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中国瓜菜》2016,(8):58-60
莲藕为我国大面积种植的水生蔬菜,富含淀粉、蛋白质、钙、铁及多种维生素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陕西省大荔县黄河滩区具有栽培莲藕得天独厚的条件,大荔农民有着传统的莲藕种植经验。从栽培方式、莲池建造、藕种选择、莲池管理、采收及留种等技术进行总结,并对大荔县莲藕的种植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陕西莲藕产业的进一步壮大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鲍继友  谢玲  王栋  郑萍 《蔬菜》2014,(10):60-62
连云港市目前莲藕种植面积为3 340 hm2,产量7.1万t,种植效益明显高于稻麦等粮食作物,也高于花生等经济作物。从池塘建造、莲藕栽培与管理、泥鳅培水放种及管理等方面对莲藕泥鳅高效种养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效益进行了分析,为相近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莲藕为睡莲科,莲属多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植物,营养成分极其丰富,主要有淀粉、糖类蛋白质(17种氨基酸)、脂肪、卵磷脂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1],从而成为广大消费者喜爱的蔬菜品种.郧西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随着莲藕种植技术的提高,它正成为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的主要品种之一.为了研究地膜莲藕高产节水栽培方法,我们进行了地膜莲藕不同灌水深度试验,为高产节水栽培莲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莲藕-小龙虾高效生态种养技术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采用专家访谈法、典型调查法、平行比较法和试算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构建技术经济效果衡量指标,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经济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莲藕-小龙虾高效生态种养技术比单独莲藕种植模式每667 m~2的总成本增加了409.67元,增幅9.84%;产值增加了4713.71元,增幅85.21%。当小龙虾价格低于23.40元 · kg-1时,采取莲藕-小龙虾高效生态种养技术所获的纯收益低于单独种植莲藕模式,宜单独种植莲藕。此外,该技术化肥农药减施效果显著,推动了产业绿色发展,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有效降低了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5.
响水县是莲藕种植的传统县,莲藕种植面积为江苏省较大的地区,大部分农民对莲藕种植有熟练的技术,病虫害也发生较轻。但因为长期连作,造成土壤的病菌积累严重,近年来引起莲藕的病虫害发生呈蔓延趋势,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实际生产中总结出一套莲藕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莲藕为睡莲科,莲属多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植物,营养成分极其丰富,主要有淀粉、糖类蛋白质(17种氨基酸)、脂肪、卵磷脂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从而成为广大消费者喜爱的蔬菜品种。郧西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随着莲藕种植技术的提高,它正成为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的主要品种之一。为了研究地膜莲藕高产节水栽培方法,我们进行了地膜莲藕不同灌水深度试验,为高产节水栽培莲藕提供科学依据。一、试验方法1.试验处理A.覆膜厢沟有水,厢面无水,采  相似文献   

7.
<正>莲藕是我国重要的特色蔬菜,也是长江、珠江及黄淮流域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莲藕标准体系,为支撑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进入“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对莲藕标准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对莲藕相关标准进行概述,分析了我国莲藕质量安全标准和农残、重金属等限量要求,以及国际莲藕质量安全标准要求,并针对莲藕现有相关标准的特点和不足,对其标准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我市目前莲藕种植面积较大,产量较高,种植效益明显高于稻麦等粮食作物,也高于花生等经济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莲藕衬底栽培对莲藕产量和效益的影响,总结了莲藕衬底栽培的藕田整理、选种与栽培、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等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湖北武汉蔡甸区是全国最大的莲藕生产基地,2016年蔡甸莲藕栽培系统被农业部收录为农业文化遗产。蔡甸莲藕采用标准化种植技术,露地种植每667 m2产值6 000元左右。武汉蔡甸区种植莲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近十多年来,蔡甸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莲藕种植已从湖泊发展到农田中,年种植面积达1万hm2(15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莲藕生产基地之一,有着"华  相似文献   

10.
