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14年5月和9月,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和胃含物分析法,比较研究了不同增养殖模式下魁蚶(Anadara broughtonii)的饵料特征差异,以期探讨增养殖魁蚶可能的食物来源。结果显示,魁蚶的δ~(13)C值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在5月,筏养区魁蚶的δ~(13)C值明显低于9月,底播区则表现出相反趋势。5月,两种增养殖模式下魁蚶的δ~(13)C和δ~(15)N值均无明显差异;9月,筏养区魁蚶的δ~(13)C、δ~(15)N值均显著高于底播区。以浮游植物为主的颗粒有机物是筏养区魁蚶的主要食物来源,其贡献率可达61.0%~62.9%,附着微藻是其重要的食物补充(37.2%~39.0%);而底栖微藻则是底播区魁蚶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其贡献率达到51.7%(5月)和72.5%(9月)。胃含物分析结果显示,魁蚶主要滤食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曲舟藻属(Pleurosigma)、菱形藻属(Nitzschia)和舟形藻属(Navicula)种类。底播模式下魁蚶胃含物组成与底栖微藻群落的相似性系数可达85.30%(5月)和77.20%(9月),表明魁蚶对水体中的微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以浮游性较弱、且易于下沉的硅藻或底栖硅藻类为主。研究结果可为魁蚶筏式养殖和底播增殖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魁蚶又名赤贝,俗名毛蛤,是一种贝壳内生长的海珍品之一,经济价值很高,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传统海产品,其肉质鲜美,深受日本、韩国等国家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由于捕捞量增大,海洋中自然资源已大为减少。大连中北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今年兴建了全国最大的魁蚶养殖基地,这个基地位于渤海岸边旅顺北海街道,占浅海滩涂16万亩,计划实行立体海珍品人工养殖,上层养扇贝,底层泥土中养殖魁蚶。目前已投放魁蚶幼苗一亿枚,明年将投幼苗10亿枚。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底播养殖经济贝类青蛤(Cyclina sinensis)和魁蚶(Anadara broughtonii)的食物来源,本研究通过稳定同位素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桑沟湾贝类区与贝藻区中底播养殖青蛤和魁蚶的食物组成,分析了食物来源差异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青蛤和魁蚶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浮游植物(占比40.4%~79.6%),其次是浮游动物(13.3%~37.3%)。贝类生物沉积物和海带碎屑对青蛤与魁蚶的食物贡献率存在区域性差异。贝类养殖区生物沉积物和海带碎屑对青蛤的食物贡献率为2.7%(贝类生物沉积物2.0%,海带碎屑0.7%),对魁蚶的食物贡献率为10.3%(贝类生物沉积物7.4%,海带碎屑2.9%);贝藻养殖区青蛤为8.5%(贝类生物沉积物5.1%,海带碎屑3.4%),魁蚶为7.4%(贝类生物沉积物4.3%,海带碎屑2.1%)。(2)青蛤胃含物中的主要成分是绿藻门(占比达56.55%),其次是链形植物门(44.35%),魁蚶胃含物中的主要成分是绿藻门(47.27%),其次是脊索动物门(30.3%)。两种贝类胃含物中的真核生物组成主要是浮游植物,且主要来自于底层海水中,与稳定...  相似文献   

4.
魁蚶,俗称赤贝,为蚶科中的大型优质贝类,2005年~2006年魁蚶工厂化人工育苗试验与海区底播增养殖技术的实施有效的解决了辽宁省锦州市魁蚶苗种短缺与资源匮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据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通报,11月1日~5日,我省在荣成俚岛湾外的魁蚶(又名大毛蚶)增殖保护区和示范区底播增殖魁蚶苗种556万粒,拉开了我省首次魁蚶增殖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魁蚶系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海水养殖对象,作者对魁蚶进行不同养殖方式的试验。经过一年来的实践,取得明显的效果,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养虾池底播魁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养虾池混养魁蚶的底质选择、播苗密度、苗种规格、池水调近和魁蚶在虾池中越冬等进行了试验研究,270亩混养试验池,平均亩产对虾106.3kg,魁蚶124.1kg,混养比单养平均亩增效益1438.4元,总增效益38.84万元。技术鉴定认为:本研究成果属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8.
周玮  王树海 《水产科学》1993,12(11):10-11
魁蚶养殖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门海水养殖技术,其中许多技术方法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本文通过养殖对比试验,对魁蚶养殖中的养殖密度和养殖水层进行了研究。一、材料与方法本试验于1991年5月21日~11月23日,在长海县大长山岛拉树沟海区一排养殖筏上进  相似文献   

