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了不同施钾肥处理对脱毒马铃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气候条件下,硫酸钾用量从150~600kg/hm~2的范围内,马铃薯产量随着钾肥用量的提高而增加,最高产量达到29280kg/hm~2,但钾肥(硫酸钾)的经济用量为375~450kg/hm~2。  相似文献   

2.
4个脱毒马铃薯品种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卢超  张维维 《农技服务》2011,28(4):417+419-417,419
在贵州绥阳地区进行了脱毒马铃薯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脱毒马铃薯坝薯8号产量最高,为23154kg/hm~2,比本地黄马铃薯(CK)为增产200.8%。其次为中薯3号20586kg/hm~2,比对照增产167.4%。第三是黄麻子为18207kg/hm~2,比对照增产136.5%。  相似文献   

3.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马铃薯种薯扩繁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因素最优回归饱和设计法研究了密度和播期对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产量及其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产量30000kg/hm~2,平均产量达到31513.65kg/hm~2的马铃薯种薯扩繁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为密度69424.5~79174.5窝/hm~2,播期1月31日至2月9日。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贵州小黄姜脱毒原种高产栽培技术,为促进贵州脱毒生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盘州小黄姜脱毒原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二次旋转回归设计,在普定县进行密度(64 770株/hm~2、75 000株/hm~2、90 000株/hm~2、105 000株/hm~2、115 230株/hm~2)、氮肥(277.5kg/hm~2、360kg/hm~2、480kg/hm~2、600kg/hm~2、681kg/hm~2)、磷肥(118.5kg/hm~2、180kg/hm~2、270kg/hm~2、360kg/hm~2、420kg/hm~2)及钾肥(497.7kg/hm~2、600kg/hm~2、750kg/hm~2、900kg/hm~2、1 002.3kg/hm~2)与产量间关系的研究。【结果】产量(Y)与栽培密度(X_1)、N(X_2)、P_2O_5 (X_3)和K_2O(X_4)的二次回归方程为Y=46 554.08+652.63 X_1+535.19 X_2+431.55 X_3+761.15 X_4-1 642.44 X_1~2-1 270.33 X_2~2-1 420.58 X_3~2-906.12 X_4~2+338.96 X_1X_2+562.51 X_1X_3-872.69 X_1X_4-1 187.58 X_2X_3+159.93 X_2X_4+75.02 X_3X_4;随着密度、氮肥、磷肥及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脱毒原种的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氮肥和磷肥间互作关系显著;在氮肥、磷肥处于较高水平时,施肥水平的变化对脱毒原种的产量影响较大;在氮肥、磷肥施用量分别为480kg/hm~2和270kg/hm~2(均处于0水平)时,盘州小黄姜脱毒原种产量最高,为45 054.15kg/hm~2。【结论】在普定县,盘州小黄姜脱毒原种产量达45 000kg/hm~2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为栽培密度90 075~97 425株/hm~2,施N量495.15~564.00kg/hm~2,施P_2O_5量244.95~310.20kg/hm~2,施K_2O量771.15~870.90kg/hm~2,适宜的氮磷钾比为1.8∶1∶2.9。  相似文献   

5.
脱毒马铃薯坝薯10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玉琼 《农技服务》2007,24(8):34-35
从2004年秋开始,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开展了一系列对脱毒马铃薯坝薯10号的研究。结果表明:脱毒马铃薯坝薯10号在黔东南州适宜的播期为头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适宜种植密度为8.25万~9.75万穴/hm~2,栽培方式为稻田免耕覆草栽培,基肥施用标准为"复合肥750 kg/hm~2+30 000 kg/hm~2有机肥"以上时,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6.
开展不同施钾量对稻田脱毒马铃薯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稻田马铃薯增施钾肥有增产作用,在纯N(150 kg/hm2)、P2O5(750 kg/hm2)肥料用量相同的前提下,施用不同K2O肥用量(0~375 kg/hm2),随着K2O肥用量加大,稻田脱毒马铃薯产量增加,当K2O用量增至375 kg/hm2时,稻田脱毒马铃薯产量、产值和纯收益达最大,分别为28 764.4 kg/hm2、34 517.28元/hm2、3 077.16元/hm2。  相似文献   

