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引进的4个大球盖菇菌株为对象,观察在母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以及栽培种培养基上菌株的菌丝生长状况,在栽培料上进行了产量试验。结果筛选出2个适宜东北地区栽培的大球盖菇优良菌株,其菌丝生长均匀、浓密,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子实体丛生,菌盖酒红色,菌柄粗壮。  相似文献   

2.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ow),又名皱环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等。大球盖菇嫩滑柄脆,味道鲜美,维生素B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  相似文献   

3.
试验利用玉米秸秆、玉米芯、稻壳农业基料,在成龄李树下种植大球盖菇,研究环境因子对大球盖菇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与菌柄长度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降雨量与菌盖直径、菌柄直径有极显著正相关性,菌盖直径与菌柄直径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说明环境因子并不是影响大球盖菇产量的主要因素,却是影响大球盖菇外观品质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大球盖菇又称皱环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鲜品气味清香,味道鲜美。其营养丰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并具有预防冠心病等疾病的药用价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其栽培原料广泛,可用纯稻草或麦秸等农作物下脚料作栽培料,不需添加有机肥料,生产成本低,抗逆性强,具有良  相似文献   

5.
发展食用菌生产,特别是发展食用菌中的新优特品种,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松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variant)是大球盖菇的一个变种,大球盖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优质食用菌之一.大球盖菇栽培前需对培养料进行发酵处理,松菇则可以用稻草或麦草等农作物秸秆进行生料栽培,不需先行堆制发酵,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优质菇种,我们已对其进行过初步研究[1~4].  相似文献   

6.
以大球盖菇"云茸"栽培菌种为试验材料进行橡胶林下栽培技术研究,分别探索不同配方、覆土、覆盖等处理对大球盖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和不同覆盖处理的大球盖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差异显著,不同覆土处理差异不显著;最适宜培养料配方为50%玉米芯+20%甘蔗渣+20%木屑+10%谷壳,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最高,分别为...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竹屑发酵栽培大球盖菇的最佳氮源,通过以纯竹屑作对照,设置尿素、麦麸、玉米粉和菜籽饼4种不同氮源添加试验。分析了竹屑添加不同氮源的发酵温度、发酵后的理化性质及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大球盖菇菌丝生长与全氮、水解氮、可溶性糖、持水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H、碳氮比和气水比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EC、有机碳、磷、钾、容重和通气孔隙度呈弱相关(P>0.05)。竹屑添加4%的菜籽饼,在发酵过程中有最长的有效高温(>50℃,14 d),发酵后物料的持水性、全氮、水解性氮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N为44.02,接种大球盖菇后菌丝长势最佳,日生长速度最快达3.24 mm·d-1,可作大球盖菇栽培基质使用。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球盖菇是近年引进辽宁省栽培的适宜粗放栽培管理的优秀菇种,具有适应性强,在自然条件下,可春、夏、秋3季室外栽培;冬季可在暖棚像平菇一样,进行床式栽培.栽培过程中不需要添加麸皮等营养料,栽培料可以是木屑、稻壳、木片、短树枝、野草等,接种后发茵迅速,污染少,播种后45~55d可以出菇;栽培成本大大低于目前普遍栽培的平菇,经济效益高出平菇;初次栽培食用茵的人易于栽培成功.适宜林下、玉米地等室外栽培和冬季暖棚栽培.该文简要介绍了大球盖菇的形态特征、菌种生产、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大球盖菇林下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盘山县林场利用本地充足廉价的稻草、稻壳资源,将合成培养料堆积发酵后接菌,林下栽培大球盖菇获得成功。其栽培过程包括确定主栽品种和栽培季节、配制培养料、铺床接种、发菌管理、出菇采收等几个主要环节,效益分析表明林下种植可收益12~18万元/hm2,适宜林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0.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名赤松茸,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文章对大球盖菇栽培的重要参数进行了详细说明:培养菌丝期要求温度21~27℃,草料相对湿度为70%~75%,二氧化碳浓度不小于2%,每小时可进行0~1次通风,此阶段无须光照。出菇期要求温度约10~16℃,相对湿度要高一些,尽量保持在95%~98%之间,二氧化碳浓度不能高于0.15%,可根据二氧化碳的浓度适当通风,每小时约4~8次,光照100~500lx。子实生长期要求温度保持在16~21℃之间,相对湿度略有下降,为85%~95%,此时期的二氧化碳浓度、通风次数及光照可与出菇期相同。  相似文献   

