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观察小鼠氟中毒睾丸形态变化特点,研究氟对睾丸的毒性影响,选用45只健康性成熟雄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氟组(25 mg/L Na F)、高氟组(100 mg/L Na F),连续饲喂60 d,制作睾丸石蜡组织切片,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曲细精管形态变化,通过定量分析方法探讨氟对睾丸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氟组和高氟组曲细精管半径、面积以及曲细精管管腔半径、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氟组小鼠曲细精管细胞层数和厚度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形态学观察显示,25 mg/L氟中毒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减少,100 mg/L Na F可导致生精细胞排列紊乱、各级生精细胞减少等。本试验可为氟的雄性生殖毒性研究提供直观、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氟对畜禽毒性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28年,Jacob和Reynold指出畜禽摄入过量氟会引起中毒,首次提出了氟对畜禽的毒性作用。随后Kick和Roholm又研究了氟过量对畜禽骨骼的影响,从而使畜禽氟中毒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氟对畜禽的毒性作用、中毒症状、原因及耐受量作一概述。1 氟对畜寓的毒性机理探讨  相似文献   

3.
氟对畜禽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氟对畜禽毒性的研究浙江省饲料监察所屈健1928年,Jacob和Reyneld指出畜禽摄入过量氟会引起中毒,首次提出了氟对畜禽的毒性作用。随后Kick和Roholm又研究了氟过量对畜禽骨骼的影响,从而使畜禽氟中毒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将就氟对畜禽的...  相似文献   

4.
氟中毒能够引起神经系统的损伤,针对氟的神经毒性作用,从各个方面阐述氟对脑组织的影响,包括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脂质过氧化、自由基、DNA损伤等。高氟可以降低人及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引起儿童智商低下,指出研究氟神经毒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过量氟化物对动物机体产生的毒性作用是多方面的。本文对氟中毒动物(包括自然氟中毒及实验性氟中毒)的骨质、牙齿、肝脏、肾脏、肌肉、消化系统、胶元、酶活性、蛋白质合成、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以及胎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硒对氟所致鸡睾丸组织p53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硒颉颃氟致公鸡生殖毒性的效应,以公鸡为试验动物,在日粮中添加一定浓度的氟及硒与氟,检测公鸡氟中毒时睾丸组织p53 mRNA表达情况及硒颉颃效应,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鸡睾丸组织内p53 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氟能增加睾丸组织内p53 mRNA的表达水平,进而诱导生殖细胞凋亡,硒能颉颃氟所致的睾丸组织p53 mRNA表达量的增加,从而减轻氟所致生殖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7.
不同氟源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量元素氟在动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理作用 ,但它又是一种具有中等毒性的元素。摄入过量会引起中毒。在养殖业中 ,氟中毒过去多见于牛羊等大家畜 ,但是近年来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 ,因高氟饲料引起的家禽氟中毒的报道屡见不鲜。众多研究表明 ,畜禽氟中毒是一种多器官受损害性疾病 ,高氟对动物的肾脏、肝脏、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软组织等都有损害 ,而并非仅限于骨骼和牙齿[1,2 ] 。本试验采用不同氟化物人工诱发雏鸡氟中毒 ,以研究高氟对鸡新成疫 (N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为探讨氟中毒对家禽免疫机制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究金莲花饲用安全性,对金莲花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昆明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大于10.0 g/kg·BW。遗传毒性试验结果未见金莲花对试验动物致突变作用。大鼠致畸试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孕鼠未出现中毒体征,未观察到大鼠的生殖毒性,未见致畸作用。亚慢性毒性试验未见大鼠出现中毒表现以及死亡发生,各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增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脏体比与阴性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大鼠的血常规、血液生化、尿常规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心脏、肝脏、胰脏、肺、肾脏、脑、胃、睾丸和子宫等脏器的色泽、大小和形态结构均未见明显异常。研究表明,金莲花毒性小,饲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氟中毒及其相关研究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氟对骨相组织牙齿和骨骼,非骨相组织肝脏、肾脏、脑、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生殖系统不同程度的损伤作用入手,较深入的探讨了氟的毒性作用机制。并归纳总结了诊断氟中毒病的各种物理方法和生化指标,以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最后,根据各种技术手段的特点,论述其在氟中毒病中的具体应用,为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铅对动物的生殖毒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综述了铅对哺乳动物的生殖毒性。铅对雄性动物的生殖毒性主要表现为睾丸的退行性变化 ,影响精子生成和发育 ,干扰“丘脑下部—垂体—睾丸轴”的功能 ,及 FSH与支持细胞的 FSH受体之间的结合作用 ;铅可使雌性动物阴道开口延迟 ,卵巢积液和出血性变化 ,影响性机能及着床过程 ,铅还可经胎盘转移 ,引起胚胎毒性。  相似文献   

