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陆水产》2005,30(9):26-27
6鱼病防治 黄颡鱼的鱼病防治应贯彻“防重于治、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方针。由于黄颡鱼人工养殖放养密度增加,在鱼种和成鱼养殖中,已发现了一系列的流行疾病,因此,必须加强鱼病预防。  相似文献   

2.
周运和 《科学养鱼》2005,(12):53-53
一、注意贯彻“防重于治、无病先防”的预防方针在黄颡鱼的养殖过程中,积极进行鱼病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的预防措施是:①彻底清理池塘,严格池塘和用具的消毒。②投放健康无病鱼种,并对鱼种消毒。③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病害发生。比如投饲要实行“五看”、“四定”,不投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由于具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且肉质细嫩,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黄颡鱼养殖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从池塘选择、放鱼准备、鱼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对黄颡鱼池塘高产养殖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鱼病是养鱼过程中时常碰到的问题,是养殖效益的重要制约因素,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俗话说:“防患于未然。”即防重于治,有病早治,无病先防。特别是预防鱼病要注意观察鱼情、定期消毒、放养健康鱼种、放养密度合理、水质达到渔业用水标准、选用未变质饲料。我国传统防治鱼病的方法多是药物浸洗或遍洒,仅从杀死病原微生物方面解决往往不够,  相似文献   

5.
做好鱼病防治工作,是保证渔业增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非常重要。1 做好鱼病预防,必须进行严格消毒。1.1池水消毒 (1)鱼种放养前用安勒斯高效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方法是取该药适量,加水充分溶解,全池均匀泼洒,使池水成0.5-O.6ppm。(2)用生石灰全池泼洒,用量20-25公  相似文献   

6.
黄颡鱼是一种淡水小型底层鱼类,是市场上的畅销水产品,近年来,由于过度的人工捕捞,黄颡鱼的天然资源量已很低,开展人工养殖势在必行。下面介绍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技术。 一、黄颡鱼的苗种培育 1、池塘准备 鱼种培育池每口以0.27hm~2—0.4hm~2为宜,水深1.5m左右。3月底开始清塘消毒,挖去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方法及网箱养殖的经济效益,在0.3hm2的池塘内设置规格为2m×2m×1m的网箱4口,按不同密度投放黄颡鱼鱼种,投喂自制的配合饲料.经过245d的饲养,共起捕黄颡鱼1494.5 kg,其中单箱最高产量为413 kg,单箱最高利润达到1559元,投入产出比为1:2.08.试验结果表明,小体积网箱饲养黄颡鱼的适宜放养密度为600~800尾/m3.  相似文献   

8.
<正>苗种培育是成功养殖杂交黄颡鱼的关键环节之一,杂交黄颡鱼鱼苗培育到寸片(3cm)鱼种约需要20天,现在从池塘条件、池塘消毒、鱼苗放养、管理、常见鱼病及其防治这几方面来介绍给大家。黄颡鱼——又名黄辣丁、黄角丁、黄骨鱼、黄沙古等,为鲶形目,鲿科,黄颡属,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天然条件下常以小鱼、浮游动物、螺蛳、昆虫为食物。其习性为温水性鱼  相似文献   

9.
《内陆水产》2005,30(7):27-28
由于这个阶段黄颡鱼主要以水中的浮游动物为食。因此,要保持池水的肥度,当透明度大于40cm后,适时追肥。为了保证黄颡鱼在成鱼阶段能良好地利用人工配合饲料.从这个阶段起,可以适量投喂海大黄颡鱼鱼种的粉状饲料.将粉状料拌水捏成团,投放在固定的食台上.每天早晚2次,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5%。由于黄颡鱼喜集群摄食.因此不要到处乱投,避免饲料浪费。  相似文献   

10.
黄颡鱼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强,在自然水域中,一般不易发生疾病。但在池塘精养黄颡鱼,增加放养密度和人工大量投放饲料,如投喂饵料营养不全、饲料变质、水质变差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黄颡鱼会产生疾病。因此,做好黄颡鱼池塘养殖病害防治工作是提高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下面就防治黄颡鱼池塘养殖疾病发生的主要技术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1.
池塘放养3 000万尾黄颡鱼水花,通过50 d的养殖试验,通过天然饵料的培养、适当的人工投喂及池塘生态环境调控等措施,获体长58 cm鱼种600万尾,成活率达20%。  相似文献   

