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通过研究化控次数和缩节胺用量对棉花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冀958棉花品种通过3-4片叶、7~8片叶、头水前、二水前、打顶后分别化控1次,缩节胺用量分别为22.5g/hm^2、37.5g/hm^2.45.0g/hm^2,67.5g/hm^2,120.0g/hm^2,棉花的产量较其他处理增产幅度为5.64%-8.91%。  相似文献   

2.
以新农1号狗牙根成熟种子为外植体,通过种子划破处理、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种子发芽及愈伤组织诱导,不同继代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增殖和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未切割的新农1号狗牙根种子相比,切割后的新农1号狗牙根种子发芽率和愈伤组织诱导率均有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平均提高21%,愈伤组织诱导率平均提高14%,出愈时间提早5~10d;愈伤组织诱导中,添加4.00mg/L 2,4-D+1.00mg/L 6-BA的诱导培养基所形成的愈伤组织质量较优;继代改造培养基中添加6%蔗糖+0.50mg/L 2,4-D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生长,其分化率达50%。  相似文献   

3.
茶--松生态园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园中种核松树遮荫可以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还可以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试验表明:①该茶林生态园与对照相比,可增加产量14.3%,提高氨基酸的含量和降低芽叶的酚氨比;②在炎热干早季节茶蓬近表气温和相对湿度分别比对照降低2~3℃和升高9%~19%,土壤绝对含水量比对照提高3%~5%;③在冬季和早春其茶蓬近表气温和土温比对照提高1~2.5℃。  相似文献   

4.
王建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3):244-244
材料与培养条件:1.1材料。甜瓜的茎段、种子。1.2培养条件。种子发芽培养基:(1)l/2MS;茎段生长培养基:(2)MS 6-BA0.5mg/L IAA1mg/L;(3)MS 6-BA 2mg/L PP3333.0mg/L NAA0.05mg/L。所有培养基均附加0.75%琼脂和2%的蔗糖,pH5.8~6.0,培养温度为23~27C,光照12h/d,光照度2000Lx左右。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进行筛查分析。以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状况。方法: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在出生的早产儿45例.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定期眼底检查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结果:45例早产儿发生ROP6例.占13.3%.其中达到或超过闻值前病变者3例(6.7%);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在1200~1500g者.ROP发病率为20.0%(1/5)。出生体质量在1501~2500g者。ROP发病率为12.5%(5/40);孕周在28~31^+6、32~33^+6和34周者.ROP发病率分别为50%(3/6)、9.1%(2/22)和5.9%(1/17)。结论:出生体质量轻、胎龄小为早产儿发生ROP的重要危险因素;尽早进行眼底筛查是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ROP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水解酪蛋白对诱导苜蓿愈伤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两个苜蓿品种新牧1号和新疆大叶苜蓿无菌苗的幼叶为外植体,研究了4种诱导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影响,增殖培养基中添加水解酪蛋白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以及分化培养基中KT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2,4-D2.00mg/I,+NAA1.00mg/L+KT1.00mg/L为宜,新牧1号和新握大叶苜蓿的出愈率分别为100%,95.5%;②增殖培养基中附加CH0.15g/L有利于新牧1号愈伤组织的生长,附加CH1.00g/L有利于新疆大叶苜蓿的愈伤组织的生长;③分化培养培养基中附加KT4.00mg/L,两品种的分化率最高分别为新牧1号25.0%、新疆大叶苜蓿13.2%。  相似文献   

7.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永州地区蓖麻不同分枝的开花、结果性状对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蓖麻在永州地区1年有2个适宜的果实生长期5月-6月(主穗、1级分枝)和9月-11月(3~4级分枝),以9月-11月生长的果实种子质量最好:果穗的出籽率高达76.4%.种子百籽重达39.3g,含油量高达52.5%,粗蛋白含量达26.4%,蓖麻酸含量高达90.2%;5月-6月生长的果实种子质量次之;7月-8月不适宜蓖麻的生长。所以在生产上要充分利用各种栽培技术措施.避开7月-8月挂果,充分让5月~6月和9月-11月期间多挂果,以达到蓖麻生产的高产量,高质量。  相似文献   

