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继军 《中国棉花》2007,34(8):29-30
双斑萤叶甲在本区是近两年新发生的一种棉田害虫,2005年6月13日新湖一场棉田内首次发现双斑萤叶甲危害.6月16日共青团农场棉田发现双斑萤叶甲危害.2006年新湖一场双斑萤叶甲的发生明显加重,从2005年的8块条田30.5 hm2,发展到2006年的76块条田402.47 hm2,以超过10倍的速度发展,且发生危害程度加重,在本场双斑萤叶甲也已由一个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现将该虫在本场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棉田害虫发生防治的几个新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2年以来,棉铃虫连续猖獗危害,发生严重;近几年抗虫棉大面积种植,明显降低了施药次数和危害程度;加之棉价下降,植棉面积锐减等因素,棉铃虫的生态环境及发生危害都产生了一些新特点,相应对棉田害虫的统计、预报、防治等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笔者就一些体会整理如下:1虫源基数的重点发生了转移。 虫源基数为下代发生的主要预测依据之一,过去棉田残虫是下代发生的主要虫源,预报时往往忽视粮食、蔬菜等作物田基数的重要性,近年随着抗虫棉的普遍种植与棉花面积的减少,棉田残虫在虫源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而其它作物田残…  相似文献   

3.
杨金海 《中国棉花》2008,35(7):30-31
近几年,随着滴灌面积的不断扩大,水肥药有机耦合的施用,棉花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农田生态环境和棉田小环境也逐渐发生了改变.由于种植品种的单一,生态环境变得非常脆弱,自我调控能力差,致使棉田主要害虫的群落组成和发生程度亦发生很大程度的改变,老的害虫依然严重威胁着棉花,新的害虫种类不断地显露.近两年一二五团的双斑萤叶甲的发生期逐年提前,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我团的主要害虫(表1).  相似文献   

4.
2004年农三师棉田棉蚜普遍发生,6月份中下旬棉蚜达到危害高峰期,大多棉田出现油叶、卷叶现象,部分棉田危害严重,致使棉株下部叶片脱落,造成中下部三到四个空果枝,中上部果枝棉铃变小,对棉花的产量影响很大。2004年棉蚜较往年发生时间提前,棉蚜的扩散速度快,防治难度大。为了研究其大发生的原因,掌握棉蚜的发生消长规律,准确地进行预测预报,大力开展棉田无害化“生态调控”技术,充分运用各种综防措施,将棉蚜的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内。现将2004年农三师棉蚜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策略分析如下。12004年棉蚜的发生消长规律前期气温高于往年,…  相似文献   

