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原生态椰子油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原生态椰子油(VCO)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VCO中总酚酸的含量及其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Fe~(2+)的络合能力以及对花生油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VCO中总酚酸的含量为(0.180±0.003)mg/mL;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31.95%.低于Trolox、BHT和没食子酸;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67.49 μmol/L Tmlox当量(TEAC值);对Fe~(2+)的络合能力优于Tmlox和BHT,但显著低于没食子酸;VCO对花生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研究大豆荚壳异黄酮(Isoflavones from soybean hull,ISH)制备与体外抗氧化性作用.通过超声回流法提取和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得到纯化的ISH.以VC、BHT、芦丁和槲皮素为阳性对照,测定了 ISH的还原力;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烷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抑制油脂过氧化的能力.结果表明:ISH的还原力高于BHT和VC,ISH对这几种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ISH的添加量在试验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当试验量大于5μg·mL-1时,ISH的抗氧化性能均优于VC、BHT、芦丁和槲皮素.  相似文献   

3.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绿茶和白茶中茶多酚提取工艺,采用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绿茶中的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60℃、料液比为1:50 g/mL、乙醇浓度70%、超声时间110 min,提取率为19.68%;白茶中的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70℃、料液比为1:60 g/mL、乙醇浓度80%、超声时间90 min,提取率12.07%.对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为:绿茶76.76μg/mL、白茶101.29μg/mL、Vc 145.17μg/mL;对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绿茶47.53μg/mL、白茶69.55μg/mL、Vc 156.12μg/mL.两种茶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且绿茶强于白茶.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辽东丁香枝的总提液、氯仿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水层进行抗氧化活性的评定。方法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还原性和总酚含量测定的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辽东丁香枝不同部位在不同浓度下的抗氧化能力及总酚含量。结果辽东丁香枝不同部位具有明显的清除DPPH、ABTS+.自由基的能力,且有较好的还原能力和较高的总酚含量。在清除DPPH自由基体系中,乙酸乙酯层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IC50值最低为0.033mg/m L,正丁醇层和氯仿层的次之,IC50分别为0.0546,0.0638mg/m L,在清除ABTS+自由基体系中,各部位抗氧化活性大小为:乙酸乙酯层总提液氯仿层正丁醇层水层;还原性体系测定中,乙酸乙酯层的还原能力接近于BHT的;乙酸乙酯层的总酚含量最大,为164.7μg/mg,接近BHT的168.2μg/mg。结论辽东丁香枝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能力与总酚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5.
对火龙果花中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采用抗氧化能力的体外实验方法,研究火龙果花中多酚类化合物的还原能力、清除·OH、O2-、 DPPH·和ABTS·四种自由基的能力,以评价其抗氧化性,并以BHT作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火龙果花中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能力与浓度(0.4~0.8 mg/mL)呈量效关系。虽总体抗氧化活性较弱于BHT,但总体趋势与BHT相同,在浓度为0.7 mg/mL时,其羟自由基清除活性甚至略高于对比溶液。因此,火龙果花中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可进一步研究开发为抗氧化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6.
树舌胞外富锌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树舌的深层发酵法获得胞外富锌多糖,从抗油脂过氧化、抑制羟自由基的产生、清除DPPH·和O2·- 4个方面,探讨树舌胞外富锌多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树舌富锌培养基内ZnSO4浓度在200 μg/mL时,可以显著提高胞外多糖的有机锌含量,使有机锌含量达0.67 mg/g,比对照组提高252%。有机锌对提高胞外多糖抗氧化能力有显著的效果,在多糖浓度为2.5 g/L,对油脂过氧化的抑制、清除羟自由基、DPPH·和O2·- 的能力分别比对照提高12.5%、26.83%、30% 和20%。胞外富锌多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大麻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并评估大麻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总黄酮浸提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采用FRAP总抗氧化能力测定试验、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对总黄酮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提取大麻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20(g/m L)、提取时间2.0 h、提取温度70℃。在该最优提取条件下,大麻叶总黄酮浸提量为14.28 mg/g。抗氧化试验表明,大麻叶总黄酮的总抗氧化能力相当于1.288 mmol/L Fe SO4,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50=3.7μg/m L)低于VC的清除能力(IC50=2.3μg/m L),而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力相当于0.391 mmol/L的Trolox。该工艺提取大麻叶得到的总黄酮含量较高,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可为未来大麻叶总黄酮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鲜和发酵椰花汁提取物的抗氧化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新鲜和发酵椰花汁的提取物为实验材料,在测定提取物总酚含量的基础上[总酚含量新鲜椰花汁提取物(FCSE)(0.061±0.01)mg/mL,发酵椰花汁提取物(NCSE)(0.087±0.01)mg/mL],研究新鲜和发酵椰花汁提取物对于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Fe^2+的络合能力以及Fe^3+的还原能力,并以BHT、没食子酸、Trolox做为对照。结果表明,新鲜和发酵椰花汁提取物都有显著的抗氧化性,发酵椰花汁的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Fe^3+的还原能力均高于新鲜椰花汁提取物的。而新鲜椰花汁提取物的Fe^2+络合能力高于发酵椰花汁提取物的。  相似文献   

