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化学农药控制农林业的病虫草害是当今农林业发展的必备条件。无公害防治对农药使用提出了更高的科学要求。改变农药的剂型和使用技术,能明显降低农药用量,减少污染。在农药剂型当中,缓释杀虫剂以其独特的优点成为农药研究和开发中重要的发展趋势。微胶囊剂是缓释杀虫剂的一种。微胶囊剂能够集化学农药的高效、速效、广谱和生物农药的低毒、环境友好、对天敌安全等优良特性于一身,在林业防治中应用效果明显,表明了缓释杀虫剂将是农药发展、推广的主流,在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用土农药防治果树红蜘蛛吴社全由于果园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致使红蜘蛛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许多化学农药对其防效差,甚至无效,有的农药对其生长繁殖还有刺激作用(如菊酯类农药)。应用上农药防治果树红蜘蛛,效果良好。1.油洗合剂。先用1—2千克清水将洗衣粉0....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化学农药的急速发展和大量施用,形成所谓“农药公害”,严重影响了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而促使人们探寻高效低毒和“无公害”的新农药,农药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生物农药受阳光或微生物的作用极易分解,大量使用也不污染环境,被认为是理想的“无公害”农药。日本计划在80年代前半期全部停用现用的有残毒的化学农药,广泛应用合成的激素和天然物防治害虫,并用生物农药取代部分化学农药防治水稻二化螟、浮尘子等。  相似文献   

4.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这是我国当前植保工作的方针。一、综合防治的必要性随着林业事业的发展,森林害虫的防治工作,单纯依靠化学农药防治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如农药的供应量逐年加多,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农药的残留量污染环境,进出口农产品受到限制,农药事故频频发生等等。因此提倡综合防治(新的综合防治概念)是森保技术的新发展。森林害虫的综合防治是以营林措施为基础的,将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合理的协调起  相似文献   

5.
辛丰 《技术与市场》2010,(8):204-204
施用农药是确保农作物优质高产的有效措施。但在施用农药,防治农作物和树木病虫害时,为了提高农药的使用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选择适宜的气象条件进行施药防治,是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1·2%苦·烟乳油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药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扇舟蛾、杨黄卷叶螟是主要杨树食叶害虫,历年来由于大量使用菊酯类化学农药防治,已对其产生了抗药性,并且农药的残留和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渐增强和国家对林木病虫害防治策略的变化,林木害虫的防治正由化学农药向仿生或生物农药转变。1·2%苦·  相似文献   

7.
生物防治,是防治园林害虫的一个新的生物学途径,是综合防治园林害虫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微生物农药杀虫,对人畜不易产生毒害,对园林、树木、花卉和天敌不产生药害,病原体能不断扩散,可使害虫重复感染,起到长期防治害虫的作用.微生物农药还能克服因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后害虫产生抗性的缺点.“以菌治虫”在保护城市环境不受污染,促进各族人民身体健康方面,起着极大的贡献,所以是防治城市园林害虫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果树施用化学农药,是防治病虫害、实现丰收的重要措施,但在生产中有些果农因不掌握正确的喷药知识,盲目喷药,果树病虫害得不到及时有效防治,有时甚至发生人员农药中毒,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和损失。正确的喷药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做好人员防护。喷洒农药时要戴眼镜、口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农药是害虫的克星。长期以来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对保护农林业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和使用过多,已引起害虫产生抗药性,杀死了大量的有益生物,造成环境、食品污染。有报道指出,到1981年止,全世界已有589种  相似文献   

10.
超低容量喷雾技术是七十年代国外大力试验推广的一种先进施药方法。其借助于先进的喷雾技术,使最少量的农药达到最大的杀虫效果。比常规的施药方法具有省工、省药、效率高、效果好、成本低的优点。近年我国在防治森林害虫上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多年来,我区大力推广白僵菌防治松毛虫,这对控制松毛虫有很大的贡献。但由于白僵菌在应用的条件及技术上的局限,下半年使用的效果常常不可靠,故在防治第二、三代松毛虫时,多依靠化学农药起应急作用。因此在近期内,化学防治仍然是综合防治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进一步改进农药的使用技术,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研究课  相似文献   

11.
针对化学农药的种种弊端,一些国家已研制出一系列选择性强、效果好、成本低、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的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微生物农药,其中包括病毒农药、真菌农药、细菌农药;另一类是生物工程植物.应用病毒治虫,从70年代起其范围已从森林害虫扩展到农业害虫.巴西农民用病毒农药防治大豆作物的主要害虫豆毛虫,一小包病毒农药粉末,兑水喷洒,比用化学杀虫剂节省75%.最常用的真菌杀虫剂是白僵菌和绿僵菌.前者能防治190多种害虫,后者能防治200多种害虫.菲律宾研究人员用真菌农药消灭犀甲虫获得成功.一公斤真菌农药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化学农药在园林植物上长期大量使用,农药残留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对无公害防治的呼声越来越高。从源头上杜绝农药残留,发展绿色园林,提高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害虫防治是全世界农、林、园艺等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当前,各国对农、林等害虫的防治主要依赖于施用化学农药,但多年连续使用农药的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许多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农药逾用逾多,杀伤了有益昆虫,破坏了生态平衡,因此,不少国家都在努力寻求防治害虫的新途径.其中最引人注视的就是利用昆虫本身分泌的性信息激素来防治害虫,在性信息素的研究领域中最近几年发表了不少论文、专著.  相似文献   

14.
在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植物病害。大面积病害的发生是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作物病害的传统防治方法主要是喷施化学农药,此方法虽然对病害的防治效果好,但也存在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尤其是农药残留问题成为当前威胁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着力研究解决化学农药的这些弊端,其中,在替代化学农药的研究中,发现植物源抑制剂是一种良好的替代品。植物源抑制剂具有绿色、高效等特点,这些抑制剂来自植物本身,可降解、残留小.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农药的基本分类入手,分析了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因素及积累危害,并对农药污染土壤提出了防治措施:选育抗虫良种,对病害加强预报预防;采取化学防治,开发无污染的化学农药;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6.
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是当前农林植保的新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用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代替单一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方法。几百年来,在植物保护中,化学防治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自有机杀虫剂、杀菌剂问世以来,给植物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有机杀虫剂、杀菌剂广泛使用,把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农林业生产的增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随着化学农药长期大量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付作用:农药中毒问题已引起了许多  相似文献   

17.
有害生物的综合生态治理王丽华化学农药的不断开发和大量施用,对于防治害虫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六、七十年代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别,化学农药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烦恼。除了直接由农药造成的污染外,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还同时杀灭了害虫的天...  相似文献   

18.
杉梢小卷蛾是为害杉木幼林的主要害虫。由于它的危害,往往使杉木造成主梢多头,主干弯曲等弊病,严重影响杉木的生长。防治杉梢小卷蛾以往都采用喷洒化学农药和摘除被害梢的办法。喷洒农药必须抓住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化学农药防治是目前防治稻飞虱的主要方式,但农药的大量使用使稻飞虱产生了抗药性,还造成了其在环境中的残留。针对噻虫胺是防治水稻稻飞虱的常用农药,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添加浓度和土壤微生物对噻虫胺在土壤中降解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在15~35℃土壤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噻虫胺的降解速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土壤中噻虫胺添加浓度的增加,其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呈下降趋势;土壤经过灭菌处理后,噻虫胺的降解速率慢于其在未灭菌土壤中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农药的基本分类入手,分析了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因素及积累危害,并对农药污染土壤提出了防治措施:选育抗虫良种,对病害加强预报预防;采取化学防治,开发无污染的化学农药;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