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杉木人工林经营质量管理及选控图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思祖  洪伟 《林业科学》1997,33(1):34-41
根据选控图的原理,用214株解析木建立选控系统,可对不同林龄、不同立地及不同林分密度的杉木人工林的林分经营进行质量管理。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准确而灵敏地对杉木人工林经营措施进行质量管理,为科学而直接地考核和评价经营措施质量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人工林经营密度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288块马尾松人工林标准地材料,以密度二次效应模型为基础,用连续状态的动态规划方法建立可变间伐间隔期的林分经营密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反映了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的密度动态,符合林分生长的一般规律,可为指导抚育间伐等经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经营水平对杨树(Poplar)人工林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该研究以欧美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人工林(林龄为5a)为研究对象,通过查找资料、咨询农户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经营水平林分的生长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较高的经营水平能够显著促进林分胸径和树高的生长,管理良好比无管理的林分,胸径和树高分别提高了34.6%和58.4%。(2)较高的经营水平也能够显著促进林分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蓄积的生长,管理良好比无管理的林分,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蓄积均提高了193.9%。(3)经营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增加林分的经济效益,管理良好的林分净收益达到(72630±7194)元/hm~2,比无管理林分[净收益为20843)元/hm~2]提高了248.5%。综上所述,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应努力提升杨树人工林的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4.
利用302块杉木人工林标准地材料,以密度二次效应模型为基础,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建立可变间伐间隔期的林分经营密度模型,配合形高模型及林分变量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编制了杉木人工林最优收获量表,为抚育间伐和生长预测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木麻黄人工林地持续利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木麻黄(CasuarinaequisetifoliacL.)为东南沿海营造防护林的主要树种,现有人工林面积逾100万hm2。建国以来木麻黄培育成效显著.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管理经验,造林技术有所创造发展,有效地发挥了森林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项功能。但因林分结构简单和经营方法不当.导致木麻黄人工林生态系统失调,面临着生长衰退、他力下降、林分更新困难和低效林分增加等局面,广东、福建等地均有类似报导,如何维持和提高木麻黄林土壤肥力,确保人工林地防护效能.已成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迫切问题。l木麻黄连我对林木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根…  相似文献   

6.
根据林分经营的特点,提出了林分经营专家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知识获取和知识表达方式、推理机制以及不精确信息处理方法,并开发了杉木人工林林分经营专家系统原型,本系统根据用户所输入不同的年龄、林分密度和地位指数就可作出相应的林分经营决策,使森林经营决策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信州落叶松人工林生长模型及其系统收获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小贤 《林业科学》1997,33(1):42-50
系统收获表能预测现实林分在各种经营体系下的生长过程和收获量。本文根据信州落叶松人工林固定标准地观测数据,从林分和单木两个水平分析和建立了生长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信州落叶松人工林系统收获表,提出系统收获表的一般编制方法。本研究的特点是以现实林分为研究对象,建立全林分生长模型和林分径阶生长模型,将前者的总生长量通过后者分配给各直径阶和树高阶,以保证林分水平的预测结果和单木水平的生长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人工林空间结构优化及可视化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实现人工林的近自然化改造,以帽儿山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可视化模拟为手段,以林分空间结构优化为目标,以常用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为切入点,按照森林演替的一般规律构建樟子松人工林的空间结构优化方案,并将其与林分三维可视化模拟模型进行耦合,建立樟子松人工林三维可视化经营模拟系统.