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果园用药的禁忌1 )乐果、氧化乐果。 4 0 %乐果乳油、4 0 %氧化乐果乳油 ,当稀释倍数小于 1 50 0倍时 ,杏、李对其比较敏感 ,应先进行小试 ,确定安全使用浓度后再大面积使用。2 )波尔多液。桃、李、山楂在生长季节对其敏感 ,不论何种配量都易产生药害。当波尔多液中的石灰低于倍量式的时候 ,对梨、苹果易产药害。3)石硫合剂。梨、李、桃、葡萄等组织幼嫩时易产生药害。4 )敌百虫、敌敌畏。对核果类果树有极大的药害 ,不宜使用。5)磷胺。对桃树易产生药害 ,应禁止使用。6)克螨特、螨克。在梨树上不宜使用7)三氯杀螨醇。对山楂及苹果的旭光…  相似文献   

2.
文摘(5则)     
《广西植保》2001,14(3)
克螨特 :梨树禁用。波尔多液 :桃、李树在生长季节较敏感 ,应慎用。石硫合剂 :对葡萄、桃、梨等果树的幼嫩组织易发生药害 ,使用要慎重。稻丰散 :对桃树和葡萄的某些品种会产生药害 ,使用要慎重。磷胺 :桃树忌用。敌敌畏 :核果类果树禁用。乐果及氧化乐果 :桃、梨、枣树对稀释倍数小于 1 5 0 0倍的药液敏感。因此 ,在使用前要先做试验 ,确定安全使用浓度 ,防止药液敏感现象发生。砷制剂 :核果类、柑桔和梨树的某些品种不可使用。草甘膦及克芜踪 :这 2种灭生性除草剂只能在果树行间定向喷雾除草 ,不可喷溅到果树枝叶上。韦成礼 (广西大学 南…  相似文献   

3.
近年果树药害、肥害时有发生,轻者叶、花、果出现焦枯斑点;重者造成落叶、落果,甚至死枝、死树。我们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走访近30名中高级果树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果农,结合亲身体会,做一概述,供果农和同行参考。 一.易发生的药害、肥害 (一)药害 1.因树体敏感发生的药害 有关资料表明:桃、李、梅和山楂等生长季对波尔多液敏感,不管用哪种配比都易发生药害。当波尔  相似文献   

4.
李福锁 《植物保护》1983,9(1):40-40
北京市门头沟区是京白梨主要产区。为防治京白梨的黑星病,于1958年在房山县坨里公社上万大队(原属京西矿区)用不同倍数的波尔多液进行试验,后又在妙峰公社丁家滩、担礼等生产京白梨的大队扩大示范,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用350-4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防治京白梨黑星病,既避免了药害又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5.
王敏 《植物医生》2008,21(3):49-50
波尔多液是果树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广谱性保护性杀菌剂,其有效成分是碱式硫酸铜.在生产中,一些果农常因配制不当或使用不当,使果树产生药害,需注意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6.
杨联伟 《植物医生》2005,18(1):41-43
波尔多液是防治园林、花卉、果树、蔬菜等植物病害的重要保护性杀菌剂,由硫酸铜、石灰和水配制而成.喷到叶、果上形成一层薄药膜,可免受多种病菌侵害,并对害虫有一定的驱避作用.波尔多液有原料便宜、药效较长、病菌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在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但如果在配制与使用时方法不当,极容易发生药害.  相似文献   

7.
葡萄霜霉病是由葡萄生单轴霉所致的真菌病害。该病在我国葡萄产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在郓城葡萄产区,每年8~9月是该病的发生高峰期,常造成葡萄提前落叶,严重影响葡萄树势和产量,一般葡萄园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目前在郓城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常用药剂有波尔多液、三乙膦酸铝、大生等。由于长期使用,病菌已产生抗性,防治效果不很理想。2001年笔者应用64%口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商品名称卡霉通,下称),与波尔多液、三乙膦酸铝、大生等药剂,在三年生巨峰葡萄上进行防治霜霉病对比试验,取得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8.
葡萄霜霉病是我场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过去,我场一直用波尔多液进行防治,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因葡萄生长快,新生叶片仍不断发病,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本试验的目的在于寻求更为有效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9.
根据农业生产药害的产生原因、受害风险和发生情形,将关于除草剂药害的应对分为预防、缓解和补救3种,预防即在药害发生前采取措施防范以避免,缓解即在药害形成中但尚未表现出外在症状时采取措施以延缓或减轻,补救即在药害已显现后采取措施以弥补。对农作物药害应对策略与措施的理论探讨可为植保实践中处理药害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试析秀山县化学除草剂药害原因及其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减少劳力使用量、提高了工效,但也给当季或后茬作物造成的严重药害。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秀山县除草剂药害现象,分析药害产生的原因,提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l 施肥补救 对产生叶面药斑,叶缘枯焦或植株黄化等症状的药害时,增施肥料可减轻药害程度。 l 排灌补救 对一些除草剂引起的药害,适当排灌可以减轻药害的程度。 l 激素补救 对于抑制或干扰植物的除草剂,如2甲4氯、甲草胺、杀草丹、禾大壮等在发生药害后,喷洒赤霉素可缓解药害程度。 农药药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作物药害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2002年呈上升之势。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仅滨海县农作物药害面积累计就达上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万元。其中除草剂药害最为突出。药害事件不仅引发农药经营户和农户之间纠纷,而且还出现多起上访事件,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稳定。我们通过调查分析,药害事件可归纳为4种类型。①假劣农药型。如假冒“阔叶枯”、“巨星”、“百菌清”等,常表现为冒用农药登记证号、自编农药登记证号和自编商品名等形式。②使用不当型。有以下四种情况:一是超范围使用;二是使用时间不当;三是超量使用;四是施药技术不规范。另外…  相似文献   

