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种桉树干高大通直,尖削度小,根系发达,抗性与适应性强,能耐干旱、瘦瘠,树冠浓密生长快,目前是雷州林业局主要经营树种之一。生长特点:造林后2—3年即郁闭成林,此时生长特快,年平均生长量树高达3—3.5米,胸径2.5—3.5厘米。4年后生长稍缓但较稳定,年平均生长量树高  相似文献   

2.
锡林郭勒草原,大部分属于干旱草原地带。为了增加干旱草原地区造林树种,78年我们引进枸杞在白干土地带进行试验栽培,实践证明该树极抗寒、抗旱、抗贫瘠,在白干土地带长势旺盛,成为干旱草原造林良好的灌木树种。一、造林地自然条件造林地海拔800—1600米,寒期长,署期短,年平均温度1—3度,无霜期96—110天,年降雨量150—350毫米。土壤为栗钙土或淡栗钙土,厚10—55厘米,地下二层土是白干土,  相似文献   

3.
1979年至现在,城步县已在1000米以上的不同海拔高度,营造鹅掌楸林1277公顷(19155亩),使之成为本地人工造林的主要阔叶树种。据1988年10月调查,1981年在海拔1400—1500米营造的鹅掌楸,Ⅰ类立地平均高7.3米,Ⅱ类立地平均高6.6米,Ⅲ类立地平均高5.4米,均已成林,生长正常。通过标准地测算,海拔1400米的Ⅰ类立地活立木蓄积,平均亩产3.18立方米,年平均生长量0.4立方米。此项研究说明,在类似城步县的高海拔山地,可以人工营森林,若树种选择合理,立地划分科学,注意经营管理,还可以营造速生丰产林。  相似文献   

4.
云杉picea asperata Masr又名粗枝云杉,是我国特有的树种,也是我省西部地区重要更新造林树种之一,主要产于四川岷江上游,大小金川流域和甘肃东部,陕西西部,水平分布北至温带草原,南达亚热带亚高山湿润森林地区。垂直分布在海拔1600—3600米,我省多在海拔2500—3400米。常生长在阴坡、半阴坡和宽阔谷地。 调查区松潘县地处川西亚高山地带,东径103°15′—103°50′,北纬32°06′—33°09′,海拔2800米~3500米,相对高度500~800米,分高山峡谷和高原丘陵两个自然分布区。年平均气温5.8℃最低温为-20℃,最高温38℃,全年无霜期154天,林木生长期年平均99.5天,年平均降雨量526毫米,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年平均相对湿度65%,属于干湿交替的  相似文献   

5.
我市引种湿地松、火炬松,经历了70年代的试种和80年代的大发展两个阶段。从1974年到现在,全市共调入国外松种子13535斤,育苗7140余万株,造林49.18万亩,现保存面积达36.86余万亩,占人工林总数的51%,已成为我市造林的当家树种,在丘岗地区深受群众欢迎。据调查,14年生的国外松树高8.3—10.2米,平均9.1米,年平均生长量0.65米;胸径12.8—15.35,平均13.86厘米,年平均生长最0.99厘米;每亩蓄积量2.515—4.492立方米,亩平蓄积3.474立方米。3年生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贯彻毛主席“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伟大号召,几年来我们通过科学试验和造林生产实践,总结了河北省渤海沿岸盐碱地改良方法,摸清了常用造林树种的抗盐能力及其对土壤碱化的反应,为盐碱地造林提供了科学依据。一、自然条件及研究方法自然条件;河北省滨海盐碱地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600多毫米,春季干旱多风,全年大风日数达40天;海拔高2—3米,地下水位1.5米左右;土质较粘重,大多数有碳酸盐反应,土壤含盐量60厘米土体内为0.4174—1.6211%,0—10厘米表层土含盐量为  相似文献   

