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该文在介绍了太湖县油菜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技术瓶颈,即油菜生产作业机械引进滞后、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油菜品种短板、种植布局规模化与规范化不够、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有待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太湖县油菜生产实现机械化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合理选用机型,农机农艺配套,实施人工催熟等。  相似文献   

2.
油菜新品种“沪油17”全程机械化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年来对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笔者筛选出适宜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油菜新品种"沪油17",形成了"沪油17"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农机、农艺配套的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油菜(Brassica napus L.)绿色高效技术"12345"模式是以高产为基础,以绿色高效为目标,按照品种农机农艺相融合的要求,以机械为载体,集成应用高产高油宜机械化品种陕油28和秦优28来实现高产目标;应用控氮配方施肥技术和精准施药综合防治技术来实现绿色目标;利用机械化精量直播技术、三位一体无人机飞防技术和提效减损机械化收获技术,采取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路线开展生产,实现了油菜从种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可以实现每公顷用工15个以下,肥、药减施20%,生产成本下降至4 500元左右,生产油菜子3 000 kg左右,纯收益7 500元的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4.
溆浦县于2012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湖南省唯一的"稻-油"两熟制油菜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承担试点以来,该县从遴选品种、引进机械、筛选技术、加速农机农艺融合等多个环节入手,积极解决油菜机械化生产问题,初步探索形成了一季稻区油菜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通过筛选合适的品种搭配,推广适宜的耕种机械,正确使用除草剂,机械直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视苗追肥控水,机械收获等关键技术,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比传统油菜种植可节省用工67.5个/hm2,产量基本持平,节支增收达4 200元/hm2,实现了高产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从市场需求、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等方面对镇油5号的成功育成进行分析总结,分析了目前适合全程机械化作业油菜品种选育与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新的育种目标形势下的油菜育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全程机械化是油菜生产的必然趋势,鉴于目前中国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仍然较低,本研究通过对直播油菜机械化生产现状进行分析,从品种选择、耕地整地、播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6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适宜中国直播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高产高效农艺措施。针对直播油菜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及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以期提高直播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推动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渭南市在油菜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品种单一、管理粗放、机械化生产发展严重滞后等问题,导致其产出效率低下、生产成本过高,经济效益不佳,这些问题制约了本市油菜产业的绿色高效发展,严重削弱了广大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本文作者详细阐述了渭南市油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同时提出促进本市油菜产业绿色高效发展建议,一方面必须从品种筛选、栽培管理和机械化生产模式等方面优化油菜生产,促进机械化、信息化融合程度,提高渭南市农机农艺水平;另一方面加快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有效提高油菜产业收益,从而提升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以期为渭南市油菜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该文详细剖析罗平油菜生产的自然、农艺、农机和成本现状及存在问题,就降低油菜生产成本,稳定大宗农产品油菜生产面积和总产,保证食品安全,提出加快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大荔县玉米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大荔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玉米种植面积大但平均产量增加缓慢,存在问题较多。针对目前生产现状剖析存在问题,主要为品种多乱杂,管理粗放,土壤耕层变浅,病虫害严重等。提出加强项目示范带动实施品种区域种植、农机农艺结合发展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管理、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0.
2014-2015年在城固县开展稻茬免耕直播油菜沣油737播量试验,探索出稻茬免耕直播油菜适宜的播量及农机农艺参数,为油菜节本高效及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奠定了油菜稳定发展的基础。试验表明稻茬免耕直播油菜沣油737适宜的播量为每亩300-350克,并随播量增加,株高、分枝及主花序长和角果数等呈递减趋势,而分枝节位呈递增趋势,有利于机械收割。  相似文献   

11.
油菜全程机械化栽培具有省工、省费用、效益高特点,是制约关中地区油菜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笔者通过机收油菜品种筛选和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只要选用适合机收的品种、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解决好配套机械,把品种、农艺和农机三个方面融合,油菜全程机械化栽培就完全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合陕南地区全程机械化种植的油菜品种,根据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对品种的特殊要求,特引进13个油菜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秦优28、陕油28、圣光127、华早291、渝油28等5个品种产量高、株高适中、抗倒伏能力强;生育期上秦优28、陕油28、秦油10号稍偏迟但花期较为集中,圣光127、华早291较短,成熟一致性均较好,均适宜作为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品种进行推广;渝油28虽表现出丰产、抗病、抗倒特性,但其花期偏长,成熟一致性较差,不宜作为全程机械化种植品种;其余参试品种均表现产量不突出,也不宜作为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13.
郭燕 《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30-131
分析了潜山县目前油菜全程机机械化生产面积占比重低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改进农机、农艺作业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机械化发展是江苏省水稻高质高效生产的第一动力。近10年江苏省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机械总动力和高质量高性能农机装备数量迅速增加,耕整地和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机械种植水平快速提高,2013年后增速趋缓;水稻高效植保机械、秸秆处理、机械烘干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江苏省水稻生产机械化还存在以下问题:水稻种植机械化短板依然薄弱,存在机插面积下降和直播面积抬升的“隐忧”;前茬麦秸秆高质量还田整地水平不高,缺乏秸秆全量还田高质量耕整地机械;高质量植保机械化水平亟待提高,高效植保技术需进一步研究创新;农机农艺和农机化信息化需加强融合创新;农机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针对性提出江苏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对策与建议:加快稻田“宜机化”设施建设;加大高质量秸秆还田整地和机械种植的机艺融合创新;加大水稻生产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创新;加大农机社会服务主体“多元化”,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创新;切实制定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农机政策,加大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短板”的农机补贴力度。  相似文献   

15.
适合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油菜品种的选育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总结了适合于全程机械化作业的镇油5号的育种实践和育成应用;结合镇油5号在生产中适合机械化作业的表现,探讨了适合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油菜新品种育种的途径和技术以及在推广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油菜机械化生产的不断发展,筛选适合汉中地区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品种迫在眉睫。试验对15个油菜新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和抗性等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适合汉中地区油菜机械化生产的有荣华油4号、德油杂12、陕油28、沣油737、汉油9号等5个品种,适宜在汉中地区作为油菜直播机收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耒阳市油菜种植规模逐渐扩大、油菜品种不断优化、全程机械化开始起步和菜籽油供需缺口明显的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目前耒阳市油菜产业存在单产水平低、机械化程度不高和加工利用落后等问题,并针对当前油菜生产现状,提出了多渠道多形式加大资金投入、引进优良品种及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提升油菜籽加工产业化程度和拓展油菜产业开发增收能力等有效对策和措施,为耒阳油菜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农村劳动力结构的显著变化和保障粮食安全要求耕地单产的不断提高,加快实现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农机与农艺紧密结合,已经成为小麦发展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文章总结了陕西省户县小麦种植现状和农机作业情况,分析了影响本地小麦生产中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因素,提出了改进本地区冬小麦种植方式、促进农机具在小麦种植中充分利用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牙克石市油菜农机农艺综合配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克石市油菜种植基本实现了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不断总结完善油菜机械化丰产栽培技术,在生产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与调查研究,从农机具选用、耕整地作业、品种选择、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田间管理及适时收获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相应的农机农艺配套技术措施及要求,总结提出了牙克石市油菜农机农艺综合配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20.
通过油菜品种筛选和机播密度试验,筛选出适合瑞安市种植的油菜品种浙油51、浙油33、浙油18,再用筛选出有代表性的浙油51试验出合适的种植密度,结合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形成一套完整的瑞安市油菜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应用于瑞安市油菜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