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Zigbee无线冷藏车厢信息采集节点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 要:针对食品冷链全过程中运输环节实时监测的需要,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布线容易、成本低、低功耗等特点设计出能有效的实现物流配送中环境信息的在线采集与实时监测的Zigbee无线冷藏车厢信息采集节点。该节点使用以Jennic公司生产的Zigbee无线微型控制器JN5139-Z01-M02R1模块为核心,英国SENSIRION公司的SHT75为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测试,证明该系统可行,可靠。  相似文献   

2.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鱼塘监控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鱼塘实时在线智能监控系统,有效解决了传统的鱼塘观测手段存在的问题,例如:费时费力、步骤复杂、成本高等。该系统在鱼塘的监测区域中利用无线传感器节点,测得该区域中的温度和溶氧量,并通过Zigbee网络将数据传输到终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作出判断并发出报警信号和控制增氧机的状态。系统中以MSP430和XBEE模块为核心芯片,能够实时在线监测鱼塘中的一些参数,例如温度、溶氧量等。同时该系统还可以进一步扩展使用GPRS或3G网络实现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3.
孙瑞  赵杰  卢岳俊 《保鲜与加工》2018,18(2):125-129
针对电商快速发展导致物流交易量增加,从而给仓库存储带来较高成本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物流仓库温湿度监控系统设计。本文结合快速发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对物流仓库的温度和湿度状态进行监测,并通过ZigBee技术将传感器数据传输至汇聚节点和嵌入式网关设备,并由嵌入式网关设备将数据转发至监控中心,同时监控中心可以根据仓库状态自动开启相关控温和控湿设备。经实际运行验证,本系统可以实现数据自动化采集、传输和显示温湿度,所设计的系统可以有效提升物流企业的仓库状态监控效率,达到智能化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贮运食品对冷链温度实时监测的需要,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的冷链温度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SZ05模块构建ZigBee网络,实现冷链温度的实时采集与传输,协调器节点采用ATmega128作为控制器,路由节点采用ATmega16作为控制器,分别设计出两种节点的硬、软件。经12 h组网通信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硬件结构简单、体积小、设备可靠性高,组成的无线传感网络能够实现对温度准确、稳定、可靠的实时监测,对监控冷链温度、保证冷链中易腐食品品质和食用的安全性可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采用ZM5168模块、STC89C52单片机和DHT11温湿度传感模块构成的ZIGBEE温湿度采集节点。该节点可以实现对温室内温度、湿度信号的采集,并通过ZIGBEE通信实现所采集信号的实时无线传输。本设计均采用已经开发好的功能模块,这样既保证了开发的高效性,也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如何让可以采集能量的节点充分利用环境能量,从而提高整个网络持续高效工作的能力是在能量采集无线传感网中的关键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均衡分配可进行能量采集的节点的能量,从而在提高节点寿命的基础上,实现网络寿命延长,但是仍然存在环境能量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笔者提出了自适应周期机会路由算法,首先对节点进行地理分区,再分配优先级,最后进行优化后路由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实现对环境能量更加高效的利用,并能有效提升网络的吞吐量和网络效率。  相似文献   

7.
李丽丽  施伟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3):278-282
为了有效实施农业大棚温度动态实时监控,提出采用Zigbee无线网络和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设计大棚温度监控系统。系统采用C/S结构设计,分为下位机和上位机2部分。下位机系统分为温度采集节点和汇聚节点,温度采集节点完成大棚内不同地点的温度信息采集和无线数据传输功能;汇聚节点除了完成数据中继任务外,还可根据上位机反馈的控制指令完成排风扇的打开或电热系统的开启工作;服务器端的上位机系统完成数据的储存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完成对下位机系统的实时控制。实践证明,该系统可精确监控大棚温度,有效降低布线成本,有助于降低劳动成本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物联网的农田环境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洋  杨维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0):297-302
针对农田环境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网络节点电量和处理能力有限等特点,分别从网络拓扑管理、位置管理、能量管理和故障管理等4个方面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网络管理方案,以对网络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和管理。为了用户能够远程监控和管理无线传感器监测网络,开发了远程监控管理平台,该平台由后台数据库和前端监测管理软件组成。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网络管理方案,能够实时监测网络的运行情况,及时诊断网络中的异常,保障了网络正常运行、数据实时传输;所开发的远程监控管理平台人机交互界面良好、功能完善、运行稳定,实现了用户对无线传感器监测网络的远程管理和对农田环境的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9.
传感器节点能量是影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存周期的关键因素,基本的GPSR协议所使用的贪婪算法忽略了角度因素对下一跳选择的影响,在转发失败遇到空洞问题时只能进行周边边界转发算法,以损耗节点能量为代价。为了节约节点能量,延长网络生存周期,从改进GPSR协议出发,综合考虑距离和角度这两个因素解决路由过程中的空洞问题。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后的协议是网络节点消耗大大减少,网络生存时间为300 s,长于基本GPSR协议下的200 s。该协议缩短了路径长度,节约节点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延长了网络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物联网技术在农田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农业的自动化管理,为实现农业精准生产,并为科学研究提供全面信息,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农田环境监测系统,系统由传感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构成。开发了结构灵活、通用性强的路由和协调器节点,节点通过标准模拟接口与传感器连接,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具有高可靠性和灵活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该网络能实时感知作物生长环境信息,并将数据可靠地传输到远端服务器管理系统。田间试验表明:基于物联网农田综合环境信息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为科学预测和科学种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For the high density of distributed heterogeneity node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 the optimal sensor deployment is studied. A cost optimal heterogeneous sensor deployment scheme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is proposed. The cost of sensor node deployment is used as objective function for optimization computation subjected to network coverage and fault tolerance to obtain the suitable types and positions of the sensors. The algorithm can be used for boolean sensing model as well as probabilistic sensing mode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onverges fast toward the optimal solutions and reduces the cost of sensor deployment, which is feasible for heterogenous nodes deployment in WSNs.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精准农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集传感器、微处理器和无线通信等技术为一体的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是当今信息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概括其特点与结构体系,重点分析了其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认为以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农业物联网是精准农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routing protocols which based on clustering have the advantages of energy consumption, topology management and data fusion. The HEED protocol, which generates cluster heads based on distributed algorithm, drives up the rate of clustering and creates well distributed cluster heads. However, it does not consider the mobility of nodes in the network. When the distance between neighbor nodes has changed, the AMRP method which decides the node belongs to different cluster heads would cause problems such as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short lifetime of network and so on. Responding to these problems, the paper proposes the S HEED, a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stability, which chooses the stability as a parameter of nodes when choosing a cluster head. With S HEED algorithm, the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problem among cluster nodes and cluster heads caused by the mobility is tackled.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demonstrates that the S HEED algorithm lower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cluster heads and prolongs the network life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