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小麦白粉病菌毒性结构和 毒力频率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白粉病是由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Speer)引起,属子囊菌白粉菌目.小麦白粉病是影响中国小麦生产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中国过去仅在西南各省和山东沿海地区发生较多,20世纪70年代后期全国有20个省、市发生,进入80年代,该病害逐渐加重,范围也逐渐北移.1981年全国重病区达280×104hm2,1983年上升到467×104 hm2,1990年猛增到1330×104 hm2.1981年和1987年在东北春麦区两次流行,使小麦减产近10%.  相似文献   

2.
2013年从黑龙江省小麦生产区分离纯化57个单袍子堆小麦白粉菌菌株,用犯份小麦白粉病菌鉴别寄主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不同来源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具有相同的毒力结构,毒性基因V7,V8,V17,V19,VT a,V3c,V3f,V3e,VSa和VI+2+9的毒性频率均达80%以上,为黑龙江省小麦白粉菌的主要毒性基因;而Pm18(Ic),Pm21,Pm2+6,Pm5+6,Pm2+MLD5个抗性基因(或基因组合)抗90%以上的菌株,为黑龙江省有效杭白粉病基因(或基因组合)。研究结果可为小麦白粉病的抗病育种及杭病品种合理布局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高感白粉病和对白粉病表现免疫的2种小麦在接种白粉病菌前后的叶片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抗病小麦Pm3b还是易感小麦Chancellor,在白粉菌接种前后,叶片蛋白都有明显变化。都有部分蛋白消失。对于抗病小麦Pm3b,在白粉病菌接种后,在电泳图谱上还发现诱导产生许多新的叶片蛋白。经统计,在白粉菌接种后,抗病小麦Pm3b的叶片诱导产生至少20个新蛋白。推测可能与小麦受白粉病菌诱导后一些抗性蛋白大量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小麦白粉病的发病程度与品种抗性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抗病品种由于对抗源的长期、重复使用及白粉病菌新的生理小种的不断出现,再加上近年来肥水条件的改善,小麦群体加大,致使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范围逐渐扩大,发病程度逐渐加重,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鉴于白粉病对小麦生产的巨大威胁,我们于2008年对山东省栽培的主要小麦品种进行了白粉病的抗性调查,  相似文献   

5.
河南两地市小麦白粉病菌的分子鉴定和进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南省周口市和商丘市小麦白粉病菌进行分子鉴定及分析,以期为小麦白粉病菌的防治和系统进化奠定基础。对小麦白粉病菌进行了扫描电镜的显微形态观察、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测定及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周口和商丘的小麦白粉病菌均属于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系统进化发现,商丘的小麦白粉病菌与地域相距较远的英国、法国、美国的小麦白粉病菌的同源性极高,而与地域很近的周口小麦白粉病菌同源性却不高,推测小麦白粉病菌的进化可能与其自身的小种进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正问:小麦白粉病用什么药防治好?答:戊唑醇、烯唑醇、己唑醇、氟环唑、苯甲·丙环唑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效,而且持效期长达15天以上。由于三唑酮在生产上应用多年,小麦白粉病菌对该药的抗药性不断上升,导致防效下降。该药与戊唑醇、烯唑醇、己唑醇等唑类杀菌剂存在交互抗性,在白粉病菌对三唑酮产生较强抗性的地区,用其他唑类杀菌剂防治效果往往也不好,宜换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等药。病菌容易对嘧菌酯、吡唑醚菌酯  相似文献   

7.
真菌病害是世界小麦生产中的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目前,在小麦中已经鉴定出一批小麦病菌侵染诱导基因,包括病程相关基因和抗真菌水解酶基因(葡聚糖酶基因和几丁质酶基因)。最近的研究表明,植物1,3-β-葡聚糖酶参与对真菌侵染的防卫。本研究从小麦cDNA文库中克隆出一个编码小麦1,3-β-葡聚糖酶的新基因,命名为 TaGlc2。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糖苷水解酶基因家族17高度同源。采用实时定量PCR分析方法对TaGlc2基因在白粉菌侵染(Erysiphe graminis)后小麦叶片中的表达模式进行研究,发现TaGlc2基因在白粉菌侵染6 h后表达明显增强,至24 h达到峰值,说明该基因受白粉菌侵染诱导表达。还获得了TaGlc2基因5'上游调控区序列,发现存在与病菌侵染响应有关的顺式元件。小麦TaGlc2基因在小麦白粉病抗性上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草莓白粉病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东亚等草莓主产区,我国于1959年首次在沈阳农学院温室草莓上发现白粉病,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严重,部分地区白粉病已成为草莓生产上最严重的一种病害,发病严重时,病叶率可达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严重影响草莓的品质和产量,经济损失惨重。发病原因:引发草莓白粉病的病原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单囊壳属的专性  相似文献   