5.
警惕"新害虫"对新疆棉花的为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2 0年来,新疆新的病虫在不断传入和增加,如玉米螟已在全疆范围内发生,美洲斑潜蝇在局部地区发生较重,个别地区棉田(吐鲁番)及花卉上(乌鲁木齐、哈密、库尔勒、克拉玛依等地)已发现烟粉虱为害。据奎屯、石河子棉区调查,近两年(特别是2 0 0 3年)双斑长跗莹叶甲(系新疆棉花新害虫,以前未见报道)在棉田普遍发生,个别棉田受害较重。老病虫害(棉花烂根病、棉花枯黄萎病、棉铃虫、棉蚜、棉红蜘蛛)频繁发生,新的病虫又不断出现,给新疆棉花生产构成新的威胁。现将几种“新害虫”在新疆的发生情况及形态特征简报如下:1双斑长跗萤叶甲1 .1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6.
烟粉虱是东台地区新发生的一种多食性害虫,在棉花上危害日趋加剧,对棉花正常生长构成严重威胁。为此,近几年笔者从棉田烟粉虱迁飞扩散、虫卵消长、垂直分布、危害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系统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发生概况烟粉虱2003年传入东台,主要在东台镇北海村和三仓镇联南村,棉田发生面积约有333.3hm2,有近66.7hm2靠近中心区的棉田发生较重;2004年扩大到本市东部12个镇,发生面积5866.7hm2,普遍发生较轻;2005年全市23个镇都有发生,发生面积达到13333hm2,其中近1000hm2棉田发生较重。2003年7月发现烟粉虱,2004年6月查见烟粉虱,到2005年6月…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几年棉红铃虫的发生与为害有抬头的趋势,调研了河北省棉田主要害虫棉红铃虫的发生与防治措施,主要介绍了除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外的一些生物的、化学的等综合防治措施,旨在控制棉红铃虫的发生和逐步降低发生基数,也为棉花工作者防治棉花虫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北疆棉区棉铃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宗明 《中国棉花》2008,35(7):23-23
棉铃虫是新疆棉花生产的三大害虫之一.近几年,随着棉花种植结构的大面积调整以及栽培模式和耕作制度的改变,尤其滴灌棉花面积增加(据调查,滴灌棉田平均蛀铃率3.02%、沟灌棉田平均蛀铃率1.91%),棉铃虫的发生和危害呈逐年上升趋势.棉铃虫主要以幼虫的咀嚼式口器直接咬食棉叶和钻蛀棉铃进行取食,对棉花危害很大,若不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必将给棉花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为此,做好棉铃虫的防治工作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作物布局的调整,种植制度的改变,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生产的发展和棉花面积连年扩大,棉花病虫害发生种类、数量和危害程度也有了很大变化。2002年8月在舞钢市部分乡镇棉田首次发现烟粉虱,当年仅零星发生,为害较轻;2004年起在多个乡镇的部分棉田重度发生,2006年近50%的棉田遭受不同程度危害,2008年烟粉虱在本市棉田偏重发生,受害田块达90%,造成棉花减产20%~30%。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春玉米面积不断压缩,一代玉米螟在棉田的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1984年调查,一般棉株被害率10%左右,重者可达30%。玉米螟幼虫钻蛀棉茎后,防治困难。加之发生危害正值入夏农忙季节,常因用药失时而受害。为了摸索对钻蛀后幼虫的防治方法,我们根据甲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棉铃虫在甘肃省酒泉各植棉县(市)已形成危害并呈逐年加重趋势,已由次要害虫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2 0 0 2年敦煌、安西、金塔等主产棉区有1 .5 7万公顷棉田受棉铃虫为害,给本市棉花生产的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据观察研究,酒泉市棉铃虫一年发生3~4代,第1代幼虫主要在豌豆、玉米、小麦、番茄等作物上为害,从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是2、3代幼虫为害棉花最严重的时期,主要蛀食花、蕾及幼铃,尤其以2代幼虫对棉花危害较大。根据酒泉市棉铃虫发生特点与现状,近年在试验、示范基础上,总结出对棉铃虫农业、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1 .1…  相似文献   

12.
 在山西小地老虎主要以1代幼虫为害棉花。通过对当地2011、2012年棉田第1代成虫及幼虫危害的发生监测,分析小地老虎的发生规律,预测明年的发生情况,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棉田面积的扩大,春播玉米面积的减少,玉米螟对棉花的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已成为当前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玉米螟是一种钻蛀性害虫,防治比较困  相似文献   

14.
陈红 《中国棉花》2006,33(8):21
近几年新疆棉田大面积采用滴灌技术,此技术推广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滴灌棉田病害又是棉花高产的主要障碍,为有效防治滴灌棉田病害的发生与危害,掌握滴灌棉田主要病害种类及其发生特点十分必要。1材料和方法2003-2005年在新疆农垦科学院实验场,以当地棉花主栽品种新陆早13号为试验调查材料。选择环境条件一致、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滴灌棉田和常规沟灌棉田各两块进行试验调查。病害调查方法:每7天调查1次,每块田采用双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20株,两类棉田各调查200株,分别记载病害的种类、发生时期及发病株率。2结果与分析2.1棉花黄萎病发生期。20…  相似文献   

