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栽培模式对台地茶春季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景洪市大渡岗农场6个不同栽培模式的茶园,采摘鲜叶分别制成晒青、烘青、红茶和白茶共4类、24个茶样,通过测定其理化成分并结合感官审评,探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台地茶春季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栽培、生态栽培和野放栽培模式在加工白茶、烘青、晒青和红茶等产品上对茶叶品质影响较大,3个模式的晒青春茶适合加工普洱生茶。从耐泡性上来说,生态烘青、留养晒青、生态红茶、生态白茶在耐泡,茶汤滋味、浓强度、回甘等方面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加工工艺对多穗石柯(Lithocarpus litseifolius)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以晾干、炒制和发酵的多穗石柯茶为样品,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S-GC-IMS)和主成分分析(PCA)定性和定量地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有58种化合物被识别;三维谱图和指纹图谱显示不同加工工艺样品的挥发性成分有差异,多穗石柯叶在不同加工条件下产生热分解和一系列化学反应.HS-GC-IMS与PCA相结合,可快速、灵敏地对样品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和分类.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人面果叶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指纹图谱,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乙腈-甲醇-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9nm,进样量10μL的色谱条件下,以福木苷,GB2a,藤黄双黄酮,GB1a,volkensiflavone为对照品,绘制了44批人面果叶HPLC图谱,通过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3种方法对44批来源于不同产地、季节的人面果叶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4批样品相似度在0.6~0.9之间,确定了11个共有峰,并指认其中4个峰,分别为福木苷、GB2a、藤黄双黄酮、GB1a;不同批次人面果叶的指纹图谱均有一定差异,而且季节对人面果叶成分的影响大于产地的影响。该方法不仅可用于人面果叶的品种鉴别和质量评价,还可为下一步制定人面果叶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茶已微醉     
近日,三两位朋友来家讨茶吃,初来乍到,客随主便,却也直说不吃绿茶,怕伤胃。如此三两次后,客便自主了,敲门进来,要的是非绿非红亦非青,双目直向搁至橱内的青瓷茶罐,我的爱茶——勐海熟普。因为向来关门煮茶,所以不知道吃茶(尤其是吃普洱茶)已成了家乡一拨人的流行元素,也不知道88青饼被炒得如此火热,更不知道产于  相似文献   

5.
云南普洱茶香气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云南普洱茶香气成分研究的进展,报道了普洱生茶、熟茶、以及不同产地、不同贮藏时间、不同干燥方法、不同茶树品种原料人工后发酵过程中的香气成分及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对桐油的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运用气相色谱法(GC)对23个不同家系的桐油脂肪酸组成进行数据采集,利用中药特征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其脂肪酸图谱进行分析,构建脂肪酸标准特征图谱并计算其相似度;采用办公软件对脂肪酸组成含量进行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试验表明:从桐油样品中共检测出11种脂肪酸,各样品脂肪酸组成的相似度均达到90%以上,说明桐油样品脂肪酸组成信息是准确和可靠的;当聚类分析阈值取10.0时,桐油样品可分为3大类,主成分分析得出4个主要成分表达式,代表了桐油脂肪酸含量87.18%的信息,这些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桐油的标准特征图谱能从化学成分的整体特征面代表桐油的脂肪酸组成信息,此研究结果可为桐油品质筛选及质量监控提供较好的理论基础,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对桐油的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运用气相色谱法(GC)对23个不同家系的桐油脂肪酸组成进行数据采集,利用中药特征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其脂肪酸图谱进行分析,构建脂肪酸标准特征图谱并计算其相似度;采用办公软件对脂肪酸组成含量进行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试验表明:从桐油样品中共检测出11种脂肪酸,各样品脂肪酸组成的相似度均达到90%以上,说明桐油样品脂肪酸组成信息是准确和可靠的;当聚类分析阈值取10.0时,桐油样品可分为3大类,主成分分析得出4个主要成分表达式,代表了桐油脂肪酸含量87.18%的信息,这些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桐油的标准特征图谱能从化学成分的整体特征面代表桐油的脂肪酸组成信息,此研究结果可为桐油品质筛选及质量监控提供较好的理论基础,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探析茶油的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以20种不同产地、制备方法的茶油为原料,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仪分析其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1)茶油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由壬醛、2-反己烯醛等17个共有色谱峰构成,且经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得出茶油的产地、储存时间,尤其是制备工艺对其影响较大;(2)选取一种茶油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菜籽油-茶油的掺伪模型:Y=-4 572.5X~3+5 637.4X~2-2 206.3X+364.05(Y为菜籽油掺假比例%,X为夹角余弦cosθ),适用于菜籽油掺伪量25%以上的茶油。  相似文献   

9.
《林业科学》2021,57(2)
【目的】针对不同地区所产沉香品质差别较大以及传统沉香产地鉴别主要依赖经验判断等问题,研究不同产地沉香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特征,探讨色谱指纹分析技术对沉香产地溯源的可行性,为沉香资源品质评价和原产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6批次来自3个不同产地的沉香为研究对象,优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条件,基于"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获得色谱峰保留时间、峰面积信息,筛选不同产地沉香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利用指纹特征峰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建立沉香产地判别方法。【结果】不同产地沉香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85个特征峰变量分析发现,莞香系沉香的色酮种类最多,相对含量最高;星洲系沉香的沉香四醇色谱峰极高,其余色酮相对含量较低;惠安系沉香的色酮种类较多,相对含量较莞香系稍低,较星洲系稍高,依其产地地理位置分布,在3个产地中体现出一定过渡性;主成分分析显示,样品基本上可依据产地不同聚合成3类;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训练集和检验集样品产地的判别正确率均为100%。【结论】不同产地沉香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显示出一定地域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可判别沉香产地,为濒危珍贵沉香的产地溯源提供一种新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0.
SPME-GC-MS分析普洱茶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前处理方法分别从生茶和熟茶两种不同发酵过程的普洱茶叶中提取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定性。结果表明:两种茶叶共检测出60种挥发性成分,生茶检出44种,熟茶检出43种,共同组分27种。生茶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有:1,2,3-三甲氧基苯、环氧芳樟醇、藜芦醚、氧化芳樟醇、β-芳樟醇、α-松油醇等物质;熟茶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有:5-甲基-2-己酮、四氢芳樟醇、氧化芳樟醇、β-芳樟醇、异丁醚、α-松油醇等组分。二者得到的成分及含量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