9.
固态发酵大豆制备的抗氧化肽的活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明  罗远栩  倪辉  吴永沛 《大豆科学》2007,26(3):381-385
综合评价用固态发酵法制备的大豆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活性.通过T-AOC方法测定总抗氧化能力、通过水杨酸法测定·OH、通过邻苯三酚法测定O2ˉ、通过卵磷脂法测定脂质体过氧化、通过POV值法测定抗油脂自氧化.大豆抗氧化肽的总抗氧化能力为50.07 U、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85.68%、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能力达到23.61 U/mL、抑制脂质体过氧化率为34.58%、对油脂过氧化抑制抑制率为30%.用固态发酵法制备出的大豆抗氧化肽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清除羟基自由基、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并能够对脂质体过氧化和油脂过氧化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澳洲坚果青皮为原料,研究了超声辅助提取总黄酮工艺条件以及抗氧化活性。通过L9(3 4)正交试验得到超声功率为300 W条件下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时间为45 min、乙醇浓度为50%、提取温度为50 ℃、料液比为1:60 (g/mL),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为(1638.59±44.26) mg/100 g。通过抗氧化实验发现,澳洲坚果青皮总黄酮ABTS自由清除能力约为Trolox的2.48倍,总抗氧化还原能力约为Trolox的1.90倍,由此表明澳洲坚果青皮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甜菜属Vugares组中B.patula Ait.、B.cicla L.Tyrkey、B.cicla L.China、B.vulgaris L.三个物种间三个组合杂交后代的分离情况。三个组合间F_2、F_3具有相似的分离情况,说明B.Patula及B.cicla正反交中核构成是一致的,染色体基本上是同源的。一年生生长习性及野生种根型表现为显性,F_2服从孟德尔分离,但有的表现偏离。三个组合F_2、F_3的花粉育性、株型等表现具有广泛的方离,从中可分离出极少量高糖、高抗病等各种有益材料。  相似文献   

12.
槟榔叶片总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条件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3种提取植物组织蛋白的方法(TCA/丙酮沉淀法、E-TCA法、酚法)提取槟榔叶片总蛋白,在蛋白产量,一维和二维电泳图谱等方面对3种方法的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TCA/丙酮沉淀法效果较好,是槟榔叶片总蛋白提取的可选方法,同时优化了双向电泳的条件和上样量.  相似文献   

13.
2个淮山品种的微体扦插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桂淮2号"、"桂淮6号"2个淮山品种的-叶-芽微体植株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生长素种类及浓度处理,以及不同无土栽培基质配比对植株生根和微型薯生长的影响,以建立淮山微体扦插繁育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桂准2号"、"桂淮6号"2个淮山品种在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大棚内可不经生长素处理直接进行微体扦插,生根率分别达到98.3%、95.8%;泥炭土:珍珠岩(1:1,体积比)、泥炭土:甘蔗渣(1:1,体积比)分别是"桂淮2号"、"桂淮6号"微体扦插生产微型薯的较优基质配方:微体扦插植株茎伸长生长长度分别与薯长及薯鲜重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应用改良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制片、镜检,分析比较番荔枝属3个资源的核型.结果表明,阿蒂莫耶番荔枝、刺番荔枝为2倍体.而圆滑番荔枝为4倍体,阿蒂莫耶番荔枝、圆滑番荔枝有随体.核型公式分别为:阿蒂莫耶番荔枝2n=2x=14=14m;刺番荔枝2n=2x=14=12m+2sm;圆滑番荔枝2n=4x=28=14m+14sm.刺番荔枝属于1A核型、阿蒂莫耶番荔枝属于1B核型.光叶番荔枝属于2B核型.  相似文献   

