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草地贪夜蛾为害冬粉薯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2019年入侵到我国的重要农业害虫。同年7月1日至2日在广西北海市调查首次发现该虫为害冬粉薯Maranta arundinacea。本文介绍了冬粉薯田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和为害特点,以期为更好地开展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是2019年入侵到合浦县的重要农业害虫,相继在竹芋、甘蔗、水稻上发现为害。2022年8月,合浦县首次发现该虫为害旱藕(Canna edulis Ker)。文章介绍了旱藕上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和为害特点,以期为开展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草地贪夜蛾测报调查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19年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害虫草地贪夜蛾侵入我国云南并为害冬玉米。本文基于我国云南草地贪夜蛾发生分布现状和田间为害特征,提出了草地贪夜蛾成虫、卵、幼虫、蛹等不同虫态的种群监测方法,系统介绍了田间调查技术。同时,建议深入研究草地贪夜蛾区域性发生规律、推广自动化和智能化种群监测技术、制定草地贪夜蛾测报技术规范,旨在提高对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该虫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省到5月下旬,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就已经入侵了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5个省(市、自治区)。预计6月和7月将到达我国的玉米主产区黄淮海夏玉米区和北方春玉米区,受威胁玉米面积1 300多万hm 2,将严重威胁我国的玉米生产安全。我国玉米的种植布局随季节和纬度变化从南至北递次推移,时间和空间上互补,为草地贪夜蛾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为其种群区域性迁移和周年繁殖为害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做好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工作,及时控制其为害,本文在总结国内外防控草地贪夜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我国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5.
草地贪夜蛾在江苏北部早播麦田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我国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2019年8月22日于江苏北部东辛农场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玉米,9月26日水稻田间零星见虫,10月22日在早播小麦上初次发现草地贪夜蛾造成危害,小麦被害率达52.60%,百株虫量20.4头。进一步研究发现5.7%甲维盐WG防治草地贪夜蛾药后7 d防效达96.45%,表现较好,可用于麦田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根据当前草地贪夜蛾为害小麦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加强对麦田草地贪夜蛾的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6.
山东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马铃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大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侵入我国后,截至2019年9月17日,已经在全国25个省份查见。2019年9月,山东省滕州市姜屯镇秋马铃薯地块发现疑似该虫为害,经鉴定,确认为草地贪夜蛾,对被害地块情况、马铃薯被害状、被害率进行了调查及描述,为该虫在马铃薯上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2019年5月31日在陕西省汉中市发现新传入的重大迁飞性农业害虫草地贪夜蛾后,直至2021年6月22日又发现草地贪夜蛾,通过掌握汉中市草地贪夜蛾的迁入时间、发生情况、为害特点和规律,及时发现、处置,有效遏制草地贪夜蛾在汉中市的危害.2021年累计发生面积271.47 hm2,同比降低48.16%;平均百株虫量同比降低...  相似文献   

