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目的】研究鲢、鳙对浮游生物的摄取与自身摄食器官、消化组织的特征差异,解析鲢、鳙对饵料选择的差异与摄食器官、消化组织构造的相关性。【方法】采集云龙水库的鲢、鳙,摘取鳃耙进行形态观察和可量数据分析;制备鲢、鳙前肠组织切片,分析组织差异;提取鲢、鳙肠容物,分析饵料组成。【结果】鲢的鳃耙长于鳃丝,鳃耙彼此相连,融合且长,似梳子,鳃膜覆于鳃耙外侧面,形成筛板,鳃内侧具有海绵状的鳃丝网,整个鳃耙似海绵状;鳙的鳃耙结构致密,无鳃丝网,鳃耙稍短于鳃丝,各鳃弓都有2列对称的鳃耙。鲢、鳙前肠组织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构成,鲢肌肉层较鳙肌肉层厚。鲢、鳙肠容物中浮游动物共7种,重合率为57.14%,鳙对浮游动物的摄食量大于鲢;浮游植物共44种,鲢摄食38种,鳙摄食31种,有25种浮游植物同时被鲢、鳙摄食,重合率为56.82%。可见,鲢、鳙同时摄食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鲢以摄食浮游植物为主,鳙以摄食浮游动物为主。【结论】滤食器官及消化组织的构造对鲢、鳙摄食策略有重要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查明鲢、鳙在抑藻区的摄食情况及抑藻效果,于2015年8—11月期间在太湖中3个抑藻放流区(乌龟山、月亮湾、竺山湖)采集鲢、鳙肠含物样品,运用镜检法定量分析其食性特征。结果表明,在鲢、鳙的肠含物中分别观察到119、89种浮游植物,11、16种浮游动物。其中蓝藻门占了浮游生物总数量的95%以上,相比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所占比重更大。在食性的时间变化方面,随着水温的降低,鲢、鳙的摄食强度和食物的多样性都逐渐下降;空间变化则与水域的生物量有关,乌龟山水域鲢、鳙的摄食强度和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通过对比观察发现,前肠中微囊藻大多以具被膜的群体形式出现,后肠中则通常以分散的单个小细胞存在。试验得出太湖3个抑藻放流区鲢、鳙的食性时空特征,说明鲢、鳙肠道的消化可以破坏微囊藻的存在形式,放养鲢、鳙对于蓝藻的治理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丹江口水库浮游生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86~1987年对丹江口水库浮游生物调查结果表明:该水库浮游植物以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种类较多;浮游动物有轮虫、原生动物、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月平均密度分别为1.078×106个/l和4.940×103个/l,月平均生物量为1.603mg/l和0.646mg/l。另外,作者还分析了各采样点及其不同采样时间的浮游生物的差异。该水库浮游生物所提供的鱼产潜力分别为:鲢1293.6万kg、鳙785.9万kg;鱼种投放量为39225.4万尾,平均每亩投放4寸鱼种422尾(鲢309尾、鳙113尾)。  相似文献   

4.
春塘水暖鱼开食,施肥投饵正当时。鱼塘施禽、畜、人粪(也可施生活污水、粉浆水、绿肥等)有多种功效。主要是培养浮游植物(藻类等)和浮游动物,供鲢、鳙、罗非等鱼摄食,同时也使底栖生物得到孳生,供鲤、鲫、罗非等鱼摄食。另外,一部分有机肥里会有半消化和未消化的食物成分,可供鱼类直接食用。要做到施肥及时、合理与得法,需掌握以下要领。  相似文献   