15.
山奈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奈的带芽块茎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表面消毒的方法和不同配比培养基对山奈块茎诱导、增殖以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采用体积分数75%酒精消毒1 min,无菌水漂洗1次,然后用质量分数0.1%升汞浸泡10min,无菌水漂洗2次后,再用0.1%升汞浸泡6min,无菌水漂洗4次效果为最佳,污染率可降至6.67%;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3.0 mg/L+NAA0.1 mg/L,芽的萌发率达100%,分化率达146.67%;增殖培养基以MS+6-BA3.0 mg/L为最好,增殖倍数可达6.1倍;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NAA0.1 mg/L.生根率可达100%;试管苗移栽到疏松透气的基质中即可,成活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16.
几种中草药提取物保鲜槟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生姜和大蒜的水溶物,海南血桐、猪肚木、海南椴、青梅等中草药的提取物,以及水溶性壳聚糖浸果,通过测定槟榔好果率、失重率、pH值及Vc含量、总糖含量变化,研究中草药提取液对槟榔果实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血桐提取物对槟榔有显著的保鲜效果,在同等条件相同存放时间下,用血桐提取液涂膜并密封存放的槟榔好果率最高,各测定值随存放时间的变化最小.  相似文献   

17.
对野茼蒿(Alternaria sp.)YTH-21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的菌丝体生长速度快,致病性强;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5℃,产孢及孢子萌发最适宜温度均为30℃,致死温度为50℃、10min;菌丝体生长和产孢适宜pH值范围为5.0~8.0,最适宜于孢子萌发的pH值为7.0;对菌丝体生长及产孢最好的碳源为葡萄糖,但不利于孢子萌发;供试氮源以氯化铵对菌丝体生长及产孢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非洲茉莉是一种广泛栽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观赏价值很高的观叶植物,其叶片常遭致瘿昆虫的为害而形成卷叶型虫瘿,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研究卷叶型虫瘿的形态结构特征,可为阐明植物与虫瘿的关系及对虫瘿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调查了海南省儋州地区栽植的非洲茉莉叶片受到卷叶型虫瘿为害的情况,并对非洲茉莉卷叶型虫瘿叶片的形态结构和卷叶型虫瘿内的昆虫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洲茉莉卷叶型虫瘿的致瘿昆虫主要为钝鬃滑管蓟马,主要发生在幼叶上。按非洲茉莉叶片的被害情况和卷叶型虫瘿的形态,将卷叶型虫瘿分为5个受害等级。钝鬃滑管蓟马主要发生在非洲茉莉幼嫩叶片的快速生长时期,其特征为叶片明显变厚、细胞变大、叶片向上弯曲成U形,造成该性状的主要原因是叶片中各组织的细胞大小不一致造成的。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开展非洲茉莉叶片虫瘿的形成机制研究以及开展致瘿昆虫的综合控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观测直立枝和匍匐枝的叶片长度和宽度、草层高度、节间直径和节间长度等7项指标,比较分析了裸露地、荫蔽地、旱地和盐碱地4种生境的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innaeus)Persoon]种质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就狗牙根的坪用价值而言,依次是旱地生长的狗牙根>裸露地生长的狗牙根>盐碱地生长的狗牙根>荫蔽地生长的狗牙根。  相似文献   

20.
The production of large amounts of fungal spores for preservation and formulation are considered constraints to effective use of fungal biocontrol agents. Few successful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store fungal mycelia alone. Late log-phase liquid fermenter cultured isolated mycelia of two Fusarium spp. specific to the parasitic broomrapes (Orobanche spp.) from fermenters were formulated in alginate beads or in ‘Stabileze’ (starch, sucrose, corn oil, and silica) and air-dried. ‘Stabileze’ formulations exhibited <30% loss of mycelial viability for >9 months and retained pathogenicity to the weed for over a year, while mycelia harvested earlier, and conidia from liquid culture exhibited >40% loss of viability. Mycelia from liquid culture yielded >20 times more colony forming units (cfu) of F. arthrosporioides and >2 times more cfu of F. oxysporum than spores at late log phase. Efficient formulation of mycelia should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 economics of biocontr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