8.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大世界性农业害虫,而甘蔗是草地贪夜蛾的重要寄主植物之一。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给我国甘蔗产业带来巨大威胁。本文阐述不同生态型草地贪夜蛾对寄主选择的偏好及其对甘蔗的适应性,概括国内外蔗区草地贪夜蛾发生现状、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并对我国蔗区草地贪夜蛾预防和防控策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在全球多个国家普遍发生,其幼虫可为害玉米、水稻等多种农作物。该虫于2019年初入侵我国,对我国农业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防控形势严峻。为寻求一种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防控方法,本文对草地贪夜蛾潜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靶标致死基因、RNAi传统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递送技术的瓶颈以及纳米载体介导的RNAi技术应用进行概括,并对纳米载体介导的RNAi技术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黄条灰翅夜蛾(Spodoptera ornithogalli Guenée)是一种原产于美洲大陆,具有严重危害性的农业害虫。寄主范围广泛,涉及78科209种(属)植物,多数为我国重要经济作物。概述黄条灰翅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寄主植物、为害特点、分布范围及传播方式等,评估该虫入侵我国的风险。结果表明,黄条灰翅夜蛾入侵我国的风险级别高,一旦进入将严重威胁我国农业生产。将其与同属害虫草地贪夜蛾进行比较分析,为针对该虫的检疫监管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滇西甜糯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治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翼飞  吴孔明 《植物保护》2020,46(5):217-222
滇西是中国甜糯玉米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草地贪夜蛾等多种重大迁飞性害虫的冬季繁殖区。2019年对德宏州瑞丽市冬季玉米田害虫种群的调查表明,常见种类有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斜纹夜蛾S.litura和甜菜夜蛾S.exigua等,以草地贪夜蛾为优势种类,其为害株率占玉米总被害株率的95.41%。当地农民一年种植两季甜糯玉米,主要采用化学农药防治玉米害虫。自草地贪夜蛾入侵以来,农药使用次数呈增加趋势,防治草地贪夜蛾效果较好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使用次数明显增多,2019年夏播玉米平均施药6.83次,年施药超过10次。这种依靠单一化学农药的防治策略,虽短期内可控制草地贪夜蛾等害虫的为害,但易引发抗药性。鉴于滇西地区是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害虫在中国的周年繁殖区,建议该地区各级政府给予重点关注,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实现草地贪夜蛾源头的科学治理。  相似文献   

12.
安徽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早播小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19年5月17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春玉米,首次证实草地贪夜蛾入侵安徽,截至8月25日全省16市全部见虫。2019年10月22日,淮南市寿县窑口镇早播小麦田发现疑似该虫为害,经鉴定,确认为草地贪夜蛾。调查发现,全田均可见该虫为害状,百株被害率最高达84.21%,每平方米最高虫量43头。调查提示,入侵安徽的草地贪夜蛾种群可取食为害小麦,应加强其在麦田发生情况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重大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侵入我国后,截至6月30日,已经在19个省份查见幼虫为害。本文总结了我国草地贪夜蛾冬春季发生为害特点,即扩散速度快,玉米受害期长、部位多、程度重,主要为害禾本科作物和杂草,田间多种害虫混合为害等。讨论分析了草地贪夜蛾下半年发生趋势,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监测、研究攻关和科学认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9年我国草地贪夜蛾扩散为害规律观测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侵入我国后呈现快速蔓延为害态势,对我国玉米安全生产造成较大威胁。本文通过全国范围的系统监测,总结了2019年我国草地贪夜蛾侵入扩散区域、为害作物种类、发生面积、发生时间、虫口密度和为害情况。监测结果显示,玉米是我国草地贪夜蛾为害最重的作物。草地贪夜蛾在长江以南地区普遍发生,发生区域由南至北逐步扩散,虫口密度由南至北逐步递减,发生时间西部早于东部,虫口密度西部大于东部。缅甸是我国2019年重要的虫源地,未来应加强对缅甸、泰国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虫源的监测;我国热带和南亚热带存在冬繁区,应尽快摸清其区域和面积;分析了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可能发生的代次,提出南方春玉米的种植对草地贪夜蛾起到诱集作用,可延缓或减轻其北迁的时间和虫量,因此,应重视我国玉米品种和种植方式的合理布局,实现对草地贪夜蛾的长期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5.
