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云杉幼苗猝倒病化学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对云杉猝倒病(Rhizoctoniasolani,Fusariumspp)化学防治中使用的杀菌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杀菌剂的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防治效果。混合使用防治效果较好的为福美砷+代森锌、退菌特+代森锌、甲基托布律+代森锌、甲基托布津+退菌特、多菌灵+福美砷等。如果单用,防治效果优劣依次为退菌特,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福美砷,代森锌。  相似文献   

2.
福美砷菌毒清对苹果树腐烂病病菌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用40%河北福美砷、天津福美美坤和5%菌毒清三种杀菌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初步表明,河北福美砷效果最好,天津福美砷次之,其有效中量ED50分别为2364ppm、3858ppm和17094ppm,河北福美砷毒力效果为天津福美砷毒力的1.52倍,是菌毒清的7.23倍。从而证明,目前试验推广的40%的河北福美砷可湿性粉剂对苹果腐烂的菌毒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及其混配剂对香栓孔菌(Trametessuaveolens)的抑菌毒力。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对香栓孔菌的菌丝生长都表现出抑制作用,代森锰锌、退菌特、石硫合剂、可杀得、多菌灵和百菌清的EC50分别为16.91、26.83、118.49、365.38、412.29和1 556.76mg.L-1;退菌特和代森锰锌按1∶1、1∶3和3∶1比例混配都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中按1∶3比例混配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共毒系数高达415.90,EC50仅为4.48mg.L-1。  相似文献   

4.
25%多福克不同配比对绿豆根腐病菌联合毒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佳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9):134-135,183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5%多福克不同配比对绿豆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通过不同浓度配比的多菌灵、福美双、克百威混剂对绿豆根腐病菌抑制试验和机率分析,确定了这3种药剂不同配比的联合毒力,为3种药剂的定型配比提供了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福美双∶克百威以8∶9∶8混用对绿豆根腐病主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最佳,联合相加作用明显,其毒力比值即理论EC50/实测值最高,为1.44。  相似文献   

5.
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及其混剂对小菜蛾的毒力与药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敌敌畏与高效氯氰菊酯对小菜蛾的毒力,并筛选了2种药剂的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敌敌畏与高效氯氰菊酯按39:1的比例复配,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共毒系数达到405:P综合考虑药效、成本等因素、确定20%混剂(19.5%敌敌畏+0.5%高效氯氰菊酯)是可行的配比,田间试验也表明,20%混剂乳油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高于80%的敌敌畏乳油,与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相当。  相似文献   

6.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0%多菌灵WP、25%使百克EC、30%美丰EC、25%使百克EC+30%美丰EC、50%多菌灵WP+30%美丰EC等5种单、混剂进行了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用药量情况下,单剂以多菌灵防治效果最好,其它较差;混剂以多菌灵+美丰防治效果最好,使百克+美丰次之。  相似文献   

7.
烟草靶斑病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测定了退菌特、腐霉利、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烯唑醇、菌核净、井冈霉素、苯醚甲环唑和嘧肽菌净10种药剂对烟草靶斑病菌的抑菌作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和菌核净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率高达100%;抑菌圈法测定结果表明,对病菌抑制效果最好的为菌核净,抑菌圈直径达53.4 mm.筛选出退菌特、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烯唑醇、菌核净、苯醚甲环唑和嘧肽菌净7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烯唑醇、菌核净、嘧肽菌净、退菌特和代森锰锌5种药剂对病菌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烯唑醇对病菌毒力最强,EC<,50>为0.013 3μg/mL.  相似文献   

