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植物免疫诱抗剂对田间番茄诱抗促生的效果,选用香菇多糖、几丁聚糖、氨基寡糖素、毒氟磷、寡糖·链蛋白5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分别在番茄苗期、开花期、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均不产生药害,均是绿色安全的植保产品;其中,5%氨基寡糖素1 000倍液对番茄诱抗促生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番茄开花率,对番茄晚疫病防效达78.64%,667m2产量最高,达6 236.5 kg。建议生产中,在番茄生育期多次施用植物免疫诱抗剂,可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抗病性,且优先施用5%氨基寡糖素水剂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2.
4 种诱抗剂诱导番茄抗晚疫病的初步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苯并噻二唑、香菇多糖、几丁聚糖和氨基寡糖素对番茄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作用效果,测定了这4 种诱抗剂对番茄晚疫病菌的抑菌活性,并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明确了4种诱抗剂对番茄晚疫病的诱导抗性。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4 种诱抗剂在不同浓度下的抑菌效果普遍低于30%,无明显的杀菌活性。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4 种诱抗剂对苗期番茄晚疫病的诱导抗病效果良好,其中500 mg·L-1 的2% 几丁聚糖水剂(AS)诱导抗病效果最佳,为90.06%。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4 种诱抗剂对成株期番茄晚疫病的诱导抗病效果均超过了70%(除125 mg·L-1 的2% 几丁聚糖AS 处理外),效果较好的为50 mg·L-1 的1% 苯并噻二唑水乳剂(EW)和100 mg·L-1 的3% 氨基寡糖素AS,诱导抗病效果分别为94.71% 和95.89%。  相似文献   

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阿泰灵(寡糖·链蛋白)水分散粒剂、2%香菇多糖水剂和5%氨基寡糖素水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盆栽试验明确了3种诱抗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诱导抗性。结果表明,6%阿泰灵(寡糖·链蛋白)水分散粒剂的抑菌效果低于10%,5%氨基寡糖素水剂和2%香菇多糖水剂的抑菌效果为0;6%阿泰灵(寡糖·链蛋白)水分散粒剂诱导抗病性效果达到60%以上,5%氨基寡糖素水剂和2%香菇多糖水剂的诱导抗病性效果超过了80%,其中5%氨基寡糖素水剂83.33mg/L和2%香菇多糖水剂33.33mg/L诱导抗病性效果分别达到89.81%和87.79%。  相似文献   

4.
摘要:为明确植物免疫诱抗剂对种子萌发行为的影响,采用纸上法,设置不同浓度的0.5%几丁聚糖和1%香菇多糖,对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对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种子萌发均具有较好的促进效果,其中,1%香菇多糖对番茄、黄瓜和茄子种子萌发的效果优于0.5%几丁聚糖,1%香菇多糖800倍液处理的番茄和茄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3项指标均最高,分别为92.64%、75.06%、9.47和87.64%、72.24%和9.56,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0.14百分点、11.78百分点、2.96和24.66百分点、20.06百分点、3.87;1%香菇多糖600倍液处理的黄瓜发芽率、发芽指数均最高,分别为95.15%、11.85,1%香菇多糖800倍液处理的黄瓜发芽势最高,为70.23%;0.5%几丁聚糖600倍液处理的辣椒发芽率、发芽势均最高,分别为99.12%、67.26,1%香菇多糖400倍液处理的辣椒发芽指数最高,为9.45。在田间育苗时,根据不同作物选择适宜浓度的植物免疫诱抗剂并随水施用,可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植物免疫诱抗剂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选择不同浓度5%氨基寡糖素水剂开展病害防治试验,并以0.5%几丁聚糖水剂为生物药剂对照,以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为化学药剂对照,以清水为空白对照。结果显示:5%氨基寡糖素水剂667 m2用量30 mL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第1次施药后7 d防效达76.1%,推荐在病害发生初期间隔7 d连续施用2~3次。  相似文献   