9.
王廷贵 《河北渔业》2012,(5):27-27,48
韩国魁蚶是近年引进养殖的新品种,它除了具有本国魁蚶的几大优点之外,还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其贝壳较薄、出肉率比其他魁蚶更高;二是其贝肉更加细腻鲜美.所以韩国魁蚶的人工养殖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目前,在我国的辽宁大连、河北秦皇岛等海域采取笼装筏式养殖已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无机镉对不同规格魁蚶的毒性,采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和定性定量研究Cd2+对不同规格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 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养殖浓度(SC50)。结果显示,Cd2+对小规格魁蚶24、48、72、96 h的LC50和SC50分别为131.11、41.40、3.57、3.37、1.24 mg/L;Cd2+对中规格魁蚶24、48、72、96 h的LC50和SC50分别为54.10、9.46、2.54、0.50、0.09 mg/L;Cd2+对大规格魁蚶24、48、72、96 h的LC50和SC50分别为157.36、38.13、8.90、3.46、0.67 mg/L,Cd2+对于各规格魁蚶的安全养殖浓度均高于国内各类养殖水质标准。结果表明,Cd2+对于小规格魁蚶属于中毒类物质,对于中规格魁蚶属于剧毒类物质,对于大规格魁蚶属于高毒类物质,小规格魁蚶可能对无机镉产生明显的毒物兴奋效应。  相似文献   

11.
<正>魁蚶俗称大毛蛤、赤贝、血贝,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蚶科,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及朝鲜沿海,肉味鲜美,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大型蚶科贝类,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优势水产品之一,近年来,魁蚶人工养殖发展迅猛,但由于苗种供应不足,制约了魁蚶养殖的进一步发展。魁蚶苗种生产方式有夏季常温育苗和春季控温育苗两种方式,夏季常温育苗由于温度较高,饵料不易  相似文献   

12.
魁蚶筏式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魁蚶俗称赤贝,是一种深水的大型双壳类,栖息于水深3-50米的软泥或泥沙质海底。对温度、盐度的适应范围广、产量大。主要产地在黄海北部和山东中、北部。近年来,随着人工育苗和海区采苗技术的突破,魁蚶人工筏式养殖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根据近几年来魁蛇筏式养成的实践,着重介绍其养殖方面的实用技术:一、养殖海区的选择条件根据魁蚶的生态习性,适宜高温,不适宜低温,适宜深水,不适宜浅水的特点,在养殖区的选择上,特别是魁蚣从底栖生活改变为笼养生活后,对环境的选择十分重要。主要条件:(1)水温在0-26C,比重要求1.020-1…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变化(10、15、20、25和30℃)对魁蚶稚贝(壳长2~3 cm)潜沙能力,及多棘海盘车对魁蚶稚贝捕食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水温10℃时,魁蚶稚贝的初次潜沙时间(初潜时间)最长,潜沙率最低,分别为28.87 min、21.25%,且与其他温度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20℃时,魁蚶稚贝初潜时间最短、潜沙率最高,分别为7.49 min、55.63%,可视为魁蚶稚贝的最适潜沙温度。多棘海盘车对魁蚶稚贝的捕食速率受温度影响显著,水温20℃时捕食速率最大,为5.28个/d,且与10℃、25℃处理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水温15~20℃时,多棘海盘车的捕食温度系数Q10为2.22,可视为其最适捕食温度。魁蚶稚贝的最适潜沙温度与多棘海盘车的最适捕食温度范围重叠。因此,在水温20℃左右进行魁蚶稚贝底播增殖时,也是多棘海盘车捕食速率的最高时期,应加强底播海区多棘海盘车的清除。  相似文献   

