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天益科豆18是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中黄13为母本、周豆12为父本,采用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12—2013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区试,两年平均产量2 918.70kg/hm~2,比对照中黄13增产10.02%,达到显著水平;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642.55kg/hm~2,比对照中黄13增产9.35%;蛋白质含量42.30%、脂肪含量20.09%,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流行株系SC3和SC7。2014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豆2017001)。通过了河南省、江苏省和山东省引种备案。  相似文献   

2.
为了开发利用云南省怒江州地方花魔芋资源,充分发挥丰富的林下土地优势,使怒江贫困山区农业提质增效,以云南较早规范化栽培的楚雄市和永胜县地方花魔芋资源为对照,对怒江地方花魔芋资源的内在品质及产量增产效率进行测定分析试和验观察。结果表明,怒江花魔芋的矿质元素、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低于对照材料(楚雄花魔芋),但葡甘露聚糖含量(11.30%)比对照材料高0.42个百分点。由于受干旱影响,怒江花魔芋试验材料的生育期为160.68天,产量增产效率为33.70%,比对照材料(永胜花魔芋)生育期长0.84天,产量增产效率高5.16个百分点。经核桃林下种植测产,怒江花魔芋产量20556.6 kg/hm2,比永胜花魔芋产量高出3616.8kg/hm2。试验结果显示,怒江地方花魔芋是一种优良的魔芋资源,可以在怒江大面积开发应用,发展林下魔芋产业。  相似文献   

3.
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禾源15是以H05为母本、H0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杂交种。20052008年进行初级鉴定和品种多点试验示范;2009年预备试验平均产量10 489.5kg/hm2,比相邻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 505.5kg/hm2增产10.4%;2010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609.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8 872.5kg/hm2增产8.3%;2011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861.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 063.0kg/hm2增产8.8%;2012年河北省春播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225.5kg/hm2,比对照增产12.2%。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出很好的抗病性、抗逆性、丰产性和稳产性,活秆成熟,品质优良,生育期1162008年进行初级鉴定和品种多点试验示范;2009年预备试验平均产量10 489.5kg/hm2,比相邻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 505.5kg/hm2增产10.4%;2010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609.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8 872.5kg/hm2增产8.3%;2011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861.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 063.0kg/hm2增产8.8%;2012年河北省春播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225.5kg/hm2,比对照增产12.2%。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出很好的抗病性、抗逆性、丰产性和稳产性,活秆成熟,品质优良,生育期116118d,适宜在河北省春播早熟玉米种植区及有效积温≥2 300℃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潍豆20 是潍坊市农业科学院2013 年以潍豆126 为母本、齐黄34 为父本通过系统选育与混合选育相结合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9-2020 年参加山东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 年每667m2 平均产量214.3kg,比对照菏豆12 号增产4.5% ;2021 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0.9kg,比对照菏豆12 号增产8.8%。该品种产量高,抗倒伏,抗病好,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42.17%,脂肪含量21.58%,2022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豆20220003。  相似文献   

5.
桂春豆1号是以桂春1号(靖西早黄豆×吉三选三)为母本,桂199(拉城黄豆系选)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631.60kg/hm2,较对照品种柳豆1号增产15.1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607.00kg/hm2,较对照品种柳豆1号增产14.64%,蛋白质含量39.91%,油分含量19.46%,抗SC11和SC13,耐酸铝能力较强,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笔者报导了桂春豆1号的选育与试验结果,并对关键育种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玉米新品种双惠87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省原平市双惠种业有限公司最新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双惠87耐密性、丰产性好,2017年参加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657.66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6%。夏播生育期101d,比对照郑单958早熟2~3d。籽粒黄色、马齿型,商品性好。品质优良,籽粒容重745g/L,粗蛋白含量9.6%,粗脂肪含量3.4%,粗淀粉含量74%,赖氨酸含量0.3%。  相似文献   

