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羊狂蝇蛆病是由羊狂蝇(又称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窦内引起的一种以慢性鼻炎为特征的寄生虫病。2003年9月初,某镇一养羊场饲养的120头小尾寒羊中有个别羊出现流脓性鼻涕、打喷嚏等症状,随后不断有羊羔死亡,经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虫体检查,确诊为羊狂蝇蛆病。  相似文献   

2.
羊鼻蝇蛆病又称狂蝇蛆病,是由狂蝇科、狂蝇属的羊狂蝇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附近腔窦内引起的疾病。主要危害绵羊,对山羊危害较轻。长治市某养羊户于2012年11月从河北沧州引进40只绵羊,2013年6月下旬至7月底开始出现不吃、饮水增加等临床症状,陆续死亡32只。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确诊为羊鼻蝇蛆病导致羊只死亡。1临床症状和剖检症状病羊消瘦,眼睑浮肿,食欲减退,采食草量减少,  相似文献   

3.
羊狂蝇蛆病(Oestriasis)是由双翅目、狂蝇科、狂蝇属的羊狂蝇(Oestrus ovis)的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窦内引起的慢性鼻炎症状的寄生虫病。本病在世界上分布广泛,蒙古、前苏联、印度、美国等18个国家均有报道,在我国西北、内蒙古、华北及东北等地区较为常见。赤峰地区羊狂蝇蛆病流行时间久、分布普遍,是引起羊只死亡的主要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4.
羊狂蝇又称羊鼻蝇,其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鼻窦内而引进羊狂蝇蛆病。病羊流脓性鼻涕,呼吸困难,打喷嚏等慢性鼻炎症状以及磨鼻摇头,不安,食欲减退而消瘦,有时幼虫进入脑颅腔表现出神经症状,即假性回旋。根据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即可诊断为该病。防治以防治1期幼虫为...  相似文献   

5.
正羊蝇蛆病是由双翅目昆虫中的某些蝇类幼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常见的有羊鼻蝇蛆病和伤口蛆病。1羊鼻蝇蛆病羊鼻蝇蛆病是由狂蝇属羊鼻蝇的幼虫寄生于羊的鼻道及附近窦腔引起的一种慢性鼻炎或鼻窦炎。1.1流行特点羊鼻蝇生长发育需经幼虫、蛹和成虫3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羊鼻蝇蛆病又名羊狂蝇蛆病,是由羊狂蝇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和鼻窦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病羊呈现慢性鼻窦炎和额窦炎症状。此病在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存在,我区未见此病报道,现将本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2006年8月马山县某个体山羊养殖户反映羊群中有部分羊  相似文献   

7.
羊鼻蝇蛆病是由羊鼻蝇(又称羊狂蝇)的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窦内引起的,病羊呈现慢性鼻炎(鼻窦炎和额窦炎)症状,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常见多发。本文介绍了羊鼻蝇蛆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发病特点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羊鼻蝇也称羊狂蝇,属双翅目,狂蝇科,狂蝇属。羊鼻蝇蛆病,又称为羊鼻蝇蚴病,是由狂蝇属的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鼻腔及额窦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在养羊地区流行非常普遍,感染率较高,影响羊的采食和休息,导致羊消瘦、生长缓慢,严重者引起羊死亡,对养羊业危害极大。研究结果表明,羊感染羊鼻蝇蛆病后,患羊增重降低3.58%~8.29%,月增重损  相似文献   

9.
正羊鼻蝇蛆病又叫羊狂蝇,是由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鼻腔和额窦内所引起的一种季节流行性寄生虫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感染率较高,死亡率低,各品种羊均可感染该病。发生该病一方面影响羊采食和休息,使其生长发育受阻、消瘦,严重时甚至发生死亡;另一方面该病和羊鼻炎症状十分相似,诊疗过程中常常将羊鼻蝇蛆病误诊为羊鼻炎,延误最佳  相似文献   

10.
羊狂蝇,俗名羊鼻蝇,属双翅目(DIPTERA),狂蝇科(OESTRIDAE),狂蝇属(Oestrus),其幼虫寄生于羊鼻腔、额窦等部位,引起以羊不安、呼吸困难、慢性鼻炎和额窦炎为特征的鼻蝇蛆病.羊狂蝇蛆病大多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较低,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得不到重视.然而,此病所造成羊只生长发育迟缓、饲料利用率降低等间接经济损失较大,我国新疆石河子地区曾做过完整的调查,患羊减少增重8.29%~3.58%,每只羊月均活重损失0.479~0.6 kg[1].而胴体肉损失达1.19~4.6 kg/只,羊毛损失200~500 g/只[4].为了全面了解柴达木地区羊狂蝇蛆病的危害性及其流行情况,我们于2010年对该地区的羊狂蝇蛆病的危害性和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1999年3月~2000年2月,对来自内蒙古兴安盟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的5个旗县市22个乡(苏木、镇)的216只羊进行了尸体剖检,共收集羊狂蝇1、2、3龄幼虫3926个;对3群552只羊进行了临床检查。结果表明:羊狂蝇(oestrus ovis)蛆是引起兴安盟羊狂蝇蛆病的病原;临床检查,羊狂蝇蛆病感染率为92.21%;尸体剖检,羊狂蝇各龄幼虫在羊鼻腔内全年至少寄生8个月。由于重复感染各龄幼虫感染率随季节不同而不同,范围在40.00~95.00%之间,感染强度为1~140个;动态监测,羊狂蝇1、2、3龄幼虫全年均表现出两个感染高峰,分别为6月和11月、5月和翌年1月、5月和8月,从而说明兴安盟羊狂蝇繁殖有两个世代。  相似文献   