14.
放养4cm魁蚶苗种40717粒,在14个月的筏式养殖中,采取调整水层,倒笼分级,网床养殖等措施,共收缩商品贝18010个,平均壳长5.27cm,平均体重56g养殖成活率44.3%,专家鉴定认为,本技术居山东省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5.
海底底播增殖是一项投资少、风险小、效益高的生态养殖模式,投入与产出比可达1:6,被誉为“海底银行”工程。辽宁省大连市有200多万亩可增殖海域,发展底播增殖的条件得天独厚。目前该市底播增殖面积已达到90万亩,其中今年新增15万亩。今年收获面积25万亩,收获产量5万吨,产值可达10亿多元。底播增殖的特点:一是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在虾夷扇贝仍为主导品种的情况下,海参、魁蚶、海胆、象拨蚌  相似文献   

16.
张福奎  舒适 《水产科学》1993,12(5):14-17
本文初步报导了魁蚶、海湾扇贝在浅海区的生长、附着以及敌害生物和温度等因素对魁蚶、海湾扇贝存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魁蚶俗称赤贝,是一种底栖型的经济贝类,在我国近海有广阔增养殖前景。目前,魁蚶人工育苗技术尚不完善、出苗量低等问题,严重制约魁蚶增养殖业的发展。为解决魁蚶育苗技术问题,笔者曾先后两次进行魁蚶人工育苗试验,1992年在绥中县钅止锚湾利用对虾育苗室,65m3水体培育出壳长1mm稚贝7480万粒,平均单产115万粒/m3,2006年在锦州市经济开发区锦州市苗种繁殖中心育苗室,100m3水体培育出1mm稚贝2.3亿粒,平均单产230万粒/m3,现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就育苗生产中几项技术探讨如下,以求对今后的育苗生产有所帮助。1水质水是魁蚶育苗中首要的问题,水质是…  相似文献   

18.
<正> 由舟山市普陀区五星水产养殖开发公司承担的“万亩新围海涂魁蚶等贝类综合养殖技术开发”项目,最近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该项目包括魁蚶、文蛤、青蛤引种养殖,泥螺增养殖,泥蚶等大面积养殖三个子项目。主要技术开发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无机镉对不同规格魁蚶的毒性,采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和定性定量研究Cd~(2+)对不同规格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和安全养殖浓度(SC_(50))。结果显示,Cd~(2+)对小规格魁蚶24、48、72、96 h的LC_(50)和SC_(50)分别为131.11、41.40、3.57、3.37、1.24 mg/L;Cd~(2+)对中规格魁蚶24、48、72、96 h的LC_(50)和SC_(50)分别为54.10、9.46、2.54、0.50、0.09 mg/L;Cd~(2+)对大规格魁蚶24、48、72、96 h的LC_(50)和SC_(50)分别为157.36、38.13、8.90、3.46、0.67 mg/L,Cd~(2+)对于各规格魁蚶的安全养殖浓度均高于国内各类养殖水质标准。结果表明,Cd~(2+)对于小规格魁蚶属于中毒类物质,对于中规格魁蚶属于剧毒类物质,对于大规格魁蚶属于高毒类物质,小规格魁蚶可能对无机镉产生明显的毒物兴奋效应。  相似文献   

20.
长海县是一个岛屿县,有内海水域514万亩,其中适宜浮筏养殖的水面40万亩,适宜网箱养鱼的水面80万亩,适宜增养殖贝类、对虾的潮间带5.8万亩,适宜扇贝、魁蚶、海参、鲍鱼底播增殖的海底100多万亩,适宜投放人工鱼礁、营造海藻林带,进行鱼类放流的水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