模拟实例表明:林分的平均角尺度从0.461提高到0.487,林木分布格局由均匀分布变为随机分布;林分混交度由0.284上升到0.308,混交程度得到提高;林分大小比由0.515变为0.481,林木个体生长的优势程度得到提高;基于林分空间结构的择伐,使林分空间结构得到了显著优化.该系统可以在虚拟森林环境中实现对森林经营过程的模拟、经营方案的评价和优化、林分未来生长状况的预测以及森林经营活动对林分结构的影响,为我国人工林的科学经营和管理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利用杉木人工林现场实际造材样木以及木材价格、生产成本、税费等技术经济指标测算单木纯收益,并建立单木货币预估模型。以年龄、地位指数、林分密度为辅助变量,选择Korf理论生长方程构建杉木人工林全林分模型,结合单木货币预估模型按经营类型编制杉木人工林林分货币收获表。应用林分货币收获表,既可预估林分在各种年龄时的木材产量及与材积有关的林分因子,同时还体现了林分货币收获量,在森林资源经营、资产化管理和资产评估中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落叶松人工林经营技术的论述,提出了提高落叶松人工林林分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浅议我国人工林的近自然林经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析了我国人工林的现状和人工林林分质量问题,依据近自然林业的理论,提出我国人工林的近自然林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江西永新县31块杉木人工林林分生长过程解析标准地资料.分析了立木株数随林分平均直径的变化规律。通过林数标准化,将合标准地林分蓄积量转换到标准林分(郁闭度1.0)水平,采用改进的8参数Chapman-Richards函数,用Marquardt迭代法建立了以地位指数和年龄为解释变量的杉木人工林多形标准蓄积量收获模型,为立地质量评价和森林资源的生长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在遂昌调查的标准地资料,建立杉木人工林平均胸径、林分平均高、每公顷断面积和林分蓄积量生长方程,以此编制杉木人工林现实收获表,并简单分析遂昌县杉木人工林的生长特点,预估了杉木人工林的年生长量。杉木是遂昌县最重要的用树树种之一,从70年代初大规模人工造林以来,已营造杉木人工林56278hm2,蓄积量1029876m3,如何提高杉木人工林的经营效益,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对现有杉木人工林的调查,编制现实收获表,为生长预估、森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经营的好坏也影响着我国南方地区森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败。而人工林经营主要是通过调控密度来实现的,适宜的林分密度以及合理的密度调控可以改善林分生长状况,从而提高杉木林分的质量和产量。本文主要从杉木人工林造林密度的设计、调节以及效益来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杉木人工林标准蓄积量收获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31块形杉木人工林林分生长过程解析标准地资料,分析了立木株数随林分平均直径变化的规律。通过株数标准化,将各标准地林分蓄积量生长过程数据转换到标准林分(郁闭度1.0)水平,采用改进的8参数Chapman-Richards函数,用Marquardt迭代法建立了以地位指数和年龄为解释变量的杉木人工林标准蓄积量收获模型,为立地质量评价和森林资源的生长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之首,但人工林的质量并不高,且大多林分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低,针叶化现象较严重,不利于地力维持和林分生产力提高.基于FSC森林认证体系及其认证模式,分析林改后FSC森林认证体系对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借鉴作用,包括人工林的经营应在法制的框架内实施,人工林的发展要考虑生物多样性和社区利益,实现“近自然化经营”,制定规范的人工林经营方案等我国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徐州市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50年生侧柏人工林不同经营密度与林分生长之间的关系规律。根据调查数据,绘制了不同密度侧柏林的径阶分布曲线;建立了胸径、单株材积、林分蓄积与密度的相关数学模型;并选出适合徐州石灰岩山地侧柏林生长的最优模型,为徐州市侧柏人工林的密度管理和林分生产力的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虑湖南杉木人工林的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和林分年龄,基于混合效应构建最适宜的林分平均高与优势木平均高相关关系模型,为湖南杉木人工林的立地质量评价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南省内设置的512块杉木样地数据为基础,基于基础线性模型,利用数量化方法Ⅰ、k-means聚类和线性混合效应回归建模方法,构建基于混...  相似文献   

19.
红松刺嫩芽人工混交林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龄组红松人工林内栽植不同密度的刺嫩芽,既改善林地条件,又增强林分稳定性,优化了林分结构,提高了生态效益,且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林分经济效益,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0.
采用马毛松大径材人工培育经营类型40a生的林分解析材料,对马尾松大径材人工林林分的胸径、树高与材积的生长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为马尾松大径材人工林的多项经营措施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