12.
羊鼻蝇蛆病多发生在盛夏季节,由羊狂蝇的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和鼻窦内引起,主要危害绵羊,山羊受害较轻。患羊有流脓性鼻漏、呼吸困难和打喷嚏等慢性鼻炎症状,精神不安、体质消瘦,甚至死亡。(一)病原羊鼻蝇蛆病的  相似文献   

13.
羊鼻蝇,学名羊狂蝇,属双翅目,狂蝇科,狂蝇属,其幼虫寄生于羊鼻腔、额窦等部位,以引起羊不安、呼吸困难、慢性鼻炎和额窦炎为特征的鼻蝇蛆病。在世界各地养羊区广泛分布;我国北方地区羊鼻蝇蛆感染比较严重[1]。由于羊鼻蝇蛆感染率随季节波动较大,故调查时间相对一致才有可比性。就同一地区而言绵羊的感染率又高于山羊,夏秋季高于冬春季,幼龄羊高于成年羊。羊鼻蝇蛆病的致死率不高,极少数可因大量的虫体阻塞呼吸道使羊窒息或继发病菌感染死亡[1-2]。  相似文献   

14.
1999年3月~2000年2月,对来自内蒙古兴安盟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的5个旗县市22个乡(苏木、镇)的216只羊进行了尸体剖检,共收集羊狂蝇1、2、3龄幼虫3926个;对3群552只羊进行了临床检查。结果表明:羊狂蝇(Oestrus ovis)蛆是引起兴安盟羊狂蝇蛆病的病原;临床检查,羊狂蝇蛆病感染率为92.21%;尸体剖检,羊狂蝇各龄幼虫在羊鼻腔内全年至少寄生8个月。由于重复感染各龄幼虫感染率随季节不同而不同,范围在40.00~95.00%之间,感染强度为1~140个;动态监测,羊狂蝇1、2、3龄幼虫全年均表现出两个感染高峰,分别为6月和11月、5月和翌年1月、5月和8月,从而说明兴安盟羊狂蝇繁殖有两个世代。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南缘区域羊狂蝇幼虫寄生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噶尔盆地南缘区域羊狂蝇幼虫寄生动态研究薄新文,陈志蓉,郑经鸿,濮方德,张兴亚(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832000)羊狂蝇(Oestrusovis)亦称羊鼻蝇,其幼虫寄生于羊只鼻腔、额窦等部位,引起羊只不安,呼吸困难,慢性鼻炎和额窦炎为特征的鼻蝇蛆病...  相似文献   

16.
正羊鼻蝇蛆病,又叫羊鼻蝇蚴病,是由狂蝇科、狂蝇属羊鼻蝇的幼虫寄生于羊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窦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危害绵羊,其次是山羊。小尾寒羊是我国古老的地方优良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好、多胎繁殖率高等特点。近几年,笔者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发现,小尾寒羊感染羊鼻蝇蛆病非常普遍,感染率几乎达到100%,已成为危害小尾寒羊羔羊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对小尾寒羊的健康养殖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对小尾寒羊鼻蝇蛆病的综合防治做一概  相似文献   

17.
羊鼻蝇蛆病是由羊鼻蝇(又称羊狂蝇)的幼虫寄生在羊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窦中引起的寄生虫病,当鼻蝇蛆幼虫寄生在鼻腔或窦腔时,会引起羊的慢性鼻炎症状,宜尽快用药杀灭虫体。  相似文献   

18.
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病)是由带科多头属的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牛、羊、骆驼(有时寄生于人脑和脊髓)所引起的。羊多头蚴病分布广,危害大,2岁以下的羊易感本病。羊鼻蝇蛆病系由昆虫纲双翅目狂蝇科狂蝇属的羊狂蝇(又称羊鼻蝇)的幼虫——羊鼻蝇蚴寄生于羊的鼻腔、鼻窦、额窦或颅腔内所引起的、呈现慢性鼻炎症状的寄生虫病。1临诊症状病羊精神沉郁,身体极度消瘦,打喷嚏,有脓性鼻液流出,呼吸困难,对声音刺激反应弱,食欲消失,行走时步态不稳。叩诊病羊头部有浊音,触诊有痛感,头顶部皮肤稍隆起。最后病羊站立不稳,卧地不起,因极度衰竭…  相似文献   

19.
羊狂蝇的趋性与生物钟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趋性和生物钟是昆虫的重要神经活动和行为。了解昆虫的趋性和生物钟可以了解其行为规律,为昆虫的防治提供依据。引起羊鼻蝇蛆病的羊狂蝇(Oestrusovis)是一种寄生性昆虫,有关其神经活动和行为生理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尤其是羊狂蝇趋性和生物钟的研究更无文献报告。本试验采用昆虫学的试验方法对羊狂蝇的上述两个方面进行了观察。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幼虫采自有鼻蝇蛆病的羊头。成虫由老熟的三龄幼虫人工化蛹羽化而得。1.2观察方法趋性观察采用室外大型昆虫网罩与室内暗房相结合进行。生物钟则主要在室外的昆虫罩内放飞观察。1.2…  相似文献   

20.
博州垦区羊鼻蝇蛆感染季节动态调查古丽,杨佩珊,苟烈林,柴丽明(新疆兵团农五师兽医站,博乐833400)羊鼻蝇蛆病是由狂蝇科狂蝇属的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附近的腔窦内引起的寄生虫病。患羊在临床上往往表现营养不良,消瘦,呼吸困难,甩头不安,打喷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