8.
牛磺酸对牛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牛体外受精后早期胚胎体外发育时向其基础培养液中加入牛磺酸对胚胎桑椹胚率、囊胚率和孵化囊胚率的影响。试验一:以TCM-199+10%FBS为基础培养液(对照组),再加入7、14mmol/L的牛磺酸(试验组),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桑椹胚率分别为48.1%、47.4%和43.2%;囊胚率分别为26.4%、22.3%和21.0%;孵化囊胚率分别为21.8%、18.7%和0%。试验二:IVF后2细胞、4~8细胞及8~16细胞期,在基础培养液中分别添加7mmol/L的牛磺酸时,桑椹胚率分别为48.7%、57.1%、52.0%,囊胚率分别为25.1%、30.7%、27.9%,孵化囊胚率分别为25.9%、28.6%、25.0%;而添加14mmol/L牛磺酸组时,桑椹胚率分别为50.4%、56.4%、55.4%,囊胚率分别为26.5%、31.3%、27.7%,孵化囊胚率分别为27.5%、31.1%、29.9%。结果表明,体外发育培养液中添加7mmol/L牛磺酸可显著提高桑椹胚率和囊胚率(P〈O.05),并且在4~8细胞期添加14mmol/L牛磺酸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涂膜及蛋壳处理鸭蛋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清洗 壳聚糖涂膜及不清洗 壳聚糖涂膜的处理方法进行了鸭蛋保鲜对比试验.溶液壳聚糖质量浓度ρ(壳聚糖)分别为5,10和20g/L。25℃,相对湿度20%~25%条件下贮藏27d,结果表明:鸭蛋失重率与贮藏时间成线性关系,ρ(壳聚糖)较高时鸭蛋失重率较低,且蛋黄指数较高。不清洗 ρ(壳聚糖)20g/L涂膜处理效果最佳,失重率比对照组低3.0%,蛋黄指数0.368,较对照高0.017;清洗 涂膜处理各组均有鸭蛋变质。壳聚糖涂膜具有一定保鲜作用,但ρ(壳聚糖)5~20g/L时,抑菌效果不佳,建议保鲜贮藏时采用杀菌加涂膜或不清洗直接涂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豆收获籽粒兼采叶饲用是贵州较普遍的农牧结合生产方式,对13个大豆品种的粒叶兼收性试验结果;各品种采干叶量为63.2~151.5公斤/亩,采叶籽粒减产率为lO~61%,粒叶换牧率0.84~7.01,叶片蛋白质为17.%~24.78%。分析了采叶对籽粒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通过经济评价将参试种分为主收籽粒型、主收叶片型、中间型三类。提出了适宜采叶的品种及其性状指标。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的叶籽银杏和普通银杏的大枝为试材,分析了管胞的双壁厚、径向直径、弦向直径和微纤丝角的径向变化趋势,并对叶籽银杏和普通银杏雌株间管胞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叶籽银杏管胞双壁厚、径向直径较普通银杏大,且差异达显著水平,叶籽银杏微纤丝角小于普通银杏;叶籽银杏同普通银杏一样早晚材间管胞各个特征指标(双壁厚、径向直径、弦向直径等)存在明显差别,且差异显著;叶籽银杏各管胞各形态指标径向变化趋势与普通银杏基本一致。对管胞特征综合分析后认为,叶籽银杏木材密度较普通银杏小,且质地较疏松,但叶籽银杏径向生长速度较普通银杏快。  相似文献   

12.
熊壮  曹福亮  郁万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54-10056
[目的]进一步了解银杏种核形状特征。[方法]以33个银杏无性系种核为研究材料,对种核的长度、宽度、厚度、长宽比和单核重等形态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33个银杏无性系种核的核长、核宽、核厚、长宽比和单核重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其形态特征各参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影响银杏种核品质的主要因子是种核形态特征,即种子长度、宽度和厚度。以银杏种核的形态特征为指标,可将33个参试银杏无性系分成4类:32号为第1类;1、2、6、7、8、10、14、16、18、19、20、21、25、26号为第2类;3、4、13、16、17、22、27、28、29、30、31、33号为第3类;5、9、11、12、15、23、24号为第4类。其中第1类表现特征为种核的质量、核长、核宽、核厚较大,而第4类的表现特征为各项指标均较小。[结论]研究可为提高银杏种核品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普通银杏为对照,通过树脂半薄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叶籽银杏胚珠分泌腔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叶籽银杏胚珠具有发达的分泌结构,2种银杏分泌腔在发育中均表现出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特征。其表现为:随着胞间隙的形成,细胞壁先解体,之后中央分泌细胞解体,随后其相邻的细胞降解,分泌泡被临近的细胞吞噬,无炎症反应,表明是自体吞噬的作用,最终形成分泌腔。二者的分泌腔均属于裂溶生型分泌腔。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具有文玩性状的野核桃,以贵州9份野核桃单株种子为试验材料,从坚果的横径、纵径、果形指数和3径均值等9个指标的变异性和相关性方面研究其种子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种仁重变异系数最高,达29.90%;其次为出仁率和单果重,分别为15.92%和15.88%;壳厚最低,为3.79%;其他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变异。坚果的横径与侧径、3径均值,单果重与3径均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纵径与3径均值、单果重,侧径与3径均值,单果重与种仁重,种仁重与出仁率均呈显著正相关;壳厚与纵径、果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9份野核桃可聚为2类,其遗传距离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以进入盛果期的不同品系平欧杂种榛果实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果实经济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平欧杂种榛的坚果质量2.10~3.90 g,坚果三径均值16.80~22.39 mm,果仁质量0.85~1.50 g,果壳厚度1.38~2.17 mm,果腔系数0.60~0.89,出仁率25.05%~45.32%;供试平欧杂种榛品系坚果性状、果仁性状和出仁性状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7.60%~35.49%;在品种选育时,坚果、果仁的质量和整齐度选择空间最大,坚果形状指数和三径均值以及果仁三径均值的选择余地最小,各经济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平欧杂种榛划分为3类;影响平欧杂种榛果实经济性状的主要指标为出仁率、果腔系数、果仁质量、果仁形状指数和壳厚。根据经济性状的综合得分值,筛选出84-41、83-33、B-21、B-3和84-310等品系的坚果综合经济性状较优。  相似文献   

