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氧设备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宏斌 《中国水产》2011,(11):49-50
养殖水体中的溶氧水平关系到养殖水生动物的生存、生活和生长,进而关系到养殖成败和养殖效益的高低。根据对我国传统池塘养殖水体中溶氧水平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在水体总溶氧量中,70%左右的溶解氧来自于水体中的植物尤其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30%左右来自于大气的溶入。通常情况下,水体上层的溶氧量较高,池塘底层水体的溶氧量较低,往往低于lmg/L。溶氧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殖鱼、虾的摄食量、饲料转化率以及生长速度。据有关资料显示,养殖鱼类在溶氧Nc3mg/L时的饲料系数要l:t4mg/L时增大1倍;在溶氧量7mg/L时,  相似文献   

2.
对复合微生物渔肥与常规化肥在池塘养鱼中的使用效果作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使用化肥相比,复合微生物渔肥能显著降解水体中亚硝酸盐和氨氮等有害物质,增加水体溶氧量,加快水体浮游生物的繁殖速度,为鱼、虾等水生生物提供优质的天然饵料,并提高水产养殖品种的免疫力,促进水生生物的健康生长,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为人们提...  相似文献   

3.
复合硝化细菌制剂降低亚硝酸盐浓度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亚硝酸盐对鱼、虾、蟹的危害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积聚会导致水体中藻类非正常死亡、引起水体溶氧急剧下降、有害气体增多,有害细菌和条件致病菌大量滋生,造成鱼、虾、蟹等养殖动物的体质下降,抗应激能力差,易导致各种病原菌的侵袭,造成养殖动物疾病的大量暴发且难以  相似文献   

4.
三、生态养殖技术三要素 1.水质清新,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池塘需要经常换清水,增加水体溶氧量。一般5月下旬就得间隔7天加水一次。6月根据天气变化、池塘水质、pH值、水体溶氧量进行不定时地灌入清水,加水是以白  相似文献   

5.
罗氏沼虾具有生长快,食性杂、易于饲养管理等优点,作为一个养殖新品种,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为能做到科学养虾,我们进行了罗氏沼虾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目的是探讨从池水的溶氧量和虾的耗氧率之间的相互关系,计算出合理的放养密度,从而可以最有效地利用水体。所以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不仅对罗氏沼虾的饲养,还对虾的运输和越冬方面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单细胞藻类与我们的水产养殖息息相关,不同的单细胞藻类品种及组成使养殖水体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单细胞藻类是鱼、虾、蟹、贝类等的直接或间接饵料;水体中单细胞藻类的优劣决定了鱼、虾、蟹、贝类等生态环境的好坏.在水体中培养单细胞藻类有多种方法,笔者将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6.日常管理(1)保持箱内的高溶氧水体环境。水化学和鱼类学知识告诉我们,溶氧水平是提高鱼产量的重要条件。低溶解氧水体易使鱼类正常的呼吸、生理代谢发生紊乱,导致鱼类摄食量下降、食物转化率降低、生长缓慢。当水中的溶氧量充足时,鱼摄食旺盛,消化率高,生长快,饵料系数低。当水中的溶氧量过少时,鱼的正常活动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缺氧时可引起鱼的死亡。草鱼、鲢、鳙、鲤等鲤科鱼类,要求水中溶氧量不应低于4毫克/升,低于2毫克/升就会产生轻度浮头。当降至0.6~0.8毫克/升时,就会产生严  相似文献   

8.
养殖银龙鱼就是人为地模拟一个适合银龙鱼生长的生态环境。银龙鱼是一种健壮的大型鱼种,成活率较高。要养好银龙鱼必须有一定的饲养器材,才能使银龙鱼健康生长,真正起到观赏的作用。而且在饲养银龙鱼过程中,需注意水温、水质、水的硬度、水的酸碱度和水中的溶氧量等因素。若长期水质不良,或感染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银龙鱼就会发病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9.
池塘是一个封闭的养殖水体,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养鱼、养虾先要养水。优化池塘的养殖环境,必须从培水期做起,对水质进行综合调控,定向培育天然饵料,活化水体底质,提高水体的载氧量,充分利用池塘的条件,使水体不间断流动运转,消除溶解氧、温度分层,均匀混合水体,为鱼虾苗早期生长营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养殖银龙鱼应人为地模拟一个适合银龙鱼生长的生态环境。银龙鱼是一种大型观赏鱼类,成活率较高。要养好银龙鱼必须有一定的饲养器材,才能使银龙鱼健康生长,真正起到观赏的作用。而且在饲养银龙鱼过程中,需注意水温、水质、水的硬度、水的酸碱度和水中的溶氧量等因素。若长期的水质不良,或感染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银龙鱼就会发病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