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月26日上午,由雨花台风景名胜管理局、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政府、江苏省收藏家协会、江苏省观赏石协会和南京雨花石协会共同主办的戴宗宝个人雨花石精品展在雨花石博物馆举行了隆重的开展仪式。  相似文献   

2.
雨花石色彩缤纷,晶莹剔透,石质细腻,意蕴万千,被誉为石中皇后。它的主要产地在南京六合一带。最早出现的雨花石是在北阴阳营遗址出土的76枚,距今已有五千多年。远在新石器时期,南京就已经开始赏玩这美丽的石头了。明代万历年间进士米万钟是个石痴,任六合县令时,迷上了雨花石,自出高价,广收美石,被称为"石迷县令"。因为他带头赏石、藏石,于是采石卖石之风,全县盛行。若从那时算起,六合的雨花石收藏热已延续了四百多年。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雨花石鉴赏习俗"申遗成功,成为江苏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全国上千种观赏石中省级申遗成功的首个范例。她是世界观赏石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一张独特靓丽的名片,更是雨花人的骄傲。她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五彩斑斓,晶莹剔透,鲜润明洁,她能把人带入到幽深高远之处,又能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她象征着南京,也代表着南京。她的艳丽色彩喻寓着南京人的豪情奔放;她的鲜  相似文献   

4.
孙友田 《花木盆景》2007,(12):69-69
雨花石色彩缤纷,晶莹剔透,石质细腻,意蕴万千,被誉为石中皇后。它的主要产地在南京六合一带。最早出现的雨花石是在北阴阳营遗址出土的76枚,距今已有五千多年。远在新石器时期,南京就已经开始赏玩这美丽的石头了。  相似文献   

5.
正6月9日-12日,2016澳大利亚中华国宝雨花石展销会在墨尔本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盛大举行,澳大利亚英派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伯雄、董事顾帆,南京雨花石协会会长戴康乐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据悉,本次展销会由澳大利亚英派商务有限公司主办,江苏收藏家协会、南京雨花石协会等承办。雨花石晶莹剔透、细腻圆润、流光溢彩、变化万千,被视为"天赐国宝"、"中华一绝"、"石中  相似文献   

6.
舜华 《花卉》2012,(6):38-38
今年4月19日.在南京雨花石文化博物馆举办的“庆五一精品雨花石展”上.展出的两枚雨花供石,吸引了组委会成员的眼球,一块为“金陵腊肉”、另一块为“万寿龟”。  相似文献   

7.
<正>10月17日上午10点,在南京历史悠久的大报恩寺塔旁的1865文化创意园,凡德艺术馆觅石第二季"百佛祈福"观赏石展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总指导,华东赏石沙龙、南京雨花石协会、江苏省收藏家协会观赏石委员会、南京戈壁石协会、南京觅石记雨花石馆联合主办,1865文化创意园凡德艺术馆承办。南京是六朝胜地、十朝都会,拥有1700多年的佛教文化发展史。为了进一步打造南京佛都文化、创新南京赏石文化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近日,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先生在与南京市赏石界交流时,盛赞雨花石。王老在江苏省赏石协会常务理事石泉的陪同下,参观了石泉展示的10枚精品雨花石。  相似文献   

9.
正一件艺术作品,作者都要给取个恰如其分的名字,以引导读者去领略其艺术意蕴。雨花石是天然艺术品,每一枚可观赏的雨花石断然不可无名,好的命名,可以提高雨花石的审美情趣。雨花石界对雨花石取名素有讲究,资深玩家,一般用"四步法"来为爱石命名。第一步全方位"观赏"雨花;第二步"拟题",初拟几个合适的石名;第三步"选题",在拟出的几个石名中比较、选择;第四步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0月16日至31日,陕西省第二届盆景赏石根艺书画展览在安康市香溪旅游文化广场成功举办。本次展会由陕西省风景园林协会盆景赏石分会、陕西省旅游协会、安康市旅游协会、安康盛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陕西省风景园林协会安康分会、安康盛力集团香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安康市书法协会、香溪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共同承办,BCI中国区副主席、陕西  相似文献   

11.
情系雨花石     
记得我读中学时的那年清明节,学校组织去南京雨花台春游,在山上的潭边我摸到一块泥土缠裹着的椭圆形石头,洗净一看,遍体晶莹剔透,红白相间,在那纯白底色中清晰勾画出一幅天然版图,我不禁脱口而出:“宝岛台湾!”同学们听后一下子围拢过来争相观看,并异口同声地说像。从此,这枚雨花石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伴随我收集雨花石50载。  相似文献   

12.
2007年5月18日,著名旅游景点——苏州虎丘名土云集,由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苏州市文联主办,苏州市虎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苏州平江书画院、苏州市沧浪诗社承办的苏州市盆景协会、苏派盆景技能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暨苏派盆景文化雅集活动在万景山庄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3.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建设部发布了"关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通知"的背景下,在广泛借鉴相关学科领域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及《风景名胜区条例》的相关规定,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环境影响篇章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能够为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的深入研究,提出尝试性理论框架与操作步骤,进而为提高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持续与可操作性进行有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李世行 《花木盆景》2003,(12B):39-39
记得读中学时的那年清明节,学校组织去南京雨花台,在山上的潭边上,我摸到一个污泥缠包着的椭圆形石头,洗净一看,通体晶莹透亮,红白相问,在那纯白底色中勾画出一幅天然版图,我不禁脱口而出:“宝岛台湾!”同学们听后一下子围拢过来争看奇石,并异口同声地说:“像,太像了!”从此,这枚雨花石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伴随着我搜集珍藏雨花石50载的悠悠岁月。  相似文献   

15.
刘澜  唐晓岚  熊星 《北方园艺》2016,(19):105-109
在探讨"多规合一"本质的基础上,梳理当前风景名胜区管理存在的机构衔接不顺畅、管理主体不统一、管辖范围不一致等问题,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按照"多规合一"的思路和理念,主要从管理体制、法规体系、管理范围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风景名胜区管理水平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风景名胜区属于国家遗产保护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我国风景名胜区能够充分融合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及自然与文化,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分析了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王蕾 《现代园艺》2011,(21):127-128
风景名胜区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知名度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资源,风景名胜区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与政策的改革目前在我国是一个有争议而且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管理体制与政策,规避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是风景名胜区发展的关键。笔者结合弥勒白龙洞风景名胜区实际情况,提出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分析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所面临的问题,探索景观指数在风景名胜区边缘区规划中应用的可能性,为科学划定风景名胜区边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前人对风景名胜区旅游竞争力来源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重要性,以此建立风景名胜区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此评价体系来评价南宁青秀山山风景名胜区的的综合竞争力,得出以下结论:①旅游资源是风景名胜区竞争力强弱的最重要因子;②青秀山风景名胜区在同行业的旅游市场中具有良好的综合竞争力;③青秀山风景名胜区创新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需加强培育。  相似文献   

20.
关公     
正雨花石界有句俗语:"风景易得,象形难求"。在雨花石中象形石以其丰富的色彩、变化万千的图案和逼真的效果,使收藏者爱不释手。著名藏石家戴宗宝先生有一枚雨花石藏品《关公》,石中红、绿、白、黄四色搭配,绿色的部分像似郁郁葱葱的山谷,在白色的衬托下更显出山谷的空灵幽静,妙的是石中红色点缀,呈现出一尊"关公"像:头戴官帽,身穿长袍,两腮飘逸着诱人的美须,威风凛凛,人物的上半部还有一圈淡黄色的光韵,恍若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