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营养盘双膜旱育秧技术是集湿润育秧、旱育秧、营养盘育秧几种育秧方法的优点为一体的一种育秧方法,具有省秧田、省工、省时、省肥、杂草少、节约成本、安全等优点,秧苗矮壮、低位分蘖多空位少、低位分蘖成穗率高等优势,使育秧过程达到量化、优化、简化的目的,近两三年采用这种育秧方法栽培的杂交水稻在多处获得800kg以上的亩产。  相似文献   

2.
为水稻大面积生产选取经济有效的育秧方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钵盘育秧、湿润育秧、两段育秧、旱育秧 4种不同育秧方式进行田间对比试验,分析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品种宜香优 2115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为钵盘育秧最少,为 5. 5 万苗/667m2,湿润育秧与两段育秧较多,均为 8. 6 万苗/667m2;分蘖率,钵盘育秧最高,为 417. 5%,旱育秧其次,为 369. 9%,湿润育秧与两段育秧较小,分别为246. 9% 和 230. 9%;有效穗数依次为湿润育秧>钵盘育秧>旱育秧>两段育秧;钵盘育秧与旱育秧的水稻产量较高,分别为 577. 20 kg/667m2和 573. 41 kg/667m2。采取钵盘集中育秧的秧苗综合素质好,分蘖率高,产量高,省时、省工、省力、省秧地,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水稻钵盘育苗机械插秧技术是集水稻抛秧、水稻旱育秧和手工插秧技术集成应用而生的一种新的育秧技术。与传统的水稻育秧和旱育秧相比,它具有省种、出苗快、机插伤根率低、插后返青快等特点。利用普通插秧机,实现钵苗机插,由于秧苗根系带土多,伤秧、伤根率低,栽后秧苗返青快,实现钵苗返青快,发根分蘖早,能充分促进低位节分蘖,增加有效分蘖数量,从而实现高产。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5年从中国水稻所引进该技术,通过2年试验,表现出苗好、秧壮、增产等特性,而且秧苗抗寒、抗冻效果明显,增产5%~10%,对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水稻塑料软盘抛秧栽培技术,是采用塑料软体秧盘,育出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水稻秧苗,通过抛掷、自由落入田间定植的栽培方法。该技术集水稻旱育秧、两段育秧和抛秧等先进耕作栽培技术的优点于一体,主要优点有:省工、省种、省秧田;秧苗素质好、根系发达、吸水吸肥能力强、抛栽后分蘖早、低节位分蘖多、其综合效益更为显著;成熟期提早,早稻提早成熟3~5天,晚稻提早4~6天;减轻劳动强度,缓解农民插秧的劳作之苦。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旱育秧、常规水育秧和软盘育秧3种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旱育秧出苗率高、秧苗素质好、分蘖数多、抗逆性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育秧方式。  相似文献   

6.
<正>水稻简塑钵育秧技术是水稻旱育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技术的应用省工、省力、省种、省秧田、增产效果明显,具有较好的发展应用前景,有一定的科技潜力和推广前景。水稻简塑钵育秧技术是水稻旱育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近几年来在我州推广的实践证明,这项技术具有省工、省力、省种、省秧田,增产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为扩大此项技术的推广,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1、育秧技术1、1钵盘准备:采用561孔或434孔塑料秧盘,一般每  相似文献   