12.
斑点叉尾鮰实用养殖技术(六)──鱼病防治斑点叉尾鮰的鱼病防治是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在高密度养殖中显得突出,必须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方针,切实落实好防病治病的措施。一、病毒性疾病病原:斑点叉尾病毒(CCVD)病状:病鱼皮肤及...  相似文献   

13.
鱼种池因清塘不彻底,注水或投喂浮萍、水草时掺带进野杂鱼、虾,在鱼种池与家鱼争食耗氧,影响鱼种规格和产量。适量套养黄颡鱼能起着去杂清野的作用,黄颡鱼个体小,生长速度慢于家鱼,对家鱼无危害,但能有效消灭野杂鱼、虾,促进鱼种生长,提高养殖产量。套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套养黄颡鱼必须在夏花鱼苗入塘1个月后投放,投放过早因鱼苗入塘时间短,规格小,会出现黄颡鱼吞食鱼苗现象。2.投放规格要适宜,一般投放黄颡鱼10-20g/尾左右。3.投放数量,每667m2投放黄颡鱼30尾左右。鱼种池套养黄颡鱼,在提高鱼种产量的同时,也能生…  相似文献   

14.
从水域选择、网箱设置等技术层面分析了花鱼骨网箱养殖技术要点。鱼种培育日投饵3~4次,投饵率3%~5%;成鱼养殖日投饵4~6次,投饵率2%~5%。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治结合”的鱼病防治方针。  相似文献   

15.
郭水荣 《水利渔业》2005,25(4):45-46
从水域选择、网箱设置等技术层面分析了花Hua网箱养殖技术要点。鱼种培育日投饵3~4次,投饵率3%~5%;成鱼养殖日投饵4~6次,投饵率2%~5%。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治结合”的鱼病防治方针。  相似文献   

16.
赤眼鳟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进行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池塘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普通养鱼池塘,放养平均规格35 g/尾的1冬龄赤眼鳟鱼种,放养密度15 000尾/hm2,混养部分鲢、鳙、黄颡鱼鱼种和青虾,投喂粗蛋白含量30%~32%的人工配合饲料,经240 d养殖,赤眼鳟平均规格达0.41 kg/尾,平均单产5 839 kg/hm2,平均养殖净利润34 586元/hm2.  相似文献   

17.
袁合侠 《水产养殖》2009,30(3):32-33
江黄颡鱼是黄颡鱼属中个体最大的种类,通常个体在250g左右,最大个体达1kg以上。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少骨刺,历来属优质高档河鲜,深受消费者欢迎,人工养殖发展迅速。笔者总结多年养殖经验,选择面积2×667m^2-5×667m^2,水深1.2—1.8m的养殖池塘,放养前彻底清塘消毒,按“四定”和“四看”原则科学投喂,坚持健康养殖,平均产量达到350kg/667m^2。  相似文献   

18.
黄颡鱼隶属鲶形目,鱼危科,黄颡鱼属,分布广泛,是一种小型的淡水经济鱼类,属杂食性,经过驯化可用配合颗粒饲料投喂,是具有开发前景的品种。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01年池塘养殖亩产可达400kg以上,每尾平均体重达100g~150g,可以极大提高渔民的经济效益和收入水平。现将黄颡鱼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面积3亩~10亩,最好不选淤泥厚的老化池塘。每个池塘配备1台1.5kW~3.0kW的增氧机。用生石灰按常规方法进行干塘曝晒和清塘消毒,以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菌。注水1.5m左右。二、鱼种放养投放鱼种要求…  相似文献   

19.
瓦氏黄颡鱼夏花集约化、规模化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氏黄颡鱼的夏花培育是指将卵黄苗育成2.5~3.0cm规格苗种的过程,是瓦氏黄颡鱼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成败的关键.目前采用大塘培育瓦氏黄颡鱼夏花成活率低,通常仅30%左右;虽然采用小水体、高密度、全人工投喂浮游动物培育瓦氏黄颡鱼夏花是一种成功的培育方式,但有时受到饵料生物来源限制,影响培育规模和数量,成为制约瓦氏黄颡鱼养殖的主要障碍.2003~2004年,我们在武汉市东西湖基地开展了集约化、规模化培育瓦氏黄颡鱼夏花试验研究.试验突破传统的浮游生物及肥水下池方式,采用水泥池微流水增氧与全价粉状配合饲料饲喂相结合方式,取得平均成活率96.7%,一次批量生产50万尾以上的成果,现将试验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从小山塘要求、鱼种放养、饲养管理饲养管理、鱼病防治等方面介绍山塘型水库生态养殖黄颡鱼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