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题征答     
在蜂群越冬、早春繁殖中往往会出现蜂少于脾的情况,造成对幼虫的哺育不良,对封盖子脾保温不好,成蜂羽化质量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试制了一种蜜蜂羽化器,将封盖子脾提出放入羽化器中单独羽化,这样就可保证巢箱中蜂多于脾,幼虫有足够的哺育蜂。现将其制作方法贡献给读者们。羽  相似文献   

2.
霍炜  文彬 《中国蜂业》2005,56(2):44-44
蜂王贮存通常分为处女王的贮存和受精王的贮存.大多数养蜂人贮存蜂王只不过是短暂的,很快就介绍到蜂群里.贮存群应选择强群,有大量的年轻哺育蜂,用隔板将巢中蜂王囚禁在巢箱卵虫脾,与贮存蜂王要隔开.为了吸引更多哺育蜂,刚羽化的小幼虫应靠近所贮的蜂王,这样年轻的哺育蜂不与贮存的外来蜂王敌对,而采集蜂正好相反,它们会围攻王笼想方设法攻击被囚蜂王.为了能让贮存蜂王尽量靠近幼虫脾,养蜂人设计了一种独特的巢框,市场上买不到这样标准的贮王框架. 多年前,俄亥俄州立大学采用一种复杂设备来贮存蜂王,用于蜂王运输或备用.这种特殊的贮王框放在继箱里,隔王板放在继箱底部,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李志鸿 《中国蜂业》2005,56(2):16-16
在东北寒地养蜂,蜜蜂出窖排泄以后,为帮助蜂群在蜂巢中心维持较大面积适宜育虫的温度,通常采取紧脾的措施.在全面检查蜂群时,就把蜂巢布置好.一般做法是把巢内无蜂的空脾提出,保持3框以上群势,使蜂多于脾1框,每张脾上有蜜蜂3000只.把蜂路缩到9mm.由于蜜蜂密集,能更好地保持和调节巢内温度,蜂王产卵比较集中,子脾面积大,幼虫能得到很好的哺育,羽化的新蜂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4.
一、步骤1.前期父母群的管理育王前选择优良父群和母群。选择标准为王优、群强、蜜粉足,西蜂10框足蜂,中蜂8框足蜂以上。体色鲜,无病虫害。要求用优良新王群育王,父群的雄蜂出房时准备移虫育王。2.移虫前组织育王群把蜂王放在巢箱,隔王板上放蜜脾、粉脾、幼虫脾、巢础和饲喂器。花粉脾放中间,育王框紧挨着花粉脾和幼虫脾。巢箱内放有蜜粉脾、封盖子脾、正出房的老子脾和空脾。巢箱巢门转到相反方向,关掉巢箱的巢门迫使工蜂从继箱开启的巢门出入。这样继箱蜂多,有助于幼虫和幼蜂的哺育和王台建造质量。在育王前和育王期均要奖励饲喂糖浆和花粉,以保持育王群的安定和哺育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我一蜂友,由于管理不慎,早春发生了幼虫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1.加脾过多当蜂群发展到蜂脾相称时,继续加脾扩巢,由于早春冷空气影响,老蜂下降快,使巢内积累大量幼虫,造成哺育蜂不足,大量幼虫死亡后无法清除。 2.饲料糖质量差由于白糖紧缺,饲喂了  相似文献   

6.
幼虫是蜂群的动力蜂王是蜂群的母亲,子脾是哺育蜜蜂的摇篮,在子脾分类(卵、虫、蛹)中,幼虫是唯一能调控蜜蜂行动规律的因素,春繁一开始,幼虫就迫使越冬蜂改换以幼虫为中心的生活环境,在幼虫哺育期,蜂群不仅要保持幼虫所需的孵化温度,蜜蜂还得不时地哺育不同日龄...  相似文献   

7.
杨朝环 《蜜蜂杂志》1998,(10):16-18
1自然分蜂的形成及表现蜂王产卵和工蜂哺育幼虫只是使蜂群中的蜜蜂数量增多,但是蜂群数的增殖是以分蜂的途径来实现的。蜂王和一部分工蜂飞离原群,到新的地方组建新蜂群,将原巢留给已经羽化或即将羽化出房的新蜂王和一部分工蜂;一群蜂有时分出一群,有时一群会分出两...  相似文献   

