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优质中籼稻保优高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南山 《中国稻米》2001,7(2):25-26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稻米品质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多年以来 ,生产上推广的水稻种植技术主要是以提高产量为目的 ,以提高稻米品质为直接目的的保优高产配套技术推广得较少。近几年来 ,我们把优质稻保优技术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总结了一套优质水稻保优高产配套技术 ,以指导大面积优质稻生产。一、选用优质高产良种 ,合理规划种植优质高产良种是优质稻保优、高产的前提要素。不同的优质稻品种由于种性不同 ,保优高产所需的生态条件及栽培技术等也不尽一致。因此 ,必须根据当地的生产和经济…  相似文献   

2.
山东水稻生产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山东省自然生态条件独特,水稻生产具有产量高、米质优等优势,但目前存在着水稻品种选育水平不高、环境气候不断恶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不力、政府重视扶持不够等诸多问题,制约了山东水稻生产发展.因此,需加快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大力推行优质无公害高产高效稻作技术,加强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实现企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以推动山东水稻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秦友权 《北方水稻》2011,41(6):58-59,69
经过多年水稻高产栽培,大石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摸索出推广水稻超高产新品种、实行优化营养土旱育大龄壮苗、实行旱耙旋耕为主体的三旱或原茬压耙整地、快速整地集中插秧合理稀植、平衡施肥、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害、实现无草田、合理促早熟等一整套水稻超高产栽培集成配套技术并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如皋市稻米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俊龙  张伶  蔡平  朱斌 《中国稻米》2012,18(6):78-82
处于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长三角"县(市),怎样促进水稻生产稳步发展,确保粮食安全?本文提出"围绕水稻高产与优质两大目标,以机插水稻为主体,建立两大层次稻米生产基地,调优水稻品种和产品结构,大力推广适口性好的绿色和有机稻米品牌挤占市场;全面实施无害化标准化栽培;加强技术推广能力建设;加强良种供给体系建设;加强农田基础建设;加强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推广;加强农资市场监督管理;加强稻米行业管理,做大做强稻米产业"等8项对策。  相似文献   

5.
实现优质粳稻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应以选用优质粳稻新品种为前提,建立无公害生产基地为基础,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为关键,实行订单种植、产业化经营为保证。在栽培规范上围绕"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的目标,集成运用培育水稻壮秧,建立合理群体,科学运筹肥料,节水调优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和优化生育进程安排等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充分挖掘杂交水稻的高产潜力,是在有限耕地面积上努力提高单产的重要途径.迄今配制出来的杂交水稻在高产、超高产方面已有很多实例,而大面积生产状况与科研单位种植表现尚有一定差距,即有相当的生产潜力可发挥.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对云霄县目前杂交水稻产量潜力的制约原因及其丰产栽培配套技术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鉴定杂交籼稻组合在云南干热籼稻区种植的产量潜力,研究不同产量水平水稻产量形成规律及群体质量指标,选用大面积生产应用的6个杂交籼稻品种为材料进行了比较试验,并根据当地水稻生产特点制定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结果显示,广优1186、德优4727、两优2186、宜优673、两优2161、宜香3003产量分别为15.65、15.29、15.19、15.18、14.89和13.95 t/hm~2。为更好的分析水稻高产形成规律,将6个品种产量划分为高产(13.0~14.0 t/hm~2)、更高产(14.0~15.0 t/hm~2)、超高产(15.0~16.0 t/hm~2)3个不同产量水平。超高产水稻较更高产水稻有效穗数提高10.25%,较高产水稻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分别提高32.13%、35.69%、12.50%;超高产水稻高峰苗数较更高产、高产水稻分别低10.32%和30.02%;成穗率随着产量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超高产水稻齐穗期总LAI为7左右,高效叶面积率70%左右。颖花量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超高产水稻实粒/叶、粒重/叶较高产水稻分别增加20.00%和25.54%。超高产水稻齐穗期、成熟期、齐穗至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较高产水稻分别提高11.70%、11.96%和12.35%。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制种技术研究沈森和(龙岩农业学校)一、序言杂交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制种技术研究是杂交水稻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科研新课题。三系法杂交水稻在制种技术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现已发展为超高产(高产、优质、带效)制种技术研究的新阶段。近年来,我...  相似文献   