7.
自1959年飞机播种云南松造林成功之后,二十多年来,用于飞播造林的树种不断有所增加.目前我省飞播造林的主要树种除云南松外,还有马尾松、油松、华山松、漆树等.但是,这些树种的宜播地区均不能过高.海拔2800公米上至今尚无适宜的飞播造林树种.为了发掘新的飞播树种、扩大飞播造林地区、加快我省高山地区的绿化造林.我们从1974年起开展了高海拔地区飞播造林的研究.试验表明,高山松适于飞播造林,是川西南和滇西北地区,海拔2400—3500米范围内飞机播种造林的良好树种.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应用蓄水渗膜袋造林后,树种造林成活率均比对照区平均高810个百分点,对苗木成活率有显著差异;而且各树种年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地径、平均年新梢生长量均比对照区各树种高,但使用效果的差异不显著。对高2.010个百分点,对苗木成活率有显著差异;而且各树种年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地径、平均年新梢生长量均比对照区各树种高,但使用效果的差异不显著。对高2.02.5m金丝柳、香花槐截杆苗木进行了蓄水渗膜装水量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每个植树坑穴中放置2个蓄水渗膜袋造林,对苗木的成活率提高最大。蓄水渗膜袋可在干旱半干旱山区进行造林。  相似文献   

9.
杉木生长区气候区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一、杉木生长区区划的意义及其研究概况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栽培地区很广,南北跨三个亚热带,东西从东南沿海丘陵台地到西部云贵高原,地形、气候千差万别,而杉木生长也明显不同。杉木成熟林,中带树高可达20—25米,每亩年平均材积生长量0.5—1.0米~3;而南北及东西的边缘产区树高则只有10—13米,每亩年平均材积生长量0.2—0.6米~3。这样广大的、在环境上和生长上又有很大差别的栽培区域,必须进行适当的区划,以便了解不同区域的环境条件和杉木的生产潜力,确定合理的经营方向和栽培措施,才有可能在大规模发展杉木造林时,避免盲  相似文献   

10.
尾叶桉生长调查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是我国近年试种的桉树。在广东、广西、海南省各试种地栽培引种和地理种源试验中,生长表现良好,幼林树高年平均生长2.5—3.5m,最高达7m,胸径年平均生长2.0—3.0cm,最大直径7cm,采用无性系扦插苗造林,林木速生,直径生长变动系数小,林相整齐。制浆造纸性能良好,得率高,是速生造纸用材树种。幼林抗风性能较差,种源间生长差异较大。优选适生,速生种源进行推广栽植造林,定向培育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尾叶桉是一个极具潜力的速生造纸用材树种。  相似文献   

11.
插干造林已广泛用于高水位(1—2米)的河岸阶地、水库周围、矿化度较低的地域,然而在农场斗渠内进行插干造林则属摸索阶段。经过几年的试验,现已基本探索出了斗农渠插干(桩)造林技术。它较一般斗农渠上植苗造林具有节约造林成本,缓解苗木短缺,节约用水,成活率高,成林快等优点。值得大力推广。本文就其具体技术措施简介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插干造林地选择及树种选择 插干(桩)造林适用于新老斗农渠,以新渠为最好,斗农渠周围地下水矿化度较低,一航均低于5—6克/升,符合深栽插干造林之要求。树种选择柳树为好,也可选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荒山造林进行不同树种、不同季节播种造林对比试验,总结出利用野杏进行荒山播种造林技术,其造林特点为成活率高、保存率高、成本低、经济价值高、简单易行等。造林范围在海拔1600米以下。具体造林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西部山区生态建设,加快石漠化石山(指石头面积占60%—90%的地方)造林绿化,现介绍石山造林主要的先锋树种(先锋树种“任豆”已于本刊2001年11A期介绍过,不再重复)苹婆属梧桐科常绿乔木,高达10—12米,胸径30—40厘米,4—5月开花,7—8月果熟,是热带和亚热带常绿树种,在石山常见于山坡或山谷阳处的杂木林和灌丛中。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贵州、台湾等省区;对土壤和环境要求不严,是石山造林的一种速生树种。它经济效益高,用途广泛;种子含淀粉,煲熟可食,味道上乘;树皮含丰富的纤维,可编绳索…  相似文献   

