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据报载,丝绸能治皮肤病,这是杭州的全国丝绸科技情报站经过实验后得出的结论。他们已对两百位患各种皮肤炎的病人做了诊断,治愈率达到85%以上。丝绸为什么能治皮肤病?原来丝绸的原料是蚕丝。蚕丝是蛋白质纤维,含有十八种氨基酸,它适应人体皮肤各种功能的  相似文献   

2.
<正> 蚕丝纤维由氨基酸组成,由于许多氨基酸具有亲水性,而蚕丝纤维内部又具有大量空隙,形成了蚕丝纤维优越的吸湿和保湿性能。丝绸是蛋白质,丝绸表面光滑,与人体皮肤具有天然的亲和关系。丝绸的调湿性能以及丝绸表面的细毛结构,不但可以有效地清除皮肤上的脏物,吸收皮肤上的有害物质,还能有效地抑制微生  相似文献   

3.
《蚕学通讯》2001,21(2)
蚕丝作为一种天然动物蛋白质 ,与人体皮肤和毛皮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蚕丝蛋白相对于其他植物蛋白来说 ,也更易于被人体皮肤吸收 ,起到保湿、美白及护肤功效。原理其实很简单 ,蚕丝蛋白是一种完全蛋白质 ,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 ,对人体皮肤和毛发有很好的修复和营养作用。其中含量较多的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等对紫外线有很好的吸收作用 ,具有防晒护肤功能 ;且酪氨酸能抑制酪氨酶的形成 ,防止黑色素沉淀 ,具有美白的效果。另外 ,经处理的蚕丝蛋白含有多种极性氨基酸的残基 ,这种残基其实是一种天然保湿因子 (NMF) ,具有很好的吸湿保湿性 ,…  相似文献   

4.
蚕丝作为一种天然动物蛋白质,与人体皮肤和毛皮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蚕丝蛋白相对于其他植物蛋白来说,也更易于被人体皮肤吸收,起到保湿、美白及护肤功效。原理其实很简单,蚕丝蛋白是一种完全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对人体皮肤和毛发有很好的修复和营养作用。其中含量较多的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等对紫外线有很好的吸收作用,具有防晒护肤功  相似文献   

5.
蚕丝蛋白粉     
辽宁丝绸科学研究所研制成功高纯蚕丝蛋白粉。该粉是以柞蚕茧层为原料,经特殊加工精制提炼的天然蛋白质,由18种氨基酸组成,其中7种能与人体表皮细胞有机的结合,并被表皮细胞吸收,达到增强表皮细胞活力,促进新陈代谢,保持皮肤润滑,白嫩而富有弹性  相似文献   

6.
《四川蚕业》2006,34(2):13-13
浙江的科研人员利用蚕丝生产出一种新型的人造皮肤,用于治疗皮肤大面积缺损。这种人造皮肤是提取蚕丝中的蛋白质生产而成,具有丝绸般的光滑平整和柔韧特性,只要把它从冰箱取出,自然解冻,消毒浸泡,贴在创伤皮肤表面,半个月左右创伤就会慢慢愈合。(摘自《蜀蚕信息》)人造蚕丝皮肤  相似文献   

7.
<正>蚕丝被业界称为“纤维皇后”,集轻、柔、细为一体,素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誉,是世界上亲肤性能最好的天然纤维之一。随着“亲近自然、返璞归真”消费理念的日渐盛行,环保、健康、舒适的丝制品需求量与日俱增,蚕丝被、蚕丝家纺用品等丝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普及和畅销,成为丝绸市场新的消费亮点,预示着蚕丝产品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消费前景。近年来镇巴县把发展蚕桑和茧丝绸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产业来抓,通过扩规模、增效益、延链条、强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 据《日本蚕丝新闻》报导,有些衣料作内衣会影响人的性情和健康。蚕丝是一种天然的多孔性纤维,用它织成的丝绸,有良好的透气性,真丝针织的交叠结构既有利于贮存空气,又有利于透气,它的湿润感小而温暖感强,再加上很好的柔软感和滑爽感,丝绸内衣是具备了保证穿着舒适的各种优良特性。棉织物的吸湿性虽较丝绸好一些,但其透湿性却远远不如丝绸,所以穿棉织品内衣,肌体有粘湿不快之感。而化学纤维内  相似文献   