13.
黑痘病和霜霉病均是葡萄上常见病害,在我国葡萄栽培区普遍发生,而且日趋加重。一般减产20%~30%,重者达509/6以上,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质量。生产上农民一般采用甲霜灵、杀毒矾、乙磷铝等药剂防治,因长期单独使用,病害已对这些药剂产生了抗药性,而药剂造成的污染也非常严重。因此必须选择新的高效、低毒药剂予以替代。作者于2003年先后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78%代森锰锌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分别对葡萄黑痘病、霜霉病进行了田间小区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4.
<正>铜制剂是杀菌剂中的"百年老字号",也是农药中的"百年品牌",自1882年法国波尔多城的葡萄上作为杀菌剂使用开始,硫酸铜制剂已经有120多年的应用历史了。波尔多液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有效成分为碱式硫酸铜,具有杀菌谱  相似文献   

15.
植保部门开展农药药害事故鉴定,及时处理药害纠纷,是植保部门的职责和义务,是植保工作发展的要求,是植保工作者实践“三个代表”的体现。金华市自1998年以来,以市植保站为依托,成立市农药药害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为农民鉴定处理农药事故纠纷30起以上,并逐步形成了比较合理的药害事故鉴定和纠纷处理的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97—2022年在高尔夫球场草坪养护的实践,对百慕大、海滨雀稗等多种发生过除草剂药害的草坪进行调查,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在明确高尔夫草坪药害症状及成因基础上,参照国际锦标赛要求“草坪色泽协调、养护线清晰、平顺密实、果岭坪表光滑、球速适中”的标准,确定除草剂导致的高尔夫球场草坪株高均匀受抑不属于药害。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高尔夫球场草坪除草剂药害预防途径:依除草剂作用特性、处理方式、药害类型、草坪和杂草种类选准除草剂品种,是预防草坪药害的前提;及时精准投放除草剂,包括在杂草出苗高峰期喷药、2次稀释配药、校准喷头液量、活性炭区间隔离、避开劣境喷施等,是预防草坪药害的关键;全方位精细管养草坪,包括喷前低修剪、喷后保湿润、择机松基质、适当控肥水等,是预防草坪药害的保障。建议进一步研究除草剂对高尔夫草坪药害的利用及除草剂解毒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1农药药害情况特点及其原因1.1农药药害情况特点农药是农业生产取得“二高一优”的重要保证之一。然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使农药药害事故不断发生。1995年7月~1996年8月黑龙江、江苏、广东等19个省(市、区)共发生药害200多起,药害面积200多万亩,经济损失近5亿元。如果将其它地区的药害统计在内,总的损失将接近10亿元,这不仅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损失,更影响受害农民的经济和生活。药害发生的主要特点是药害作物比较集中,集中在水稻、棉花、玉米、油菜、果树等作物,而小麦、花生等作物上药害发生较少。这与药剂的使用水平有…  相似文献   

18.
史国强 《植物保护》1996,22(3):30-32
应用葡萄锈菌夏孢子室内水滴培养探讨葡萄锈菌夏孢子的萌发与温度、湿度的关系,并测定了几种杀菌剂对夏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夏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适宜的相对湿度为90%以上;波尔多液100、200倍,石硫合剂0.2、0.3、0.5、1.0、3.0、4.0Bé,粉锈宁1500、2000倍,代森锌800倍液对夏孢子萌发有96.6%以上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波尔多液的原料易得,配制简便,具有一定的防病效果。但在生产上需大规模配制时,往往发生配制失败的现象,以至浪费原料,影响了效果。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溶液与石灰乳相互作用而成,理想的波尔多液为天蓝色胶体悬浊液,但是在配制时,由于方法不同、比例不同、反应时的温度不同,制得的波尔多液的理化性状常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葡萄叶斑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葡萄产量的病害。为了明确引起刺葡萄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及筛选有效防治药剂,本研究从福建农林大学实践教学基地采集刺葡萄‘高山二号’10片典型叶斑病病叶片,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特征结合rDNA-ITS(ITS)、β-tubulin和EF-1α序列分析确定分离到的菌株均为棒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防治药剂筛选的结果显示,不同的防治药剂对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不同,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和25%嘧菌酯悬乳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其EC_(50)分别为0.119 mg/L和0.178 mg/L;其次为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其EC_(50)为1.766 mg/L;抑制效果最差的药剂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仅表现出轻微的抑制作用。防治棒状拟盘多毛孢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佳药剂是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和25%嘧菌酯悬乳剂,可作为备选药剂进行田间刺葡萄叶斑病防控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