7.
水稻旱育秧技术具有省水、省工、省种、增产的优势,并且秧苗健壮、根系发达、返青期短,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主要增产原因是充分利用旱育秧起势快,分蘖早的优势,促进低位分蘖,使水稻的有效穗增加,形成大穗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8.
张德宏  章意文 《农技服务》2010,27(3):308-308,371
从育秧地准备、育秧床整理、摆放育秧营养盘、泼抹营养肥泥、播种、细土盖种、盖膜、秧床管理及移栽等方面总结了繁昌县水稻营养盘双膜旱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9.
水稻旱育秧栽培是吉林省水稻栽培普遍应用的技术,具有省工、省种、省田、节本增效的优点。尤其是近几年春季气温整体偏暖,水稻育秧时间普遍提前的情况下,实行早整地、早育秧、早插秧,有利于抢农时、抢积温,为水稻高产奠定基础。本文针对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期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日本水稻旱育秧与本地水育秧栽培技术不同移栽叶龄对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5叶移栽的旱育秧亩产368.4kg,比同期移栽的水育秧亩增47.7kg,经方差分析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旱育秧根系发达白根多,秧苗矮健,分孽早,低位分蘖多,有效穗增加,穗大粒多,成熟期提早1至3天,社会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1.
水稻旱育稀植是采用旱育秧的方法培育秧苗,扩行减苗栽植,配套高产栽培的一项耕作技术,它具有省水、省工、省种、省秧田、节本、增产、增收等优点.水稻可提早成熟3-5天,一般比湿润育秧节省水50%,节省种子30%,节省秧田80%.旱育秧秧苗矮壮,根系发达,抗性强,栽后生长快,分蘖早,成穗多,产量高,每亩增产50公斤-80公斤,增产10%-18%.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旱情严峻形势,特制定现阶段大春生产节水栽培技术措施:一、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集中育秧等节水育秧方式旱育秧具有早播、早栽、早熟、秧苗素质好、分蘖早发、省工省水、省秧母田,增产效果显著等特点,是全国十项农业重点推广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水稻旱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对缺水地区更是解决了无水育秧的困难。旱育秧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这项技术在各地推广很快,产量比水育秧增产近15%,经济效益明显,深受农民欢迎。1苗床准备旱育秧是在旱土状态下进行育秧,必须选择适宜地块  相似文献   

14.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以水稻旱育秧为核心,规范化栽插、平衡配套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科学管水等相配套的水稻栽培新技术.其关键技术环节是肥床、旱育、严控、浅植、巧肥、综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对缺水地区更是解决了无水育秧的困难.旱育秧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这项技术在各地推广很快,产量比水育秧增产近15%,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水稻旱育秧技术是利用水稻苗期较耐旱的生理特性,实行严格控水旱育,由传统的水育秧改为旱育秧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在秧苗培育上更重视稻株地上地下同时发展,培育良好的根系,增加秧苗抗逆性和抗病性,整体提高秧苗素质,培育耐寒力强,生长健壮的壮苗。旱育秧苗移栽后无缓苗期,起势快,分蘖早、分蘖率高,可促进水稻的有效穗增加,利于形成大穗、增加结实率,提高水稻产量,水稻旱育秧技术的总体效益是节水、省田、省工、  相似文献   

16.
水稻旱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旱育秧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  相似文献   

17.
水稻旱育稀植是采用早育秧的方法培育秧苗,扩行减苗栽植,配套高产栽培的一项耕作技术,在我国北方和南方稻区均可推广应用,它具有省水、省工、省种、省秧田、节本、增产、增收等优点,水稻可提早成熟3-5天,一般比较湿润育秧苗节省水50%.节省种子30%,节省秧田80%,旱育秧苗矮壮,根系发达,抗性强,栽后生产快、分蘖早、成穗多、产量高,每亩增产50-80公斤,增产10-18%.  相似文献   

18.
水稻旱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等问题,对缺水地区更是解决了无水育秧的困难.旱育秧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产量比水育秧增产近15%,经济效益明显,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9.
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旱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对缺水地区更是解决了无水育秧的困难。旱育秧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这项技术在各地推广很快,产量比水育秧增产近15%,经济效益明显,深受农民欢迎。一、栽培方法1、苗床准备旱育秧是在旱土状态下进行育秧,必须选择适宜地块作苗床,并加以培肥,培肥以农家肥为主。标准是手握成团、  相似文献   

20.
<正>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一套以水稻旱育秧为核心,规范化栽插、平衡配套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科学管水等相配套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旱育秧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这项技术在各地推广很快,产量比水育秧增产近15%,经济效益明显。其关键技术环节是肥床、旱育、严控、浅植、巧肥、综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对缺水地区更是解决了无水育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