9.
水稻超高产育种途径及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国内外水稻超高产育种背景与概况,认为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创新、籼粳亚种间杂交及理想株型的塑造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主要途径。对高产优质结合的方法、亲本材料的利用、加强组合选配及提高选择水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2009—2011年将乐县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所取得的实效及组织措施,通过加强技术指导与培训、抓好"五新工程"等措施来推广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和水稻高产群体调控增产增效措施,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张丽丽  王璞  李少昆  景希强  刘旭  杨海龙  付俊 《玉米科学》2015,23(1):139-142,148
通过不同品种、不同密度配置研究春玉米生育进程、物质生产水平以及产量构成,分析不同玉米品种在辽东南地区产量及生长特性,探讨提高产量的关键限制因素。结果表明,丹玉405等稀植大穗型晚熟品种在30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郑单958、农华101等紧凑中熟、中晚熟品种在45 000~60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随密度增加,各品种千粒重下降,穗粒数降低,倒伏率和空秆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Use of Major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to Improve Grain Yield of Rice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Further improvement of rice productivity remains a challenge. Breeding is perceived as an important option to increase rice yield. However, the genetic progress of grain yield in most rice breeding programs was slow in the last decades. Although great progress in rice genom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has been achieved, the effect of suc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on rice breeding is far small.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MAS) for a few target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in improving qualitative traits, such as disease resistance. The success of MAS has therefore motivated breeders to identify and use major QTLs for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 traits.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d the recent methods in QTL identification, including novel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linkage and association mapping, special population types, and whole-genome sequencing. We reviewed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marker-assisted gene introgression and gene pyramiding to improve grain yield and discussed the design of efficient MAS schemes to further increase the success rate of breeding programs. The use of well-characterized major QTLs through introgression and gene pyramiding is proven effective in improving grain yield, particularly yield under abiotic stress. Major QTLs that are stable across genetic background and growing environments are often found in less adapted germplasms, such as landraces and wild relatives. Advanced backcross QTL analysis and introgression lines, which integrate QTL discovery and utilization, are important methods for exploiting major QTLs contained in such germplasm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substantially increases mapping resolution and accelerat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casual genes underlying major QTLs. Practical guidelines derived from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 are given to guide the design of efficient marker-assisted gene introgression and pyramiding schemes.  相似文献   

13.
秋发油菜产量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莱产量要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探准高产的主攻方向。据我们多年调查研究,油菜“籽粒系数”和经济系数变化小,要提高经济产量首先要提高生物产量;在高产更高产情况下,角果数仍是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目前单位面积上的角果数远未达到“饱和”。高产油菜的结果层厚度大,是一个空间潜力。秋发油菜生物产量高,角果数多,经济产量高。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玉米高产田产量构成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吉林省玉米不同产量水平地块产量构成要素的分析,探讨了公顷穗数、穗粒数、百粒重、公顷粒数对产量的贡献和产量由低向高转变过程中产量构成要素的变化。根据产量构成要素对产量的贡献大小将不同品种类型分为增穗增产型、增穗和穗粒数增产型、增穗粒数和百粒重增产型、全能增产型等。提高玉米产量应根据产量构成要素的变化和品种的增产类型,相应的采取不同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胡麻籽粒产量、籽粒含油率、油脂产量及其亚麻酸、亚油酸含量、经济纯收入等目标性状与播量、播期、有机肥施用量、施氮量、施磷量等栽培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寻优,得出了一套高产优质高效栽培优化方案和三套高产栽培优化方案。在试验地的气候和生产条件下,胡麻适期早播是关键,注重施用有机肥和磷肥,合理施用氮肥可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史新海  赵格 《玉米科学》2003,11(2):059-061
通过对山东省1990~2000年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认为山东省紧凑型高产玉米杂交种产量的提高,主要是增加了穗粒数、穗行数、穗长、千粒重、生育期和抗病性.山东省1990~2000年紧凑型高产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是,公顷产量、株高和千粒重呈上升趋势,小斑病和大斑病基本呈平稳发展趋势,穗位高、穗长、穗行数、穗粒数和生育期的变化则无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17.
秦豆10号是通过有性杂交和混合个体选择法,历经12 a选育而成的中熟、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籽粒品质好,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宜黄淮区夏大豆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王树宇  刘威  刘德恒 《大豆科技》2007,(6):27-27,29
铁豆37号是辽宁省铁岭市大豆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稳产、增产潜力大、抗病及抗性强、适应区域广等特点,2005年12月经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19.
贾东 《北方水稻》2011,41(2):73-74
简要回顾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历史进程,指出了提高单产是增加粮食产量的根本。结合我国水稻超高产育种经典理论内容与实践,分析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现状,提出了通过籼粳稻杂交、光敏核不育和广亲和基因等途径实现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黄淮海不同夏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对播期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淮海地区18个主栽品种为材料,进行3个播期处理,播期分别为6月3日、6月13日、6月23日,探讨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对播期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夏玉米生育期缩短,株高、穗位高、穗三叶叶面积和单株干物重均呈降低趋势。不同玉米品种的百粒重和穗粒数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产量下降。不同播期条件下各种指标变动小的品种适应性强,适播期长,这些品种通过保持相对稳定的生育期、较大的光合叶面积,从而保证了较高的干物质积累,最终获得较稳定的产量。因此,适时早播有利于提高产量。在无法满足早播时,可以选择抗逆性强、适播期较长的联创825或产量优势强的迪卡653等品种,以避免高温或晚播造成的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