11.
旨在研究氟马西尼联合肾上腺素对钩吻中毒大鼠的解救效果,并验证钩吻可能的毒性作用靶点,为钩吻中毒机制探讨及解救钩吻中毒病例提供参考.构建钩吻大鼠中毒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氟马西尼解救组、肾上腺素解救组、联合用药(氟马西尼+肾上腺素)解救组,记录各组大鼠中毒及死亡情况,并监测各组大鼠血压、心率,评价...  相似文献   

12.
镉致鸡肾脏的氧化损伤及乙酰半胱氨酸的保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镉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慢性蓄积性毒物,主要通过职业性接触和环境污染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威胁[1].家畜和家禽镉中毒是由于饲料中富含镉和工业镉污染及高镉的自然环境引起的,家禽镉中毒主要表现为:贫血、生长受阻、产蛋量下降、蛋壳品质降低、孵化率下降和死亡率增加等.国内外对镉所致哺乳动物肾毒性进行了广泛研究[2],而镉对禽类的肾脏毒性机制及中毒后的解毒机理研究不多.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 cysteine,NAC)为一富含巯基的抗氧化剂,可以螯合游离的镉离子.研究表明,NAC具有清除和干扰自由基生成、调节细胞的代谢活性、预防DNA损伤、调整基因表达和信号转导系统、抗细胞凋亡等作用[3].因此,本研究通过在饲料中添加NAC来研究其对镉所致鸡肾脏损伤的保护效应,为预防镉中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三氟苯嘧啶是一种防治稻飞虱的新型杀虫剂,为了解三氟苯嘧啶对家蚕的毒性和安全风险,进行了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对家蚕的食下、熏蒸、内吸等多种毒性测定试验。室内毒性测定结果显示:三氟苯嘧啶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等级为中毒[致死中浓度(LC_(50))为50.721 9 mg/L];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防治稻飞虱的推荐使用质量浓度为33.33 mg/L,与LC_(50)的毒性比为0.66,对养蚕生产为中等风险;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对家蚕无明显熏蒸毒性。田间试验结果显示: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1 000倍、2 000倍和4 000倍稀释药液在桑叶上的残毒期分别为55 d、35 d和30 d;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可通过桑叶内吸并向上传导,但毒性作用较弱。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中毒家蚕拒食作用明显,头胸伸长,少量吐液,静伏或侧倒,呈麻痹、瘫痪状。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在桑叶上的毒性残留时间很长,对家蚕具有积累毒性,蚕区的桑园及桑园周围农作物应谨慎使用该药剂。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观察大鼠氟中毒肾脏病理变化特点,探讨过量氟对肾脏的毒性作用。选用60只1月龄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0 mg/L、25 mg/L、50 mg/L和100 mg/L氟化钠的饮水5个月,并通过石蜡组织切片观察氟对肾脏的损伤作用。结果25 mg/L和50 mg/L氟中毒组大鼠肾脏肾小管排列结构无异常变化,肾小球细胞出现空泡样病变。100 mg/L氟中毒组大鼠肾脏肾小管排列结构没有明显的异常,肾小球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空泡样变,且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有脱落现象。25 mg/L、50 mg/L和100 mg/L氟中毒组肾小囊囊腔面积同对照组比较增大显著;肾小球球囊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染氟剂量的增加,肾小球球囊面积也相应的增加。表明,不同剂量的氟(25 mg/L、50 mg/L和100 mg/L)均可造成肾脏的损伤,且随着染氟剂量的增加,氟对肾脏的毒性作用也增加。本研究为日后建立合适剂量氟中毒大鼠动物模型和有效降低氟摄入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氟与铜,锌,硒,碘的生物学相关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氟是很活泼的化学元素,由于氟具有强大的电负性,几乎可同所有阳离子发生作用,虽然氟中毒的机制目前还没有彻底弄清,但有些学者认为氟对机体的毒性并不是单一因素的结果,氟中毒患者除机体含氟以外,还存在着酶,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许多生化指标的改变,特别是微量元素的改变日趋受到重视,因此许多学者对氟与微量元素的关系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氟与硒,铜,锌,碘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以奶山羊为实验动物,按体重灌服氟化钠溶液复制奶山羊慢性氟中毒模型,通过对甲状腺、大脑、肾脏超微结构的观察,证实了氟对机体软组织的损害,并为氟致软组织损害提供了病理组织学依据。从中可看出线粒体损害是氟引起的细胞损害过程中的一个共同现象。此外,能够合成蛋白质而且具有解毒作用的内质网也受到损害,进一步说明氟在体内的毒性作用是以膜系统损害为特征。  相似文献   