8.
腐霉利和多菌灵及其复配剂对黄瓜菌核病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多菌灵和腐霉利对黄瓜菌核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腐霉利和多菌灵的EC50分别为0.4874mg·L^-1和0.9949mg·L^-1;腐霉利与多菌灵以有效成份浓度1mg·L^-1按1:3和1:6混配,对黄瓜菌核病菌具有增效作用。另外,腐霉利与多菌灵以1:3和1:6混配对黄瓜菌核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85.51%、80.97%和65.35%、60.97%,但对甜瓜叶枯病菌和枯萎病菌则抑制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1987年选用了多菌灵、拌种双和退菌特等16种农药对大豆炭疽病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喷药防病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退菌特、扑海因、拌种双和代森锌等均有一定的防病效果,而以80%多菌灵可湿性微粉剂和胶悬剂的效果突出,在生产上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以多菌灵、硫磺原粉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混配,在室内对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Schw)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混配的多硫混剂对禾谷镰孢菌菌丝生长速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各配比与单体多菌灵和硫磺相比有显著增效作用。在多菌灵和硫磺之比分别为12.5:12.5、15:10和10:15的3种混剂中,对禾谷镰孢菌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18.2、106.5和98.2;3种混剂对禾谷镰孢菌的Ec50值分别为3749、3565和5389μg.L-1,单体多菌灵和单体硫磺的EC50值分别为2415和26800Iμg.L-1;试验证明,25%的多菌灵和硫磺混剂(12.5:12.5)的共毒系数最大,增效虽明显,为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板栗疫病病原性状及各种杀菌剂对该病的防治效果。[方法]测定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农药对板栗疫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板栗疫病菌的生长温度为8~35℃,最适生长温度为23~26℃;在供试的5种杀菌剂中,以浓度50%多菌灵WP和浓度50%退菌特WP的500~1 000倍稀释液对板栗疫病菌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结论]浓度50%多菌灵WP和浓度50%退菌特WP可望用于该病害的防治实践。  相似文献   