5.
鲢、鳙的滤食器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解剖各种规格的鲢、鳙滤食器官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较系统描述了鲢鳙滤食器官的形态学结构和机能,对鲢、鳙的摄食方式和对食物的选择性、鲢鳙的食物组成和适口食物的差异、鳃耙间距在个体发育中的变化以及鳃耙管的机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太湖北部湖区4个不同水域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食性的差异,运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太湖竺山湖、月亮湾、三国城和乌龟山水域的鲢、鳙、悬浮颗粒有机物(SPM)和水华蓝藻的δ13C和δ15N值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个湖区SPM与水华蓝藻的δ13C差值为0.1‰~1.5‰,δ15N差值为0.3‰~1.6‰,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SPM与水华蓝藻的δ13C和δ15N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SPM主要组分是水华蓝藻;水华蓝藻的δ15N值为12.8‰~15.8‰,均高于污染较小水域浮游植物的δ15N值(2‰~8‰),说明这4个水域氮源污染仍比较严重;鲢、鳙的食性在4个水域内有一定的差异,除乌龟山水域鲢、鳙营养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水域鲢、鳙的营养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竺山湖、月亮湾、三国城3个水域鲢、鳙在水华蓝藻爆发高峰期食物组成相似,摄食以水华蓝藻为主;月亮湾水域鲢、鳙的营养级均高于其他3个水域,可能是由于该水域的鲢、鳙在摄食蓝藻的同时,也摄食了少量的浮游动物,但对于其具体食物组成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能帮助揭示太湖北部不同水域鲢、鳙的主要食物来源为悬浮颗粒有机物,并分析悬浮颗粒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为水华蓝藻,进而能够为利用鲢、鳙控藻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调查内蒙古赤峰市响水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水库的渔业资源状况,于2018年5、7、9月3个季节对该水库的浮游生物渔业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82个种属,种类最多的是绿藻门和硅藻门,其次是蓝藻门,其他门类较少,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1480.34×10~4 ind./L,生物量平均为7.48 mg/L;共鉴定出4大类浮游动物33种属,其中轮虫、原生动物种类较多,枝角类与桡足类较少,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1700.05 ind./L,生物量平均为0.76 mg/L;Margalef丰富度指数浮游植物平均为1.22,浮游动物平均为2.38,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浮游植物平均为2.32,浮游动物平均为2.01,Pielou均匀度指数浮游植物平均为0.441,浮游动物平均为0.462;由浮游生物等提供的鱼产力约为139.4 kg/hm~(2 )。研究表明,响水水库已处于中-富营养型水体,且富营养化程度有加剧趋势,饵料资源上还有一定的利用空间,建议可适当增加滤食性鲢鳙鱼的放养比例,以控制水体的进一步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8.
以江汉平原常见厚淤泥小型池塘为研究对象,以放养鳙的混养池塘为对照,于2009年4-12月研究主养草鱼混养匙吻鲟的池塘中浮游生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浮游植物中蓝藻、绿藻的数量在试验期间较高,处于优势地位,但裸藻生物量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贡献最大;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数量在6-8月份处于高峰期,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试验期间小型浮游生物(小型浮游植物和小型原生动物)数量增加,并占据优势;氮磷比与绿藻、裸藻的生物量显著相关;匙吻鲟放养池塘中的浮游生物与鳙放养池塘中的差异不明显.可见,在江汉平原常见厚淤泥小型池塘中混养匙吻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洋圻湖浮游植物包括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金藻门、裸藻门、甲藻门、黄藻门等7门105属的种类,浮游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4类78属。该湖浮游植物个体密度年平均为108.2万/1,浮游植物生物量年平均为13.25mg/1;浮游动物个体密度年平均为23458个/l,浮游动物生物量年平均为5.76mg/l。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种类及生物量都存在明显季节变化。根据浮游生物生物量对该湖2000亩水面花白鲢鱼的生产力进行的估算推知其花白鲢的鱼产潜力为92960kg,其中白鲢80300kg,占86.4%,花鲢12660kg,占13.6%。  相似文献   

10.
大型溞对栅藻摄食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了解浮游动物与周围浮游植物的相互关系,对探讨富营养化的生态调控机制,促进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为此,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研究了大型溞对栅藻的摄食率及一些影响因素?峁砻鳎?在全暗条件下,大型溞的摄食率要高于全光照条件。不同时刻,大型溞的摄食率也不同,在最初的4h内,大型溞对栅藻的摄食率和滤水速度明显较高,随后的时间内摄食率和滤水速度将显著降低并趋于稳定。随栅藻藻液密度增大,大型溞摄食率增大,但滤水速度减慢。盐度对大型溞的摄食率有一定的影响,在水体盐度为0.1%~0.2%时,大型溞摄食率增加,盐度进一步增大,则对大型溞的摄食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14年1-10月调查太平湖4季的浮游生物状况,共鉴定浮游植物7门56属89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总种数的39.33%),其次为硅藻门(22.47%)、蓝藻门(16.85%);浮游植物各季节生物量为0.69~4.26 mg·L~(-1)、平均生物量1.86 mg·L~(-1);浮游植物各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07~1.66,Pielou均匀度指数0.53~0.71。共采集到浮游动物20科40属52种,其中原生动物7种、轮虫27种、枝角类12种、桡足类6种。浮游动物各季节生物量范围为0.67~1.68 mg·L~(-1)、平均生物量1.17 mg·L~(-1);浮游动物各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89~2.15,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41~0.73。综合判断太平湖水体为中营养化状态。根据太平湖浮游生物调查结果估算其鲢、鳙鱼产力分别为1 348 t和1 922 t。  相似文献   