7.
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禾源15是以H05为母本、H0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杂交种。2005~2008年进行初级鉴定和品种多点试验示范;2009年预备试验平均产量10489.5kg/hm2,比相部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505.5kg/hm2耐增产10.4%;2010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609.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8872.5kg/hm2增产8.3%;2011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861.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063.0kg/hm2增产8.8%;2012年河北省春播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225.5kg/hm2,比对照增产12.2%。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出很好的杭病性、杭逆性、丰产性和稳产性,活秆成熟,品质优良,生育期116~118d,适宜在河北省春播早熟玉米种植区及有效积温≥2300℃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采用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同步进行的方法,研究了油菜新品种青油21号在门源地区种植表现,该品种表现生育期适中、经济性状优良、抗逆性较强、增产显著等优势特性,小区试验中平均产量2474kg/hm~2,比对照品种浩油11号增产24.4%;大田示范中平均产量2110kg/hm~2,比对照品种浩油11号增产18.2%,在门源高海拔地区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规试验和大田示范同步进行的方法,研究了青稞新品种昆仑14号在天祝的表现。结果表明,该品种生育期适中,经济性状优良,抗倒伏能力强,产量高,具有明显的增产优势。正规试验平均产量达到7114.5kg/hm2,比当地主推品种北青5号增产21.8%。在二阴山区旱地大面积示范平均产量达到6126.0kg/hm2,比当地主推品种北青5号增产19.6%。  相似文献   

10.
《种子》2020,(8)
德孝油919(参试编号先油650)系四川正达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用外引不育系和自育恢复系组配的杂交油菜组合,属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生育期区试平均为210.1 d,株高215.07 cm,单株有效角果数373.17个,每角粒数16.33粒,千粒重3.58 g。芥酸含量为0.25%,硫苷含量31.93 μmol·g~(-1),含油量43.08%。低抗菌核病,抗倒性较强。第1生长周期产量185.98 kg·(667 m~2)~(-1),比组平均增产1.51%,比对照南油12增产9.03%;第2生长周期产量183.97 kg·(667 m~2)~(-1),比组平均增产2.05%,比对照南油12增产13.07%。德孝油919两年平均产量为184.98 kg·(667 m~2)~(-1),比对照南油12平均增产11.00%,比两年组平均产量增产1.8%;产油量两年平均为79.69 kg·(667 m~2)~(-1),比对照南油12增产23.09%,比组平均产油量增产4.24%。  相似文献   

11.
裕单99是遵义裕农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自交系"YN 38"为母本,"401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新组合.该组合参加2007年贵州省区试,平均单产562.9 kg/667 m2,比对照增产9.41%.增产极显著,产量居第一位,9试点7增2减.2008年贵州省区试平均单产603.5 kg/667 m2,比对照增产5.88%,增产极显著,产量居第8位,9试点8增1减.两年18点次平均单产583.2 kg/667m2,比对照增产7.55%.表现生育期适中,植株叶绿素含量高、叶色浓绿,叶片分布较好,株型较紧凑,根系发达,青秆(叶)成熟,丰产性和适应性好.  相似文献   

12.
科藜 1 号是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与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通过引种栽培驯化,系统选育而成的藜麦新品种,具有高产、观赏性好、中早熟、矮秆抗倒、结实率高、品质优良、抗逆性较强等特点。 2019-2020 年连续 2 年参加品种区域试验, 6 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 221.6kg/667m 2,比对照青藜 1 号增产 16.5% 。同步进行 2 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69.1kg/667m 2,比对照青藜 1 号增产 22.9% 。科藜 1 号适宜在柴达木盆地灌区春季种植。对科藜 1 号的种植栽培技术模式进行研究,充分挖掘其生产利用潜力,为农业增产增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欧蒂是高产粮饲兼用型皮燕麦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98d左右,平均株高98.2 cm,千粒重33.80 g,粗蛋白含量14.88%,粗脂肪含量4.29%,2年区域试验每hm2平均籽实产量4418.73 kg,最高产量达到9225 kg,比对照增产16.5%;平均干秸草产量5304.87 kg,比对照增产11.93%。欧蒂群体结构好,成穗率高,高产稳产,抗倒性强,增产潜力大,成熟一致,落黄好,适宜机械化操作,适应在河北省坝上地区和坝下高寒山区及其他同类型生态区的生产潜力4500 kg/hm2以上的平滩地、阴滩地和水浇地种植。2018年8月通过专家会议评价,2018年12月在河北省完成登记,登记号:20182223。  相似文献   

