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20世纪我国玉米生产上应用的两个地方品种群体白马牙和金皇后为研究对象,以国家种质资源信息系统(CGRIS)中收录的这两个群体的14个性状观测值为分析依据,对这两个群体进行了表型多样性评价和类群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玉米地方品种核心种质库中收录的白马牙的种质份数明显多于金皇后,在地理分布上也明显比金皇后广泛;两个群体内的材料在穗粒性状上都具有相似的特性,但两个群体也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其中白马牙主要以白色偏硬粒型子粒为主,而金皇后则以黄色偏马齿型子粒为主;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白马牙群体内的材料分组与玉米生态区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玉米DUS[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测试指南中的38个基本性状,对2020年四川省联合体区试玉米品种的表型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类型玉米、植株部位的多样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8个测试性状均具有多态性,在317个品种中共检测到234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性状6.2个,Shannon指数平均值为1.19,变幅介于0.09~1.76。雄穗和果穗相关性状的多样性较丰富,子粒颜色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叶片相关性状的多样性偏低。不同玉米类型的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糯质型和普通型玉米的多样性较高,甜质型次之,甜糯型最低。聚类分析和相似系数分析表明,四川新育成玉米品种的相似度整体偏高,遗传基础比较狭窄。  相似文献   

3.
以沈爆3号为对照,对糯质型玉米沈爆3号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爆花品质及营养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糯质与非糯质爆裂玉米同型系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子粒商品性、爆花品质等主要性状,两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总淀粉含量没有差异,糯质型沈爆3号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提高2.1%和13.1%.  相似文献   

4.
烟早糯 2号系烟台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针对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糯质玉米杂交种大多生育期偏长 ,有的还品质较差的缺点 ,而选育的优良早熟糯质玉米杂交种。1 选育过程母本自交系的选育 :莱福 1 1 3,是选用品质优良、糯性极强的晚熟地方品种福山白粘玉米与莱阳小粒红杂交后自交选育而成的。福山白粘玉米双果穗 ,白粒 ,品质优异 ,抗性好 ,植株整齐 ,株高穗位适中 ,不足之处是生育期长 ,为了缩短其生育期 ,选用了生育期短 ,籽粒黄色硬粒型 ,品质优良的非糯早熟地方品种莱阳小粒红。将莱阳小粒红与福山白粘玉米进行错期播种 ,采集莱阳小粒红…  相似文献   

5.
由于遗传改良的有效选择方法使得玉米种质基础变窄,所以玉米的遗传多样性在不断缩小。美国玉米带中玉米的遗传多样性有限。因为它们几乎全由北方硬粒型和南方马齿型地方种衍生而来。大约有130个明显不同的玉米族,它们是有价值种质的潜在供体。因为玉米起源于中美或南美的北部,玉米带的这些族绝大多数开花都晚。发掘玉米全部多样性的关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播种深度与出苗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测定4个播种深度处理对玉米4种不同子粒类型的32个品种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至出苗天数、出苗率、中胚轴长度(干重)、胚芽鞘干重、苗长(干重)与播种深度显著相关。一般玉米种子播种深度应以5.0 cm较好,不同类型玉米种子所适应的播种深度不同,马齿型和半硬粒型品种可适当深播,半马齿型和硬粒型品种应适当浅播,以提高出苗率。  相似文献   