7.
为达到马铃薯高产和化肥减量双重目标,在湟中区田家寨镇田家寨村设置马铃薯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梯度试验,试验设五个处理,处理1不施肥(T1),处理2(T2)常规肥尿素225kg/hm~2、二铵180kg/hm~2为对照(CK),其余3个处理分别施用商品有机肥6000kg/hm~2(T3)、9000kg/hm~2(T4)、11250kg/hm~2(T5)。通过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常规施肥水平下(T2),马铃薯产量最高,可达48522kg/hm~2;施用商品有机肥11250kg/hm~2水平下(T5),产量可达48487.5kg/hm~2,与施用化肥的产量相当,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增加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以玉米品种哲单7号、马铃薯品种紫花白和糜子品种榆糜2号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测土配方试验方案进行府谷县玉米、马铃薯和糜子的配方施肥研究,建立玉米、马铃薯和糜子产量与氮(N)、磷(P_2O_5)、钾(K_2O)施肥量的回归方程,分别得到府谷县玉米、马铃薯和糜子在不同产量水平试点的最佳效益施肥量。结果表明:玉米高产试点N、P_2O_5、K_2O施肥量分别为89.7、62.3和32.9 kg/hm~2,中产试点N、P_2O_5、K_2O施肥量分别为97.2、83.9和0 kg/hm~2;马铃薯中产试点N、P_2O_5、K_2O施肥量分别为124.5、160.4和61.5 kg/hm~2,低产试点N、P_2O_5、K_2O施肥量分别为103.7、14.4和43.8 kg/hm~2;糜子中产试点N、P_2O_5、K_2O施肥量分别为122.7、100.5和25.5 kg/hm~2,低产试点N、P_2O_5、K_2O施肥量分别为57.9、98.1和0 kg/hm~2。基于作物产量、最佳效益施肥量、土壤养分状况和函数模型,拟定府谷县玉米的N、P_2O_5、K_2O推荐施肥量分别为150~270、30~120和120~240 kg/hm~2,马铃薯的N、P_2O_5、K_2O推荐施肥量分别为45~120、30~75和75~180 kg/hm~2,糜子的N、P_2O_5、K_2O推荐施肥量分别为75~120、60~120和0~45 kg/hm~2。  相似文献   

9.
以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N 0、86、124、161、248 kg/hm~2)对马铃薯干物质累积规律、氮素累积规律、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块茎膨大期和成熟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块茎的干物质、氮素累积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马铃薯最高产量在施氮量为124 kg/hm~2(N_2处理),与N_0处理相比,N_2处理块茎产量显著增加了19.8%。通过曲线回归分析得出,马铃薯的最佳施氮量为137.6 kg/hm~2。马铃薯氮素吸收利用率以施氮量124 kg/hm~2处理最高,为37.1%,其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肥生理利用效率均以施氮量86 kg/hm~2处理最高,分别为293.1、35.7、97.4 kg/kg。在安徽稻茬田马铃薯生长中适宜施氮量应控制在130~150 kg/hm~2。  相似文献   

10.
不同播期对脱毒马铃薯毕引1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脱毒马铃薯毕引1号春播适期,以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毕引1号脱毒原种为试验材料,于2008~2009年研究了不同播期对该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马铃薯产量结果依次为立春(37364.55kg/hm2)>雨水(35490.90kg/hm2)>惊蛰(30910.65kg/hm2)>大寒(25816.05kg/hm2)>小寒(24738.60kg/hm2)>冬至(20672.40kg/hm2),马铃薯新品种毕引1号在贵州毕节地区自然条件下春播的最适播期为立春前后。  相似文献   

11.
研究氮、磷、钾等肥料三要素和马铃薯产量的相关性及养分吸收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湟中县以青薯2号为材料,通过马铃薯的"3414"试验,在施肥量氮(N)40.5~121.5kg/hm~2,磷(P_2O_5)45~135kg/hm~2,钾(k_2O)60~180kg/hm~2时,马铃薯产量可达到38121~54485kg/hm~2。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马铃薯新品种毕薯6号春播适期,以贵州省毕节市农科所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毕薯6号种薯一代良种为试验材料,于2016—2017年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对该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马铃薯产量结果从高到低依次为立春(38 864.55 kg/hm~2)>雨水(36 990.83 kg/hm~2)>惊蛰(32 410.58 kg/hm~2)>大寒(27 315.98 kg/hm~2)>小寒(26 238.53 kg/hm~2)>冬至(22 172.40 kg/hm~2),由此表明,在毕节市自然条件下,毕薯6号春播的最适播期为立春前后。  相似文献   

13.
玉米//马铃薯间作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4个施氮水平[玉米:N0(0 kg/hm~2)、N1(125 kg/hm~2)、N2(250 kg/hm~2)、N3(375 kg/hm~2),马铃薯:N0(0 kg/hm~2)、N1(62.5 kg/hm~2)、N2(125 kg/hm~2)、N3(187.5 kg/hm~2)]对玉米马铃薯作物产量、生物量和氮在作物籽粒、茎叶和根系的累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马铃薯有间作产量优势,在4个氮水平下,土地当量比(LER)分别为1.46、1.20、1.04、0.92。随氮水平提高,间作产量优势逐渐下降。各施氮水平下间作玉米籽粒、茎叶和根的氮吸收量平均比单作高39.76%、27.98%、15.36%;间作马铃薯块茎和茎叶的氮吸收量平均比单作低4.14%、24.59%。玉米马铃薯氮吸收的间作优势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降低。间作和施氮对玉米马铃薯各组织中氮的分配比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通过玉米//马铃薯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分析结果表明,间作玉米、马铃薯在低氮水平(N1)就能获得单作玉米、马铃薯常规施氮(N2)或高氮水平(N3)时的产量,因此玉米//马铃薯可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降低氮投入。  相似文献   