8.
天然蜂粮生产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生产天然蜂粮的方法是采用框式隔王栅把蜂箱分成产卵区,幼虫哺育区和生产区,产卵区内依次排放封盖子脾、正在出房的老封盖子脾和大幼虫脾,在幼虫哺育区与产卵区大幼虫脾相邻的位置放一张蜂粮生产脾,其后依次排放有幼虫脾和封盖子脾,使工蜂在蜂粮生产脾上贮存天然蜂粮。利用由带盖的圆筒、与圆筒的开口端相连的中空圆锥体和接于中空圆锥体锥顶的圆管组成的器具,把蜂粮生产脾巢房内的天然蜂粮不断地压挤出来,实现天然蜂粮生产的连续性,既大大提高天然蜂粮的生产效率,又不破坏蜂巢的原有结构,实现天然蜂粮产业化生产,本方法获得的蜂粮产品成条状,大小均一,不易散团,外观好,干净卫生,给产品的后续加工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9.
本文只讨论虫蜂哺育比例产生间虫的原因,不讨论缺粉、长期低温、阴雨等情况下产生的间虫.《数控养蜂法》第三版132页上说:哺育蜂少幼虫多时,哺育蜂力图将幼虫全部喂活,将饲料分散喂给全部幼虫.虽然小虫都能得到饲料,但都营养不良.随着虫龄的增大,哺育蜂竭尽全力也不能满足全部幼虫对食物的最低需求.由于蜂王浆哺喂不足,一些幼虫在3~4日龄死亡,由于乳糜哺喂不足,一些幼虫在6日龄死亡,造成间虫.  相似文献   

10.
张发  高寿增 《蜜蜂杂志》2007,27(8):29-29
本文只讨论虫蜂哺育比例产生间虫的原因,不讨论缺粉、长期低温、阴雨等情况下产生的间虫.《数控养蜂法》第三版132页上说:哺育蜂少幼虫多时,哺育蜂力图将幼虫全部喂活,将饲料分散喂给全部幼虫.虽然小虫都能得到饲料,但都营养不良.随着虫龄的增大,哺育蜂竭尽全力也不能满足全部幼虫对食物的最低需求.由于蜂王浆哺喂不足,一些幼虫在3~4日龄死亡,由于乳糜哺喂不足,一些幼虫在6日龄死亡,造成间虫.  相似文献   

11.
《数控调节虫、蜂比例》一文(载本刊1991年第5期).该文提出:“即使按1脾蜂的一生能哺育出3、8、5脾下一代蜜蜂来计算,5月15日的1脾蜂……为什么实践与理论相差这样悬殊呢?”又说:“1只蜂能覆盖3个巢房,那末,羽化完1张蛹脾,就应存活3脾蜂.然而在生产中,为什么达不到3脾蜂呢?”认为:“这除因蜜源、天气等影响外,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结果”.这里有3点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1.工蜂产卵初期:工蜂产卵群对工蜂幼虫和工产蜂的雄蜂哺育一视同仁,调入幼虫脾也能得到正常饲喂,介王容易。2.工蜂产卵中期:雄蜂封盖子脾成片,调入幼虫脾除被用来改造王台的幼虫外,剩余幼虫会被清除,介王困难。3.工蜂产卵后期:雄蜂出房,雄蜂幼虫稀少,调入幼虫脾,除用来改造急造王台的幼虫外,对剩余幼虫继续清理,介王较易。  相似文献   

13.
蜜蜂的卵、虫、蛹、分巢培育,包括人工控制母蜂产卵、专群饲喂、和人工羽化等三项措施.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母蜂的产卵力和节省保护蛹脾的工蜂,控制分蜂热,防治蜂螨,提高蜂蜜质量,对蜂群的快速繁殖大有好处.现将方法介绍如下;①产卵群:专供母蜂产卵用的蜂群,不担负任何哺育幼虫的工作,卵孵化之前就提到饲喂群里去了.产卵群保持三框蜂脾数,  相似文献   

