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改变暂养方法,抓好苗种暂养 由于海湾扇贝生长期较短,要想夺取高产,苗种的暂养必须放在首位,以及时提供大苗、壮苗。2001-2002年我们小面积试养用的方法是,在30目的暂养袋中养到壳高0.3厘米,及时筛选疏散到15目的暂养袋(网袋网目对角长2-2.5毫米,大小30-50厘米)中,每袋装100粒。直到苗种长到2.5-3厘米,一次分进养成笼,期间  相似文献   

2.
<正> 在养虾蓄水池内进行海湾扇贝养殖,是发展扇贝养殖生产的重要途径。根据扇贝喜栖于水流畅通、海水透明度大、盐度较高的区域的特点,把养殖区选择在虾场蓄水池2号节制闸下至退水闸一段。盐度保持在26~31.4‰之间,不受外界影响。苗种购进后,经过筛选分装在30目的网笼中暂养。10天以后,贝苗平均壳高达到5cm,即可分笼养成。  相似文献   

3.
一、及时分苗与倒笼扇贝在一年中有2个适温生长期,栉孔扇贝由苗种养殖到成贝要经过3个适温生长期,所以,生产上要求在当年8月底以前分苗,这样到年底扇贝苗种的壳高可达到2cm~3cm。翌年4月倒笼养成时,要将大小苗种分开养殖,大的苗种到年底10月~11月就可收获;小的苗种到第三年春  相似文献   

4.
1、进行林孔扇贝的换季养殖改变传统的春放冬收的养殖模式,购买当年培育的较大规格苗种或越冬渡夏的“老头苗”,把分苗时间提前至当年11月份,每层放苗40-50粒,第二年6、7月份收获,扇贝规格可达5-6cm,一般笼产6-8kg。2、进行海湾扇贝养殖搞好海湾扇贝养殖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购苗。有技术的养殖单位可自己保苗,无技术的养殖单位一定要购买进入30目以上网袋且入海暂养的较大规格海湾扇贝苗。二是要注意分苗时间,避开牡好附着期,一般在8月25日以后分苗,可有效地避开牡螃附着期。三是适时进行水层调节。9月份还处于台风多发季节,…  相似文献   

5.
海湾扇贝保苗及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海湾扇贝是美国大西洋沿岸海湾扇贝的一个品种,1982年被引进到我国养殖。海湾扇贝的显著优点是;适温性广。在水温10~31℃之间可正常生长,最佳生长温度为24~28℃。生长快,养成周期短。一般只需要5~6个月。产量高,出肉率和肉柱高。亩产一般在6000斤以上,最高亩产可达10000斤,每斤带壳的扇贝可加工出贝柱0.12斤。肉味鲜美,肉质细嫩。产出快,利润高。养殖一亩海湾扇贝,约需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一次性投资12000元左右。每亩收益为15000元左右。养殖技术容易掌  相似文献   

6.
<正> 1994年,昌黎县共有海湾扇贝养殖场14家,养殖扇贝3560台(24.8万笼)总产扇贝1495.4t,产值177.72万元;成活率为65%~80%,规格均在5cm以上。但是,总的状况尚不尽如人意。1 存在的问题1.1 扇贝的市场价格太低 1994年鲜贝的市场价格为0.95~1.15元/500g,而历年一般均在1.50~1.70元/500g,今年台产又低,因而效益差。1.2 养殖管理失误 苗种的暂养笼和养成  相似文献   

7.
栉孔扇贝换季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振刚 《科学养鱼》2002,(12):24-24
山东省日照市沿海筏式养殖的栉孔扇贝,改传统的“春分秋收”养殖模式为“秋分春收”,即在9月下旬至10下旬,将大规格苗种装入养成笼进行养殖,到翌年4~7月份收获,整个养殖期不经过高温季节。通过几年养殖实践证明,换季养殖,不仅避免了扇贝大量死亡,而且生长良好,经济效益显著。亩产平均壳高6.5厘米扇贝3500千克左右,亩产值达13000元,亩利润3500元。现将栉孔扇贝换季养殖技术简介如下。1.苗种来源及运输栉孔扇贝大规格苗种一部分是在本地外海区深水层养殖的,但大部分是靠从烟台沿海购进的。贝苗运输采用干…  相似文献   

