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番茄叶面喷施硅和钙对果实硬度及相关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品种‘红双喜’为试材,研究了生长期叶面喷施硅、钙对果实硬度、细胞壁组成物质以及细胞壁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7 mmol ? L-1 H4SiO4、7 mmol ? L-1 K2SiO3、7 mmol ? L-1 H4SiO4 + 45 mmol ? L-1 CaCl2和7 mmol ? L-1 K2SiO3 + 45 mmol ? L-1 CaCl2均显著提高了番茄采收当天和采后7 d的果实硬度,4个处理的果实在采收当天和采后7 d原果胶和纤维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果胶含量以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活性、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活性、纤维素酶(cellulose enzyme,C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在各处理中,以7 mmol ? L-1 H4SiO4和7 mmol ? L-1 K2SiO3处理的效果最好,采后7 d,果实硬度分别比对照高14.31%和13.84%,原果胶含量分别比对照高75.00%和68.10%,纤维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高68.66%和80.60%,可溶性果胶含量分别比对照低28.41%和29.55%,PG酶活性分别比对照低18.70%和20.87%,PME酶活性分别比对照低13.61%和17.66%,Cx酶活性分别比对照低31.42%和31.38%。  相似文献   

2.
竹笋采后热处理对细胞壁组分和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了竹笋采后热处理对细胞壁组分和水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热处理后竹笋在(4 ±1) ℃下贮藏期间纤维素酶、果胶甲酯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及可食用率和水溶性果胶明显高于对照;而硬度、纤维素、木质素和原果胶含量则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钙制剂对果实硬度影响的生理机制,为有效延长果实货架期、维持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硝酸钙、氯化钙、氨基酸钙、糖醇钙为钙制剂,对‘寒富’苹果进行采后浸钙处理,在货架期内动态监测果实硬度、细胞壁物质组分、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等指标。【结果】采后‘寒富’苹果果实硬度、原果胶含量、纤维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而果实可溶性果胶、果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4种形态钙制剂处理均提高了果实硬度,抑制了果实原果胶和纤维素下降以及可溶性果胶上升,抑制了PG、CX和PME酶活性。至贮藏35 d时,硝酸钙、氯化钙、氨基酸钙、糖醇钙处理的果实与对照相比,硬度分别增加了4.0%、6.0%、6.6%和7.9%;原果胶含量比对照高17.2%、21.0%、25.3%和29.6%;纤维素含量比对照高28.9%、36.5%、53.3%和68.5%;可溶性果胶比对照分别低13.7%、5.0%、19.4%和26.6%;PME活性比对照果实分别低19.8%、21.9%、27.9%、31.8%;PG酶活性比对照果实分别低5.4%、8.7%、15.3%、19.6%;CX酶活性比对照果实酶活性分别低22.1%、22.6%、43.7%、50.1%。相关性结果显示:果实硬度与可溶性果胶(p0.01)、PG酶(p0.01)、CX酶(p0.01)、PME酶(p0.05)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原果胶、纤维素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采后钙处理能显著降低‘寒富’苹果PME、PG、CX酶活性,抑制原果胶和纤维素的降解和可溶性果胶的上升,从而更好地维持果实硬度。4种钙制剂中以糖醇钙处理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4.
红富士苹果果实发育期间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富士苹果果实发育期间,果实中总糖、果糖和蔗糖含量有两个迅速积累期。前期淀粉积累对采收时果实糖含量有一定的影响。果实中的转化酶活性与蔗糖积累,淀粉酶活性与淀粉积累均呈负相关。果实后期软化与果胶甲酯酶(PE)关系不大,而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密切相关。果实中糖含量和果实着色面积可作为红富士苹果适期采收的主要生物学指标,而酸含量及硬度可作为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上市期主要集中在7月至翌年4月,5、6月是莲藕上市淡季.生产上,通常利用莲藕返青早熟栽培技术采收青荷藕上市,来填补6月中下旬的空档期[1],而5月上旬至6月上旬的市场空白则通过"延迟采收技术"生产的莲藕来填补."莲藕延迟采收技术"以留田贮藏莲藕在翌年3月中下旬后灌深水和人工收割萌动叶簪为主要技术措施[2],或在田间施用植物生长抑制剂,实现莲藕延迟萌发,达到延迟采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对鸭梨、酥梨果实的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量、果胶酶活性、果实硬度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鸭梨、酥梨果实均可在树上通过呼吸跃变而成熟,分期采收的果与树上留果在盛花后155d 即9月18日通过呼吸高峰,跃变时有超前的果胶酶活性峰、超前或平行的乙烯生成峰,但酥梨没有检测到乙烯。另外,晚采的果实比早采的果实较快地进入呼吸跃变。  相似文献   