14.
不同密度对高海拔单作区马铃薯栽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怀利 《农技服务》2009,26(6):16-16
通过马铃薯"合作23"在六盘水高海拔草作区进行密度(4.5万~8.25万株/hm~2)试验,以建立马铃薯在高海拔单作区不同栽培密度下的栽培模式,在模型模拟寻优和示范验证的基础上,提出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结果表明:一般高海拔单作地区密度以6.75万株/hm~2为宜。该研究为大面积推广脱毒优良马铃薯品种提供了推广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该文研究了2种微生物菌肥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微生物肥均能显著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尤其是AM自然循环微生物菌的增产效果最明显,产量达到29125kg/hm~2,比CK(23958kg/hm~2)增产5167kg/hm~2,增幅21.57%;经济效益达到87375元/hm~2,比CK(71874元/hm~2)增收15501元/hm~2,增幅21.57%。  相似文献   

16.
施氮量对冬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冬马铃薯的合理施氮量,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施氮量(0、80、160、240 kg/hm~2)对马铃薯费乌瑞它出苗率、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马铃薯出苗率总体降低;在块茎膨大期至收获期,马铃薯茎干物质积累量先升高后降低,以施氮160 kg/hm~2处理最高,马铃薯叶、块茎及总干物质积累量升高,均以施氮240 kg/hm~2处理最高;马铃薯商品薯比率、商品薯产量及鲜薯产量均总体提高,以施氮240 kg/hm~2处理最高,其中鲜薯产量较不施氮肥处理提高51.28%,施氮160 kg/hm~2处理次之,两者差异不显著;马铃薯可溶性糖含量、粗蛋白含量、粗蛋白产量、淀粉产量均升高,以施氮240 kg/hm~2处理最高,施氮160 kg/hm~2处理次之,两者差异不显著(粗蛋白产量除外)。综上,费乌瑞它适宜施氮量为160 kg/hm~2。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连作条件下马铃薯优质高产的最佳配方提供参考,采用最优回归设计法,研究连作马铃薯配方施肥,建立产量与氮磷钾配合施用间的关系数学模型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尿素、普钙、硫酸钾的施肥量分别为510kg/hm~2、2 500kg/hm~2、1 200kg/hm~2时的产量最高,达44.60t/hm~2;尿素、普钙、硫酸钾的施肥量分别为163kg/hm~2、0kg/hm~2、300kg/hm~2时最低,仅28.35t/hm~2;氮磷钾三因素与产量间的优化数学模型为y=42.046+1.488N+2.941P+3.025K-1.317NP-1.426NK-3.822K2,其中R2=0.855 8,F=12.86**;经模拟优化分析,提出了不同产量水平的3套配方施肥方案,产量≥45t/hm~2施入氮磷钾分别为159.825~468.525kg/hm~2、450kg/hm~2、413.25~468.375kg/hm~2;产量在40~45t/hm~2的施入氮磷钾分别为300.225~378.525kg/hm~2、232.2~300.15kg/hm~2和406.725~468.375kg/hm~2,产量在30~40t/hm~2的施入氮磷钾分别为214.05~296.85kg/hm~2、105.3~187.425kg/hm~2和244.275~336.075kg/hm~2。  相似文献   

18.
王思见  杨秀忠  龙光秀  陈微  滕用 《农技服务》2009,26(8):43-43,46
为了探索钾肥对脱毒马铃薯品种会-2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笔者特进行了不同钾肥施用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钾肥对提高马铃薯产量效果显著,其中,以施用450kg/hm~2硫酸钾的效益最好,可增加纯收入19651.4元/hm~2,施钾肥后的投入产出比为1:7.28。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镰刀弯"地区的玉米结构调整、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引进优势作物脱毒马铃薯开展引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丽薯6号、宣薯2号、威芋7号产量较高,分别为27 154.17、20 491.67、20 062.50 kg/hm~2,分别较对照本地黄洋芋(CK)增产57.72%、19.02%、16.53%,综合性状表现好,可作为"镰刀弯"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脱毒马铃薯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因营养价值高、耐储藏而深受人们喜爱。通过设置氮肥总量控制试验,优化马铃薯氮肥施用量。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施用量对马铃薯的株高、长势、单株结薯重和产量均有较大的影响;全生育期施尿素450 kg/hm~2(底施80%、盛花期施20%)、普通过磷酸钙600 kg/hm~2(一次性作底肥施用)、硫酸钾150 kg/hm~2(现蕾期一次性施用),马铃薯的经济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均达最佳,鲜薯产量达到41 370 kg/hm~2;氮肥施用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产量下降。同时,不同施肥条件下,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产量均高于不覆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