12.
百合灰霉病高效杀菌剂的筛选和联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百合灰霉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1)异菌脲,百菌清,多菌灵,苯霜灵,已唑醇,腈菌唑6种原药对百合灰霉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130.7528、1.2479、3.9247、34.524 0、7.9625和10.1775 mg/L。其中,百菌清的毒力最高,其EC50为1.2479 mg/L,多菌灵次之,其EC50为3.924 7 mg/L,异菌脲的毒力最低,其EC50为130.7528 mg/L。2)不同配比的的腈菌唑和异菌脲混剂均对百合灰霉病菌有抑菌活力,但不同配比,对百合灰霉病菌的抑制率不同,当m(腈菌唑)与m(异菌脲)的配比为2∶8时,菌丝的菌落直径最小,抑菌效果最佳,为最佳配比。3)测定异菌脲和腈菌唑混剂对百合灰霉病菌的毒力回归,并计算EC50,以异菌脲为标准杀菌剂,计算各复配剂的共毒系数,m(异菌脲)和m(腈菌唑)以2∶8的配比混配,其共毒系数为130大于100,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
3种杀菌剂对日本青鳉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陆伟  蔡磊明  赵学平  刘新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562-17563,17566
[目的]探讨多菌灵及三唑类杀菌剂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方法]以不同鱼龄的日本青鳉(Oryzias latipes)为研究对象,采用半静态暴露法,测定了多菌灵、三唑醇、三唑酮3种杀菌剂对日本青鳉的急性毒性.[结果]多茵灵、三唑醇、三唑酮3种杀菌剂对日本青鳉成鱼、幼鱼、仔鱼的LC50(96 h)值分别为:0.749 8、0.4646、0.0512 mg/L;20.5415、14.4866、1.4735 mg/L;12.4707、11.0202、0.3536mg/L.单一杀菌剂对日本青鳉不同鱼龄毒性高低依次为:仔鱼>幼鱼>成鱼;3种杀菌剂之间毒性高低依次为:多菌灵>三唑酮>三唑醇.[结论]为相关部门制定3种杀菌剂的使用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杀菌剂对火龙果革节孢属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9种杀菌剂对火龙果革节孢属病菌(Scytalidium sp.)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有10种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该10种杀菌剂EC50值和毒力回归方程中斜率比较分析认为,腈菌唑的毒力效果最好,其次为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及咪鲜胺锰盐4种杀菌剂,异菌脲、氟硅唑+恶唑菌酮、多菌灵3种杀菌剂抑菌能力也较强。以上8种杀菌剂均可作为防治火龙果革节孢属病菌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芒果果腐病原粉红单端孢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8种杀菌剂对芒果果腐病均有抑制效果,除氟硅唑外,其余7种均可用于防治芒果粉红单端孢菌引起的病害.其中,多菌灵对粉红单端孢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EC50和EC75值分别为1.30和3.09 mg·L-1;其次依次为咪鲜胺锰盐、戊唑醇、腈菌唑和醚菌酯;代森锰锌和百菌清对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林琳  高同春  高智谋  张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517-8519
[目的]研究多菌灵与吡唑醚菌酯混配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毒力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多菌灵、吡唑醚菌酯混配对辣椒黑色炭疽菌和辣椒红色炭疽菌的毒力。[结果]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对黑色辣椒炭疽病菌EC50值分别是1.751 0、0.481 8μg/ml,对红色辣椒炭疽菌EC50值分别是1.163 4、0.496 5μg/ml。多菌灵的毒力小于吡唑醚菌酯;多菌灵与吡唑醚菌酯混配对2种辣椒炭疽病菌增效系数(SR)为1.182.57,部分配比具有显著增效作用。[结论]研究结果为防治辣椒炭疽病的有效混配杀菌剂的开发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8种杀菌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眯鲜胺等8种杀菌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室内测定结果表明:45%眯鲜胺微乳剂、25%眯鲜胺乳油和12.5%斑退可湿性粉剂3种药剂的抑菌效果较好,抑制率均达90%以上,显著优于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等其他5种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抑菌效果最低,为58.5%。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抑制率较高的3种药剂毒力也较强,25%眯鲜胺乳油、12.5%斑退可湿性粉剂和45%眯鲜胺微乳剂的EC50值分别为1.6406,1.8098mg/L和1.9088mg/L,3种药剂中,供试病原菌对25%眯鲜胺乳油和45%眯鲜胺微乳剂的敏感性相对较高,毒力曲线斜率分别为18.0592和14.1049,建议昆明地区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时首选眯鲜胺为有效成分的农药制剂。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选择可与盾壳霉相结合共同防治菌核病的有效化学药剂,采用菌落直径法比较了9种常用杀菌剂对盾壳霉和核盘菌的毒力差异。结果表明,盾壳霉对多菌灵、菌核净、腐霉利和百菌清高度敏感,平均EC50为0.11~3.04 mg.kg-1;对异菌脲、乙烯菌核利和乙霉威中度敏感,平均EC50为11.83~14.17 mg.kg-1;对代森锰锌和福美双敏感性最低,平均EC50为49.88~53.39 mg.kg-1。核盘菌对多菌灵、菌核净、乙烯菌核利、福美双和腐霉利高度敏感,平均EC50为0.08~2.07 mg.kg-1;对乙霉威、异菌脲和百菌清中度敏感,平均EC50为6.66~15.33mg.kg-1;而对代森锰锌最不敏感,平均EC50为33.57 mg.kg-1。福美双和乙烯菌核利对盾壳霉和核盘菌的选择性指数较大,分别为32.28和12.71,比较适合与盾壳霉搭配共同控制菌核病。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有效的冬小麦雪腐病菌杀菌剂以指导小麦生产,以冬小麦感病材料337为试材,采用13种杀菌剂对冬小麦雪腐病菌的毒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种药剂在系列浓度下对冬小麦雪腐病菌菌丝的生长及孢子的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对该病害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50%腐霉利WP对冬小麦雪腐病菌的防治效果最佳,其EC50为2.88mg·L-1,菌丝抑制率达到85.48%,孢子萌发抑制率为65.4%,相对防效高达95.7%;12.5%腈菌唑EC的防治效果次之,EC50为4.62mg·L-1,孢子萌发抑制率为66.5%,相对防效为87.1%;50%多菌灵WP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