7.
红桔果实浮皮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贮藏期间红桔浮皮果实和未浮皮果实的组织学以及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表明:浮皮果实的果皮组织变得松散,致密度和完整度降低。与未浮皮果实相比,浮皮果实果皮中的果胶甲酯酶(PE)活性增高,原果胶的降解过程加快,Ca~(++)含量明显减少。采后用100ppm赤霉酸(GA_3)溶液处理红桔果实,明显降低果实浮皮率和果胶甲酯酶活性,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和Ca(++)水平,延缓原果胶的降解。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莲藕采挖期一般为7月中旬至翌年4月,5月至7月上旬为莲藕上市断档期。武汉地区通过实践与早熟莲藕品种的选育,合理搭配传统露地栽培、延后采收栽培及返青早熟栽培,在不采用覆盖设施的前提下,实现了莲藕周年生产上市,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广西柳江县生产的莲藕分春秋2季进行栽培。春藕在2~3月种植,5月下旬开始采收上市,至立秋前采收完毕;秋藕随着春藕的采收随挖随种,秋藕从10月份至翌年春藕定植前都可采收上市.全县双季莲藕常年种植面积4000hm2。其中春藕2133.3hm2,秋藕1866.7hm2。柳江县外销商品藕主要是春藕,由于莲藕产品上市时间与湖北省等莲藕产区的莲藕上市时间错开,赢得了市场时间差,产品供不应求,年外销量占总产量的90%以上。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种植规模的双季莲藕产区。  相似文献   

10.
钙处理对白凤桃果实冰温贮藏后细胞壁代谢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白凤桃为材料,研究了生长期和采后喷钙(1%CaCl2+0.1%Vc混合液)对冰温贮藏后果实细胞壁代谢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处理能较长时间地维持果实的硬度,生长期喷钙和采后喷钙的果肉中钙质量分数比对照分别高34.3%和3%。高钙质量分数的果实在货架期期间可减少果实中可溶性果胶和松弛结合型多糖的质量分数,这可能与细胞壁水解酶纤维素酶和果胶甲酯酶活性较低有关。说明生长期钙处理对冰温贮藏后白凤桃果实硬度的保持效果较好,在生产中使用生长期喷钙处理,可以达到延长白凤桃果实货架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李洁  严守雷  王清章 《长江蔬菜》2011,(16):128-132
以粉藕和脆藕为对象,比较研究了水煮对其感官品质、营养成分和组织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煮对粉藕细胞的破坏程度较大;水煮后粉藕藕肉白度、硬度、咀嚼性、内聚性、干物质、可溶性糖、VC、纤维素、果胶、总酚等指标的降低率均高于脆藕;粉藕比脆藕更适合煨汤.  相似文献   

12.
对前期在感染黄龙病的‘晚锦橙’中发现的明显差异表达的柑橘乙醇脱氢酶(CsADH1)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CsADH1 的 CDS 序列长为 1 143 bp,编码 380 个氨基酸。蛋白质结构预测显示,CsADH1 含有乙醇脱氢酶 GroES(ADH_N)和 ADH_zinc_N 保守结构域。进化树分析显示,CsADH1 蛋白与拟南芥、蓖麻和中国莲的 ADH 蛋白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CsADH1 蛋白定位在细胞质中。以感病‘晚锦橙’的根和叶脉为材料,qPCR 分析显示 CsADH1 在感病根和叶脉中均上调表达,且根中的表达水平是叶脉中的 10 倍。离子胁迫试验和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试验表明,Zn、水杨酸(SA)、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均显著诱导 CsADH1 上调表达,并且根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叶中。本结果表明,CsADH1 可能在柑橘根响应黄龙病菌侵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朱剑 《长江蔬菜》2013,(18):113-115
近年来,斜纹夜蛾在水生蔬菜莲藕上的为害日益猖獗,严重影响了莲藕的产业发展,但其化学防治受到限制.迫切需要建立新的防控技术体系。结合相关资料,分析了斜纹夜蛾在莲藕上的为害特点、发生动态及发生原因,探讨了可行的莲藕斜纹夜蛾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以菠萝‘无刺卡因’(Ananas comosus‘Smooth Cayenne’)为试材,对栽培管理条件一致的冬季果和夏季果的糖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2月份采收的冬季果发育为快—慢不典型的单‘S’型规律,而7月份采收的夏季果发育为典型的单‘S’型规律(慢—快—慢),且夏季果比冬季果发育期短40 d。2月份采收的冬季果,成熟时己糖与蔗糖的比值为0.37,主要以积累蔗糖为主;而7月份采收的夏季果,成熟时己糖与蔗糖的比值为5.92,主要以积累己糖为主。不同产期菠萝果实蔗糖积累与蔗糖代谢酶的活性存在明显差异。2月份采收的果实发育过程中积累较多的蔗糖,主要与蔗糖磷酸合酶和蔗糖合酶的合成活性升高、转化酶活性降低有关;7月份采收的果实蔗糖积累较少,主要与转化酶活性的升高有关。表明不同产期的菠萝果实发育及糖代谢不同。  相似文献   

