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绿叶蝉 Empoasca flavescens Fa-)bricius)是我国各茶区茶树的一种重要害虫,准确、适时地加强对此虫的防治,已成为夺取夏秋茶丰收至关重要的技术措施。准确的测报又是防治害虫的前题。为此,我们于1978—1984年对小绿叶蝉的测报技术进行了研究,以制订适合我省条件的测报办法。材料和方法建立长年不用药的自然消长观察圃。观察圃选择在杭州市茶科所步推头4号地,面  相似文献   

2.
汪荣照  詹武 《中国茶叶》2001,23(6):10-11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Empoasca)vitis(Gothe)]是江西各茶区主要的茶树害虫.由于该虫全年发生代数多,成虫又有陆续孕卵、产卵的习性,加之越冬代成虫产卵期长,因此世代重叠现象非常严重.研究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消长规律,对开展此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具有参考和指导作用.江西省婺源茶校经过20年的研究,已掌握了该虫的消长规律,现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通过对福安3种不同类型茶园的假眼小绿叶蝉及其3类主要天敌的种群数量系统调查结果.探讨了假眼小绿叶蝉与3类主要天敌的种群数量消长关系及季节性变化规律,为合理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充分发挥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实现假眼小绿叶蝉的持续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明了假眼小绿叶蝉虫量年消长和单个高峰期形成过程的有关规律,制定出了该虫的优化防治策略和单个高峰期分段标准。  相似文献   

5.
茶小绿叶蝉种群数量在茶园空间的分布型,是其种群动态变化规律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进行预测预报和防治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基础工作,因此,探明茶小绿叶蝉在茶园中的空间分布型,对于其发生规律、生物学特性、测报技术的研究和防治水平的提高将会起一定作用。我们在进行茶小绿叶蝉空间分布型研究的同时,对几种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加以比较分析,以便为茶小绿叶蝉虫口密度调查,提供比较正确而又易行的抽样方法和较合适的抽样数  相似文献   

6.
采用定点定时采样,分别对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及其主要天敌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在8月初和9月初形成2个虫口高峰,茶园中蜘蛛与寄生蜂种群对茶尺蠖和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有明显的跟随效应。  相似文献   

7.
用GM(o,h)模型预测假眼小绿叶蝉发生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眼小绿叶蝉是茶树重要害虫之一,对茶叶生产威胁很大。做好假眼小绿叶蝉的预测预报工作,对争取防治工作的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预测预报大多是用统计规律来处理随机量的概率统计方法。为了探讨新的预测方法,作者试用灰色GM(0,h)模型来进行预测。根据浙江南湖林场病虫测报  相似文献   

8.
施药茶园蜘蛛种群的消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园蜘蛛是茶树害虫的一类重要天敌,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茶区的普遍关注。已有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长江流域茶区,茶园蜘蛛有16科近70种,在云南,茶园蜘蛛种群有16科100多种。茶园蜘蛛对尺蛾类等鳞翅目幼虫和小绿叶蝉均有一定的捕食能力,是茶树害虫综合治理中的重要天敌。为了搞清茶园蜘蛛种群的消长规律,笔者于1986~1987年调查了茶园蜘蛛种群的自然消长及施药对茶园蜘蛛种群的影响,以探讨如何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尽量减少对蜘蛛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调控茶小绿叶蝉及其它病虫害,提升大田美人茶品质,本文总结了大田美人茶病虫种群结构演变特点和茶小绿叶蝉在不同海拔高度发生消长规律,集成了促进茶小绿叶蝉生长、控制其它病虫害的大田美人茶病虫害绿色调控关键技术.经过示范,效果显著,示范区产量与产值分别比对照提高63.0%、79.9%,农药使用次数减少60%.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茶叶为研究对象,通过小气候观测站的建立,茶叶物候生长期的观测,从中寻找气象因子与茶小绿叶蝉的关联性,建立茶小绿叶蝉的发生发展气象预测及防治方法,为科学控制茶园虫害,提高茶叶的产量与品质,促进茶产业的升级,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1.
茶树对小贯小绿叶蝉组成抗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对茶树危害极大且化学防治效果差,因此茶树对小贯小绿叶蝉的抗性是育种工作的重要指标.本文概述了茶树抗小贯小绿叶蝉种质资源的鉴定、茶树的形态学特征和生化成分等与抗小贯小绿叶蝉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展望了茶树与小贯小绿叶蝉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科学开展小贯小绿叶蝉抗性研究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茶小绿叶蝉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近十多年来对茶小绿叶蝉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包括对茶小绿叶蝉天敌、植物源农药的研究,提出了今后茶小绿叶蝉生物防治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选择二处连续三年不喷化学农药治虫、防病除草的良种(福云6号)茶园,系统地调查食蚜瓢虫与茶蚜;茶园蜘蛛与假眼小绿叶蝉;害虫天敌总量与害虫总量的消长,分析了害虫与天敌的数量消长关系。提出了生态调控园的防治重点在上半年。探讨了茶园不喷化学农药配合修剪,扩大树冠,改变生态环境,勤采、勤查,抓住少、小为害初期,采用多种非化学药物防治的有效措施,对病、虫、草实行生态调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茶园蜘蛛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明确茶园中蜘蛛的种类及其在生态调控茶园中对害虫的控制作用,1998年笔者对不同管理水平茶园中的蜘蛛种类进行了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和多样性比较.同时对生态调控茶园中蜘蛛和假眼小绿叶蝉的数量消长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蜘蛛对小绿叶蝉的控制能力,现将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都匀毛尖茶六大产区的茶小绿叶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茶小绿叶蝉在5月发生,8月到峰值,10月再有一个小高峰;海拔在1300以上的地区茶小绿叶蝉数量少;茶园周围是林地较田地的茶小绿叶蝉数量较多;茶园管理好较管理差的茶小绿叶蝉数量较少,调查分析发现,茶小绿叶蝉对都匀毛尖茶产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是山东省茶树上主要害虫。笔者在对其种群田间消长规律进行观察研究的同时,对其在枝条上的垂直分布进行调查,并根据其在枝条上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多  相似文献   

17.
用模糊综合评判法预测茶假眼小绿叶蝉发生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南湖林场病虫测报站对该场假眼小绿叶蝉发生情况连续6年的系统观察表明,茶假眼小绿叶蝉每年一般形成两个峰,第一峰在6至7月形成,发生量大,为害严重。为了能在早期作出准确预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笔者试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技术,选取高峰发生前期的气象条件为预报因子,提早3个月预报第一高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茶小绿叶蝉是茶园的主要虫害之一。为更好防治茶小绿叶蝉,本研究开展了不同茶树品种间茶小绿叶蝉的抗性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茶树自身对于茶小绿叶蝉的抗性存在着明显差异。使用生物农药茶皂素对茶小绿叶蝉进行防治,将其防治效果与印楝素和化学农药帕立特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与化学农药帕立特相比,生物农药茶皂素和印楝素具有低毒性、速效性较强且药效持久,对茶小绿叶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 Fabricius是茶树的一种主要害虫,在小绿叶蝉防治阈值的研究中,同时调查了不同的虫口密度和芽叶的被害程度对茶树芽叶重量损失率的影响,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作为小绿叶蝉对茶树为害造成芽叶重量损失预测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小绿叶蝉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害虫的空间分布型,不仅可以揭示害虫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而且对确定资料代换、采用相应的抽样技术,以及对提高测报调查质量和防治技术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绿叶蝉 Empoasca flavescens(Fabric-ius)是我省乃至全国茶树的一种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