17.
铅的动物生殖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的金属铅对哺乳动物的生殖毒性,铅的雄性动物生殖毒性主要表现为铅可造成睾丸的退行性变化,影响精子生成的发育,干扰“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功能,及FSH与支持细胞的FSH受体之间的结合作用;铅可使雌性动物阴道开口延迟,卵巢积液和出血性改变,影响性机能及着床过程,铅还可经胎盘转移,引起胚胎毒性。同时指出铅对生殖系统的毒作用机理以及铅对动物生殖的各个环节的影响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进一步研究,铅的检测方法及卫生标准有待于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8.
铅的动物生殖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的金属铅对哺乳动物的生殖毒性,铅的雄性动物生殖毒性主要表现为铅可造成睾丸的退行性变化,影响精子生成的发育,干扰“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功能,及FSH与支持细胞的FSH受体之间的结合作用;铅可使雌性动物阴道开口延迟,卵巢积液和出血性改变,影响性机能及着床过程,铅还可经胎盘转移,引起胚胎毒性。同时指出铅对生殖系统的毒作用机理以及铅动物殖的各个环节的影响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进一步研究,铅的检测方法及卫生标准有待于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9.
氟是动物体内必需的营养元素,常应用于龋齿、骨质疏松症、刺激骨细胞增殖等方面的治疗而添加于药品、食品中,但因其安全带比较窄,易发生人及动物中毒,地方性氟病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地方病之一[1].目前,氟中毒的分子毒理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尤其是在低浓度下的毒理学作用的危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试验采用原代大鼠肝细胞作为研究模型,从细胞凋亡调控的角度观察氟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为食品安全、环境监测、饲料卫生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氟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于1928年Jacob和Reyneld指出畜禽摄入过量氟会引起中毒,并首次提出了氟对畜禽的毒害作用。随后Kick和Rohotm又研究了氟过量对畜禽骨胳的影响,从而使畜禽氟中毒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随着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磷酸氢钙作为磷源用量日趋增大,但由于磷酸氢钙紧缺,使一些含氟高的劣质磷酸氢钙大量流入市场,致使畜禽氟中毒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就氟对畜禽中毒的症状、机理、氟中毒的原因、畜禽对氟的耐受量及氟中毒的防治等作一讨论。 一、氟中毒的症状 畜禽摄入过量的氟,会使其硬组织、血液、神经系统等遭到损害,出现中毒症状。主要表现: 畜:家畜急性氟中毒会发生胃肠炎、食欲废绝,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