14.
为了增加苏北沿海盐渍土地区造林树种,作者于1981年从泗阳县林苗圃引进白×春榆树进行试种.由于当时种源不足,就进行了白×春榆杂种一代枝条嫁接本地白榆的试验,以便扩大繁殖系数,提高榆树生长速度和木材质量.现将近二年来试验情况报道如下: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江苏省防风林试验站.该地为淮北里下河冲积平原,地势低洼,潜水面1.5—2.0米之间,质地为中壤盐渍土,pH8.45—8.6,年平均温度13.7℃,年平均最高气温35.8℃,年平均最低气温-10.4℃,相对湿度74—85%,无霜期224天,年平均降水量1034.8毫米,年蒸发量  相似文献   

15.
杉木和毛竹都是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又是速生丰产的造林树种。对自然环境的要求,是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和肥沃、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我区柳州以北栽培较多。南丹山口林场位于我区西北部,海拔高约750米,年平均气温16.7℃,最高24.6℃,最低8.2℃,年雨量1400毫米,土壤为砂页  相似文献   

16.
擦树在浦城山区群众又称鸭爪樟,是我国南方的速生和珍贵用材树种之一,属于樟科。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0余米,直径1米左右,主干明显通直,幼林期间生长非常迅速,造林四、五年,就可完全郁闭,年平均高生长达1米以上,十年后高生长不很明显,一般20年生的擦树即可成材利用。木材坚韧,具有弹性,抗力强,材质细密,并具有芬香,不受虫蛀,能耐水湿,是造船、建筑、桥樑和家俱的良好材料呤魇且恢盅粜允髦?幼林期间略喜偏阴,是深根性树种。  相似文献   

17.
奉新县甘坊采育林场于1975年在丘陵山地营造泡桐三百余亩,现平均树高11.2米,胸径17.92厘米;最大单株16.5米,胸径33.7厘米,达到成林成材。造林地海拔高450米,坡向西北,坡度20度,年平均气温为16.5℃,年平均降雨量1650毫米,年平均相对温度80—85%,绝对最低温度-11℃,绝对最高温度37℃,无霜期260天左右,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土壤为花岗岩风化的砂质壤土,土层深30—50m,造林前为次生林,以壳斗科植物为主,伴生杉木、毛竹、杜英、杜鹃、(?)木等。苗木系从江苏调进实生苗,主要是毛泡桐(Paulownia tamentosa(Thunb) Steu-del)和兰考泡桐(Pelougata S.H.Hu)。苗高0.8—1.5米,地径1.5—3厘米。整地时首先皆伐,然后按等线环山作带,深30厘米,带宽1.5米。1975年3月定植,  相似文献   

18.
马占相思在海南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占相思(Acaciamangium)在我省造林面积已近5万公顷,它干形通直、生长快,年平均高生长24~31米,年平均胸径生长20~49厘米。天然更新能力强,枯枝落叶养分回归较多,且有根瘤菌固N,能较好地维持土壤养分,它既是消灭荒山荒地的先锋树种,也是理想的造纸原料,引种实践证明,在海南大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9.
赤桉原产澳大利亚,是桉树大家族中重要造林树种之一。树高可达35—45米,胸径达2米。木材红色,结构致密、耐用,能抗白蚁蛀食,经过处理是建筑、矿柱、枕木、桥梁、家俱的好材料。叶含油0.27%,花为密源,产密多而质量高;树皮单宁含量8—17%。既是用材树种,又是薪材、纸浆、防护林、观赏和经济树种。在生态上还有如下特点:1.适应性广。在南半球,分布范围达23个纬度(南  相似文献   

20.
2.造林密度试验与方差分析:造林密度是林业栽培技术措施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确定造林密度,除考虑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立地自然条件,还要根据经营目的来确定。造林密度试验,采用四种密度3×3米、4×4米、5×5米以及6×3米。在选择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