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鳜蚌混养是将河蚌育珠和池塘养鱼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生态渔业形式。实践表明,鳜蚌混养每667平方米产鳜鱼30公斤以上,收珍珠15公斤~20公斤,可获纯利3500~4000元。  相似文献   

2.
秋浦花鳜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秋浦花鳜池塘健康养殖技术,包括池塘主养秋浦花鳜、秋浦花鳜与黄颡鱼混养、秋浦花鳜与河蟹混养等技术要点,以为秋浦花鳜池塘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淡水池塘虾蚌混养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海盐县百步镇6口罗氏沼虾养殖池塘为对象,比较了罗氏沼虾单养与罗氏沼虾、三角帆蚌混养两种养殖模式池塘中浮游甲壳动物的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及养殖水化因子的差异。结果表明:混养池塘中TN、TP、NO3--N与DO均显著低于单养池塘,而其它水化因子无显著性差异;养殖期间共鉴定出浮游甲壳动物22种,其中枝角类13种,占总种类数的59.09%;桡足类9种,占40.91%。混养池塘浮游甲壳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单养池塘,而Pielou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差异。单养池塘浮游甲壳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混养池塘。经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水温和总磷是影响浮游甲壳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的主要因子。典型对应分析(CCA)显示,浮游甲壳动物的时空分布主要受水温的影响。混养池塘罗氏沼虾产量(866.70±214.92kg/m2)极显著高于单养池塘(533.30±104.24 kg/m2)。结果表明,虾蚌混养对池塘中水质指标有一定的改善,虽然对浮游甲壳动物物种组成不造成影响,但明显地降低了浮游甲壳动物的多样性、密度和生物量,并且虾蚌混养可提高虾类产量。  相似文献   

4.
沅江市水产科技推广站站长王春来,在多年养鳜实践中积累了鳜鱼苗当年养成商品鳜的技术经验,他于5月中旬购进体长3厘米的鳜鱼种经短期强化培育达到7厘米规格后放入池塘养殖,至12月底可养成规格0.5公斤的商品鳜上市,每667平方米鳜鱼产量300公斤、利润4000元以上。他认为,池塘高效  相似文献   

5.
<正>2011年福建省华安县水产技术人员利用该县丰富的水源优势,在一口3335平方米(5亩)水面的池塘开展主养鲤鱼优质高效养殖指导。通过强化池塘清塘、以鲤鱼为主合理混养及投饵、施肥、水质调节、鱼病防治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取得良好效益。这口池塘从3月上旬放养至翌年元旦与春节期间陆续起捕,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鱼产量1373.2公斤,其中,主养的鲤鱼成鱼成活率达到95%,平均个体达到1.21公斤,其上市产品比一般池塘品质好、口  相似文献   

6.
沅江市水产科技推广站站长王春来,在多年养鳜实践中积累了鳜鱼苗当年养成商品鳜的技术经验,他于5月中旬购进体长3厘米的鳜鱼种经短期强化培育达到7厘米规格后放入池塘养殖,至12月底可养成规格0.5公斤的商品鳜上市,每667平方米鳜鱼产量300公斤、利润4000元以上。他认为,池塘高效养鳜主要应把握以下环节。  相似文献   

7.
秋浦花鳜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秋浦花鳜健康养殖技术,包括池塘单养、网箱养殖、池塘混养、大水面套养等几种养殖方法,以期为秋浦花鳜的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鱼蚌混养是江苏盐城农村地区水产综合经营的一种重要模式,但问题是池塘有机肥的来源困难。为此,当地将现有的鱼池养鹅生产技术推广到鱼蚌混养池塘放鹅的方式中,发展综合经营显出成效。通过立体养殖的生产配置,鹅生活在水面和陆地,其排泄物主要排入池中,  相似文献   

9.
单养和混养模式下三角帆蚌养殖池昼夜塘溶氧波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养和鱼、蚌混养两种模式下研究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养殖池塘夏、秋两季的昼夜溶氧波动特征,结果显示:试验养殖池昼夜溶氧波动范围在4.18~20.92mg/L;最大波动幅度16.74mg/L;总体溶氧值偏高,表、底溶氧差别不明显,夏季波动幅度较大。单养池塘的波动幅度大于混养。尽管单养投蚌饲料模式下池水叶绿素和净初级生产力较高,但蚌的生长混养依然优于单养。而且混养模式下,有利于降低水体的CODMn。  相似文献   

