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稻田养鸭技术于二十世纪几十年代在日本、韩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是用于生产无公害水稻。在我国将该项技术用于有机食品水稻生产的试验研究.南方已大面积推广应用,北方也在逐年扩大应用面积.牡丹江地区已有海林、东宁和我们宁安等市县应用了该项技术,我市渤海镇江西村全万吉应用该项技术已经2年,在我市起到了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2.
稻田养鸭技术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日本、韩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是用于生产无公害水稻.在我国将该项技术用于有机食品水稻生产的试验研究.南方已大面积推广应用,北方也在逐年扩大应用面积.牡丹江地区已有海林、东宁和我们宁安等市县应用了该项技术,我市渤海镇江西村全万吉应用该项技术已经2年,在我市起到了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3.
超低量喷雾技术 即单位面积上施药不变,将农药原液稍微稀释,用水量相当于常规喷雾技术的1/10~1/5。此技术可以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在温室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使用该项技术,日本还专门开发了适合大田使用的低量喷杆喷雾机。  相似文献   

4.
我所近年对国内外引进的樱桃品种作了设施栽培尝试,目的在于提早上市.樱桃提早上市技术,在对日农业技术合作中有较多了解,现将日本山形县园艺场的该项研究成果及成熟技术向国内同行作一交流.山形县位于日本北部,东经141°,北纬38°.进入90年代,樱桃温室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樱桃提早上市技术亦日趋完善.对低温要求量的掌握与适当减缩休眠期为该项技术的主要内容,采用该技术后,樱桃上市提早2个月.  相似文献   

5.
无公害高效益稻鸭共育技术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在吸收日本稻田养鸭技术的基础上,经研究创新形成的一项以水田为基础,优质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标的大田畈、小群体、少饲喂的稻鸭共育生态种养结合新模式。该项技术利用家鸭在稻间野养,不断捕食害虫,吃(踩)杂草,耕耘和刺激水稻生育,显著减轻稻田虫、草、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稻鸭共作(稻田养鸭)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韩国等国家已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牡丹江市从2003年从韩国引进该项技术以来,历经了5年的试验示范过程,到目前已以从原来的10余亩发展到2000余亩。实践证明:稻田养鸭技术是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稻米的有效途径之一,也为农民增产增收摸索出一条致富路子。  相似文献   

7.
一、日本农林水产基因库事业日本农林水产省为了充实、加强遗传资源和有关情报的收集与管理,从1985年开始实施农林水产基因库事业。该项事业原设有植物、微生物、动物、树木和水产生物5个部门,1994年又新增加DNA库。该项工作在农林水产省行政部门、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油罐机械清洗设备COW在我国的首次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连生  戴良 《油气储运》1998,17(2):37-41
对引进日本的机械清洗设备COW,在东营首站第一次使用的情况做了较详细的介绍。该项技术在油罐的清洗中具有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安全可靠,原油回收率高、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综合效益高等优点,同时介绍了COW设备的组成及清洗施工现场的布置情况,并指出在今后清洗作业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冰温贮藏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保鲜的新途径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总结了冰温、超冰温保鲜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优缺点;概述了该项技术产生,发展过程及应用现状;综述了该项技术在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保鲜、保质、增加商品价值以及在流通方面的最新成就,并对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一般人认为脱粒后的玉米芯没有什么用处,不是当成垃圾处理,就是当作柴火烧掉,利用价值微乎其微。然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学专家李里特教授却如此告诉你: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从玉米芯中取出高附加值的“宝贝”绝不是一句空话。将普通玉米芯变成高价值“低聚木糖”的这一创造性成果不仅打破了日本对该项技术的全球垄断,  相似文献   

11.
甘蓝套种玉米栽培技术充分利用了早甘蓝耐寒、早熟的特性,在正常种植玉米的基础上多栽培一茬甘蓝。该项技术每公顷产甘蓝22500kg,玉米9000kg或粘玉米45000穗,产值在22500元以上。该项技术的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12.
研制了具有自动化特征的CO2施肥系统及其技术,并对该项技术的施肥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此装置,日光温室内的CO2浓度均匀程序较好,经济上可行,且气源来源广泛,长期施用对大气和土壤无污染,该项施肥技术加速了中国温室生产技术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大豆盘育苗机械移植栽培是日本经过多年研究所创造的一项独具特色的栽培技术,具有用地养地、适时栽培、省工省力、稳产高产、作业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日本国内对此项技术评价较高,认为是大豆栽培技术上的一次变革,是具有广阔发展前途的一项新技术。该项技术是日本佐贺大学农学部作物学研究室田中典幸教授为解决日本大豆栽培中,由于湿害和鸟害造成减产等问题,于1978年开始研究的。目前,在日本从北方秋田县的大(?)村到南方的九州,一些农民已开始应用这项技术,大豆平均亩产达330公斤。大豆盘育苗机械移植栽培,是采用水稻育秧盘播种育苗,用插秧机把大豆苗移植在整好  相似文献   

14.
日本将于2006年5月起正式施行《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该项制度明确设定了进口食品、农产品中可能出现的734种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近5万个暂定标准,大幅抬高了外国对日本出口农产品的门槛。  相似文献   

15.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机械化技术是吉林省近几年推广的农业机械化玉米栽培新技术。该项技术是将传统的单行播种改变为大垄双行播种,从而减小株距,增加行距和玉米株数,是一项实用性强的农业增效工程技术。因此,2001~2003年永吉县农机部门结合旱作农业项目工作在桦皮厂镇、太平乡、一拉溪镇进行了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机械化技术试验,专题研究了该项技术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该项技术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区15度以上超坡地,土壤贫瘠的山地。该项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量减少土壤耕作,它可减少土壤流失和抑制农田扬尘,改善生态环境,并且确保墒情、培肥地力:同时,还能降低成本,捉高旱区、贫瘠山地的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7.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1997年从日本引进,已在北方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特别是山东、河南等花生产区已普遍应用该项技术,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市去年春季通过组织参观和学习福清市港头镇农技站此项新技术,并安排了松下镇、市农科所、湖南镇等3个点进行试验示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无粘结应力砼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及国内外应用与发展概况,例举了该项技术在我国土木工程各个领域应用的若干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9.
单季晚稻的简化施肥技术和施肥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郊区1985年恢复单季晚稻种植以来,施肥方法烦琐,肥料用量偏高,花工多,成本高,因此在当前农村经济改革的形势下对单季晚稻施肥技术和用量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该项研究所获得结果有三点:1.欲使单季晚稻每亩产量达425-500公斤,可在每亩施猪15担的基础上,施用纯氮15-20斤,分两次施用。总量的三分之二在移栽前作基肥全耕层施入,三分之一在幼穗分化前5-7天作追肥施用。2.该项施肥技术减少了肥料用量,提高了肥料利用率。3.该项施肥技术不存在养分平衡失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1研制背景 该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用高效机械化手段完成季节性要求较高的水稻插秧作业,保证水稻在高产期适时栽植,并提高插秧质量和作业效率,减轻人员劳动强度。国际上以日本为代表的插秧机技术最先进,产品已形成系列化,工作可靠性强,操作灵活,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