6.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茎叶喷雾的方法测定春雷霉素、多抗霉素、香菇多糖、氨基寡糖素、枯草芽孢杆菌等5种生物农药对芦笋茎枯病致病菌天门冬拟茎点霉菌的抑菌活性,并对植株的安全性和防治效果进行研究。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香菇多糖和氨基寡糖素对天门冬拟茎点霉菌无直接抑菌活性。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80、160 g · (667 m~2)~(-1)含孢子1000亿个· g~(-1)枯草芽孢杆菌WP抑制芦笋生长。两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末次药后7 d,5种生物农药高剂量的平均防效与对照药剂苯醚甲环唑差异不显著,均对芦笋茎枯病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4 d,含孢子1000亿个· g~(-1)枯草芽孢杆菌WP、2%香菇多糖AS和5%氨基寡糖素AS的田间防效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5种生物农药均可用于芦笋茎枯病的绿色防控,其中植物诱抗剂类的香菇多糖和氨基寡糖素防治效果好且持效期较长。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防治猕猴桃黑斑病和果腐病的有效诱抗剂,对6种诱抗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芸苔素内酯和香菇多糖对黑斑病的防效显著,阿泰灵和赤·吲乙·芸苔的防效其次,超敏蛋白和氨基寡糖素的防效较差;阿泰灵对果腐病的防效较好,氨基寡糖素和芸苔素内酯其次,赤·吲乙·芸苔、超敏蛋白和香菇多糖几乎无效果。建议生产上选用芸苔素内酯、香菇多糖或阿泰灵对猕猴桃黑斑病和果腐病进行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8.
20%寡聚酸碘水剂对黄瓜灰霉病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寡聚酸碘水剂(AS)的有效成分为氨基寡糖素与碘的络合物,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以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WP)1 000倍液为对照药剂,评价了20%寡聚酸碘AS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室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20%寡聚酸碘AS 1 000倍液、1 500倍液、2 000倍液的抑菌率分别为97.30%、45.90%、14.00%,均低于50%乙烯菌核利WP 1 000倍液(100.00%)。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寡聚酸碘AS 1 000倍液、1 500倍液的田间防效分别为81.66%、74.80%,均高于50%乙烯菌核利WP 1 000倍液(73.87%)。  相似文献   

9.
植物免疫诱抗剂对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植物免疫诱抗剂氨基寡糖素和几丁聚糖对黄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在黄瓜生育期4次施用2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并在苗期、生育期测定黄瓜株高、茎粗、单果质量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黄瓜苗期,株高增高4.4%~7.4%,茎粗增加2.7%~6.9%;生育期内,黄瓜株高增高10.57%~13.57%,茎粗增加8.1%~13.8%,地上部鲜质量增加17.5%,干质量增加18.5%,单瓜质量增加8.01%~10.12%,每667 m~2增产约300 kg;综上说明,植物免疫诱抗剂对黄瓜具有较好的促生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1%香菇多糖水剂防治番茄病毒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生物制剂1%香菇多糖水剂防治番茄病毒病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香菇多糖水剂600倍液、800倍液和1 000倍液3个处理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64.82%、77.62%和53.03%,对番茄病毒病有一定的防效,可作为生产无公害番茄的首选药剂,建议使用浓度为600~800倍液。  相似文献   

11.
胡永静  叶欣悦  须文 《蔬菜》2022,(11):44-49
摘要:为分析折耳根(蕺菜)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番茄活体接种法(以4叶1心 的番茄幼苗为试验材料)和培养基接种法(体外抑菌试验),分析比较折耳根提取液对灰霉病菌的抑菌 作用。番茄活体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折耳根提取液预处理的叶片发病程度比蒸馏水处理(对照)的轻, 在接种病害3 d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下调至81.5%和3.0左右,灰霉Actin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 照处理,叶片叶绿素a、b含量分别为4.96 (对照的1.25倍)、2.23 mg/L(对照的1.30倍),均显著高于对 照;折耳根提取液预处理和接种灰霉病菌均导致番茄叶片脂氧合酶(LOX)活性上升,接种灰霉菌后, 折耳根提取液处理的叶片LOX活性为13.52 OD/g(FW),显著高于蒸馏水处理(对照)的10.92 OD/g (FW),且两者均显著高于未接种灰霉病菌的预处理。体外抑菌试验表明:折耳根提取液处理后灰霉菌 的长势及扩散程度小于蒸馏水处理的对照,表明其对番茄体外培养的灰霉病菌生长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离体条件下比较了胡椒科荜茇、假蒟、黑胡椒、白胡椒4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灰葡萄孢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4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灰葡萄孢发育各阶段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白胡椒乙醇提取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_(50)为0.007 9 g·m L~(-1),其次为荜茇、黑胡椒和假蒟;当浓度为0.5 g·m L~(-1)时,荜茇和假蒟的乙醇提取物对灰葡萄孢产孢量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分别为92.8%和92.0%;黑胡椒和白胡椒乙醇提取物对灰葡萄孢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于荜茇和假蒟;4种植物粗提物浓度高于0.062 5 g·m L~(-1)时,均能完全抑制灰葡萄孢菌核产生。  相似文献   

