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国周边国家小反刍兽疫疫情多发,呈地方性流行。2007年,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2013年12月份以来,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等省区先后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为有效保障养羊生产和羊肉市场供给,进一步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我们就大家关注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小反刍兽疫防控专家、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总兽医师王志亮。1.什么是小反刍兽疫,全球流行情况如何,有什么危害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小反刍兽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野生小反刍兽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小反刍兽疫病毒不感染人,不属于人畜共患病。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我国周边国家小反刍兽疫疫情多发,呈地方性流行。2007年,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2013年12月份以来,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等省区先后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今年在山东也出现了该疾病,并得到了多方关注。何为小反刍兽疫、有何危害、怎么预防……本刊对有关知识进行了汇总,和读者一起直击小  相似文献   

3.
2014年4月,云南省某县发生不明山羊疫情,经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确诊为小反刍兽疫。为调查该县小反刍兽疫疫情的感染来源,开展了疫情排查、疫源调查、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等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以期对小反刍兽疫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兽医导刊》2014,(3):13-14
近年来,我国周边国家小反刍兽疫疫情多发,呈地方性流行。2007年.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2013年12月份以来,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等省区先后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为有效保障养羊生产和羊肉市场供给,进一步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我们就大家关注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小反刍兽疫防控专家、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总兽医师王志亮。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7,(3):108-110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小反刍兽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是一种主要的跨国传播的动物疫病,在世界范围内呈现扩散和东移的流行趋势。2007年西藏自治区暴发了我国首例小反刍兽疫疫情,至今我国目前已有23个省市发生该疫情,严重威胁我国的动物卫生安全。文章对我国小反刍兽疫的传播趋势和流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的紧急防控措施作出评估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2007年,西藏阿里的革吉、日土的山羊和绵羊群中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得到迅速控制和扑灭。近期,多省(区、市)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疫情呈暴发流行势态。小反刍兽疫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在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自2013年12月至今,我国有21省(区、市)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共确诊146起,累计7 471只羊发病,死亡3 824  相似文献   

7.
为科学研判郴州市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退出后疫情发生风险,通过调查全市及毗邻地区小反刍兽疫疫情形势,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实地调查、集中采样监测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郴州市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退出进行了风险分析及评价.初步确定该市取消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后,再次发生小反刍兽疫的风险为低级,但仍需加强养殖户的小反刍兽疫自主免疫、强化检...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3月,锦州市所辖北镇市、黑山县发生引入性小反刍兽疫疫情,疫情发生后,按照农业部、省、市兽医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和指导,锦州市疫控部门落实职责,开展了紧急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免疫指导等工作,为锦州市成功扑灭小反刍兽疫疫情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自2014年4月,锦州市全面开展羊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工作,同时,配套开展小反刍兽免疫监测以及常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基于小反刍兽疫疫情处置和防控实践,阐释防控体会。  相似文献   