15.
 以‘黄冠’梨为材料,研究了采后热处理(38 ℃热空气24 h),钙处理(6% CaCl2浸果15 min)及热加钙处理(6% CaCl2 + 38 ℃)对果实低温贮藏过程中钙形态及细胞壁物质代谢的影响,以清水浸果为对照。结果表明:果胶钙为果实中主要的钙形态,其含量占全钙的49.7% ~ 55.8%,钙处理、热加钙处理果实的总钙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22.95和31.58 µg · g-1;钙处理、热加钙处理显著抑制了果实纤维素、原果胶、水溶性钙及果胶钙含量的下降,促进了草酸钙含量的增加,延缓了果实硬度的下降;热处理、热加钙处理显著降低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和纤维素酶活性。相关分析表明,果实硬度与纤维素、原果胶、水溶性钙和果胶钙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果胶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G和纤维素酶与果实硬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ME与果实硬度的相关性不显著。钙处理、热加钙处理通过抑制可溶性钙向难溶性钙转化、细胞壁组成成分降解以及降低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延缓果实软化,其中以6% CaCl2 + 38 ℃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黄瓜根边缘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铝的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楠  陈文荣  刘鹏  徐根娣  蔡妙珍 《园艺学报》2006,33(5):1117-1120
 以黄瓜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黄瓜根边缘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铝毒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种子萌发过程中, 根边缘细胞有很高的活性。当根长度在25 mm, 根边缘细胞数目达到最高值5 480个, 根伸长到10 mm时, PME (果胶甲基酯酶) 相对活性达到最高值, 然后随着根的伸长, PME相对活性逐渐下降。在铝处理的条件下, 黄瓜根长及边缘细胞的存活率会随着铝液浓度的升高依次递减, 说明铝毒对根的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及危害, 而根冠的PME活性却有所提高, 说明了PME与植物铝毒胁迫之间存在着相关性。铝毒条件下边缘细胞PME活性的提高, 使细胞壁的果胶去甲基化, 增加了Al3+的结合位点, 从而避免铝更多地进入细胞内, 造成对植物的毒害。  相似文献   

17.
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扩增得到全长为2265bp的莲藕"美人红"品种的GBSS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EU938541),其中开放阅读框(ORF)长为1848bp,共编码615个氨基酸。用DNAman软件比对,莲藕GBSS基因cDNA与金鱼草(AJ006293)、马铃薯(EU403426)、大豆(EF153101)、水稻(EU735072)Wx基因cDNA序列的同源性分别达61.2%、59.6%、64.2%、50.6%。对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Blastp分析发现,该序列与金鱼草的序列同源性最高,达到77%,与马铃薯、甘薯的同源性达到75%,与豆科植物的同源性在70%~75%,与禾本科植物的同源性在65%~70%。  相似文献   

18.
铅镉复合胁迫下莲藕对铅镉的富集及其生理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100 mg · kg-1 Pb轻度污染 + 0.2 mg · kg-1 Cd轻度污染、500 mg · kg-1 Pb重度污染 + 0.2 mg · kg-1 Cd轻度污染、100 mg · kg-1 Pb轻度污染 + 1.0 mg · kg-1Cd重度污染、500 mg · kg-1 Pb重度污染 + 1.0 mg · kg-1 Cd重度污染、0 + 0(对照)等5个浓度梯度Pb、Cd复合胁迫下莲藕各器官中Pb和Cd的富集特性,以及莲藕生理生化、品质以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b + Cd复合胁迫下,莲藕各器官中Pb、Cd富集与外施Pb、Cd浓度呈正相关,且在100 mg · kg-1 Pb + 0.2 mg · kg-1 Cd轻度污染水平下各器官中Pb和Cd含量就已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总体来说,荷叶和膨大茎富集最多,叶柄和匍匐茎次之。Pb、Cd在莲藕中富集产生了一定的毒性反应,表现为:总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荷叶和莲藕膨大茎中MDA含量均有所增加,且荷叶中变化幅度更大;荷叶中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可溶性蛋白先升后降。莲藕膨大茎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变化不大,但维生素C含量在Pb + Cd轻度污染显著升高,后又逐渐下降,且在Pb + Cd重度污染水平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外施Pb、Cd使莲藕产量逐渐下降,在Pb + Cd重度污染水平下,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9.
在常温(25℃)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SA)和壳聚糖(CTS)涂膜保鲜剂对莲藕进行处理,对其采后贮藏效果和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SA 和CTS 涂膜处理可以有效的抑制莲藕表皮褐变,减小失重率,显著抑制莲藕VC、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和细胞膜透性升高。其中1.0%SA 处理在抑制莲藕表皮褐变,减小失重率,抑制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及细胞膜透性上升等方面表现最好;1.25% CTS 和1.5% CTS 处理在抑制莲藕VC 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方面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