9.
<正> 香港消息,在国际上崇尚自然潮流的驱动下,以天然纤维蚕丝生产的产品广受欢迎。但纯丝(即真丝)织物因洗涤后必须熨烫等麻烦,销路受到影响。目前欧、美地区兴起的是对针织丝绸成衣及混纺丝绸织物的偏爱,今年以来香港地区这类产品的出口已比去年增加2至3成。 针织丝绸的成衣外表美观、高雅、免去了真丝织物的熨烫麻烦,又能织出各种针脚和花样,今年在欧美市  相似文献   

10.
<正> 从纤维结构及其特性方面看健康纤维——丝绸的优点:(1)丝绸吸湿散湿性能优于棉、合成纤维,适于做衬衣;(2)据根比重、旦尼尔断面积测算间隙大小,证明丝绸具有膨松、轻快和冬暖夏凉等优点;(3)丝绸做鞋袜、围巾和内衣等在阳光下曝晒,会吸收并逐渐释放紫外线,可预防皮肤病;(4)蚕丝细长无节,强度好、爽滑,适合作外科缝合线和结扎线;(5)用O.M式热传导率测定机,测得丝绸保温性能最佳,是作衣服、被褥和  相似文献   

11.
蜂疗小经验     
蜂胶酒能治真菌皮肤病我外甥女10年前手脚患上皮肤病,症状为手脚皮肤变白、变厚,皮肤组织增生,痛痒难忍,用手抓皮肤变红,挠破后流水,更加痛痒。去医院检查确诊为真菌皮肤病。几年来用药不少,效果不好,年年  相似文献   

12.
中国蚕丝文化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典型代表之一。早在汉武帝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绸作为商品销往古罗马,成为西方认识中国的第一文化符号。一方面,丝绸逐渐成为古罗马贵族社会竞相追逐的奢侈品;另一方面,赛里斯(中国)和蚕丝意象也大量出现在古罗马文学中,承载着古罗马作家对中国蚕丝文化的浪漫想象。本文从丝绸风尚、蚕丝起源、丝国形象和丝绸贸易4个方面阐释古罗马文学对中国蚕丝文化的异域想象,旨在勾勒出中国丝绸和蚕丝文化在西方早期文明中对古罗马文学的影响,以及引发古罗马人对中国和中国人丰富的遐思。  相似文献   

13.
桑蚕丝是一种与人体组织相容性极好的天然蛋白纤维,抗菌蚕丝在医疗卫生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探索了直接在丝绸上嫁接纳米银的方法。用红外光谱仪分析自制的纳米银样品,发现在1 651cm~(-1),1 584cm~(-1),1 379cm~(-1),1 033cm~(-1)有特征峰,表明纳米银结合蛋白质。用戊二醛处理丝绸后加入纳米银胶体溶液,室温下处理10h,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丝绸上纳米银的结合状态,并按《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测定处理后丝绸的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性能。结果显示丝绸上的纳米银以分散状、成簇存在;在20min内,2cm×3cm大小丝绸对104 CFU/ml细菌的杀菌率达到90%。研究表明,用戊二醛将结合了蛋白质分子的纳米银嫁接到蚕丝蛋白上可制备抗菌丝绸。  相似文献   