15.
谈新疆棉花主要害虫防治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庆  权建朝 《中国棉花》2007,34(12):40-41
近几年,棉田害虫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棉花生产的主要因子。因此,解决害虫危害已是当务之急。目前,本团棉花害虫主要是棉铃虫、蚜虫、红蜘蛛简称“三虫”,每年因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在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1“三虫”危害严重的原因1.1棉农思想认识上有错误。目前,棉农虽然已经意识到“三虫”危害的严重性,但轻视预防、早防,重视打药的思想比较突出,以防为主的观念淡薄。农业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一年不如一年,农药防治的成本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2措施不到位。冬季大棚、花卉灭蚜不彻底;春季铲埂除蛹不积极;黄板诱蚜、草把诱…  相似文献   

16.
依据2020年5月初在新疆阿拉尔垦区机采棉田观察到的地老虎危害棉花幼苗现象,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开展了隔日定点跟踪观测和走访调查,并结合农业气象指标,分析了当年地老虎危害偏重发生的原因。结果显示:2020年阿拉尔垦区苗期棉田地老虎偏重发生主要与2019年的暖冬,2020年3月上旬至6月上旬的气温偏高、沙尘天偏多、光照不足,以及田间防治不及时等有关。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棉田地老虎发生的综合防治措施,为今后当地农业部门指导棉田地老虎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陈玉娟  李新裕 《中国棉花》2001,28(12):37-37
新疆棉花生产的迅速发展 ,使新疆棉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新疆棉花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 ,已构成农业的支柱产业。但随着棉花面积的扩大 ,春播玉米和小麦面积的压缩 ,使寄主广泛性的棉铃虫食源作物减少 ,棉铃虫对棉田棉花为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 ,在新疆部分植棉区 ,已上升为为害棉花的主要害虫。1农业防治应作为棉铃虫生态控制的基础在棉田棉铃虫的防治上要从棉田生态系统出发 ,要认真分析棉铃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使防治措施和生产活动力求创造有益于棉花和有益生物的生长繁殖 ,而不利于棉铃虫发生的环境条件。 (1 )秋耕冬灌是有…  相似文献   

18.
生态带对棉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数量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由于植棉面积的逐年扩大,大部分棉区棉花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60%~80%,由于超长连作,品种单一,棉田生态系统脆弱,棉花有害生物逐年加重。随着病虫害的蔓延和控制难度提升,化学农药使用量逐年增加,导致害虫抗药性提高,天敌种群数量下降,自然控制害虫的能力减弱。由于多数棉田害虫都具有多食性,除危害棉花外,还能为害小麦、玉米等作物。因此利用作物生育期差异及不同生育期对害虫为害的敏感度不同,进行作物间作或条带种植可有效降低害虫的危害,应用生物多样性来改善棉田生态环境,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恢复棉田生态系统平衡,对建立棉田病虫害自…  相似文献   

19.
棉花是天津市宁河县主要经济作物,也是宁河县支柱产业。近几年种植面积都在2.0万~2.67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0%~70%。2005年棉盲蝽中等偏重发生,个别地块大发生。本县棉盲蝽优势种群为绿盲蝽。由于抗虫棉的推广应用,棉田用药次数减少,棉盲蝽由过去的次要性害虫上升为主要性害虫,危害逐年加重。据调查,2005年7月下旬-8月上旬棉田落蕾落铃严重,主要是因棉盲蝽为害,一般地块减产20%~30%,严重地块减产50%以上。针对这一现状,笔者2005-2006年对棉盲蝽发生危害特点及重发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制定出了一套防治棉盲蝽的综合技术措施。1发生及危害…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棉花田间棉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抗虫棉种植面积的增大,棉盲蝽近几年来演变为棉花上的主要害虫,并且其发生和为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简述了近年来我国棉盲蝽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棉盲蝽发生日趋严重的原因、发生程度的特点、防治策略、防治指标与防治适期,以及简单介绍了防治棉盲蝽各种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为棉田棉盲蝽的防治技术及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