16.
以25个平欧杂种榛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开展坚果经济性状变异和分级研究,并对坚果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平欧杂种榛品种(系)坚果、果仁质量分别在0.81~3.36 g和0.27~1.10 g,坚果、果仁三径均值分别在13.11~19.75 mm和8.17~13.89 mm,果壳厚度、果腔系数和出仁率分别在0.74~2.39 mm、0.53~0.93和21.90%~46.04%,果序坐果数、单株结果数和单株产量分别在1.4~4.7个、81.0~620.7个和123.9~1 064.4 g。不同平欧杂种榛品种(系)各经济性状指标之间的差异显著,其中,坚果、果仁质量和整齐度、单株结果数和产量变异系数在31.5%~55.2%,在品种选育时其可选性强;坚果、果仁形状变异系数在5.8%~9.2%,选择空间最小。通过聚类分析,供试平欧杂种榛被划分为3个类群。主成分分析表明,果仁大小和整齐度是影响供试平欧杂种榛坚果综合经济性状的最重要指标,其次为果壳厚度,85-124、82-8、85-41、85-202、84-5、85-140和84-254等品种(系)的坚果综合经济性状较优。  相似文献   

17.
保鲜剂处理对银杏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鲜剂在银杏果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银杏果主栽品种大佛指为试材,分别采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熏蒸、G型二氧化氯片剂、FK葡萄保鲜片剂以及噻苯咪唑悬浮剂处理银杏果,研究其在4℃冷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及相关营养和贮藏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采用噻苯咪唑悬浮剂浸泡处理银杏果,可有效抑制贮藏期间银杏果呼吸强度及MDA含量的升高,保持较低的细胞膜透性;贮藏末期,经噻苯咪唑处理的银杏果POD活性和CAT活性较高,分别为1970.3 U•g-1,826.2 U•g-1;噻苯咪唑处理可延缓银杏果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的生成,保持淀粉含量在较高的水平,贮藏末期淀粉含量为21.39%;噻苯咪唑溶液浸泡也可使银杏果含水量增加;噻苯咪唑处理还可抑制银杏种仁霉变的发生,保持较高好果率。【结论】噻苯咪唑悬浮剂处理银杏果,可以保持其贮藏品质,延长其贮藏寿命,贮藏效果优于其它保鲜剂。  相似文献   

18.
叶籽银杏叶形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来自沂源县中国首次发现的叶籽银杏为试材,对其叶的形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育期内叶生拟胚珠叶的叶长、叶宽、叶鲜重和叶面积均较正常叶小,但两者的叶柄长几乎没有差异。遗传距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正常叶各形态指标分为3类,叶生拟胚珠叶分为2类。正常叶叶宽与叶鲜重的相关性最大,叶生拟胚珠叶叶长与叶鲜重的相关性最大。本文对叶籽银杏的形态学本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以20个杏树品种为试验材料,运用SPSS19.0软件,分析研究了杏树果核数量性状指标,对测得果实的核纵径、核横径、核侧径、核型指数、核干重、仁纵径、仁横经、仁侧径、仁型指数、仁干重以及出仁率11项果核性状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可达84.55%,囊括了所检测的11个果核性状指标。对20个杏树品种,使用前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欧式距离为10时,该20个杏树品种可聚为5类。对11个果核性状指标,利用前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在相同欧式距离处,该11个果核性状指标可聚为4类,分别从这4类指标中挑选仁侧径、核侧径、出仁率、仁型指数4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20个杏树品种进行系统聚类, 在欧式距离为10时, 聚类结果与用3个主成分值聚类结果相同,表明用以描述杏树果核性状的11个指标可简化为4个指标,即仁侧径、核侧径、出仁率、仁型指数。为其他经济林树种的性状指标筛选简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河南银杏主产区10个银杏栽培品种的种核形态、种核性状、各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种仁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种核性状变异程度不同,核型指数对提高产量有重要意义,不同品种间种仁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有一定的育种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