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东北地区飞虱1新种及6新记录种(同翅目:飞虱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海龙叉飞虱 Garaga hailongensis Ding et Zhang 1新种,报道了6个中国新记录种,即裸露歧飞虱 Struebingianella detecta、腊氏歧飞虱Struebingianella rasnitsyni、隐副飞虱 Paraliburnia adela、高丽皱茎飞虱 OpiconsivaKoreacola、蓼飞虱 Harmalia gayasana 和滨海飞虱 Delphax maritima,其中歧飞虱属 Struebingianella 和副飞虱属 Paraliburia 亦为我国首次记录,高丽皱茎飞虱和蓼飞虱同时为2个新组合种。文中并指明暗颊绿飞虱 Chloriona fuscigena Ding 1981为 Chloriona alaica Dubovsky 1970的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2.
锐劲特SC防治灰飞虱、褐飞虱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5%锐劲特SC450ml/hm2对灰飞虱和褐飞虱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对水稻后期褐飞虱的防治效果达80%以上,是现有防治灰飞虱和褐飞虱较好的药剂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植保和检疫工作中稻飞虱测报的准确性,就灯下褐飞虱与其近似种拟褐飞虱和伪褐飞虱的主要区别作了详细的说明和识别,包括颜面、雌性外生殖器和雄性外生殖器等的区别和识别。  相似文献   

4.
江苏危害竹子的飞虱共3属4种,包括1江苏新纪录属偏角飞虱属Neobelocera Ding et Yang,1986和1江苏新纪录种浙江偏角飞虱Neobelocera zhejiangensis(Zhu,1988),并补充了短头飞虱Epeurysa nawaii Matsumura,1900在江苏的新分布。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杀虫剂在褐飞虱和灰飞虱间的作用差异,在室内测定了噻嗪酮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速灭威、异丙威对褐飞虱和灰飞虱的毒力,同时比较了相同配比下噻嗪酮与速灭威、异丙威混配对两种飞虱的增效作用差异;并通过生化测定比较了杀虫剂单剂及组合对两种飞虱体内AChE和GSTs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噻嗪酮、速灭威和异丙威对灰飞虱1L若虫的LC50分别是褐飞虱的2.30、5.60、1.61倍.噻嗪酮与速灭威、异丙威分别按2∶1、1∶4比例混配,对褐飞虱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82.39和193.94,对灰飞虱的共毒系数仅为60.11和43.77.生化分析结果显示,杀虫剂单剂及组合在活体和离体条件下对褐飞虱的AChE的抑制率均高子灰飞虱,而GSTs的测定结果,未表现出一致趋势.  相似文献   

6.
稻褐飞虱生物型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采用苗期群体抗性鉴定和抗生性鉴定法,鉴定了四川省秀山县稻褐飞虱的生物型。结果表明,秀山县稻褐飞虱属生物型I。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灯下褐飞虱与其近似种拟褐飞虱和伪褐飞虱的主要区别特征,并从颜面、雌性外生殖器和雄性外生殖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识别,旨在提高植保和检疫工作中稻飞虱测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为延缓褐飞虱、灰飞虱对25%吡蚜酮产生抗药性,笔者引进相关药剂并进行了防效试验,结果证明,参试的乙虫腈、烯啶虫胺等几种药剂对水稻后期的褐飞虱、灰飞虱均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但要交替轮换使用,以减轻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稻飞虱属昆虫纲同翅目飞虱科害虫,俗名火蠓虫,以刺吸植株汁液为害水稻等作物。常见种类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①褐飞虱。长翅型成虫体长3.6~4.8毫米,短翅型2.5~4毫米。  相似文献   

10.
室内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褐飞虱和灰飞虱对18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同时测定了10种稻田后期常用复配剂在2种飞虱间的增效作用及毒力差异.结果表明氟虫腈、毒死蜱、阿维菌素、烯啶虫胺、噻虫嗪杀虫剂对2种飞虱的毒力较高,LC50值为 0.11~1.51 mg/L;供试的吡虫啉和噻嗪酮系列复配剂对褐飞虱都有增效或相加作用,但相同配比下吡虫啉与仲丁威、噻嗪酮与毒死蜱、噻嗪酮与混灭威、噻嗪酮与甲萘威、噻嗪酮与速灭威复配,对灰飞虱表现为拮抗作用;10个复配组合对灰飞虱的毒力均低于或显著低于褐飞虱.研究结果为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褐飞虱和灰飞虱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侯晓晖  陈祥盛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355-3357
通过PCR扩增获得了飞虱科3属5种昆虫的16 S rDNA序列,对DNA序列进行测定,分析了其序列组成及变异.采用Mega 4.0软件,利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进行5种飞虱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构建的MP和NJ分子系统树拓扑结构一致,3个簇角飞虱属物种中华簇角飞虱(Belocera.sinensis)、褐额簇角飞虱(B.fuscifrons)和爬竹簇角飞虱(B.ampelocalamus)单独聚为一支,与偏角飞虱属海南偏角飞虱(Neobelocera hainanensis)的亲缘关系较近,与短头飞虱属显脊短头飞虱(Epeurysa distincta)的亲缘关系较远,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与形态学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褐飞虱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褐飞虱对防治药剂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为寻求防治褐飞虱有效新药剂,利用比较方法,进行燕化吡蚜酮.烯啶虫胺(以下简称燕化扫飞)防治晚稻褐飞虱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d,燕化扫飞12g、燕化扫飞9g+敌敌畏150ml、吡蚜酮24g、立本烯啶虫胺30g防效分别为94.8%、93.8%、91...  相似文献   