13.
采用孢子悬浮液接种法,鉴定了多毛番茄LYC4叶、茎、果实对灰霉病菌的抗性。结果表明:多毛番茄LYC4整株接种的病情指数为0,离体叶接种的发病率为0;离体茎接种的相对茎侵染率为0,相对茎腐扩展速率为0;离体果实接种的相对病斑扩展速率为5.7%。多毛番茄LYC4叶、茎、果实3个部位接种均表现高抗,是1份优秀的灰霉病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植物内源褪黑素与植物抗性的关系,以4叶1心的番茄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正常番茄、鱼腥草提取液和灰霉菌侵染后的番茄茎叶中的褪黑素含量。结果表明:番茄叶片和茎的褪黑素含量分别为14.53、2.80 ng/g,二者之间差异极显著,叶片的褪黑素含量是茎的5.19倍;经鱼腥草提取液预处理和灰霉菌侵染后,番茄叶片的褪黑素含量显著增加,鱼腥草提取液预处理有助于减轻番茄叶片上的灰霉病发病症状,但并不依赖于叶片内源褪黑素含量的增加。可以检出的番茄茎叶中的褪黑素含量高于2.60 ng/g,就灵敏度而言,ELISA法完全可以用来检测番茄的组织器官的褪黑素含量。  相似文献   

15.
徐升运 《长江蔬菜》2011,(24):62-64
分别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M6、木霉10和两者配成的复合菌剂W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测定了它们对番茄灰霉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M6、木霉10、复合菌剂W对番茄灰霉病均有抑制作用,但复合菌 剂W对番茄灰霉病抑制作用更强,抑制率达到62.2%,且复合菌剂W的使用浓度不能低于105 cfu/mL.田间防治试...  相似文献   

16.
摘要:为明确氨基寡糖素对黄瓜种子萌发及苗期诱抗促生效果,采用纸上法和穴盘法,设置5%氨基寡糖素500倍液、800倍液、1 000倍液和1 200倍液4个浓度,对黄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幼苗株高、茎粗、根质量、根长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氨基寡糖素800倍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具有较好的促进效果,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最高,分别为98.19%和31.71%,发芽指数为21.04,居第2位。5%氨基寡糖素1 000倍液处理的黄瓜幼苗茎粗、地上部鲜质量、根质量、株高和根长均最高,分别为3.12 mm、1.35 g、0.39 g、18.85 cm和9.33 cm,其中根质量与5%氨基寡糖素800倍液处理并列。  相似文献   

17.
钙素对SA诱导番茄幼苗抗灰霉病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钙对水杨酸(SA)诱导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幼苗抗灰霉病的作用,采用‘L402’番茄品种,通过分别喷施8 mmol • L-1 CaCl2和5 mmol • L-1 EGTA后再喷施2 mmol • L-1 SA,3 d后接种灰霉病菌孢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番茄幼苗灰霉病病情指数、活性氧积累、主要防御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灰霉病菌孢子5 d后,SA处理的番茄幼苗病情指数比对照降低37.27%,Ca + SA处理较SA处理进一步降低18%;接种1 d和2 d后,叶片中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分别出现应激高峰,且处理间存在差异,与对照相比Ca + SA处理分别提高33.05%和29.31%,EGTA + SA处理分别降低32.62%和46.34%;叶片中抗病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在接种病菌后也出现应激高峰,其中Ca + SA处理显著提高了PAL、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EGTA处理及EGTA + SA处理显著降低了PAL、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上述结果表明,Ca2+在SA诱导番茄抗灰霉病中具有正调控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与PAL、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2株拮抗细菌B9、R26和1株拮抗真菌TR-8(木霉)对番茄灰霉病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3株桔抗茵单独作用时发酵液原液的防治效果最好,随着发酵液浓度的降低,防效减弱,其中B9菌株的抑制效果最好,相对防效高达80.19%,细菌R26和木霉TR-8的防效分别为77.92%和76.13%.采用离体叶片和温室盆栽2种方法测定拮抗茵混合后对番茄灰霉病的联合防效,结果显示桔抗茵间有增效作用,其中三者联合的作用最好,在离体叶片和番茄苗上的防效分别为86.95%和78.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