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水稻旱育秧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育秧新技术,在水稻生产中推广后取得了较好效果。结合枞阳县水稻生产的实际,分析了水稻旱育秧技术在当地的应用情况,并总结了该技术推广过程中的配套措施,以促进该技术在枞阳县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种植上逐渐应用,为验证该法对水稻增产的实际效果和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支持,进行了水稻不同施肥量的同田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3.
文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结合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根据近几年文山市水稻生产实际,开展了育秧、插秧等技术攻关,推广应用水稻高产栽培集成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确保了水稻生产的有序进行,而且为文山市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为适应现代种业发展新形势,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进行了杂交水稻制种方式的转型升级,示范推广了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该技术具有省工、节本、增效等优点。为进一步促进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对该技术的技术集成及其在大丰区的示范应用情况和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与评价,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主要内容,介绍了水稻配方施肥技术,提出了高产水稻施肥参考模式,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我国基础产业,我国水稻种植技术发展也日趋成熟,在科技发展下,农业发展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展。相比传统人工栽培,机插技术不仅有效地降低人工投入、还能使该地区水稻达到高产高效的效果。以我国苏北地区水稻机插技术为例,分析了当前机插技术对水稻的种植优势,阐述了机插水稻的种植要点,总结了水稻机插高产高效技术应用步骤及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水稻无纺布旱育保姆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总结了水稻育秧利用无纺布和旱育保姆进行育苗的技术程序和方法,并对使用该育苗技术需注意的事项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水稻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稻三控施肥是一项节本增效、安全、高产稳产的技术。本文阐述了水稻三控施肥的技术原理及技术优势,并简单总结了三控施肥配套技术,最后分析了近年来该技术在兴宁市的推广应用情况,以期为水稻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简要地介绍了水稻实地氮肥管理技术以及该技术在寒地水稻上的应用,以作为施肥指导技术的一种参考,让水稻生产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是我国乃至世界水稻耕作技术上的新突破,是水稻抛秧技术的深化和发展,2003年被农业部确定为重点推广项目之一。为组织该技术在全省示范推广,我站在2003年曾组织泰和、分宜、临川等地示范并召开了该技术示范推广座谈会,汇编了技术专辑,为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在我省扩大示范推广创造了条件。在2004年召开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危朝安副省长要求加大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我站  相似文献   

1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达到以试验带示范,以示范促面上推广的目的,在水稻土中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小区试验和简易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自然条件下,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每667m2增产稻谷78.9kg,增产率29.0%,增收104.8元。测土配方施肥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小区试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早晚稻均能增产,其中早稻增产9.9%,晚稻增产9.3%,增产效果达极显著水平。简比试验早晚稻测土配方施肥也均能增产,其中早稻增产8.6%、晚稻增产7.4%;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年667m2可增加纯收入85.80元。  相似文献   

13.
对重庆市梁平县24个乡镇,36个试验点进行了水稻“3414”施肥试验,研究分析了梁平县水稻的氮磷钾施肥技术,建立数字回归方程,寻找水稻的最佳施肥模式,为实现梁平县水稻生产的高产高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低肥力土壤上N、P、K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N>K>P,在中、高肥力的土壤上表现为N>P>K;NP、NK、PK对水稻产量的交互效应均表现为正交互效应;在试验区低肥力土壤中,试验区水稻的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1:0.4 ~0.6:0.4 ~0.6;在中肥力土壤中,其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 =1:0.6:0.6;在高肥力土壤中,其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1:0~0.6:0~0.6.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近20年对淮安市农田主要作物肥料投入与产出的养分平衡定点监测,结果表明:氮素投入盈余过剩,磷素仍有盈余,钾素亏缺数量较大,耕层土壤种植小麦、水稻以及经济作物对化学肥料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地力贡献率逐年下降。2008—2012年氮素投入平均盈余259.05 kg/hm2,磷素平均盈余76.05 kg/hm2,钾素平均亏缺211.35 kg/hm2;2007—2012年地力贡献率平均年递减3.6个百分点,小麦对肥料的依赖性高于水稻,平均高出6.5个百分点,经济作物对化学肥料的依赖性更高,平均分别高出小麦、水稻12.1、18.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缓释肥侧条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系统研究了基于缓释肥料的侧条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农民常规施肥处理(FP)比较,侧条施肥技术高缓释肥处理(HF)水稻氮素投入比农民常规施肥处理(FP)降低约40%,水稻产量没有显著降低,穗粒数比农民常规施肥处理增加了8.36%。侧条施肥技术显著提高了水稻地上部吸氮量和氮肥偏生产力,降低了氮素的表观损失量。侧条施肥各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在39.1~67.8之间,显著高于FP处理的23.7。FP处理氮素表观损失量高达174.2 kg·hm-2,侧条施肥各处理表观损失量在23.2~61.9 kg·hm-2之间。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和环境因素,基于缓释肥料的侧条施肥技术是一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在浦城县进行中稻氮磷钾341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该地试验条件下中稻每667 m2推荐施肥量为N 12.6 kg、P2O54.2 kg、K2O 6.28 kg,可获得较高产量;同时介绍了中稻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7.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面推广,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试验表明:在同等自然条件下,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每667m^2增产稻谷49.2kg,增产率为11.4%,经济效益提高98.3元。测土配方施肥能够提高水稻单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太湖县水稻施肥现状典型调查及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0年和2011年太湖县水稻施肥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了太湖县水稻生产主要肥料种类、施肥方法、施肥量和利用率现状,与2005年太湖县农户水稻施肥现状作了比较。基于现有的文献资料对该县施肥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太湖县水稻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推广有机肥施用、调整施肥策略、选择适宜的施肥方法、抓好技术示范和配方肥的推广应用等管理对策,以期为该县的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Maya2012的水稻精确施肥三维动画系统,是通过电视、电脑等媒介即时播放的,实现传统技术推广模式的革新,探索普及现代农业技术的新方法与新途径,增强技术推广效率,具有研究的创新性与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缓释肥的侧条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研究了侧条施肥技术条件下不同缓释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特征的影响.与不施肥处理(CK)和农民常规施肥处理(FP)比较,利用侧条施肥技术高缓释肥处理(HF)水稻氮素投入比农民常规施肥处理(FP)降低约40%,水稻产量没有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比农民常规施肥处理增加17.0%和16.6%.缓释肥各处理氮素回收率在54.5%~63.5%之间,高于常规施肥处理的36.9%.常规施肥处理田面水N4+和TN在施肥后3d内即可达到最大值,随时间推移下降较快,而高缓释肥处理田面水NO3-含量在施肥30d后才降到最低;以尿素为氮源,施肥后的前9d是防止氮素流失的关键时期,以缓释肥为氮源,则前30d是防止氮素流失的重要时期.氮素渗漏淋失主要发生在生育前期,以NO3--N形态为主,占全氮流失量的64.8%~70.3%之间,高缓释肥处理的全氮渗漏损失量( 14.86 kg·hm-2)比当地农民常规施肥处理(23.43 kg·hm-2)减少8.57kg·hm-2.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和环境效益,侧条施肥技术可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施肥技术在水稻种植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