13.
贵州害竹飞虱种类记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首次对贵州省为害竹子的飞虱种类进行系统调查,共有7属17种,均隶属于飞虱科、飞虱亚科、凹距族。文中简 每种飞虱的鉴别形态特征、寄主及分布。对其为害性作了简评,其中叉突竹飞虱、橘色竹飞虱、乳黄竹飞虱、台湾竹飞虱、短头冰虱及黄小头飞虱对竹子的为害性较大,主要吸食汁液枝叶和产卵或在竹林底部为害,常致竹叶发黄,竹林长势渐衰,抗生减弱,林相被破坏。对其为害提出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运用MiSeq测序技术比较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BPH)、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a Fallén,SBPH)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WBPH)体内中肠细菌群落结构的异同。结果显示:3种飞虱共获得可用于分析的有效序列3.44×105条,褐飞虱、灰飞虱和白背飞虱在3%水平和6%水平分别获得76、103、61和49、68、42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灰飞虱体内约90%的中肠细菌属于F-proteobacteria-unclassified;Arsenophonus是褐飞虱体内的优势菌,约占总量的70%;在白背飞虱中HalomonasCandidatus_CardiniumArsenophonus三种菌含量都比较高,分别占35%、20%和15%。虽然3种飞虱从共同的祖先分化,但其中肠内细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丰富度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水稻三种飞虱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查浙江省水稻飞虱抗药性现状,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2010—2011年采自浙江省嘉兴市褐飞虱田间种群、杭州市白背飞虱种群以及长兴市和嘉兴市灰飞虱种群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嘉兴种群褐飞虱对吡虫啉分别产生了615.9~814.2倍抗性,对噻虫嗪产生了66.2倍抗性,对噻嗪酮具有13.0倍抗性,对烯啶虫胺尚敏感;相对于2008年种群,2010年杭州白背飞虱种群对毒死蜱的敏感性降低了9.5倍,说明白背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上升很快;相对于2007年种群,2010—2011年长兴灰飞虱对噻虫嗪、毒死蜱和吡虫啉的敏感性分别降低了1.6,2.5和2.3倍;噻虫嗪和毒死蜱对长兴种群灰飞虱的毒力略高于嘉兴种群。根据敏感性测定结果,提出了针对防治水稻飞虱的田间用药和抗药性治理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凯利飞虱属分类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简单概述。文中记述1中国中,氏凯利飞虱Kelisia ribauti Wagner。详细描述了新记录外部形态特征,并附主要特征图。记载中国现有3种地理分布,编制成虫检索表。  相似文献   

17.
文中记述4种飞虱的五龄若虫,分隶于梯顶飞虱属、匙顶飞虱属和族角飞虱属:梯顶飞虱Arcofacies fullawayi Muir、花翅梯顶飞虱A.maculatipennis Ding、二刺匙顶飞虱Tropidocephala brunnipennis Signoret和中华族角飞虱Belocera sinensis Muir。其中花翅梯顶飞虱、中华族角飞虱的若虫为首次报道。详细描述了每种五龄若虫的形态特征,附主要特征图。  相似文献   

18.
不同抗性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几个不同抗性水平的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采用苗期抗性鉴定、分蘖期蜜分泌量的测定以及田间褐飞虱种群动态调查的方法评价几个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结果表明:玉香油占和中9优1462在苗期对褐飞虱表现为中抗,分蘖期分泌的蜜露量也少,田H成株期褐飞虱种群数量也少,对褐飞虱表现出一定的抗虫性.粳籼89虽然苗期鉴定为感虫,但分蘖期蜜露分泌量较少,田间成株期褐飞虱种群数量最少,对褐飞虱表现出一定的成株期抗虫性.  相似文献   

19.
初步鉴定衡阳地区稻田飞虱有7属10种,3种主要飞虱中,早稻乳熟期前以白背飞虱为主,乳熟期后以褐飞虱为主;晚稻孕穗、抽穗期前以白背飞虱为主,后以褐飞虱为主;灰飞虱无论早、稻上均居第三位,全年飞虱混俣种群量以早、晚稻穗期发生量最大,一般褐飞虱廷入较晚,只有明显的5代,白背飞虱廷入稍早,可发生6代。  相似文献   

20.
安庆地区褐飞虱、白背飞虱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安庆地区2000和2001年2种飞虱的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2种飞虱抗药性年度间变化不大.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对甲胺磷和醚菊酯都比较敏感,而且白背飞虱对杀螟松的抗性也很低;2种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都接近中等水平,对其他药剂的抗性都达到了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