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在沧州地区,对沧州苜蓿、中苜1号、保定苜蓿、皇后苜蓿、安斯塔和北若叶6个国内外苜蓿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观察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安斯塔、中苜1号、皇后苜蓿、北若叶、保定苜蓿5个品种之间产草量差异不显著,但5个品种与沧州苜蓿之间产量差异显著;安斯塔和保定苜蓿产草量较高,再生性也较强,但品质较差;中苜1号、皇后苜蓿和北若叶3个品种不仅产草量高,而且品质优良;沧州苜蓿虽然品质优良但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抗蓟马苜蓿新品系及其他3个苜蓿品种的物候期、越冬率、田间密度、草产量、干鲜比、生长规律、茎叶比、根颈粗度、种子产量、种子品质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个品种生长曲线均符合二次方程y=ax2+bx+c。综合产量、品质以及各项因素,抗蓟马苜蓿是1个优良品系,可以在我国北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优良品种对提高作物产量,改进品质和增强抗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选用优良的品种对提高苜蓿草产量和品质非常重要。本文从苜蓿种子田的建植、播前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检验五个方面介绍了苜蓿种子生产技术措施,以供苜蓿种子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客观评价不同苜蓿品种在庆阳黄土高原区的产量性状、适应性和品质特性,2010—2014年对8个地方苜蓿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均能在当地种植,其中保定苜蓿年均干草产量为1.34 kg/m~2,具有高产、生长快等特性,在庆阳黄土高原区表现最好,更具推广优势。  相似文献   

5.
2007年通过对24个国外紫花苜蓿品种产量性状及品质特性的比较研究表明,其产量性状及品质特性优异的品种有:大叶苜蓿、Magna601、农宝、胜利者、Ladak+、MagnumV-Wet和霍普兰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苜蓿秋眠级与其生产性能及越冬的关系,筛选适宜在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方法】以国内外5个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为材料,2014-05-20将其播种于和林格尔试验地,2015-2017年连续3年调查物候期和越冬率,测定苜蓿鲜、干草产量及营养成分(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计算相对饲用价值(RFV),根据3年平均干草产量与RFV的耦合作用筛选出最优苜蓿品种。【结果】秋眠级越低的苜蓿品种,其春季返青越晚;秋眠级越高的苜蓿品种,其越冬率越低。5个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3年平均鲜、干草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以金皇后苜蓿鲜、干草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苜蓿品种(P0.01);草原3号苜蓿的3年平均CP含量和RFV值最高、ADF和NDF含量最低;驯鹿苜蓿的3年平均ADF、NDF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苜蓿品种(除金皇后ADF含量外)。根据苜蓿3年平均干草产量与RFV值的耦合结果,确定金皇后和草原3号属于最佳苜蓿品种。【结论】苜蓿秋眠级别与越冬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秋眠级为1~3级的苜蓿品种金皇后和草原3号在3年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越冬率及营养品质方面均表现较好,适宜在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7.
以高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赛迪10、杰力和巨能M995为材料,在湖南长沙酸性红壤地区进行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紫花苜蓿品种在4~7月可收获鲜草4次,鲜草总产60 666.67~70 666.67 kg/hm2,干草总产12 009.39~12 673.54 kg/hm2,赛迪10和杰力在品质上达到一级苜蓿干草的要求,巨能M995达到二级苜蓿干草的标准,说明这3个紫花苜蓿品种可在湖南酸性红壤地区种植。从生长特性、根系指标、产量和营养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认为赛迪10和杰力较巨能M995的适应性更好。  相似文献   

8.
选用国内外17个苜蓿品种,连续3年(2006-2008年),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进行田间调查和实验室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对各性状进行分析以及品种评价。10个主要性状可以概括为5个因子,即生长因子、品质因子、茎叶因子、株型因子和产量因子。在育种过程中,应考虑这5个主因子及其相关性,进行合理选育。结果表明,17个国内外品种被分为5类,国内品种农艺性状突出,而国外品种则在品质性状上表现出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陕北苜蓿为对照,对引进国外的1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物候期、产草量及营养成分等品质特性和生产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之间物候期无明显差异;通过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得利、皇冠干草产量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同期各试验品种粗蛋白质含量有一定差异,按照豆科牧草干草质量分级标准,粗蛋白质19.0%为特级,试验品种有8个为特级;经过综合评价表现良好的品种是三得利和皇冠,可在我省及毗邻省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苜蓿种植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苜蓿品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品比试验选用10种国内外苜蓿品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产量以美国、爱达荷、瑞典、美国紫品种为高;蛋白质含量以美国、美国爱达荷为好,我国新疆大叶和陇东2品种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1.
自2002年起连续5年对关中地区7个高产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个高产品种在关中地区生长良好,5年平均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当地对照品种,其中"放牧者"最高,达27 243 kg/hm2,比CK高65.15%.各品种年际间产量差异显著(P<0.05),最高产量出现在第3年,最佳利用年限为4年.累积株高与产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可以用来估产.7个品种再生性比"关中"好,应加强后茬管理,以获得更高牧草产量.  相似文献   

12.
几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生长速度、生育期、产草量、抗寒性、抗旱性等项指标进行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国内品种抗寒和抗旱性强,返青早,越冬率达100%;日本品种直立性好,利于机械收割;美国品种生长速度快,再生性强,再生草产量高。其中,保定苜蓿、中苜一号和安斯塔综合表现好。  相似文献   

