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苏省近几年水稻纹枯病重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江苏省近几年水稻纹枯病重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及时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压缩直播稻、推广机插稻,加强肥水管理、强化生态防控,预防为主、适时合理用药和选育推广抗病品种等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区全面推广水稻机械插秧育秧技术,据统计,2007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中直播稻占60%,机栽稻占40%;2008年机栽稻种植比例达到70%以上。在今后几年,随新农村建设制度的逐步完善,水稻栽培全程机械化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机插水稻将成为主流。水稻栽培方式由直播转为机插,会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改变,必将对农田中的病虫种群产生影响。本文将初步探讨机插稻病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与手栽稻、直播稻相比,机插稻不仅产量水平明显提高,而且其特殊的生态条件与育秧方式有利于控制灰飞虱传毒和条纹叶枯病危害,播期迟、苗床覆盖无纺布、秧龄短、秧苗集中易防治是机插稻灰飞虱和条纹叶枯病轻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机插秧的分蘖发生和利用规律,明确机插秧适宜的基本苗和不同氮肥施用量,研究机插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产量形成规律,为机插稻高产、稳产栽培体系的形成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2005年在江苏省农垦集团公司统一组织下实施了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  相似文献   

5.
由于机插水稻生育特点与手插秧有较大差别,其病虫草害发生规律亦有明显差异。重点介绍了机插水稻病虫草害防控的关键技术,其中油菜茬和麦茬机插水稻要特别注意防治草害、稻曲病和稻飞虱。  相似文献   

6.
苏北地区机插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了苏北地区机插稻栽培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秧苗素质低、穂数不足、缓苗期过长。同时提出苏北地区机插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育秧、整地、栽插、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提高机插稻栽培水平。  相似文献   

7.
江淮地区机插稻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江苏省江淮地区机插水稻种植水平,阐述了江淮稻区机插稻超高产栽培群体量化指标,并从培育壮秧、机械插秧、水浆管理、肥料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其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以期为机插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水稻机械化插秧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机插稻育秧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秧、及时整地机插、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入库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规范机插稻各项配套技术措施、实现水稻高产稳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煜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4):120-120,130
通过机插稻田主要有害生物的调查,总结了机插稻田主要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开展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宝应县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宝应县推广机插稻已获得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从播种、苗期管理、麦秸还田、栽插、肥水管理、病虫草防治等方面对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为今后机插稻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机插稻杂草发生规律调查结果表明:本区域机插稻杂草优势种类主要有稗草、马唐、丁香蓼。马唐发生较早,发生时间相对较短,相对集中,只有一个发生高峰。稗草、丁香蓼相对马唐发生时间略迟,发生时期比马唐长,且明显有两个发生高峰期。根据这一特点,建立了土壤封闭、茎叶处理、农业防治等有效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对江苏省仪征市手栽稻、机插稻、直播稻等不同栽插方式水稻田的褐飞虱及其天敌的发生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3种栽插方式水稻上褐飞虱的发生程度各不相同,总体表现为手栽稻重,机插稻次之,直播稻最轻;不同栽插方式水稻上褐飞虱天敌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的数量存在明显差异,蜘蛛量表现为机插稻上最高,手栽稻次之,直播稻最低,黑肩绿盲蝽的数量手栽稻显著高于机插稻与直播稻.  相似文献   

13.
江苏金坛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控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详细总结分析了2004年以来灰飞虱、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危害情况和围绕"治虫防病"原则,采用化学、栽培、生物、物理等手段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试验研究结果,依此提出金坛地区利用机插稻这一优势,推广应用无纺布苗期全程覆盖技术,隔断毒源,适时结合化学防治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危害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4.
通过2013—2015年连续3年对机插和人工移栽秧田、大田的主要病虫草害调查分析,探索了机插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防治对策,旨在为沿淮地区机插水稻的病虫草害防治提供参考,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张晓青  项金花 《农技服务》2013,(11):1165+1167-1165,1167
通过对机插水稻多年积累的田间系统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了机插稻田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与具体的防治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机插稻白背飞虱种群自然消长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搞好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推广和白背飞虱的防治,2006年特进行了机插稻白背飞虱种群自然消长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机插稻白背飞虱种群自然消长动态呈季节性单峰型消长,前中期虫量偏高,主害代发生偏重。运用晒田等农业措施和合理应用天敌,可有效减轻白背飞虱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促进“绿色植保”发展。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沿江地区早熟晚粳机插稻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培育壮秧、大田准备、机械栽插、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适期收获等,以期指导机插稻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8.
机插常规稻不同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机插稻育秧技术的成熟和大田配套管理技术的不断完善,机插稻具有明显的高产、稳定性,已具备了全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条件.由于机插稻采用高密度、短秧龄栽培模式,秧龄弹性小,机插期短,高峰期相对集中,插秧机作业效率低,为此,必须错开水稻插秧期,以提高插秧机的作业效率.本试验通过对常规稻不同播种期的研究分析,探明机插稻分蘖发生和成穗规律,明确机插稻适宜的播种期,为确保机插稻高产稳产、形成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体系、最大限度提高台机作业量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实际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从产量性状、群体、个体发生发展及苗情动态等方面将机插稻与机直播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机插稻有利于水稻高产,稳产,但也存在相关不足。  相似文献   

20.
水稻不同栽插方式对稻田主要害虫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江苏响水地区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秧等不同栽插方式水稻田的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稻田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和常规育秧手插移栽田相比,在分蘖末期,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稻田灰飞虱分别降低46.6%、44.7%和33.4%,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无大变化;在抽穗期,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稻田褐飞虱分别降低10.6%、3.6%和25.7%,稻纵卷叶螟分别减轻了34.9%、46.2%和62.5%。说明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稻等轻型栽培方式对不同生育期水稻的主要害虫发生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