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9个菊花品种叶片、茎段为外植体,用6种分化培养基与3种生根培养基直接再生不定芽,研究激素组合及外植体对不同菊花品种直接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9个品种的茎段与6个品种的叶片都有较高的再生能力,但品种"28","5-17"的叶片未分化出不定芽,品种"11"的叶片再生率也不高;多数菊花品种茎段的再生能力高于叶片;再生率为84%~100%,繁殖系数为2.3~9.4,可应用于工厂化快繁与基因工程育种。  相似文献   

2.
以9个菊花品种叶片、茎段为外植体,用6种分化培养基与3种生根培养基直接再生不定芽,研究激素组合及外植体对不同菊花品种直接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9个品种的茎段与6个品种的叶片都有较高的再生能力,但品种“28”,“5-17”的叶片未分化出不定芽,品种“11”的叶片再生率也不高;多数菊花品种茎段的再生能力高于叶片;再生率为84%~100%,繁殖系数为2.3~9.4,可应用于工厂化快繁与基因工程育种。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最适盆栽小菊品种,建立再生转化体系,以11个盆栽小菊品种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比较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和抗生素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及生根等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1个品种中再生率最高的为微风深红,其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NAA,再生率为95.0%;叶片分化对卡那霉素和潮霉素的抗性选择压分别为15、10 mg/L;对植株生根的抗性选择压分别为10、8 mg/L;羧苄青霉素抑菌浓度最适范围为200~400 mg/L。本研究建立了盆栽小菊叶片外植体的高效再生及转化体系,为今后菊花的转基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开封菊花的部分品种的外植体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开封本地的菊花品种的叶片,茎段和茎尖为外植体,在配比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素NAA和6-BA的MS基本培养基上诱导培养,通过外植体直接培养的途径获得再生植株,通过比较,获得了能够形成大量的,稳定的再生植株。通过不同品种的再生频率的比较,为基因转化建立了高效稳定的再生体系,为菊花基因工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菊花粉妆'粉色和其发生嵌合花色的花瓣为试材,研究了6-BA 和NAA 不同浓度配比对花瓣离体再生的 影响,建立了花瓣外植体的再生体系,观察分析了花色嵌合花瓣再生植株的花色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菊花品种 粉妆'花瓣再生的最适配方为MS +6-BA2.0 mg/ L + NAA1.0 mg/ L,再生芽分化率达93.3%,单个外植体平均再生 不定芽数为10.0 个,采用1/2MS 培养基,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达100.0%。花瓣再生植株的花色发生广泛变异,粉 色花瓣再生植株的花色呈现从白色到黄色多色变异,且粉色占的比例最高,但没有花色嵌合体出现;而嵌合花色的 花瓣再生植株发生变异的花色更为丰富,从白色到橙红色均有分布,且与亲本相同或相似的花色占的比例最高,部 分植株还可以保持花色嵌合性状,但嵌合的花色仅为白色与粉色的嵌合,嵌合花色形成率为4%;因此,菊花品种 粉妆'经过组织培养可以部分保持嵌合花色。   相似文献   

6.
不同基因型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26种不同基因型小麦成熟胚为外植体,采用1种诱导培养基、3种分化培养基,研究了不同基因型间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出愈率及植株再生率差异显著,豫麦21号在26个小麦品种中表现最佳,3种分化培养基的分化效果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
利用赤霉菌菌素作选择压,在MS基上用小麦品种间杂交幼胚作外植体,研究了它们愈伤组织形成及幼苗分化;分化成株的再生植株在田间接种鉴定了它们的抗病性。在毒素作用下,品种间杂交幼胚外植株可形成愈伤组织并分化成苗,但数量明显低于未经毒素处理的外植体。  相似文献   

8.
月季萨蔓莎不定芽的直接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月季品种萨蔓莎为试材研究不同外植体、叶片位置、暗培养时间和激素组合对月季不定芽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月季萨蔓莎在含1.5 mg·L-1TDZ和0.05 mg·L-1NAA的MS培养基上黑暗培养8 d后转入含0.5 mg·L-1 BA和0.01 mg·L-1NAA的MS培养基光下培养,再生效果最好,小叶外植体和复叶柄的再生率分别为51.8%和10%。小叶的叶位对植株再生无显著影响,暗培养时间过长,外植体易形成愈伤组织而不利于不定芽的分化,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生长素浓度升高易导致愈伤组织形成而影响植株再生。本研究所建立的不定芽直接再生系统可用于该品种的转基因遗传改良研究。  相似文献   

9.
影响芝麻子叶离体培养植株再生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芝麻品种橡芝5号成熟种子的子叶切段,培养在MS附加不同成分的培养基上,子叶外植体的培养效果不同。以6—BA5mg/L与IAAlmg/L,的激素组合分化效果最好,培养基中单独添加AgNO_3或ABA均能促进植株再生,且AgNO_3作用优于ABA。AgNO_35mg/L和ABA1.0mg/L,配合获得了更高的植株再生频率,分化频率为83%。同时,不同状态下来源的外植体及暗培养处理对子叶外植体的培养效果不同。在本实验条件下芝麻离体培养分化途径为子叶直接分化成芽。  相似文献   

10.
以菊花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无菌体系的建立以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菊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筛选抗生素G418和抑菌抗生素美罗培南对菊花叶片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Na Cl O为主要灭菌剂,处理20 min,同时加入2滴Tween-20,灭菌效果最佳。最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培养基为MS+0.1 mg/L NAA+1.0 mg/L 6-BA,平均每外植体上可诱导出5.3个芽。G418浓度为15 mg/L能完全抑制外植体的分化;低浓度的美罗培南对菊花叶片再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是高浓度反而促进叶片的分化。  相似文献   

