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张尚法 《长江蔬菜》2013,(18):83-85
浙茭3号是以浙茭2号优良变异单株为原始材料,定向系统选育而成的双季茭白新品种。夏、秋季采收始期分别比浙茭2号晚约5d和2d,夏季壳茭产量33000~36000kg/hm2,秋季壳茭产量21000-24000kg/hm。,全年产量比浙茭2号增产7.34%,肉质茎个体较大,光滑细嫩,品质优。  相似文献   

2.
浙茭7号是从梭子茭优良变异品种中筛选出来的双季茭白新品种,其植株较梭子茭矮小,适宜在浙江省中部以北平原地区种植;孕茭适温18~28℃;秋季9月下旬到10月中旬采收秋季茭白,比梭子茭早4~5 d;春季4月初到6月初采收夏季茭白,比梭子茭早6~7 d;秋茭产量约1 368.0 kg/667 m2,分别较浙茭911和梭子茭增加8.45%和10.44%,夏茭产量约2 718.8kg/667 m2,分别较浙茭911和梭子茭增加8.54%和12.83%。  相似文献   

3.
‘浙茭8号’是以‘梭子茭’优良变异株为材料,历经10年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双季茭白新品种。株形紧凑,长势中等。秋季采收时间比‘梭子茭’早5~6 d,单只壳茭平均质量107.8 g,净茭平均质量70.2 g,平均产量17 910 kg·hm~(-2)。夏季采收时间比‘梭子茭’早8~10 d,单只壳茭平均质量123.7 g,净茭平均质量85.1 g,平均产量34 170 kg·hm~(-2)。肉质茎3~5节,隐芽白色,表皮光滑洁白,肉质细嫩。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相似文献   

4.
茭白是桂林市主要水生蔬菜之一,近年来发展较快,但种植品种单一,且品种变异严重,造成产量、品质下降。为了丰富品种,增产提质,从浙江引进浙茭1号、浙茭2号、浙茭6号、浙茭8号4个品种,以本地大榕茭白为对照,观察、比较分析田间苗情、生育期、产量及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引进的浙茭系列苗情表现较对照大榕茭白优,株高偏矮,利于田间管理及采收,孕茭始期较早、产量高,品质好,可暂定为推广品种,其中又以浙茭8号表现最突出。  相似文献   

5.
新甜18号是石河子甜菜研究所选育的抗丛根病二倍体雄性不育多粒型杂交种,在2006-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14个点次的块根产量平均为82156.5kg/hm2,比对照KWS2409增产3.99%,含糖率平均15.21%,比对照低0.09度,产糖量平均12745.5kg/hm2,比对照增糖4.3%。在丛根病抗性鉴定中,两年平均块根产量为102182.3kg/hm2.比对照KWS2409增产33.92%,含糖率15.10%,比对照低0.08度,产糖量平均18475.5kg/hm2,较对照增糖35.0%。该品种丰产性能稳定,抗病性强,适应范围广。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浙北地区种植的双季茭白品种,对引进的4个优良品种和2个本地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评价和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余茭4号、浙茭6号、浙茭3号、浙茭7号4个引进品种相比2个对照品种,均不同程度表现出商品性好、品质佳、产量高等特点,其中余茭4号有效分蘖数多、单茭壳和单净茭质量最大,产量最高,表现最突出;浙茭3号和浙茭6号比对照品种浙茭2号具有明显的生产优势,浙茭7号虽然产量不占优势,但成熟期较早,在销售和效益上具有明显优势,3个品种均可在浙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建议生产上结合市场需要,根据各品种的特征特性,科学进行品种搭配,错开上市高峰期,保证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本地菜农利用大棚加地膜覆盖进行早春茬毛豆栽培。2月下旬播种,5月中旬上市,5月下旬采收结束,667m^2产量400~600kg,批发价7.00-5.00元/kg。按667m^2产500kg,平均批发价6.00元/kg计算,667m^2产值3000元,纯效益2500元以上。因生长期短、让茬早,技术简便、用工少、成本低,既可单一栽培,又可与其它作物间套种,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8.
陈可可 《长江蔬菜》2011,(17):33-34
黄岩是国内设施双季茭自主要产区之一.全区现有设施双季茭白(夏茭)2000hm2,主要集中在头陀镇、新前街道、北洋镇等5个乡镇街道,主栽品种为黄岩双季茭白,设施茭白年产量达7万多t,年产值2亿多元,已成为当地农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区相继引进了浙茭2号、3号等系列新品种,其中浙茭3号品种经2年多试种,因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超过200hm2,发展势头较快,发展潜力较大。现将浙茭3号设施种植性状及配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兰溪市梅江镇地处金衢盆地丘陵地带,全年无霜期约260d(天),年平均气温17.7℃,适合蔬菜生产。近年来当地菜农总结出一套大棚蔬菜周年生产模式,春番茄一般于11月下旬播种,2月底定植,"五一"上市,7月中旬采收结束,667m2产量6000kg,收益14400元;接茬种植莴苣,9月初播种,9月底定植,11月下旬采收结束,667m2产量4500kg,收益7000元;莴苣收获后种植生菜,11月底定植大田,1月底采收结束,667m2产量1500kg,收益3000元。经过5年的种植推广,该模式种植面积已达105hm2。  相似文献   