14.
<正>齐农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于2002年以嫩950127-4×东农42的F_1为母本,以嫩丰1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广,丰产稳产性好,2年区域试验10点次试验全部增产,每hm~2平均产量2656.0kg,比对照品种嫩丰18号增产14.1%;1年生产试验,5点次试验全部增产,平均产量2281.9kg,比对照品种嫩丰18号增产12.4%。蛋白质含量为40.46%,脂肪含量为21.53%,中抗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  相似文献   

15.
张存岭 《中国种业》2020,(11):115-116
郑59?徐豆9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濉科23,聚合了多个骨干亲本的优良基因,具有高产、稳产、广适、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优良等优点,通过省审(皖豆2016007)、国审(国审豆20200045),适于安徽江淮淮北和长江流域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6.
国审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晋遗31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生 《作物杂志》2011,27(1):121-122
晋遗3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中品661为母本,高蛋白品种早熟18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2007年参加国家区试,平均产量2889kg/hm2,比对照增产7.1%;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46.5kg/hm2,比对照增产6.5%;2002年在陕西省引育中心区试点,最高单产4707kg/hm2。蛋白质含量最高41.95%,脂肪含量最高23.62%,属蛋白质脂肪兼用型品种。该品种抗SMVⅠ、SMVⅢ和大豆灰斑病,适合我国北方春大豆晚熟区春播和黄淮海夏大豆区夏播。其主要优点是:产量高,品质优,适应广,综合抗性好。  相似文献   

17.
吉育606是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47A,恢复系为JLR100。吉育606的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品质较好,抗病性强。预备试验平均产量2801.2kg/hm2,比对照增产22.8%;两年区试平均产量3367.2kg/hm2,比对照增产9.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361.4kg/hm2,比对照增产16.9%。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1、3号株系、抗混合株系,高抗大豆灰斑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高抗大豆灰斑病,抗大豆霜霉病,高抗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子粒脂肪含量21.51%,蛋白质含量40.11%,蛋脂总量61.62%。杂交大豆吉育606制种必须选择干旱少雨,有灌溉条件,天然昆虫群体多的地区。父母本同期播种,种植比例为1∶2或1∶4,密度为15~18万株/hm2。利用蜜蜂进行传粉,整个生育期严格去杂去劣,确保种子纯度。  相似文献   

18.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旱地作物研究所以创制抗旱、耐瘠、绿色、优质的玉米种质资源为核心。自主创制并选育出玉米优良自交系G11-1-1和P209,并用两亲本测配出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玉米新品种红单22号。红单22号参加2020—2021年西南春玉米(中高海拔)组联合体区域试验,2020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产量为10 155 kg/hm2,比对照增产8.5%;2021年区域试验复试平均产量为11 085 kg/hm2,比对照增产7.8%;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0 620 kg/hm2,比对照增产8.1%;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1 235 kg/hm2,比对照增产5.9%。红单22号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220438。  相似文献   

19.
龙谷30是1988年以晚熟品系8064为材料,采用辐照诱变方法选育而成。1999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龙谷30生育期125天,为中熟类型品种。株高175~185cm,穗长25~29cm,穗为长圆锥形,黄粒、黄米,为粳性。千粒重2.8g,出米率75%,蛋白质含量10.48%,脂肪含量5.03%,米色鲜黄,米质好,适口性强,喜肥水,抗倒伏,高抗白发病、黑穗病,无叶斑病。两年省级区域试验结果,子实平均产量为4529.4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0.3%。199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696.8kg/hm2,比各地对照品种增产12.4%。1996年在呼兰县原……  相似文献   

20.
金凯7号是以JB43为母本,JP35为父本,以高产、优质、多抗、中早熟、广适为目标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12-2013年吉林省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2689.0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3.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11213.4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 3.4%。该品种丰产性好,容重高、蛋白质含量高、品质优,抗病性较强,耐密植;适于吉林省玉米中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