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博州A级绿色食品色素万寿菊生产气候、土壤、作物、种植制度、新技术应用技术要求.博州A级绿色万寿菊每667米2鲜花产量1.8 ~2.5吨,色素含量在18%以上. 一、绿色食品概念 绿色食品: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产品标志的无污染、优质、安全产品. A级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生产操作规程生产的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新疆博州大风的气候特征,掌握其变化规律。[方法]利用1961—2000年博州4个气象站大风天气的观测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大风的气候特征。[结果]博州年大风日数8-160d,4~8月大风日数较多,20世纪60-90年代年平均大风日数逐渐减少。博州大风日数年际变化具有9年的振荡周期。温泉、精河、阿拉山口大风天气的高发时段分别为15:00~19:00、15:00~22:00、14:00-23:00,3站大风持续时间以2h为主。1961~2000年40年内博乐、精河和阿拉山口年大风日数呈减少趋势,博乐和精河年大风日数分别在1986、1976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年平均大风日数明显减少。[结论]对于防灾减灾,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疆博,kl·I大风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博州大风的气候特征,掌握其变化规律。[方法]利用1961—2000年博州4个气象站大风天气的观测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大风的气候特征。[结果]博州年大风日数8-160d,4~8月大风日数较多,20世纪60-90年代年平均大风日数逐渐减少。博州大风日数年际变化具有9年的振荡周期。温泉、精河、阿拉山口大风天气的高发时段分别为15:00~19:00、15:00~22:00、14:00-23:00,3站大风持续时间以2h为主。1961~2000年40年内博乐、精河和阿拉山口年大风日数呈减少趋势,博乐和精河年大风日数分别在1986、1976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年平均大风日数明显减少。[结论]对于防灾减灾,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针对博州耕地污染日趋严重的客观现实,分析了博州耕地污染的现状、特点,阐述了博州耕地污染的原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博州农村耕地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对博州耕地保护、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2018-2019年博州农田耕层土壤进行采集和分析,并与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历史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博州耕层土壤养分现状、变化趋势,并开展肥力评价。当前,博州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值为19.76 g/kg,碱解氮平均值为86.69 mg/kg,速效磷平均值为16.75 mg/kg,速效钾平均值为284.90 mg/kg。博州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呈上升趋势,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博州农田耕层土壤肥力状况较好,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中等水平,速效磷含量中等偏上,速效钾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6.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博州设施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并积累了一定发展经验,但仍旧存在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程度较低、巨大效益尚未充分显现、农产品市场准入及检测工作滞后、技术力量薄弱、生产与建设总体科技含量较低、蔬菜销售市场渠道单一,缺乏龙头企业、协会带动等问题。该文针对存在问题,从博州自然气候及地理位置等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分析,并提出博州地区今后设施农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蝗虫是博州地区农业种植产业中常见的虫害之一。针对博州地区蝗虫虫害发生的特点、优势种群等,重点从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和天敌保护技术等方面探讨了绿色防控技术在博州地区蝗虫虫害防控中的应用,以期为博州地区蝗虫虫害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博州棉花早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为博州地区棉花的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1961~2000年博州4个气象站闪电的观测资料分析表明,博州年平均闪电日数27.6 d,夏季最多,地城上阿拉山口最多。20世纪60~90年代,博州年平均闪电日数从37.1 d逐渐减少到18.5 d。博州闪电日数年际变化具有准9年的震荡周期,这一周期在1966~1974、1979~1987年强盛。博州年闪电日数40年内线性减少。温泉、博乐、精河、阿拉山口年闪电日数分别在1974、1985、1989、1985年发生突变,突变后闪电日数减少了28%~45%。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博州设施葡萄栽培已成为当地农民的增收渠道之一,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病害发生也相应加重,本文总结了博州设施葡萄栽培常年发生的四大病害的危害特点、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供博州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问题被愈发地重视起来,在综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内涵进行梳理分类,探究了影响其发展的经济理论以及相互作用机理,从实证研究中了解到当前国内外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现状以及时空差异,对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未来方向和实现路径进行总结,发现当前对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研究集中于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耦合协调模型,由于分析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国内外研究有一定差异,当前国内研究还存在一定缺陷,如无法突破数据限制,忽略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反馈作用,很难深入问题根源。  相似文献   

12.
屠苏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238-9240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造成人与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怎样在城市化建设中与自然生态建立平衡,人与环境和谐,是摆在我们面前最迫切的任务和使命。以上海A20外环(长宁段)生态景观专项工程为例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化建设进行了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得出生态建设和城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提出内蒙古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城镇化的对策和建议,强调生态伦理人类生存的道德。  相似文献   

14.
贵州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贵州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重建,结合我国21世纪的主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宏伟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借鉴国内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对贵州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土地、水、大气、生活垃圾、人口和光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贵州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石河子市城市化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著,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许多不可避免的影响,确定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可为城市系统良性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依据。以2000~2005年石河子市城市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为基础,结合层级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分析城市化对石河子市城市系统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随城市化进程正逐渐恶化的正向指标为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水域面积比重、草地指数,逆向指标为降水变率和空气污染指数;逐渐优化的正向指标为市三产比例和市人均GDP,逆向指标为荒漠化指数、耕地指数、市人口密度、市恩格尔系数、地表水质指数、固体废物排放强度。城市化进程中石河子市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首要影响因素是水网密度,其次是植被覆盖。石河子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处于低水平协调阶段,处于城市化初期,城市系统可以通过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6.
阿克苏地区城镇化水平与水资源利用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克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同时阿克苏地区又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本文利用2003—-2009年的统计数据,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法讨论了阿克苏地区城镇化水平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城镇化水平与该地区经济城镇化水平的相关性更大;阿克苏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用水的相关系数最大;阿克苏地区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用水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生态脆弱地区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了西安市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标体系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标体系,并运用变异系数法对1996年以来西安市城市化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进行了综合测度,同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及其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间维度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两者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9年,西安市城市化综合水平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提高;西安市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呈现波动发展,但总体上向良性方向发展;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生态环境压力是影响西安市城市化的最主要因素,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的增多等是胁迫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的时序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耦合度以颉抗阶段为主,耦合协调度基本处于中高度协调水平。  相似文献   

18.
阿克苏地区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量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克苏地区地处祖国边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阿克苏地区又是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扰动作用强度被加大。本文以阿克苏地区为例,利用2004~2012年的统计数据,结合国内外相关成果,研究了该地区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资源利用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城镇化水平滞后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阿克苏地区用水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呈一定的幂函数关系;阿克苏地区城镇化水平与用水总量之间存在着高度显著的双曲线性关系。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用水效益、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门槛理论对壶瓶山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现状进行分析,挖掘出影响该区生态环境规划的有利因素为水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丰富、优势生态产业得以发展,以及门槛限制(不利因素)为生态过程不连续、生态环境的破坏、农药化肥的使用、城镇化水平低;提出了保障生态安全、充分发挥生态系统价值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公园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论述了公园生态系统的特点、公园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的途径等,对搞好公园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