11.
原料要求及处理方法:利用纯稻草栽培大球盖菇,以中、晚稻草为优,早稻草次之。因中、晚稻草生育期较长,草茎的质地较粗硬,栽培时产菇期  相似文献   

12.
在小粒咖啡种植园进行的咖啡园+大球盖菇和咖啡园+姬松茸两种复合栽培试验的结果表明:利用咖啡副产品混合其它原料生料栽培的大球盖菇和发酵料栽培的姬松茸生物学效率分别达36.5%和35.8%;鲜菇产量分别为5.84 kg/m2和5.78 kg/m2,姬松茸经济效益高于大球盖菇;两种复合栽培模式能实现咖啡园与草腐型食用菌复合周年栽培,栽培1个周期后,平均效益比咖啡纯作增加510倍,达到7 742元/667 m2,最高可达14 242元/667 m2;养菇的营养基料为咖啡园持续提供良好的田面覆盖和优质的有机肥料,增进土壤肥力,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松菇菌种培养基添加木屑和增氧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松菇是大球盖菇的一个变种(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variant)。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ow apud Murrill.)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已在欧美许多国家进行人工栽培,但培养料多要堆制发酵。松菇可以将农作物秸秆用清水浸泡后进行生料栽培,原料来源广泛,栽培技术简单,而且菇质比平菇优良,适温范围也较广,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优质菇种。我们于2004年引进松菇菌种,为搞清其生活特性,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研究中发现松菇虽然是草生食用菌,但对木屑有很好的亲和性,在添加木屑的培养基上生长较快,菌丝也较旺,表现出可以利用林木废弃物进行栽培的良好潜力。我国林木资源不足,但林木废弃物丰富,如林区有大量的枝丫、  相似文献   

14.
大球盖菇生料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大球盖菇生料栽培进行层架式栽培、畦式栽培、地坑式栽培 3种栽培模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地坑式栽培明显优于层架式栽培和畦式栽培 ,地坑式栽培的生物学效率达 5 8 4 %、出菇产量 14 6kg/m2 、净收入 2 2 8元/m2 、投入产出比 1∶4 4 ,其生物学效率分别比层架式栽培和畦式栽培高出 12 2 %和 2 6 1% ,净收入分别比层架式栽培和畦式栽培提高了 33 3%和 12 3 5 %  相似文献   

15.
研究大球盖菇液体菌种适宜的培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大球盖菇液体菌种的适宜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4%,蔗糖2%,麸皮4%,KH2PO40.15%,MgSO40.05%;最适培养条件是初始pH6,培养温度26℃,培养时间6d,250ml三角瓶装液量80ml,摇床转速160r/min,接种量10%。  相似文献   

16.
松菇速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食用菌新品种——松菇,是大球盖菇的一个变种。松菇可用稻草或麦草进行生料栽培,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泛,而且菇肉细嫩,味道鲜美,品质和价值均比平菇和鸡腿菇高得多。我国是水稻、小麦主要生产国,稻麦资源丰富,利用稻麦草栽培松菇,即可防治因秸秆废弃或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可生产出优质食用菌,同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变废为宝、利国富民的新途径。通过几年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大兴安岭地区探究兴安落叶松林及白桦林下种植大球盖菇对枯落物层燃烧性的影响,寻求森林防火与林下经济的结合方法。【方法】在森林防火期后,2020年6月在松岭林业局壮志林场的兴安落叶松林及白桦林内分别设置1块2 500 m2样地,在这两种森林样地(共2块,郁闭度0.7左右)中分别布设12个70 cm×70 cm样方。以枯落物为栽培基质进行大球盖菇种植,以每个样方栽植的菌袋数设置CK(0袋)、低(2袋)、中(4袋)、高(6袋)4种密度;采菇后收集样地内枯落物带回实验室进行热重试验,测定热值、燃点,分析综纤维素及木质素的热失重比例、失重率特性指标以及热解动力学特征等热重指标,计算并对比可燃性指数及综合燃烧性的差异。【结果】兴安落叶松林枯落物的综纤维素活化能和热值均随大球盖菇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在中、高密度下较低,其中综纤维素活化能分别降低了36.39%和35.07%,热值分别降低了74.21%和76.81%。白桦林枯落物的综纤维素活化能虽然在中、高密度种植下也显著(P<0.05)降低,但在低密度种植时最低,降低了32.97%;热值的变化趋势与兴安落叶松林相同...  相似文献   

18.
滑菇方便袋栽培是根据滑菇对营养物质的要求 ,适宜滑菇生长的温度、湿度、氧气、光照、酸碱度等条件 ,由传统的箱式栽培演变而来的高效栽培模式 ,由于采用马夹袋装料、压块、育菌、出菇简化了繁索的工序 ,降低了成本 ,具有装袋快、压块规整、透气性好 ,育菌成品率高 ,出菇基点多、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 ,是滑菇栽培的最佳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9.
柱状田头菇又名茶薪菇、柳环菌、杨树菇,皆因自然状况下多生长在油茶树,柳树、杨树的枯死部分上而得名。该菌味道鲜美、柄脆嫩、香气浓郁,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的野生菌。1988年偶然采到该菌,经过2年来的驯化研究证明该菌生产性状好,菌丝生长势强、浓密而粗壮,易形成子实体,且发生量多,产量高,生物学效益已达100%。  相似文献   

20.
为改良柱状田头菇栽培基质配方,提高其制菌袋成品率和产量,通过多重对比试验,对栽培基质与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柱状田头菇栽培基质的主料应以棉籽壳为主,辅料麸皮添加量20%为宜,含水量65%最适,菌丝生长以栽培基质碳氮比(50-60):1较好,生物学效率以碳氮比40:1左右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