8.
<正>昌黎县的扇贝养殖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养殖面积4.3万hm2,按照正常年份全县最后一次分笼进养成笼数量可达2 200万笼。但是,近几年昌黎县的扇贝养殖一直遭受海水赤潮、海上石油污染的困扰,导致水质发生严重异常,饵料缺乏,造成扇贝分笼时苗种死亡率达27%以上,此时已过扇贝暂养期,无法补充短缺的苗种,使近三年扇贝每年的养殖笼数由2 200万笼降低到目前的1 600万笼以下,大大影响产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海湾扇贝原产于美国,属雌雄同体生物,具有生长快、易性成熟和产卵、整个生活周期短等特点,比较适于海水养殖。结合生产实践,海湾扇贝养成技术浅析如下。一、海域的选择海湾扇贝繁衍生息于浅海或内湾的泥沙海底,是生命周期很短的动物,具有相当高的吸水能力,生长迅速。根据海湾扇贝的生活习性,在选择海域时,其自然水温可在10℃~30℃,生长最适水温为18℃~28℃,水温低于5℃时基本停止生长;海湾扇贝对盐度的适应能力较强,盐度选择在16‰~35‰范围内,最宜盐度为20‰~30‰;海湾扇贝在低流速下生长的较快,因此,尽量选择在水深8m~25m之间,水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海湾扇贝养殖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统计,到1998年我国海湾扇贝养殖面积发展到近7000hm^2,养殖产量约30万t。特别是自1997年栉孔扇贝养殖出现大面积死亡以来,海湾扇贝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但在1999年贝苗中间暂养阶段发生了大量死亡,造成养殖苗种严重不足,使养殖面积减少约2/3,经济损失惨重。作者就海湾扇贝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1.
研究壳高2.7cm的海湾扇贝幼贝在不同时间分苗进入养成笼至收获时个体生长及死亡的差异,从而提出在青岛沿海幼贝进入养成笼的最佳时间是8上旬-9月上旬。研究结果还表明,海湾扇贝产卵后的大批死亡与水温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200r7年2-12月对虾夷扇贝天然苗种和人工苗种进行海上浮筏养殖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天然苗种壳高日生长量1.127×10-2 cm/d,人工苗种壳高日生长量0.938×10-2 cm/d.天然苗种壳高日生长量较人工苗种日生长量高.  相似文献   

13.
王贵 《河北渔业》2005,(6):23-24
海湾扇贝(Argopectens irradias)是一种速生性双壳贝类,养殖周期短,在我国北方黄、渤海区养成期只有5~6个月左右(一般5月下旬至11月下旬最迟12月上中旬),而海湾扇贝在养成过程中,全面占用台筏转入养成笼是从8月中旬以后开始,这就是说在8月中旬之前,设置在浅海中的台筏,除少部分在4月下旬以后用于幼苗阶段的暂养外,其余大部分台筏处于闲置期。为了有效地利用浅海台筏设备,把休闲期变为生产期,延长台筏的养殖周期,探索提高台筏单产量和效益的新途径。我们于2003年在抚宁县浅海进行了一筏两茬两贝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由于生长增重、季节差价使黄鳝养殖或暂养具有丰厚的利润。近年来 ,黄鳝养殖或暂养者逐渐增加。然而 ,很多养殖户成活率低下 ,甚至全军覆没 ,损失惨重。笔者进行多年水泥池和网箱养殖黄鳝 ,成活率均在95 %以上 ,其经验体会总结如下。1投放体质健壮的苗种黄鳝苗种的人工繁殖技术尚未完全成功 ,人工养鳝的苗种仍然依赖于野生捕捞。野生苗种捕捞形式多样 ,如笼捕、电捕、药捕、针钓、针叉和徒手捕捉等。其中以笼捕黄鳝受伤少 ,成活率高。人工养殖或暂养应选择笼捕苗种才有成活保障。优质野生苗种具有如下特点 :无病无伤 ,粘液不脱落 ;身体硬…  相似文献   

