网减缓了苹果园内昼夜温度的变化速率,促进了土壤中水气的上下移动,提高了果树根系的吸收能力和吸收速度;防雹网减少了地面蒸发,提高了果树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率;防雹网还可明显提高苹果产量与平均单果质量,而对苹果的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却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6.
该文综述怀来盆地葡萄园雹、风、冻害的防控技术措施和研究现状,针对当地葡萄生产实际情况采取架设防雹网防雹害、架设防风网防风害、采用葡萄简易防寒技术防冻害,为进一步在怀来盆地及周边地区推广葡萄防雹、防风、防冻新技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葡萄防雹网防雹成本与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在市场上的雹网材料进行了调查,并结合葡萄防雹网架设的用工情况对防雹网架设总成本进行了概算,总结出葡萄防雹网的架设趋势,并实际调查和推算了葡萄防雹网架设带来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初次架网费用铁丝网最高为34158元/hm<'2>,聚乙烯三根线最低为14658元/hm<'2>,年均投入铁丝网最低为3937.5元/hm<...  相似文献   

8.
模拟增雨对荒漠灌木白刺枝叶生长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年均降水量,分别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内蒙古磴口,年均降水145 mm)和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甘肃民勤,年均降水115 mm)对天然白刺灌丛进行不同梯度的增雨实验(年均降水量的0%、25%、50%、75%、100%).结果表明:增雨的比例越大,白刺形态特征的变化越明显;100%增雨对磴口和民勤白刺形态特征的影响最明显,能够显著增加白刺标记枝的长度、直径和干质量,但是对成熟叶片和新叶片数的影响不显著;增雨还显著增加了9月磴口和民勤白刺枝叶的干质量和鲜质量;在较干旱的民勤地区,较大的增雨量才能促进白刺枝条生长;50%增雨即可促进夏末磴口白刺枝条生物量增加,75%增雨才能促进夏末民勤白刺枝条生物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荒漠植物白刺叶片气孔性状对模拟增雨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荒漠植物气孔性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对植物固碳能力的影响,根据内蒙古磴口多年平均降水量和植物生长规律,设计2个增雨时段(生长季前期与后期),每个时段设计2个增雨梯度(50%与100%),对天然白刺灌丛进行增雨实验,利用数码图像显微镜处理系统,研究叶片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导度等气孔性状对增雨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增雨处理可以增加气孔长度、宽度与气孔导度,但孔密度减小,且叶片下表皮密度大于上表皮。相同增雨季节,100%处理对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导度的影响均高于50%处理,2个梯度间差异不显著;气孔大小与气孔导度对生长季前期增雨响应更敏感,气孔密度对不同生长季节增雨响应不明显;气孔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协调性。在未来降雨增加的条件下,荒漠植物可以通过改变气孔性状(扩大气孔)通路来提高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增雨条件下白刺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从光合生理角度探讨白刺对增雨的响应机制。【方法】以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地区典型荒漠植物白刺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增雨梯度(增加年均降水量的0,25%,50%,75%和100%),对自然生长的白刺沙包进行人工模拟增雨,利用 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分析仪(USA,LI-COR)测定不同增雨条件下白刺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动态变化、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并根据 Pn 日变化曲线和响应曲线计算叶片日光合总量(∑Pn )以及各光合生理参数。【结果】1)75%和100%增雨对日均 Pn 和∑Pn 影响显著,日均 Pn 比 CK分别高32.74%和37.64%,∑Pn 比 CK 分别高32.01%和38.43%,说明增雨使白刺光合能力增强,日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加。2)增雨使白刺表观量子效率( AQY)和光饱和点( LSP)升高,25%,50%,75%和100%增雨的 AQY 比 CK 分别高17.24%,31.03%,37.93%和24.14%,LSP比 CK分别高14.6%,6.0%,3.0%,26.1%,说明白刺叶片利用弱光的能力增强,对强光的利用范围增加,光能转化效率提高,有利于光合作用的高效进行。3)随着增雨量的增加,羧化效率(CE)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100%增雨的 CE比 CK高5.73%;增雨使 CO2饱和点( CSP)升高,50%,75%和100%增雨的 CSP 显著高于 CK,分别比 CK高23.67%,28.35%和29.13%,说明白刺叶片 RuBP羧化酶和光合碳循环酶的活性增强,对高CO2浓度的利用范围增加。4)增雨使白刺叶片的原初光化学量子效率( Fv/Fm )、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ФPSⅡ)、电子传递速率( 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 qP )提高,说明增雨有利于白刺叶片PSⅡ反应中心活性增强、开放比例提高,有利于叶片把所捕获的光能转化为生物化学能,并将更多的光能用于推动光合电子传递。【结论】白刺能够调节光合机构的功能、改变自身生理特性、增强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来适应增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针对森林草原等开阔空间的大面积防雷系统。该系统将雷达探测技术、早期雷暴定位技术、人工影响闪电及催化消雷火箭作业技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并使之工程化,可为森林防护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动态数据驱动应用系统(DDDAS)技术范式,对北京市森林火险预报与发布系统进行了研究.利用野外自动气象站获取的实时、动态数据以及气象部门提供的预报数据,实现了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的自动化业务运行,并通过网络和手机短信方式对预报结果进行发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根据预报结果自适应地对预报模型进行修正,使预报结果精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全国森林火险预报系统的研究与运行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易浩若  纪平  覃先林 《林业科学》2004,40(3):203-207
森林火险预报对于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保护森林资源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各级气象部门发布的森林火险天气预报和一些地区发布的森林火险预报的空间位置较粗略、时效性较差,不能满足各级森林防火工作的实际需求。作者引入信息技术,在网络和GIS平台上建立森林火险预报系统,试图解  相似文献   