14.
<正> 由苏州丝绸工学院与上海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苏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共同承担的原纺织工业部下达的科研项目“蚕丝新用途的研究——蚕丝蛋白质人工皮的研制和应用”,经课题组成员的密切配合和刻苦攻关,取得了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用的成功,1995年9月6日,中国纺织总会组织有关专家对该项目进行评议,通过了技术成果鉴定。 1987年苏州丝绸工学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蚕丝蛋白膜结构的性能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丝素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与构成皮肤的蛋白质较接近,其生物相容性反应较好,且丝素蛋白很易成膜,适合于研制人工皮。在此理论性研究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科研人员继续努力,终于研制成了这种新型的供烧伤治疗用的皮肤代用品——人工皮,它是以茧丝为原料,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加工而成  相似文献   

15.
<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四川省蚕丝学会是蚕丝科技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蚕丝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纽带和发展蚕丝科学技术事业的助手。本会挂靠四川省丝绸公司。 第二条 本会的宗旨是:团结和动员蚕丝科学技术工作者,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经  相似文献   

16.
丝绸外销     
丝绸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出口商品。早在公元前五、六世纪,我国丝绸就开始外传,后经河西走廊与塔里木盆地远销欧、亚各国,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丝绸之路”。在近代史中,中国丝绸出口在国家对外贸易中也占重要地位。1921年丝绸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总值的25.4%;1929年生丝出口达9103吨;在三十年代初以前的几十个年代里,中国每年丝绸出口金额均占当年出口总额的10~25%之间。但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蚕丝生产遭受严重摧残,出口几乎停顿。1949年以来。中国蚕丝生产和丝绸出口,在国家“大力发展蚕丝生产,力争扩  相似文献   

17.
蚕茧、丝绸在我国有近五千多年发展兴旺的悠久历史。蚕丝不仅有纤维皇后的称誉,而目有保护皮肤健体的作用,又获得保健纤维的美称。过去历史上和现在都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骨干产品。蚕茧、丝绸在国际国内市场继续走俏,价格总是稳中有升,常处于兴盛时期。  相似文献   

18.
世界经济危机对蚕丝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通过对国内外形势分析后认为:2008年秋季以来丝绸出口滑坡和蚕茧价格下跌引发的蚕丝业困境与我国1996年和2003年的发生的蚕丝业困境有明显不同之处,世界经济危机是造成蚕丝业严重困境或危机的主要原因,而蚕丝业发展过快引致的供给过剩是次要原因。面对全球经济危机和蚕丝业困境,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宣传引导,增强蚕丝业发展的信心;要积极主动争取各级政府的政策性支持,夯实蚕丝业发展的基础;加大国内外丝绸市场的开拓和培育,拓宽桑蚕茧丝绸的应用领域;丰富蚕桑业内涵,千方百计增加蚕农收入;加大蚕丝业科技与管理创新的力度,增强发展潜力;加强经验交流和培训学习,提高干部和骨干蚕农的技术水平,以全新的面貌迎接蚕丝业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19.
<正> 郑辟疆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蚕丝教育家、蚕丝事业的改革家。他对我国的蚕丝教育和振兴蚕丝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在过去已结出了光辉的成果,而且对促进当前的教育改革也有重大的意义。1990年11月21日,是郑先生诞生110周年,在这之前,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蚕桑  相似文献   

20.
日本东京有乐町蚕丝会馆陈列着丰富多采的丝绸制品,五光十色的衣料,格调高雅的西服,绚丽夺目的和服,色彩柔和的衣裙,款式新颖的内衣,以及围巾、领带、手帕、长统袜、钱包等种类繁多的随身饰品,令参观者眼花缭乱,赞不绝口。这就是日本蚕丝开发中心不久前主办的“2000年混纺丝绸展”。 蚕丝和丝绸自我国秦汉时代传入日本后,一直是日本的传统骨干产业。二战后,化学合成产业异军突起,大量廉价的化纤品使丝绸失去了千百年来的荣耀与尊贵的地位,沦落为“夕阳产业”,“混纺丝绸”就是日本为复兴蚕丝和丝绸业而进行的技术创新。 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