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分析河南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包括湿地逐步纳入国土调查范畴,考虑将小微湿地纳入湿地编目系统,完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积极探索市场化湿地运营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协调好湿地保护与开发两者关系,建立"智慧湿地"综合信息平台,提高湿地保护和管理水平等,为河南省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淇河湿地保护及其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伟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57-12659
以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湿地为例,介绍了湿地在资源开发、生态修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流湿地保护与资源开发的相关时策,即以保护为主、科学规划、适度开发、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监管等。  相似文献   

3.
湿地被科学家们称为“地球之肾“、“生物超市“和“物种基因库“。为了保护遗鸥的重要栖息繁殖地,我们从“遗鸥“国家级保护区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了保护“遗鸥“国家级保护区湿地水源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4.
扎陵湖-鄂陵湖保护分区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该区域湿地类型属于湖泊湿地,动植物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库。基于此,针对扎陵湖-鄂陵湖保护分区野生植物的分布情况予以调查,为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沈珉  黄炳元 《今日农村》2006,(11):26-27
1998年的特大洪灾出现了“低洪量、高水位、大危害”的特点,除去其他因素外,环湖(河)湿地被大量围垦和湿地功能急剧退化是最直接的原因。保护湿地、合理利用太湖湿地发展莼菜栽培,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同时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一、保护湿地一般认为,湿地是水与陆的交界地带,即  相似文献   

6.
2017年5月,里下河地区的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成功入选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候选,由此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的保护与发展逐渐被提上日程。本文概述了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的价值,分析并总结了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最后从农业文化遗产的视角对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提出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保护湿地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生产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洽川湿地是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部分,它的形成与演变与当地的生产发展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洽川湿地的保护和当地生产的发展进行辩证的分析,完善保护措施。合理安排生产,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共赢,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9月3日下午,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杨玉璞带队前往中牟县万滩镇永定庄村和北孙庄村实地调研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鱼塘整改情况。杨玉璞一行沿着泥泞小路,深入永定庄村和北孙庄村北的黄河滩区,仔细查看实验区和缓冲区的养殖鱼塘现状,对照2021年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台账中"河南省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牟县万滩镇永定庄村北的实验区和缓冲区,存在大面积鱼塘养殖,  相似文献   

9.
在新形式下湿地生态工程的建设逐渐被人们重视了起来,强化湿地建设对社会生态安全的发展具有积极的 作用,有助于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水平。那么本文就新形势下湿地恢复以及建设方式 展开研究,最终给出可行性举措。  相似文献   

10.
湿地保护与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湿地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和环境效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加强对湿地的保护与管理,这方面的重要国际会议已举办7届。为保护湿地,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均制定了相应的湿地保护政策,并在水资源综合管理、湿地监测技术、退化湿地的恢复与重建、湿地环境影响评价和重要湿地保护计划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中国湿地保护与管理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宏观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等7个方面;微观层面,主要开展了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和滨海湿地等方面的研究。在全面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还对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湿地监测体系建设和湿地立法等重点热点问题进行了探析,指出今后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湿地的保护与管理:①搞好水资源综合管理;②实施《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③对重要湿地实施抢救性保护;④将湿地保护管理与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结合起来;⑤推进湿地保护与管理专门立法。参39  相似文献   

11.
河南是农业大省,对粮安天下责任重大。通过实证论述河南省发展生态农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出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离不开耕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两条红线”。在得出河南省生态农业前景广阔的前提下,提出河南省全产业链生态农业推进路径及推进策略,加快生态农业科学规划、产业化经营、建设生态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创新农村金融、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效益将极大提升河南省生态农业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大省与农业大省,当下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仍旧存在很多 问题,制约着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规模与成效。因此,应当通过加强生态农业资源保护、加速生 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及提高生态农业全民意识等方式,推进河南省生态农业的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世书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378-2381
豫南丘陵山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在建设中原经济区整体功能区划中是重点保护和建设的生态功能区.采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农民屋舍建筑、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文化等措施,建设具有特色的生态农村已成为豫南丘陵山区迅速发展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实现河南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河南省实际,从烟叶资源配置、技术研发和推广、生态环境保护、生产组织方式、保障机制及优质烟叶基地建设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实现河南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发挥安庆沿江湿地资源的优势和潜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遥感分析和实地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了安庆沿江湿地资源的优势和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从调控湿地生态系统与周边陆域生态系统的耦合关系着手,提出了安庆沿江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对策:(1)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建立生态保障体系;(2)发展生态水产养殖业,优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3)开发湿地生态文化旅游,完善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湿地资源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已成为了实现资源保护最重要的途径。西洞庭湖湿地属内陆湖泊芦苇沼泽型湿地,含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及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重要保护意义和开发价值。该文分析了西洞庭湖湿地的概况,从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两方面对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揭示了生态旅游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野外调研和室内分析,主要调查了常熟市沿江湿地的植物、动物资源,分析了湿地植被特征分布。研究发现,湿地保护主要面临湿地面积减少、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受损3个方面的问题。结合常熟市生态城市发展战略,提出常熟市沿江湿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加强湿地保护力度,开展实施湿地保护和恢复示范工程,加强湿地动态监测,发展湿地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河南省生态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对河南省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2004年人均生态赤字较2003年降低0.544 hm2,但生态赤字仍然较高,河南省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仍存在不足之处。最后,基于现状提出了实现河南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人类朝着人与自然和谐迈进的重大决策,而湖库湿地则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以武汉市湖库湿地作为切八点,重点分析了湿地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并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对如何加强湿地保护,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