14.
由于林火监测方式多样、信息标准化程度低、林火监测技术自成体系等原因,很难实现各林火监测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作,尤其是对林火现场的实时监测很难达到理想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基于多智能体系统建设思想,综合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监测、无线射频传感器网络监测和自动气象站监测等多种林火监测平台,建立一个松散耦合的森林火灾火情监测的协作运行体系,并进行了一次林火现场点烧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多智能体的思想建立的松散耦合林火协作监测体系可采集丰富的火场数据,实现对火场多方位的描述,为林火现场实时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15.
林区干雷暴及雷电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雷击易发区的调查,对气候、可燃物、火源种类等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每年4月下旬至5月初为雷暴发生期,5月份以后强对流天气进一步增强,进入5月中旬后,为干雷暴发生最为频繁时段也是极易发生林火的危险时期。安装雷电监测系统,可以探测雷电发生的时间、方位、密度和强度等雷电特性;结合气象雷达和卫星资料,分析引发森林火灾的可能位置,作出预报。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木材改性、干燥一体设备,其可一次完成木材改性的前期真空处理、高压浸渍和干燥.这两个过程的有机结合可有效地减少木材干燥缺陷的产生,简化操作程序,降低劳动强度,实现整个过程的清洁生产和自动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以香樟、桂花、无患子、黄山栾树、沙朴、紫弹朴和珊瑚朴等7种园林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实验方法,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和ACS-D11电子天平等仪器,通过对其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瞬时蒸腾速率、日耗水量等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1在水分充足条件下,7种供试树种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耗水速率基本一致,均是早晚低、中午前后高,呈双峰或单峰曲线;2日耗水量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在不同树种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紫弹朴的日耗水量是极显著高于香樟,且显著高于其他5个树种。  相似文献   

18.
南方人工林森林火灾发生和危害之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国25省区和南方4省区1999~2001年的森林火灾数据,分析评估了南方人工林发生森林火灾的原因、过程和危害的程度;探讨山火防范和控制,减少危害和投资风险的途径,并以肇庆市国有林场过去10年森林火灾发生情况作验证。人工林森林火灾受气候、地区森林覆盖率和特征、人工林特征、经营管理系统等的综合影响,每年10月至次年2月份为干旱季节,森林火灾发生最为频繁。肇庆国有林场过去10年森林火灾面积比率为0.023%0~4、840%0。通过设立健全的森林防火和控制系统,有效的营林管理,南方人工林发生火灾的面积机率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应可以控制在1%以下。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fuel is a critical parameter in fire ignition because flammability is closely dependent on it (Dimitrakopoulos et al. 2001). Dead fuel lying on the forest floor (fallen branches, litter, foliage) is the most dangerous because it is drier than live fuel and more dependent on rapid atmospheric changes.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live fuel plays a marginal role in fire ignition, but it is critical in fire propagation modeling because the amount of water is d…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大兴安岭多普勒雷达资料,在人工催化消雷作业中进行目标云体确定,通过提取雷达回波特征参数监测雷暴初始回波,跟踪天气变化和雷暴过程,为消雷作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