12.
放养鲢鳙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是用8个容积3立方米的水泥池和10个网箱进行的。一组池塘加水库底泥,一组只加库水,池塘和网箱都用空池、空箱对照,分别放入不同密度的鲢鳙鱼(2:1),经2天放养。放养期间测定了许多水化学、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和浮游植物的初级产量以及鱼的生长。发现随着鱼密度的增加,试验池和网箱内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和生产量增加,而个体小型化,易消化种类减少,浮游动物则随鱼的密度增加而减少,鱼对浮游植物的利用率及鱼的生产量和浮游植物生产量之比随放鱼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作者认为放养鲢鳙鱼对浅水水体确有促使富营养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太湖银鱼和主要鱼类渔获量间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太湖1973-2002年连续30年的鱼类渔获量统计资料,研究了太湖银鱼和主要鱼类渔获量间的相关关系.并根据2004-2005年的食性调查初步结果对相互关系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简单相关分析表明,太湖银鱼和鲌鱼、鲢鳙鱼渔获量间的正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偏相关分析表明,太湖银鱼和鲌鱼渔获量间的正相关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和其它鱼类渔获量间的正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和鲢鳙鱼渔获量间的正相关关系虽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有一致趋势;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均表明,太湖银鱼和和鲚鱼渔获量间的相关关系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分析认为:太湖银鱼渔获量的变化除受捕捞强度及环境理化等因素影响外,鲌鱼通过捕食调节,可能降低了鲚鱼和银鱼的食物竞争强度,从而有利银鱼增加;鲢、鳙鱼通过和鲚鱼的食物竞争,从而间接促进了银鱼种群数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按照《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对天嘉湖水化学、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天嘉湖水质良好,适合鱼类生长;鱼类天然饵料生物量相对较低,不适合鲢鳙生长;主要渔获物为人工放养的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今后应依据其自然条件以放养异育银鲫为主,少放鲢鳙;放养12cm以上的大规格的鱼种,提高成活率和回捕率;控制凶猛鱼类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5.
5种淡水鱼的肌肉及肝脏营养成分测定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常见淡水鱼优质鱼肉产品的生产与加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及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配合饲料养殖的鲢、鳙、鲫、草鱼和团头鲂等5种淡水鱼肌肉、肝脏的常规营养成分及矿物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5种鱼肉中水分含量鳙最高,为80.5%,鲫最低,为78.06%;粗蛋白含量鲫最高,为17.54%,鳙最低,为15.57%;粗脂肪含量鲢最高,为4.40%,团头鲂最低,为1.53%;粗灰分含量草鱼最高,为1.26%,鳙最低,为1.01%;无氮浸出物含量团头鲂最高,为0.46%,鲢最低,为0.25%。鲫肌肉中K、Mg、Na、Zn、Cu、Ca、Mn等7种矿物质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47%、0.94%、0.66%、7.78mg/g、5.01mg/g、27.83mg/g和5.16mg/g;团头鲂肌肉中Fe含量最高,为19.96mg/g。鱼体肝脏中粗脂肪与Zn、Cu、Fe等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均高于肌肉。鲫、团头鲂尤其是鲫肌肉和肝脏的营养价值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6.
几种淡水商品鱼背、腹肉一般成分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鲢、鳙、草鱼、团头鲂、鲫背、腹肉蛋白质、脂肪等的季节变化及其有关营养、风味特点,发现5种鱼背肉脂肪含量12个月平均值均低于1%;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在17.3—18.5%之间.不存在季节变化;是一种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反之,腹肉脂肪含量在2.2—9.7%之间.具有较多的脂肪和较好的风味。针对这种特点.鲢、鳙、草鱼等大型鱼采取背部、腹部分别加工是可取的。此外还测定证实鲢肌肉中含有较多的EPA和DHA。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鲢、鳙、草鱼、团头鲂、鲫背、腹肉蛋白质、脂肪等的季节变化及其有关营养、风味特点,发现5种鱼背肉脂肪含量12个月平均值均低于1%;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在17.3—18.5%之间.不存在季节变化;是一种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反之,腹肉脂肪含量在2.2—9.7%之间.具有较多的脂肪和较好的风味。针对这种特点.鲢、鳙、草鱼等大型鱼采取背部、腹部分别加工是可取的。此外还测定证实鲢肌肉中含有较多的EPA和DHA。  相似文献   

18.
2010年5月-2011年4月逐月对陈行水库悬浮物进行采样并分析其结构特征,根据水库悬浮物含量评估了水体的渔产潜力以及相应的鲢鳙合理放养量,并基于该水体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渔产潜力和鲢鳙放养量进行了比较,以期达到有效控制水库浮游植物数量的目的。结果显示,悬浮物年均总量(干重)为(29.4±7.3)mg/L,其中有机物占34.4%,灰分占65.6%。悬浮物总量表现为冬、夏季高,春、秋季低,悬浮物中有机物所占比例春、夏季高(分别占42.20%和41.70%),冬季低;相反,灰分所占比例冬季最高(达77.06%),夏季低。悬浮物干重的水平变动表现为St4采样点最高,出水口St1最低;悬浮物含量总体表现为沿水流方向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悬浮物干重的垂直水层变化表现为:4 m水层>表层>2 m水层>1 m水层>透明度0.4 m水层。采用悬浮物含量估算陈行水库滤食性鱼类的渔产潜力为37.32 t,可投放鲢15 400 kg,鳙560 kg。基于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陈行水库滤食性鱼类的渔产潜力为25.14 t,可投放鲢9 660 kg,鳙420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