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玉洪 《长江蔬菜》2013,(18):23-24
分析了桂林市水生蔬菜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桂林市水生蔬菜产业的新思路,并指出了桂林市在发展水生蔬菜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水生蔬菜产业化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阮文丽  刘乐承 《长江蔬菜》2012,(16):147-149
在介绍湖北省水生蔬菜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水生蔬菜对湖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以及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并就湖北省水生蔬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黄阳成 《长江蔬菜》2013,(18):27-29
分析阐述了柳州市水生蔬菜产业的基本情况、资源分布、产品开发等现状,总结了水生蔬菜产业在生产、管理、技术探索中取得的成果.并提出柳州市水生蔬菜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促进产业发展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4.
黄阳成 《长江蔬菜》2013,(18):18-20
通过对柳州市水生蔬菜产业及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分析,指出了水生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监管、标准化、认证、检测、农技推广等覆盖水生蔬菜生产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海南发展耐湿热水生蔬菜可缓解夏秋蔬菜淡季需求压力,弥补大陆冬季蔬菜供应空缺,拉长水生蔬菜供应时间。海南现有12类水生蔬菜,本文对海南现有的水生蔬菜种类及其生产、分布状况作了调查,阐明了海南发展水生蔬菜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应搜集整理水生蔬菜资源,开展水生蔬菜育种,水生蔬菜温、光及生理生态,水生蔬菜特殊病虫害,提早或延后上市时间等多项研究,力争将海南水生蔬菜做出特色。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水生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省水生蔬菜产业的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水生蔬菜在四川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水生蔬菜产业生产机械化技术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当前国内外10种水生蔬菜种植情况和收获现状,阐述了10种水生蔬菜生产机械的特点,揭示了水生蔬菜生产机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水生蔬菜产业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提升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丰富浙江水生蔬菜种质资源,收集了滇东地区16份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将其保存在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圃中,分析和调查其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搜集的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均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并能完成整个生育期,可安全越夏越冬,但在5-7月的高温多雨季节,病害发生较严重,应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9.
在对仙桃市水生蔬菜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该地区水生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发现目前存在合作社运行不完善、新品种需求大、种植环境逐渐恶化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仙桃市水生蔬菜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周达平 《广西园艺》2014,(2):35-37,41
分析了荔浦县水生蔬菜产业发展优势,生产现状、发展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对水生蔬菜的研究和技术示范,选种新品种,推广标准化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开发生态旅游项目等水生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达州市达川区水生蔬菜生产的现状,指出了其发展瓶颈和优势,提出为推动达川区水生蔬菜产业化发展,应从加大投入、市场开发、种苗繁育以及提高技术水平等方面入手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生蔬菜生产科研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生蔬菜专指生长在淡水中 ,可作蔬菜食用的草本植物 ,大多原产我国。我国栽培的水生蔬菜现有莲藕、茭白、荸荠、慈姑、菱、芡实、水芹、莼菜、蒲菜、水芋、水蕹菜和豆瓣菜 1 2种 ,在植物学上分属于1 0科 1 2属 ,除豆瓣菜在我国作为蔬菜栽培仅 1 0 0多年外 ,其余各种都在 1 0 0 0年以上。这些水生蔬菜经各地农民长期栽培 ,相互引种和精心选择 ,保存和创造了很多地方品种 ,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水生蔬菜品种资源。水生蔬菜的主要产地在水、热、光等资源比较丰富的黄河以南地区 ,大多利用浅水水面和低洼湿地进行生产 ,也可利用粮田灌水栽培。主要…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济宁市发展水生蔬菜产业的优势、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济宁市水生蔬菜生产实际提出了加快其发展的一系列对策,如加强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的保存和改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扶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以销促产;建立水生蔬菜种苗繁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水生蔬菜生产机械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锐  陈鸿  卢泽明  廖剑 《长江蔬菜》2015,(20):28-34
水生蔬菜是指在淡水中生长、其产品可作蔬菜食用的维管束植物,包括莲藕、子莲、茭白、芋、荸荠、菱、慈姑、水芹、蕹菜、芡实、莼菜、蒲菜、豆瓣菜、蒌蒿等[1]。我国水生蔬菜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绝大多数水生蔬菜原产于我国,国外较少栽培。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水生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展,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发展迅猛,目前人工种植面积达73.37万 hm2以上,年总产值超550亿元,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环境改良等方面作用显著。由于水生蔬菜大部分生长在水中,相比陆生蔬菜存在作业环境更为恶劣、手工操作占有比例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水生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近10年,通过各科研院校、农机企业、技术推广部门和种植农户的共同努力,在水生蔬菜生产专用机械的研制与开发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对于提升水生蔬菜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水生蔬菜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水生蔬菜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治理水患、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的一项重要生物工程。水生蔬菜具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纯天然无公害等特点,因而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望成为湖南省种植业的一大支柱产业。1 湖南省水生蔬菜生产经营现状1.1 生产现状 水生蔬菜生产大体分为三个时期:一是自然生产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前,水生蔬菜面积较大,但品种较少,以野生为主,管理粗放,产量较低;二是生产徘徊时期,70-80年代,随着围湖造田,水生蔬菜种…  相似文献   