11.
用于叶绿体基因组转化的马铃薯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马铃薯不同品种、不同外植体类型的植株再生能力差异极大.阿诗洋芋、K-18、287、丽薯3号、丽薯4号和紫依的分化率较低,在0~27.8%.多数品种带叶柄的叶片再生能力大于叶盘,茎段分化率最低.会-2是最易诱导植株再生的品种,不同外植体的分化率在20.8%~92.2%,叶盘分化率最高,达92.9%,且平均分化芽数达8.2个,适合于会-2的壮观霉素浓度为100 mg/L.筛选出了用于叶绿体转化的马铃薯会-2的高效再生体系和壮观霉素浓度,为Bt基因导入马铃薯叶绿体基因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玉米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玉米自交系18红和18白为材料,取其幼胚、茎尖、成熟胚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述4种外植体均可诱导出愈伤,但仅从幼胚和茎尖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后获得了再生植株,而成熟胚和下胚轴不能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别以甘薯品种徐薯22的叶片与茎尖作为外植体,研究利用不同外植体通过体细胞胚胎再生途径得到再生植株的方法。[方法]将徐薯22的叶片和茎尖分别置于MSB和MSD培养基中诱导胚性愈伤,再将胚性愈伤置于MS培养基培养,观察体细胞胚的发生情况,最后对不同外植体得到的植株再生频率进行比较。[结果]用叶片作为外植体得到的胚性愈伤平均诱导频率为95.69%,而茎尖的则为30.56%;不同外植体在体细胞胚发生途径中的形态特征有一定差异;用叶片作为外植体的植株再生频率为60.61%,用茎尖的则为22.00%,且采用不同外植体诱导得到的再生植株无形态变化。[结论]在该试验中,体细胞胚的发生及植株再生的最适外植体为甘薯品种徐薯22的叶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别以甘薯品种徐薯22的叶片与茎尖作为外植体,研究利用不同外植体通过体细胞胚胎再生途径得到再生植株的方法。[方法]将徐薯22的叶片和茎尖分别置于MSB和MSD培养基中诱导胚性愈伤,再将胚性愈伤置于MS培养基培养,观察体细胞胚的发生情况,最后对不同外植体得到的植株再生频率进行比较。[结果]用叶片作为外植体得到的胚性愈伤平均诱导频率为95.69%,而茎尖的则为30.56%;不同外植体在体细胞胚发生途径中的形态特征有一定差异;用叶片作为外植体的植株再生频率为60.61%,用茎尖的则为22.00%,且采用不同外植体诱导得到的再生植株无形态变化。[结论]在该试验中,体细胞胚的发生及植株再生的最适外植体为甘薯品种徐薯22的叶片。  相似文献   

15.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任何组织、细胞、器官都能再生植株,但事实上,不同品种、器官之间的分化能力差异很大,外植体的制备和培养又是建立在无菌操作基础上的一门技术,选择适宜的外植体是确保外植体培养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把好材料的灭……  相似文献   

16.
影响马铃薯叶圆片植株再生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山东省广泛栽培的马铃薯品种为材料 ,对影响马铃薯叶圆片植株再生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 :在诱导分化培养基中附加 4mg/LAgNO3 可使鲁马一号叶圆片再生率由对照的 40 %提高到 81 % ,培养基中加入 0 2mg/L的ABA也能提高植株再生频率 ,但影响幅度不大 ,且高浓度ABA (>1mg/L)抑制再生。不同品种 (基因型 )、不同苗龄以及外植体类型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马铃薯叶圆片外植体的再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培育耐寒性强的地被菊花[Dendranthema grandiflorum (Ramat.) Kitamura]新材料。【方法】 以Fall Color品种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探讨胚状体诱导所需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和诱导培养时间等条件。【结果】叶片外植体在添加0.75 mg·L-1 2,4-D的诱导培养基上诱导15 d,再进行分生培养,不仅能够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形成,还能够诱导胚状体发生,并进一步诱导芽再生,最终93%的供试外植体通过胚状体途径获得芽的再生。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35S启动子驱动的逆境诱导转录因子DREB1A基因导入该品种。转化株在低温下的种子发芽率、扦插苗生长以及植株露地越冬生长状况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地被菊花Fall Color体细胞胚再生途径,并成功地获得了具有越冬耐性的地被菊花转化株系。  相似文献   

18.
白桦组培再生系统的研究(II)——影响因素及培养程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s)组培再生系统的研究(I)”的基础上,以展叶顶芽,休眠腋芽和处子为最初外植株,通过初始培养获得无菌苗后,选取无菌苗的不同部位作外植株,如:茎节,嫩枝,愈伤组织等,经过诱导培养,分化培养及生根培养,形成再生植株,研究了培养基,激素种类及浓度,无性系,外植体类型,蔗糖浓度对诱导及生根的影响,提出白桦组培的最佳条件及程序,最佳无性系的一个外植体,经三次  相似文献   

19.
大白菜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大白菜3个结球类型的不同品种(自交系)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基因型、不同外植体及不同培养基附加成分对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白菜不同基因型间不定芽分化率有明显差异,以叠抱类型的“秋白19号”和合抱类型的“福山包头”再生率较高,直筒类型大白菜不定芽分化率低;带柄子叶是离体培养较理想的外植体,分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mg/L+NAA0.5mg/L+AgNO3 4mg/L+ABA0.3mg/L+蔗糖3.0%+琼脂1.0%。建立了大白菜带柄子叶的高频再生系统,从接种到获得再生植株只需55—60d。  相似文献   

20.
6-BA对番茄外植体诱导分化及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6-BA对番茄外植体进行诱导分化不定芽,观察6-BA对番茄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发现低浓度的6-BA可以使番茄子叶分化成植株,高浓度6-BA容易使外植体褐化坏死,且6-BA浓度越高则越不利于植株的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