10.
介绍池塘蟹鳜混养技术操作规程,包括池塘设备、防逃设施、生物饵料、蟹种投放、鳜鱼种投放、水草培植、饲养管理、捕捞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鸭-鱼-蚌立体养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区的许多珍珠生产大户为解决池塘内有机肥的来源,不惜以每只鸭补贴1元的方式招养鸭户到鱼蚌混养池养鸭,利用鸭粪中未被鸭消化的残料饲养底层鱼。这种养殖方式,不仅充分利用了池塘水域和饲料资源,而且水上水下养殖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笔者等人在江苏盐城市盐都区水产村4口池塘2.67公顷水面进行南美白对虾与甲鱼混养,1年后,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池塘收获南美白对虾430.8千克、甲鱼463.6千克。具体做法如下。1.池塘条件。池塘进、排水设施齐全,每口池塘配备2~3台增氧机。水质无污染,盐度为0.1%。池塘四周设置高出池埂40厘米的防逃  相似文献   

13.
秋浦花鳜是安徽地方水产优良养殖品种。基于当前秋浦花鳜主要的养殖模式,对相关技术要点进行总结,系统归纳了秋浦花鳜池塘主养、混养,网箱养殖,以及大水面增养殖等多元养殖模式及其关键技术。在不同的养殖模式下,秋浦花鳜均表现出优异的适应性,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可进一步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14.
千斤珍珠塘技术小结曹迎庆江苏金坛市长荡湖水产管理委员会(213200江苏省金坛市直溪镇良田村农民尤二孝,1993年至1994年在20亩池塘中吊养嫁接蚌8万只,1997年剖蚌44230只,收获珍珠30818公斤,平均每只蚌产珠697克,亩产珠15?..  相似文献   

15.
在池塘中单养鳜鱼 (翘嘴鳜 ), 经 6个月的科学饲养管理 , 每 667平方米 (1亩 )鱼池可产商品鳜鱼 250公斤以上 , 毛利可超过 3400元 . 现将该项技术总结如下 , 供参考 .   ……  相似文献   

16.
在池塘中单养鳜鱼(翘嘴鳜),经6个月的科学饲养管理,每667平方米(1亩)鱼池可产商品鳜鱼250公斤以上,毛利可超过3400元。现将该项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鱼蚌混养是将河蚌育珠和池塘养鱼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生态渔业新形式。生产实践表明,其667平方米池塘产鳜鱼30千克、收珍珠2l千克,纯利约3500~4000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今日农村》2002,(4):23-23
一、技术简介鳜鱼养殖方式较多,既可进行池塘、水库、湖泊、河道养殖,又可进行网箱养殖。既可单养也可混养或套养。池塘、网箱以单养为主,水库、湖泊、河道则以混养套养为好。混养或套养时应根据养殖水域中天然饵料鱼的多少决定放养量。鳜鱼池塘单养和网箱养殖技术要求较高,养殖时必须配套养殖相应规格的饵料鱼,确保鳜鱼生产有充足的饵料。二、操作要点1.池塘单养鳜鱼。池塘以土池为宜,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米,池底淤泥较少、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每口池塘配备1.5千瓦增氧机一台,以保证容氧充足,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进行了池塘单养、主养、混养淡白鲳当年苗种,池塘混养淡水白鲳冬片以及当年苗种进行强化培育成大规格鱼种,再进行池塘养殖配套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省的自然气候条件下,池塘混养大规格的淡白鲳鱼种,能增加池塘养殖品种,增产增收。池塘混养平均全长9.5厘米,体重为37克冬片鱼种,经四个多月的养殖个体增重倍数为34.7,成活率98%,亩净增产157.2公斤,亩增纯利1638元。  相似文献   

20.
一、池塘的合理选择与设施建设1.池塘选择与建设鸭-鱼-蚌混养的池塘要求水质良好,水源充足,交通方便。养殖塘为东西走向的长方形,长宽比为2~3∶1,池基内坡比为1∶2~2.5,以延长日照时间,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增加水温。塘底要求平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