16.
从区位、品牌、市场及种植加工等方面分析了湖南水生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并概述了湖南水生蔬菜的发展历程及科研现状;针对当前其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湖南水生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如发掘与利用水生蔬菜优异资源、加快水生蔬菜新品种选育进程、走产业化经营模式等措施,使水生蔬菜产业成为湖南农业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7.
在了解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基本构件的基础上,以湖北省和武汉市水生蔬菜为例,对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现状及构建要点进行了分析。指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蔬菜的标准体系支撑构件分别为"国家标准+农业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生产技术规程是地方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的关键性构件。湖北省科技人员注重相关标准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完成了湖北省及武汉市主要水生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湖北省在水生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的推广应用方面,成绩显著,水生蔬菜产区的栽培技术(譬如定植期、用种量、定植密度、肥料施用、农药施用、水分管理、产品采收等)基本实现了标准化操作,产品质量也全面实现无公害化。在湖北省的部分产区,还实现了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水生蔬菜的规模化种植,并对湖北省水生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及其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亦提出了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水生蔬菜是为我国特有的一类蔬菜,以莲藕、茭白、慈姑等最为普遍。做好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是保证水生蔬菜正常生长,提高蔬菜质量,实现高产丰收的关键。笔者梳理总结了水生蔬菜5~8月生长期间部分典型问题,以供广大菜农在生产实际中进行参考运用。  相似文献   

19.
陈志明  萧江 《长江蔬菜》2003,(12):45-47
我市的蔬菜生产基地3.33万hm2,其中水生蔬菜1.33万hm2,旱生蔬菜2万hm2。总体而言,水生蔬菜主要集中分布在宝应、高邮的里下河地区,生态环境较好,污染较轻,基本能达到无公害生产的要求。旱生蔬菜,特别是城市近郊菜地,受城市“三废”污染较重。我市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始于1996年,多年来,蔬菜主管部门和市科委、环境监测、卫生防疫等部门共同努力,开展了一些工作,进行了许多探索,取得了较大进展。1工作进展①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制订了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和激励政策我市近两年分别成立了扬州市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管理领导小组和扬州市区菜篮子工作领…  相似文献   

20.
安徽中南部地区水生蔬菜资源与生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安徽中南部14个县、市的水生蔬菜资源进行考察,共收集水生蔬菜资源样本62份,其中野生资源18份,地方品种44 份;收集到一些有特色的地方品种如雪湖贡藕、桐城水芹、绩溪水芋、庐江芹芽等,并对安徽中南部地区水生蔬菜种植生产 情况进行了考察。根据考察结果,提出目前我国栽培的水芹应有两个种,除水芹〔Oenanthe javanica(BL.)DC.〕外,另一个 种为中华水芹(Oenanthe sinensis Dun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