7.
Stock6杂交诱导不同热带硬粒基因型玉米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09~2010年用Stock 6对符合广西玉米育种目标的20份热带硬粒基因型种质进行杂交诱导研究。结果表明,20份不同热带硬粒基因型玉米材料均受Stock 6孤雌生殖诱导产生单倍体,诱导率为0.84%~7.10%,平均为2.84%;其中,5份种质受Stock 6孤雌生殖诱导的单倍体频率较高,且子粒R-navajo标记表达较强,不仅可用于热带硬粒基因型玉米DH系的培育,也可作为热带诱导系创制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我国主要农家玉米品种的生育期、主茎叶数、株高、茎粗、穗位、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及出籽率12个数量性状的变异情况,并对其株型、穗型、穗轴颜色、子粒类型及子粒颜色5个质量性状变异进行了简要分析.我国农家玉米品种数量性状的变幅较大,特别是株高、穗粒重和穗位等性状.同时,农家品种也具有它们独特的优异性状,对于育种材料改良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云南稻核心种质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变种类型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在云南省新平县同时繁殖的653份云南稻种核心种质糙米中的P、K、Ca、Mg、Fe、Zn、Cu和Mn共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比较了云南稻种核心种质8种矿质元素含量与变种分类性状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产多抗育种、多样性降低与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高产和多抗水稻品种的K、Ca、Mg、Mn含量明显增加,P、Fe、Zn、Cu含量则明显降低,这与水稻矿质营养的遗传和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云南稻种核心矿质元素含量存在地带性分布, P、Fe、Zn、Cu含量高低可能与多样性中心有一定联系。核心种质矿质元素高低及其多样性与籼粳关系不大,但在水陆、粘糯、光壳与否、米色、米味、软米与否之间差异明显。这些结果间接支持了“亚洲栽培稻种—籼粳亚种—生态群—生态变种群—品种类型”五级分类系统的生态变种群。  相似文献   

10.
黔西北山区玉米生态型及生态育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张志国 《玉米科学》1998,6(4):018-022
本文从黔西北的自然地理生态条件及玉米地方种质的特征特性分析入手,对玉米品种的生态类型进行了总结和分类。黔西北山区玉米的生态型可分为3个基本类型:大包谷类型(坝地型)、二季早类型(坡地型)和小包谷类型(高山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山区玉米种质改良及山区玉米生态育种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糯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泽斌  田志国 《玉米科学》2004,12(3):116-118
糯玉米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养殖业和淀粉加工业.其子粒淀粉是食品工业、医药、纺织、酿造、造纸、地矿等工业的极好原料.我国鲜糯玉米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新兴产业.糯玉米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生产基地,上规模,创品牌,走育、繁、推、种、加、养一体化的综合开发道路。  相似文献   

12.
在同一施肥水平下研究31个糯玉米品种磷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分析糯玉米的磷素吸收利用特性。结果表明,生产鲜穗、鲜子粒和成熟子粒糯玉米的磷素利用效率品种间变异范围分别为193.95~342.25 kg/kg、127.35~219.76 kg/kg和96.55~181.61 kg/kg。聚类分析表明,无论其收获产品是鲜穗、鲜子粒还是成熟子粒,属于高产、磷素高效吸收利用的品种有2个,其100 kg鲜穗、鲜子粒及成熟子粒需磷量平均值分别为0.359、0.510、0.656 kg。通径分析表明,提高品种鲜穗和鲜子粒产量,改良吸磷总量起主导作用;提高成熟期子粒产量,改良吸磷总量和磷素利用效率并重。  相似文献   

13.
糯玉米钾素分配转移特性的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同一供肥水平下研究31个糯玉米品种的钾素分配转移特性,分析糯玉米钾素分配转移规律及其与钾素吸收利用的关系,揭示钾素分配转移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产量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糯玉米生育期间钾素在各器官的分配与氮、磷不同,钾素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转移,在生育期间钾素主要分配在叶片和茎秆中,开花前主要分配在叶片中,开花后钾素分配到茎秆中最多。糯玉米不同品种各器官钾素转移率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钾素转移率主要影响产量和钾素利用效率的高低,而对钾素吸收总量及钾收获指数影响较小。通径分析表明,鲜穗、鲜子粒及成熟子粒中高产品种叶片的钾素转移率较高,叶鞘的钾素转移率高有利于品种鲜穗、鲜子粒及成熟子粒钾素利用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和鉴定适宜云南省与玉米间作的大豆品种,本研究在玉米与大豆间作条件下,采用灰色关联度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44个大豆品种(系)的10个农艺及产量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各性状的变异系数的变异范围为7.3%~51.2%,说明各地大豆资源的表型多样性比较丰富。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影响间作大豆产量的性状依次为单株粒数、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荚数、分枝数、倒伏性、株高、节间长度、每荚粒数。利用系统聚类法将44个大豆品种分为了3大类,各类群性状之间的差异较明显,其中单株荚多、单株粒多、分枝多、百粒重适中的第一类是比较适宜与玉米间作的大豆品种(系)。  相似文献   