14.
在十多年前看到有的介绍养蜂经验的文章,在蜂群之间调动予脾未能说清楚是蜂卵发育到何阶段的脾。因为从蜂卵孵化成为幼虫、大幼虫、蛹,再羽化成蜂,要二十多天时间。如果调的是卵脾而误为蛹脾,或者是蛹脾误为卵脾,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中蜂有好分蜂的习性,在分蜂过程中,要出现工蜂怠工,蜂王产卵率下降等情况,对蜂群的发展和生产极为不利。特别是在主要流蜜期,发生分蜂会严重影响蜂蜜产量。笔者通过实践认为,只要充分利用强群中过剩的哺育、泌蜡能力便可以解决因群势过强而发生分蜂的问题。方法是把强群中过剩的,具有较强哺育,泌蜡能力的幼蜂补给小群,把小群中的小幼虫脾调给强群帮助哺育。  相似文献   

16.
美洲幼虫腐臭病传染力很强,对蜂业生产威胁很大。病菌在蜂群内的传播主要是带菌的内勤蜂将病菌传染给健康的幼虫。作者在实践中见到相当数量的成年蜂腹腔内存在大量幼虫芽胞杆菌。症状巢脾形成花子脾,未封盖幼虫症状较轻,封盖子脾表面有光泽,房盖出现被工蜂咬破的小孔。封盖幼虫、蛹症状变化较明显,大量幼虫、蛹被拖至巢门口,蛹羽化不全,全身变黑,少数如油浸状。一定数量的成蜂运动缓慢,飞翔力差,尾端变黑,腹部膨大,镜检腹腔内容物发现有大量的杆菌。化验室诊断取羽化不全的病蛹或幼虫,挑取少量腹  相似文献   

17.
"詹特盒"是一种促进育王过程中移虫工作的精巧设备,初养蜂者使用"詹特盒"可以克服移虫常遇到的困难.使用方法:将种蜂王限制在塑料巢脾盒里,置于蜂群约12小时.巢脾盒背面由活动的塑料巢房活塞组成,蜂王可在上面产卵.3天后卵孵化成幼虫,取下巢房活塞,开口朝下排列在育王框的王台条上,移入哺育群.此方法可以知道蜂王产卵的精确时间以及幼虫的准确日龄,能比较确定地在卵孵化后36小时内移虫,这个日龄的幼虫比较适合于培育蜂王,幼虫在移虫过程中也不易受损伤.幼虫由哺育群的饲喂蜂照料,在蜂王羽化出房前把王台转移到核群,进行交配及产卵.  相似文献   

18.
在意大利蜂群中,成年蜂照顾未成年蜂(卵,幼虫和蛹),并提供食物给幼虫。众所周知,哺育蜂会根据幼虫的日龄和级型在食物数量和质量水平上调整饲喂行为。哺育蜂饲喂的蜂王浆数量决定了3日龄(或更小日龄)雌性双倍体幼虫是发育成工蜂还蜂王。饲喂行为的改变意味蓿哺育蜂能识别小幼虫、大幼虫及不同的幼虫级型。各种刺激信号,比如机械或化学刺激(或两者都有)在识别幼虫中起作用,但是目前还不是很清楚。  相似文献   

19.
养蜂问答     
问:本刊1998年第2期问与答栏目中“蜂王产下的卵开始羽化(应为孵化:编者注)时,是否也食颗粒状的白砂糖?”一问的解答说:“蜂王产下的卵3天后,孵化为幼虫。初孵化的幼虫就会吮吸王浆,在孵化后3天以内的食料,不论蜂王、雄蜂、工蜂幼虫,哺育蜂喂的全是乳白...  相似文献   

20.
1995年12月,多福友送我《数控养蜂法》修改本,叫我提意见,我提了很多建议;2006年8月又送我《数控养蜂法》终稿本(注:即第三版),又叫我提意见.书中对"间虫律"作了增删.本文不对"间虫律"对错进行深入分析,只对定义的含义作分析."间虫律"增加了"或饲料缺乏时",变成:哺育蜂少幼虫多或饲料缺乏时,哺育蜂不能满足全部幼虫对食物的最低需求,一部分幼虫饿死,蛹脾上出现一些空巢房,空巢房分布均匀,像种植蔬菜与谷子时人工间苗一样,这种损失简称"间虫"(见《数控养蜂法》第三版2~3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