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茶多酚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胥佰涛  徐平  沈生荣 《茶叶》2007,33(3):143-146
茶多酚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它的提取是茶叶深加工的热点之一。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有关茶多酚提取方法:溶剂浸提法、金属离子沉淀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树脂吸附分离法、超声波浸提法、微波浸提法等,简述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流程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合鹧鸪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在热水浸提法、有机溶剂浸提法和纤维素酶辅助浸提法提取鹧鸪茶多酚基础上,采用DPPH自由基法、ABTS自由基法、羟自由基法、超氧阴离子法和还原力法评价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性;滤纸片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多酚提取物的抑菌性。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有机溶剂浸提法和纤维素酶辅助浸提法提取鹧鸪茶多酚的得率分别为(10.31±0.42)%、(9.79±0.38)%、(10.88±0.52)%;含量分别为(44.72±2.26)%、(39.54± 1.78)%、(47.07±2.52)%。3种方法浸提的多酚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的鹧鸪茶多酚(CFC)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0.0034±0.0002)mg/mL;热水浸提的鹧鸪茶多酚(WFC)清除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最强,其IC50值分别为(0.066±0.004)、(0.069±0.004)、(0.127± 0.009)mg/mL。3种方法浸提的多酚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均有较好抑制作用,其中WFC对4种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依次为(12.34±1.01)、(12.16±0.95)、(2.12±0.15)、(6.12±0.36)mm,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依次为3.13、3.13、12.50、6.25 mg/mL。综合考虑,鹧鸪茶多酚提取采用热水浸提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茶多酚提取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茶多酚提取方法一溶剂浸提法、金属离子沉淀法、树脂吸附分离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波浸提法及微波浸提法,简述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流程及各自的优缺点。并提供了参考文献24篇。  相似文献   

4.
茶叶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永贵 《茶叶》1996,22(2):44-47
本文把国内外文献中报道的茶叶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分成三种类型进行综述:(1)水或有机溶剂直接提取法;(2)柱分离制备法;(3)离子沉淀茶多酚制备法。同时还简述了制备茶多酚时的脱咖啡碱方法。  相似文献   

5.
实验以对番茄进行高附加值深加工研究为目的,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从新鲜番茄,番茄酱中提取番茄红素。结果表明:冷冻干燥的预加工方法对番茄红素的提取有所促进;微波辅助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较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番茄中番茄红素的提取含量之比分别是:1.57∶1和2.19∶1。微波辅助提取番茄红素的建议工艺条件:55℃,30 s。在300 w, 50℃,6 min,料液比1∶6(V/V);超声辅助提取番茄红素的建议提取溶剂是乙酸乙酯。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叶》2008,(6):42-42
采用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pH=5.6)匀浆浸提法和硫酸铵沉淀法,从茶鲜叶中提取多酚氧化酶,并通过分光光度法研究pH、温度、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条件为以邻苯二酚为底物,茶多酚氧化酶PPO的最适pH为5.6,最适温度为50℃,亚硫酸钠、半胱氨酸和Vc为PPO的抑制剂。  相似文献   

7.
以单枞茶为实验材料,研究复合酶解辅助乙醇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条件,考察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酶解pH、酶解时间、乙醇质量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8个单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酶解温度60℃、酶添加量3.5%、酶解pH4.8的条件下酶解预处理3 h后,在乙醇质量分数为60%、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50的条件下提取1.5 h,茶多酚的提取率达25.82%,与传统水提法相比,茶多酚提取率提高了69.87%。  相似文献   

8.
亚麻油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亚麻油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引起了医疗、食品、农业等许多领域科学家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几种提取亚麻籽油的工艺,包括压榨法、溶剂浸提法、超临界萃取法和酶法。讨论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和影响亚麻籽油提取效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法提取茶皂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脱壳油茶饼粕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提取茶皂素的工艺过程,分别考察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提取时间、乙 醇浓度、料液比及溶液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研究得出较佳的工艺参数为:超声频率为20kHz,超声提取时间为 20min,乙醇浓度为80% ,料液比为1 ∶4,超声功率为800W,提取溶液温度为50℃,该条件下茶皂素提取率为 96. 1%。同时将超声波法与水浸提法和乙醇溶液浸提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法缩短了提取茶皂素的时 间,降低了能耗,同时也提高了茶皂素的得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高压技术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张格  张玲玲  吴华  张守勤 《茶叶科学》2006,26(4):291-294
采用超高压技术常温提取,通用正交试验法,以茶多酚粗品收率为指标,考察溶剂浓度、压力、保压时间、浸泡时间对茶多酚的影响因素,并与回流提取法比较研究茶多酚的超高压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优化茶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溶剂为60%乙醇,压力为200βMPa,浸泡时间为0.5βh,保压时间为3βmin,得率是28.92%。超高压提取出的粗品收率比回流提取的高出25.3%,茶多酚的收率则比回流提取高出32%。超高压提取要比回流提取收率高;而且提取液澄清、透明,存放一年半后毫无变化。如果工业应用后,必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