15.
<正> 扇贝作为海产珍品,不仅以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而且还能出口创汇取得效益。目前我县扇贝养殖面积已达1.2万hm~2,年产扇贝7万吨,创造产值1.6亿元,已经形成规模化养殖,现将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养殖措施 1.1 苗种选择:选择壳高0.5cm,健康无病害的贝苗,尽量采用本地育苗苗种,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有保证,采用外地苗种经过长途运输会大量消耗苗种体能,造成大批死亡。 1.2 适时分苗:昌黎地区牡蛎附着期在7月底。因此尽量将最后一次分苗期延后,到8月  相似文献   

16.
虾夷扇贝天然苗种中间育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海区采集的虾夷扇贝苗种比人工苗种晚2个月,为了实现当年采苗,当年培育成3 cm以上增养殖用苗种,2006—2008年,就虾夷扇贝中间育成技术开展了试验研究。育成密度为90~110个/层,密度对中间育成率影响不显著。密度为70~90个/层,平均壳高达到3.28 cm,群体组成中≥3 cm个体比例为83.33%;密度为120~130个/层,平均壳高3.08 cm,群体组成中≥3 cm个体比例为61%;密度为160~170个/层,平均壳高2.77 cm,群体组成中≥3 cm个体比例仅为22%,密度对苗种生长影响显著。分苗时间早晚对苗种生长有一定影响,分苗时间早,天然苗可充分利用7-8月快速生长期快速生长,提高3 cm以上个体的育成率。中间育成期间的水温对育成率有一定影响,23℃以上水温持续时间较长时,育成率下降。  相似文献   

17.
正墨西哥湾扇贝在水温10~31℃之间可正常生长,养殖周期短,出肉率高,北部湾引进养殖已有多年。但随着种质退化,有必要进行选育与养殖试验。2014年,我们从广东引进了墨西哥湾扇贝大壳高选育系F3代与墨西哥湾扇贝普通品种,在广西防城港市白龙珍珠湾海域进行了养殖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海区条件白龙珍珠湾位于广西防城港市,是一个漏斗状的海湾,  相似文献   

18.
张起信  王大建 《海洋渔业》1988,10(6):278-278
<正> 山东省荣成县海珍品育苗场承担的“海湾扇贝大水体人工育苗高产技术”研究课题于1988年7月27日在俚岛镇通过技术鉴定。近年来,荣成县发展海湾扇贝养殖生产的速度较快,筏养规模越来越大,单凭小水体人工育苗远不能满足规模性养成生产的需要。为了解决海湾扇贝养殖苗种的需求,荣成县海珍品育苗场经过三年的艰苦探索,1988年成功地摸索出海湾扇贝大水体育  相似文献   

19.
海湾扇贝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海湾扇贝原产于美国大西洋沿岸,这种贝类具有生长快、养成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当年养殖当年收获的特点,是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浅海海湾扇贝养殖在我国发展很快,山东、辽宁已大面积养殖。由于我县地处平原沿海、泥沙海岸、半清水半泥沙海域,前几年几经小面积养殖,一直没开展起来。近年来,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对海湾扇贝养殖技术的研究,基本上掌握了本海区的大面积养殖技  相似文献   

20.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池塘养殖罗氏沼虾一般的放苗时间在5月上中旬,这是因为前期水温低且容易受冷空气的影响,在4月初室外水温还不到15℃,虾苗不能直接下池培育。利用简易塑料大棚进行罗氏沼虾苗种的前期强化培育,对提高罗氏沼虾的单位产量及商品虾提前上市,增加经济效益可以起到明显的作用。一、塑料大棚暂养育苗池的建设应用简易塑料大棚暂养苗种,经过25天~30天时间的培育,使罗氏沼虾苗种出池时的规格达到体长3cm以上,从而对低水温影响的适应能力增强,提高了养成成活率。同时,苗种提前25天左右放入大池中养殖,也为二茬养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