9.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烈性和接触性传染病,俗称"羊瘟",易感动物包括山羊、绵羊及野生小反刍动物。该病呈全球性自西向东的流行趋势,主要特征是发热、口腔炎、结膜炎、肠胃炎和肺炎。对我国畜牧业发展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规定的重点防范的外来疫病病种。我国2007年在西藏首次发现该病,2014年多省均有小反刍兽疫疫情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有扩大趋势,防控形势异常严峻。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2007年西藏个别区域发生了小反刍兽疫,因此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为避免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扩散、传播,需要明确小反刍兽疫发生原因,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如:加大对小反刍兽疫的宣传,加强动物(野生)管控,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并进行检疫监管、产地检疫,以及屠宰检疫等工作,将小反刍兽疫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2007—2014年国内外小反刍兽疫流行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兽医学报》2016,(4):687-693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山羊、绵羊、野生反刍动物及骆驼的一种急性、亚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自2007年小反刍兽疫作为外来动物疫病传入我国以来,在国务院、农业部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下,使疫情的流行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到了2013年年底,小反刍兽疫风波再次掀起,而且波及面积也逐步扩大,截至2014年6月,疫情已蔓延近20多个省份,严重影响我国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本文就近几年以及目前国内外小反刍兽疫流行现状进行整理并加以分析,以期为我国小反刍兽疫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山羊、绵羊和野生小反刍动物,其中山羊高度易感,牛可感染带毒,野生动物偶然发生。小反刍兽疫2007年7月份,我国西藏自治区某县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该病是一种跨国界流行的动物疫病,已经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对我国的动物疫病防控构成重大威胁;因此,本文通过对小反刍兽疫研究文献的分析,以期为我国小反刍兽疫科学研究和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野生小反刍兽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曾被称为小反刍假牛瘟、小反刍兽瘟疫、山羊瘟病等。PPR和牛瘟(RP)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OIE将其列入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小反刍兽疫主要在非洲、阿拉伯半岛、中东以及我国西南边境相邻的国家和地区流行,我国2007年在西藏地区首次发生PPR疫情。但至去年以来,从边境地区再次传入,并扩散至内地,多个省份相继报告发生疫情,对养殖户特别是养羊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小反刍兽疫作为新流行的疫病,对我国的动物疫病防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小反刍兽疫在中国的流行趋势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小反刍兽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口炎、胃炎、腹泻和肺炎为特征。该病呈全球性自西向东流行趋势,我国目前已有9省市发生该疫情,其他省份防控局面也颇为严峻,对我国畜牧业发展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论文对小反刍兽疫在中国流行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感染家养和野生反刍类动物的急性传染病。2013年11月,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发生一起小反刍兽疫疫情,这是新疆首次出现小反刍兽疫疫情,是我国第2个发生该病的省区。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疫情处置、防控措施等,以便更好的防制本痛。  相似文献   

16.
2014年3月中旬,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甘溪乡仁家宅村发生了一起山羊小反刍兽疫疫情。小反刍兽疫疫情在沿河尚属首次发生。疫情发生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按照《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理"的方针,快速反应,严格处理,迅速扑灭了疫情。文章详细介绍了疫点基础信息、疫情基本情况、疫情传播过程、疫源追溯、疫源追踪、疫情处置等应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并进行了疫情评估,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小反刍兽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013年12月份以来,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等省区先后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给养羊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1病原及流行特点小反刍兽疫病毒是有囊膜的病毒,自然环境下抵抗力较弱,50℃的温度60分钟  相似文献   

18.
朱立平 《当代畜牧》2014,(27):33-34
2014年5月16日-6月26日,笔者对原州区牛、羊、猪养殖规模户,奶牛养殖小区和交易市场进行了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旨在全面掌握该区动物疫情流行动态,及时发布疫情预警信息,提前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有效阻止口蹄疫、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动物疫情的发生。调查结果表明,虽然目前未发现和报告可疑的疫情,但是发生疫情的危险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西藏阿里地区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7年7月,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证实爆发小反刍兽疫疫情,为了认识小反刍兽疫疫情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宿主范围等流行状况,我们开展了以血清学和病原学为基础,并结合现场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疫情于2005年冬从边境传到日土县热角村,通过混群、混牧以及引种等方式将疫情进一步扩散,到2007年9月,PPR在阿里地区日土县、改则县、革吉县、札达县均有发生,我国快速采取有效措施,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0.
<正>小反刍兽疫为高度接触性外来动物疫病之一,其病毒的致病率高,具有高死亡率特征,所以国际动物卫生组织规定小反刍兽疫为必须上报疫病。首次在我国发现小反刍兽疫疫情是在2007年7月西藏地区,在2013年11月新疆的几个市县也发现了该疫情,相继在2014年宁夏也发生了此疫情。由此可见,小反刍兽疫疫情逐步向国内蔓延,对畜牧业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有效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在小反刍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