10.
早春辣椒三膜覆盖,10月中旬育苗,翌年3月中下旬定植,4月中旬至6月下旬采收;夏小白菜6月下旬至8月上旬分批播种。25~30d采收:早秋芹菜6~7月育苗,8-9月定植,9~10月采收;大棚秋冬莴笋9月上中旬至10月初育苗,10月上中旬至11月初定植,第3年2~3月收获,一般667m2产辣椒3000kg以上,小白菜800kg以上.芹菜2500kg以上,莴笋4000kg以上,667m2总纯收入1.5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新椒6号’为中早熟辣椒一代杂种, 定植至采收30 d 左右, 适合早春保护地栽培及温室秋延后栽培; 生长势强, 株型紧凑, 耐低温弱光, 连续结果能力强, 丰产性好, 一般产量为45~55 t/hm2;抗病毒病, 耐疫霉病; 果实灯笼型, 果色绿, 皮薄, 质脆味辣, 口感好, 风味佳, 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2.
平甜6号厚皮甜瓜为一代杂交种,由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通过常规育种方法自主培育.平均产量36510 kg/hm2,单瓜质量1.46 kg,果实商品率95.1%,抗逆性5级.2003年育成,2010年通过国家西甜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为国品鉴瓜2010006.  相似文献   

13.
 ‘晋早蜜一号’是极早熟小果型西瓜品种, 生育期75~80 d。生长势中等, 耐低温弱光, 易坐果, 综合抗逆性强, 抗炭疽病、枯萎病, 高抗白粉病。果实圆整, 果皮深绿色覆黑色条带, 瓜瓤桃红色,不空心, 不倒瓤, 脆嫩多汁, 口感好, 品质优良。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以上, 梯度变化小,皮厚0.5~0.8 mm, 单瓜1.5 kg左右, 产量30 000 kg/hm2。适合华北地区大棚、日光温室春提早或秋延后栽培。  相似文献   

14.
洛马铃薯8号由“中薯3号x秦芋30号”杂交选育而成。早熟,生育期66d,休眠期中等,51d左右。薯块卵圆形,黄皮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浅,薯块较整齐,平均单株薯块数2.5个,单薯质量104.72g,商品薯率94.46%,淀粉含量13.6%,VC含量24.4m~100g,蛋白质2.70%,还原糖含量0.19%,较抗病毒病和晚疫病.667m2产量1302.04kg以上,适宜中原二季作区春秋两季种植。  相似文献   

15.
对建选17号品比试验、区试和生产示范的结果进行分析,建选17号生长势强,需种量1800~2250支/hm~2,比建宁县原主栽品种红花建莲节省25%~50%;有效花达57 150朵/hm~2,心皮数25.96个/蓬,结实率72.14%,生育期200~210 d。其通心白莲产量1100.96 kg/hm~2,比红花建莲增产46.74%。抗病力强,抗倒伏能力中等,稳产性好,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6.
云山1 号系以日本晚熟花椰菜F1 中分离定向筛选的优良自交不亲和系91D 8 5 7 6 2 5 8 为母本,以美国晚熟花椰菜F1 中筛选的高代自交系91D 9 4 2 10 5 6 9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花椰菜一代杂种,成熟期90 d( 天) 左右,产量比对照品种雪山增产27 .0 % ~42.4 % ,花球洁白,紧实,平均单球质量1.3~2 .1 kg,每667 m2 产量3 100 ~5 200 kg,叶片深绿色,蜡质多,株型紧凑,内叶护球,中抗TuMV。已在华北、西北、东北、华中、华南等地推广应用,推广面积达4 100 hm2 。  相似文献   

17.
 ‘中甘16’和‘中甘17’系用显性雄性不育系配制的早熟甘蓝一代杂种, 早熟性好, 产值高, 叶球紧实, 近圆形, 叶质脆嫩, 适于我国北方及西南部分地区栽培。‘中甘16’适于秋早熟栽培, 定植到收获需60~ 65 d, 单球质量1. 44~ 1. 48 kg , 产量45~ 60 t/ hm2。‘中甘17’主要适于春季露地栽培, 同时可作秋早熟栽培, 春季成熟期约55 d, 秋季约60 d, 单球质量0. 95~ 1. 27 kg, 产量52. 5~ 67. 5 t/ hm2。  相似文献   

18.
王海鹏  孙振荣  袁宁  薛莲  蒲明  井彩巧 《蔬菜》2019,(10):24-27
为了研究水肥耦合一体化对设施番瓜生长的影响,试验进行了滴灌施肥与叶面喷肥相结合的模式探索。结果表明:设施番瓜灌溉量为4 260 m~3/hm~2,滴施氮磷钾平衡型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20-20-20)255 kg/hm~2,叶面喷施水溶肥1 000倍液6次(苗期喷施1次,开花期喷施2次,结果采收期喷施3次,每次喷施21 kg/hm~2),可明显改善番瓜植株农艺性状和商品性能,折合产量可达74 227.3 kg/hm~2,较常规滴施磷酸二铵(345 kg/hm~2)增产20 500.0 kg/hm~2,增产率38.16%。  相似文献   

19.
花椰菜新品种圣雪2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雪2号是以自交不亲和系94-24为母本,以自交系2001-2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春秋兼用型花椰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中强,花球圆或高圆形,洁白,极紧实,品质优良,商品球率96.4 %。春季栽培从定植至采收75 d(天)左右,平均单球质量1.06 kg,每667 m2产量2 700 kg左右;秋季栽培从定植至采收90 d(天)左右,平均单球质量1.18 kg,每667 m2产量2 900 kg左右。适合北方大部分地区春秋两季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