15.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改良利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阐述了国内外对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研究利用现状。热带、亚热带种质引种到温带要进行种质鉴定,通过混合选择或与温带种质互导改良以及轮回选择等途径,可筛选出更多抗病虫、耐旱、耐瘠薄、优良农艺性状等有利基因。  相似文献   

16.
20份特用玉米自交系亲缘关系的SSR标记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SSR标记研究了20份特用玉米自交系的亲缘关系。用15对扩增带型稳定的SSR引物,从供试材料中检测出67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2~10个,平均4.66个。SSR引物的PIC介于0.43~0.88之间,平均多态性信息量为0.675。UPGMA方法聚类分析表明,甜玉米和糯玉米亲缘关系最近,个别爆裂玉米与糯玉米亲缘关系较近,大部分爆裂玉米与前两者的亲缘关系很远。  相似文献   

17.
轮作是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有效措施,旨在探讨常用和潜在的轮作植物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抑制作用.为黑龙江省大豆生产轮作体系改进提供技术支持.2006年,选择5种轮作植物(大麦、红三叶草、万寿菊、亚麻、玉米)与感病品种一起种在大豆胞囊线虫病圃;2007年种植玉米、小麦和感病大豆.检测两年播种前和收获后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卵和二龄幼虫数量;2008年所有小区种植感病大豆,测定大豆产量.结果表明:连续种植大豆的处理卵数量增加了13%,而种植万寿菊、红三叶草和大麦茬后复种红三叶三个处理的土壤中卵的数量明显减少,减少率分别为80%、58%和68%,其他轮作处理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群体密度也有不同程度降低,而且,轮作区大豆产量也有提高.结果显示:合理种植万寿菊、红三叶草以及大麦后复种红三叶草可以减少土壤中胞囊线虫的密度,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好于常规轮作作物玉米.而综合考虑不同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及在黑龙江省的播种面积,则可以确定能够使土壤中胞囊线虫密度减少,同时义能够提高土壤养分的合理的轮作方式为万寿菊一玉米一大豆.  相似文献   

18.
四川小豆地方品种资源的形态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7份来自四川的小豆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形态多样性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⑴参试品种资源群体中,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株高、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重等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较大,依次为单株荚数(24.68%)、百粒重(23.71%)、株高(21.06%)、主茎分枝数(19.75%)、单荚粒数(14.13%);⑵四川小豆地方品种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490;⑶依据14个形态性状的鉴定数据,应用非加权配对法聚类,将参试品种划分为三个类群,这三个类群的划分与生长习性、生育期、粒重、粒色等性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高油玉米种质利用已经进入实质应用阶段,高油玉米新品种层出不穷,已经通过审认定的高油玉米品种有高油115、春油1号、吉油1号等10多个品种,山西省在2003年有两个高油玉米新品种通过了审定。高油玉米种质利用技术也将随着高油玉米研究的深入,从单交种技术逐步发展为以不育行普通杂交种授以高油玉米花粉的遗传三利用技术。临高油1号的选育、不育型临高油1号转育及超油化生产技术研究,使山西省高油玉米种质利用研究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高油玉米商品粮的含油量超过10%的育种目标成为可能。该技术在今后农业产业化调整过程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高油玉米种质利用已经进入实质应用阶段,高油玉米新品种层出不穷,已经通过审认定的高油玉米品种有高油115、春油1号、吉油1号等10多个品种,山西省在2003年有两个高油玉米新品种通过了审定。高油玉米种质利用技术也将随着高油玉米研究的深入,从单交种技术逐步发展为以不育行普通杂交种授以高油玉米花粉的遗传三利用技术。临高油1号的选育、不育型临高油1号转育及超油化生产技术研究,使山西省高油玉米种质利用研究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高油玉米商品粮的含油量超过10%的育种目标成为可能。该技术在今后农业产业化调整过程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