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新麦21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偃展1号为母本、新麦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寒、抗病、中早熟小麦新品种,为促进新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利用,特提出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许农7号是河南省兆丰种业公司、河南许农种业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稳产高产小麦品种,201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2007。杂交组合母本为新麦9号、父本为豫麦18,系谱法选育。本文根椐试验结果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许农7号是河南省兆丰种业有限公司(许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许农种业有限公司以新麦9号为母本、豫麦18为父本,经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小麦品种。2012年11月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2007。根椐该品种的特征特性,结合在河南省许昌市农场的生产实践,总结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小麦新品种临麦4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小麦新品种临麦4号的生产特性,以2005~2006年度山东省小麦高肥1组区域试验的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临麦4号和对照品种潍麦8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临麦4号丰产性能高、稳定性能好、适应范围广,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周立洋 《中国种业》2017,(12):58-58
山农30号利用泰农18(母本)与临麦6号(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属于半冬性小麦品种。幼苗半匍匐,叶色中绿,抗寒性好,分蘖力中等。株型半紧凑,旗叶上举,茎秆较硬,抗倒性强,容重高,品质优,高产潜力大,在黄淮冬麦区北片运用前景广阔。本文主要介绍山农30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以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山农30号新品种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藜麦新品种青藜1号的特征特性、田间种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生产注意事项等。为藜麦产业的发展及藜麦的优质高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先后选育了绵阳32号、绵杂麦168、绵杂麦512、绵杂麦638等系列杂交小麦新品种。这些品种的选育为四川乃至西南麦区杂交小麦推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发了绵杂麦168、绵杂麦512等系列杂交小麦品种,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绵杂麦系列品种(MTS-1为母本)的高产制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经过几年的试验和推广,总结了一套适宜四川麦区的绵杂麦系列品种高产高效制种和栽培技术,以供制种户和种植户利用。  相似文献   

8.
中麦 9号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培育的冬小麦高产品种 ,1 998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麦 9号品种的特点是矮秆 (株高 80cm左右 )、大穗 (穗粒重 1 .5 g左右 )、大粒(千粒重 5 0 g左右 )。穗数中等 (穗数 6 0 0万 /hm2 左右 ) ,茎秆坚韧抗倒伏。适应在黄淮北片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种植。根据中麦 9号的生理特性 ,经多年试验和生产示范 ,已总结出一套既节水省工 ,又增产增收的中麦 9号高产栽培技术。在全生育期浇 2~ 3水 (比传统管理方法少浇 1~ 2水 )的情况下 ,应用此项技术单产可达 75 0 0kg/hm2 左右 ,在土壤肥沃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国审小麦新品种周麦28号的特征特性,结合品种特性与生产实践,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对小麦新品种安麦1号的丰产、稳产性及其产量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品种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扬麦39是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镇麦9号/扬10G19选育而成的春性小麦新品种,简要介绍了主要特征特性,主要从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绿色防控、适时收获等方面就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2.
以品质及抗药性鉴定和河南省试区产量分析为依据,综述了新麦30(新麦2119)的特征与高产栽培技术。新麦30是以新麦11为母本、周麦16号为父本杂交[1],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属半冬性大穗型中早熟品种,具有丰产、耐旱、抗寒、灌浆速度较快、后期根系活力强等特征,高感赤霉病,适于黄淮冬麦区中高水肥地块种植。结合此特征特性,总结出新麦30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其有效种植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许科718是以周麦13号为母本、漯麦四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为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潜力,介绍了品种的特征特性,并提出精细整地,施足底肥、药剂拌种、土壤处理和田间科学管理等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豫麦 51(原周麦 11)是由河南省周口地区农科所采用阶梯聚合杂交选育而成 ,199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命名。本文介绍了豫麦51的选育技术特点及优良特性 ,总结了解决小麦育种常遇到的早熟与抗寒、早熟与高产、单抗与多抗、产量与品质等诸多矛盾的选育作法和体会。针对其特性提出了相应栽培技术。1 选育目标的确立自 1988年周麦 9号 (GS豫麦 2 1)育成和大面积推广后 ,针对该品种虽高产但偏晚熟 ,虽秆矮但秆质弱 ,虽抗条中 2 5- 2 7号生理小种 ,但不抗条中 2 8-31号小种及不抗白粉病、叶锈病 ,虽白粒 ,但品质差等问题 ,确立了…  相似文献   

15.
郑品优9号是以半冬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为母本,以春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豫麦34号为父本杂交,F0代种子经60Co-γ 射线(200GY)处理后按系谱选育成的半冬性、矮秆、早熟、高产、优质强筋国审小麦新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麦20200080)。文章重点介绍了郑品优9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豫麦21优良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牛子敬,张先德,程华东(河南省周口地区农科所466001)(项城市种子公司466200)豫麦21是河南省周口地区农科所用(百农61×豫麦2号)F1作母本与(鲁麦1号×偃师4号)F1作父本,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1992、1...  相似文献   

17.
临麦4号系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采用有性杂交.经系圃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杂交组合为鲁麦23号×临9015,2006年8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农审2006046号。  相似文献   

18.
豫麦67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以755—1(矮丰3号/孟201//牛株特)为母本,豫麦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0年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在旱地表现突出,是理想的节水型广适性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自育成以来,即开始良种良法配套研究。根据多点试验示范和多年栽培经验,我们掌握了豫麦67号的生育规律和栽培特点,并总结出了一整套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旱薄地小麦创高产走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9.
安花3号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花生所选育的高产、高油、高出米率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在2015—2019年产量比较试验中,籽仁产量均为第1名,且田间表现优异,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花生产区春、夏季种植。麦套花生是河南省花生的主要种植方式,且种植面积占河南花生的1/4。基于此,分析了安花3号花生品种特征特性及其麦垄套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主要春小麦不同区域高产创建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春小麦在我国播种面积180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甘肃、黑龙江、宁夏、青海等地。总产约700万t,平均3 800kg/hm2左右。规范春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对各地春小麦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分别就东北春麦区、西北春麦区、北部春麦区、新疆冬春麦区和青藏春冬麦区的春小麦高产创建技术规范进行了介绍,供各春小麦种植区的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