13.
景艳  程积民  王倩  李鹏远  贾红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3039-3040,3125
以关中紫花苜蓿为材料研究了杨陵地区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土壤水分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结果表明,3年生紫花苜蓿株高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盛花期刈割时,鲜草产量达到40 970 kg/hm2;紫花苜蓿生长的地上生物量以第1茬最高,水分利用率以第2茬最高,第3茬最小;紫花苜蓿0~2m土壤水分变化与降水及苜蓿不同发育期的吸收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不同苜蓿品种刈割时期与产草量·粗蛋白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苜蓿刈割时期与产草量、蛋白质含量的关系。[方法]以6个不同的苜蓿品种为材料,于2002年刈割2次2、003年刈割4次2、004年刈割2次,每次刈割后测定苜蓿的产量、粗蛋白含量。[结果]1年刈割4次,6个苜蓿品种的粗蛋白含量均以第2茬最高,其次是第3茬,第1茬最低,其中苜蓿王和爱菲尼特平均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22.95%和22.53%;干草产量均以第1茬最高,其次为第3茬和第4茬,第2茬最低。1年刈割1次,6个苜蓿品种播种当年的粗蛋白含量均高于第2年。6个苜蓿品种2003年、2004年干草总产量均高于2002年。[结论]1年刈割4次,苜蓿的粗蛋白含量以第2茬最高,干草产量以第1茬最高。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10种紫花苜蓿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了国内外10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我国河南省种植的主要生产性能及适应性。结果表明,国外苜蓿品种种子质量较高,在我国河南地区普遍生长良好,均能安全越冬,生产性能一般优于我国地方品种。在10个苜蓿品种中,78,MHA1和78-1的年鲜草产量较高,分别为93365.6,89837.2和87770.4kg/hm2;78,赛特和MHA1的年干物质产量较高,分别为18309.0,18049.2和16799.6kg/hm2;赛特,78,MHA1和78-1的年蛋白质产量较高,分别为4163.7,3919.1,3593.5和3568.7kg/hm2。这些品种能够满足不同生产目的的需要,可以在我国河南地区推广种植。研究还发现,各品种的茎叶比、年干物质产量、年蛋白质产量等主要生产性能指标之间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紫花苜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与盐胁迫的相关性。[方法]以6个苜蓿品种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盐胁迫对紫花苜蓿重要品质性状和鲜草产量的影响。[结果]紫花苜蓿的粗蛋白含量在品种间与NaCl浓度间的差异均不显著;粗纤维含量在品种间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中苜1号与其他各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粗灰分含量仅在NaCl浓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在NaCl浓度为0.400%时平均粗灰分含量最高;鲜草产量在品种间、盐浓度间及其互作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在NaCl浓度0.200%时多数品种的产量最高,当盐浓度大于0.300%时不同品种间的产量差异则迅速增大。[结论]盐胁迫对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和粗纤维含量没有影响,但对粗灰分含量和鲜草产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更深入了解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佳木斯地区生长及生产特性,从而更好地研究其在北方地区的抗寒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在不同生长时期进行产量性状的测定.[结果]播种当年龙牧803植株最高,为66.80 cm;龙牧808单位长度株数、分枝数最高,分别为94株、184分枝,且全区产量最高;各品种在本地区越冬率均为100%;第一茬刈割测定各苜蓿品种产量顺序为龙牧808>龙牧803>驯鹿>敖汉苜蓿>肇东苜蓿>龙牧807;龙牧803种子产量及千粒重最高,比对照肇东苜蓿高20.24 9、0.09g.[结论]以上所供试的品种在佳木斯地区均具有较高的抗寒性;龙牧803和龙牧808既有较高的产草性能,又具备很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8.
DTOPSIS方法在紫花苜蓿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筛选优良紫花苜蓿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DTOPSIS法,对12个从国外引进的紫花苜蓿新品种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讨论了DTOPSIS法在紫花苜蓿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有关问题。[结果]Pirate(海盗)、Sifiver(四季绿)和Qqua—drella(昆德拉)3个品种综合性状好,产量高,适于推广应用。[结论]DTOPSIS法与常规产量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但比单用产量分析更合理,在紫花苜蓿新品种评价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估苹果树叶对关中奶山羊产奶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本试验选用28只关中奶山羊,按配对试验设计原则,根据试验羊只的体质量、产奶量、产羔胎次和产奶日期将其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7只。分别用0、300、500和700 g/kg的苹果树叶替代苜蓿干草添加在4个处理,分别测定各处理奶山羊的产奶量、乳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添加300和500 g/kg的苹果树叶处理分别与其他处理相比,关中奶山羊的产奶量显著提高(P0.05);添加苹果树叶对关中奶山羊乳成分中乳干物质、乳脂肪和乳糖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添加700 g/kg的苹果树叶处理乳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P0.05);各处理血液中尿素氮、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以及谷草转氨酶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300和500 g/kg苹果树叶能提高关中奶山羊的产奶量(P0.05),但对乳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董剑  王伟  赵万春  陈其皎  高翔  石引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14-19715,19717
[目的]筛选陕西关中节水高产的优良小麦品种,为良种良法配套提供依据。[方法]在适当晚播条件下,以陕西关中6个主栽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灌水模式,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筛选出陕西关中节水高产的优良品种。[结果]灌水模式对不同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不同,在底墒水+春2水模式下明显增加了成穗数。在底墒水条件下陕538平均产量为8.20 t/hm^2,显著高于其他5个品种,小偃22平均产量为7.60 t/hm^2,居第2位,但与其后4个品种的产量无显著差异。在春灌2水条件下,西农979平均产量为7.83 t/hm^2,显著高于其他5个品种。[结论]陕538和小偃22具有一定的抗旱节水高产特性;西农979属于高水肥的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