在齐河,以齐河瑞莲农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许多莲藕种植大户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在不影响莲藕产量的前提下,在莲藕田里套养小龙虾,形成了以莲藕为主、小龙虾为辅的共生模式.目前,这种藕虾共生种养模式已成功推广1000余亩(66.67余hm2),小龙虾每667 m2年收益可达1500元左右,该模式不仅节省了种藕成本,为莲藕提供底肥,还增强了莲藕底泥的透气性、增加了莲藕的产量;莲藕和水草则能为小龙虾净化水质、提供天然饵料,提升了小龙虾的品质,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下面具体介绍齐河县夏季莲藕、小龙虾共生高效种养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以广西柳江县双季莲藕产区百朋镇的农村劳动力现状为个例进行调查,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双季莲藕产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劳动力转移与双季莲藕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如科学合理转移劳动力、推广轻型化栽培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不同栽培模式对莲藕萌芽及产量产值的影响,以东河早藕为试验材料,利用大棚、小拱棚及露地栽培模式改变莲藕生长环境温度,通过温度变化的跟踪分析,探求温度与莲藕萌芽的关系。结果表明,莲藕大棚、小拱棚栽培模式.主要通过促进莲藕前期生长实现早收增收,其中钱叶抽生时间分别比露地栽培模式提早21d和18d,具有较好的促进萌发的作用:终止叶抽生期分别比露地栽培模式提前25d和7d,早熟作用明显,但单位面积产量并无优势。此外,东河早藕在日平均温度12~13℃时约10d即可萌芽,与各地报道莲萌发温度在13-15℃有差异。因此,早熟莲藕以大棚、小拱棚覆盖栽培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鲁运江 《长江蔬菜》2012,(16):150-152
对"水乡嘉鱼"其名、嘉鱼"湖莲"及"六月暴"的栽培历史进行了考究,并对人工大面积植莲的始末及近年来子莲和莲藕栽培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探究了嘉鱼莲藕的饮食文化,说明莲藕对嘉鱼莲农有着深厚的感情,也是莲农科学致富的一大特色经济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莲-渔共作的生态种养模式对莲藕的生长发育、产品商品性、营养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莲-渔共作模式有利于莲藕的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的提升。其中,T1莲-鳅共作模式处理表现最好,其莲藕根状茎的全藕质量、主藕质量、最大藕节质量分别为1.58 kg、1.39 kg和423 g,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9.5%、36.3%和6.3%;在莲藕根状茎营养品质方面,T1处理莲藕产品的粗蛋白、淀粉、还原糖、粗纤维、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及对照,T1处理莲藕产品的氨基酸总量低于其他共生处理而高于对照,T1处理莲藕产品的硝酸盐含量低于其他共生处理并显著低于对照;在效益方面,T1处理增产效益最高,达97180元·hm-2,比对照增加64000元·hm-2,T2莲-小龙虾共作模式与T4莲-大闸蟹共作模对莲藕幼芽破坏较大,造成莲藕产量降低,但这2个处理的水产品产值较高,弥补了莲藕产量的产值损失,其经济效益均高于对照,而T3莲-鲤共作模式处理的增产效益最小,也比对照增加31940元·hm-2。综上所述,沙地节水莲-渔共作模式中以T1处理表现最佳,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关于提高莲产业效益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义满  柯卫东 《长江蔬菜》2012,(16):134-137
就如何提高莲产业效益问题,从优化品种结构、优化栽培模式、优化栽培技术、丰富产品类型、培养龙头企业、品牌创建、市场开拓、产品价格季节差利用、莲文化建设、莲作物的景观和生态价值利用等角度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朱剑 《长江蔬菜》2013,(18):113-115
近年来,斜纹夜蛾在水生蔬菜莲藕上的为害日益猖獗,严重影响了莲藕的产业发展,但其化学防治受到限制.迫切需要建立新的防控技术体系。结合相关资料,分析了斜纹夜蛾在莲藕上的为害特点、发生动态及发生原因,探讨了可行的莲藕斜纹夜蛾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7.
对莲田套种水生蕹菜种植模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莲田套种水生蕹菜在生产上具有可行性,不仅能提高莲田的前期土地利用率,还能提高莲田的经济效益,每667 m2可比未套种莲田增收4 000元以上,莲田净收入可达8 342元,套种的投入产出比达到1∶9.3,达到了复合经营的目的。同时,本文还总结了莲田套种水生蕹菜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从技术推广、政策扶持、科研攻关、品牌建设等6个方面,剖析了建莲产业发展所具备的良好基础与潜在优势,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建宁县建莲发展面临着加工机械化程度不高、农村劳动力不足、腐败病有加重发生趋势、烟莲争地矛盾突出等难题亟待解决,最后着重在强化基地建设、品牌创建保护、挖掘建莲文化等6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扩增得到全长为2265bp的莲藕"美人红"品种的GBSS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EU938541),其中开放阅读框(ORF)长为1848bp,共编码615个氨基酸。用DNAman软件比对,莲藕GBSS基因cDNA与金鱼草(AJ006293)、马铃薯(EU403426)、大豆(EF153101)、水稻(EU735072)Wx基因cDNA序列的同源性分别达61.2%、59.6%、64.2%、50.6%。对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Blastp分析发现,该序列与金鱼草的序列同源性最高,达到77%,与马铃薯、甘薯的同源性达到75%,与豆科植物的同源性在70%~75%,与禾本科植物的同源性在65%~70%。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籽白莲栽培中的品质资源、高产技术、综合配套、病虫草害等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