国外草地贪夜蛾化学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一种适应性和迁徙能力很强的农业害虫,并具有暴发为害的特点。几十年来,化学防治一直是防治草地贪夜蛾的重要技术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洲国家防治草地贪夜蛾以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为主;随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得到了广泛使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洲特别是美国推广种植转基因Bt玉米后,防治草地贪夜蛾杀虫剂的用量显著减少;近年来,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除虫脲、虱螨脲、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溴氰虫酰胺等一系列新型杀虫剂品种在防治草地贪夜蛾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伴随着不同种类杀虫剂的使用,草地贪夜蛾对杀虫剂抗性也相应地呈现出明显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后,美洲的草地贪夜蛾先后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截至2017年,美洲地区的草地贪夜蛾至少对包括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及Bt杀虫蛋白等不同类型共29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2016年,采自北美洲波多黎各的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氟苯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最高分别达500倍和160倍。草地贪夜蛾的抗药性机制主要是解毒代谢增强和靶标基因突变。种子处理可以预防作物苗期草地贪夜蛾的为害,并且有利于天敌保护。雾滴粒径不仅影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还影响草地贪夜蛾对杀虫剂抗药性的发展,因此,防治田间草地贪夜蛾适宜采用细雾喷雾方式。使用得当,化学杀虫剂可以与天敌和生物杀虫剂协同增效防治草地贪夜蛾。航空施药要和地面施药联合使用才能对玉米田严重发生的草地贪夜蛾达到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秀霞  张锦  高全  操海群 《植物保护》2020,46(6):276-278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为害玉米?高粱和小麦等多种作物的世界性重要害虫?于2019年1月从云南入侵我国并迅速扩散到大多数省份?当前我国防控草地贪夜蛾的主要手段是喷施化学杀虫剂?为筛选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剂混剂, 延缓草地贪夜蛾抗药性发展, 本文研究了多杀霉素与茚虫威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混配对草地贪夜蛾的增效作用?采用饲料混毒法测得多杀霉素与茚虫威对草地贪夜蛾的LD50分别为5.41 μg/g和17.74 μg/g?多杀霉素和茚虫威两种药剂按不同质量比混配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均表现为相加或者增效作用, 其中质量比为1∶9时增效作用最显著, 共毒系数为147.3?  相似文献   

17.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全球预警的一种重大农业害虫。2019年1月份入侵我国,半年时间已迅速扩散和蔓延至21个省市。在黄淮海夏玉米地区,草地贪夜蛾幼虫与甜菜夜蛾、棉铃虫、亚洲玉米螟、劳氏黏虫等鳞翅目害虫常常混合发生。这几种幼虫特别是低龄幼虫的形态特征及取食为害玉米的症状相似,容易混淆,给田间鉴定带来困扰。本文详细比较了草地贪夜蛾与甜菜夜蛾、棉铃虫、亚洲玉米螟和劳氏黏虫的低龄和高龄幼虫的形态差别,以期为黄淮海玉米田苗期草地贪夜蛾的准确监测和预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 E. Smith)是危害巨大的杂食性害虫,化学农药是其防治的最后一道防线,明确不同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对该害虫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探究7种化学杀虫剂对江西南昌地区草地贪夜蛾种群的毒力。【结果】7种杀虫剂毒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辛硫磷、茚虫威、高效氟氯氰菊酯,其LC50分别为0.0231,1.1642,2.031 5,2.035 5,2.359 3,15.957 5,25.688 6 mg/L。【结论】推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作为江西地区草地贪夜蛾应急化学防控药剂,为江西地区草地贪夜蛾化学防治与抗药性区域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技术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属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Spodoptera,是玉米生产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CruzTurpin,1983)。2019年4月侵入海南省,此后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海南省18个市县相继发现该虫为害,部分严重田块发生为害率甚至达到100%。赵胜园等(2019)认为使用化学杀虫剂可降低其为害,是应急防治该虫的主要方法,但使用单剂农药防控该虫的效果不理想,本试验测定不同类型杀虫剂组合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同时对  相似文献   

20.
我国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 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农业害虫, 其扩散速度快、影响范围大、为害程度重, 对我国粮食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化学农药作为目前主要的应急防控措施, 对抑制害虫种群扩散迁飞、减轻作物受害、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化学杀虫剂的使用, 草地贪夜蛾的抗药性会逐渐增强, 防控难度将不断加大, 因此, 制定合理的应急防控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国内的研究情况重点从卵、幼虫、成虫等方面综述了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研究进展, 以期为我国进一步做好草地贪夜蛾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