9.
中间偃麦草抗小麦白粉病基因导入及其抗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利用中间偃麦草对小麦白粉病的抗性,通过八倍体小偃麦TAI7045与普通小麦杂交、回交,育成一批兼抗我国黄淮麦区和西南麦区小麦白粉病、条锈病的新品系和新材料。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无论苗期还是成株期,对小麦白粉病菌优势小种E09及强毒力小种E20、E21表现为免疫或高抗的有57份,占测试材料的67.9%;中抗的有10份,占11.9%,且对白粉病的抗性来自中间偃麦草。对随机选取的4份抗病品系及其与普通小麦的杂交F1进行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计数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 MI)染色体构型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4个材料及其与中国春杂交F1的平均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为0.13Ⅰ+19.75Ⅱ+0.06Ⅲ和0.16Ⅰ+20.06Ⅱ+0.04Ⅲ,而且与中国春小麦的染色体配对构型无显著差异,说明它们的染色体组成与普通小麦基本一致,在遗传学和细胞学上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环丙唑醇和三唑酮对小麦白粉病菌的生物活性,试验设先接菌后施药(治疗作用)和先施药后接菌(保护作用)两种处理,结果表明:环丙唑醇对小麦白粉病菌的治疗和保护效果均好于三唑酮,两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值均随接菌与施药间隔期的增长而增大。在接菌后1d施药和施药后1d接菌,环丙唑醇、三唑酮的治疗效果好于保护效果,在间隔期为4d、7d时,环丙唑醇、三唑酮的保护效果好于治疗效果。环丙唑醇、三唑酮浓度在1~20μg/mL对小麦株高、鲜重无影响,但在5~20μg/mL时,部分小麦叶片叶尖出现发黄现象。  相似文献   

11.
小麦白粉病是由禾布氏白粉菌引起的小麦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文献收集,对小麦白粉病的发病特征、发病规律、发病原因及小麦抗白粉病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黄贵平  杨林  朱文华 《种子》2002,(6):59-61
小麦白粉病 ( Powdery mildew )是由禾布氏白粉菌( Blumelia graminis f. sp.tritici)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属世界性分布的病害。在我国 ,过去小麦白粉病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气候湿润的地区。近 2 0多年来 ,随着矮秆品种的推广、氮素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和灌溉面积的扩大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面积逐渐增大 ,危害程度加重 ,已成为我国小麦上的主要病害。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措施 ,而抗病品种的选育关键在于抗源的不断发掘和有效利用。为此 ,国内外都非常重视对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及抗源…  相似文献   

13.
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小麦材料对白粉病免疫,叶片可见坏死斑。苗期人工接种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和病原侵染初期的细胞学观察表明,在互作位点,携带Pm21基因的抗病材料上表皮细胞乳突形成时间与感病对照差异不明显,但乳突的大小、致密度、持续时间及乳突中H2O2染色较对照有明显差异,并由此显著降低白粉菌的侵入频率。抗病材料上发生多次侵染未成功导致白粉菌附着胞畸形。对于少数成功侵入并形成吸器的白粉菌,抗病材料表皮细胞发生过敏性反应,限制白粉菌吸器和二级菌丝的发展。因此,Pm21调控的白粉病抗病反应在细胞水平上表现为细胞壁加固和过敏性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12月,王道文研究员团队在约翰威立(Wiley)数据库《新植物学家》期刊上发表题为《TuMYB46L-TuACO3模块调控一粒小麦乙烯合成与白粉病抗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该研究发现并证实了一个新的能够调控小麦对白粉病抗性的分子模块TuMYB46L-TuACO3,在白粉病菌侵染时,该分子模块能够上调乙烯合成,进而促进下游4个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使几丁质酶活性增加而提高小麦对白粉病菌的防御反应。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小麦抵御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小麦白粉病菌对小麦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揭示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白粉病菌的互作与抗性表现,以高抗小麦白粉病品种青春38、高感小麦白粉病品种龙麦33为实验材料,于小麦苗期采用白粉病强致病力生理小种E09感染小麦叶片,研究接菌后0、1 d、3 d、5 d、7 d、9 d时,小麦叶片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接种前,抗病品种的POD、CAT、PAL活性及MDA含量高于感病品种,而SOD、PPO活性略低于感病品种。接菌后,5种防御酶活性及MDA含量均不同程度的升高,除SOD活性峰值及MDA含量升高幅度为龙麦33高于青春38外,其他4种防御酶活性增加幅度均为青春38高于龙麦33。接菌初期,5种防御酶活性均表现为龙麦33的升高较慢或滞后于青春38,而MDA含量的增加则表现为龙麦33显著高于青春38。研究结果为探讨小麦白粉病菌与小麦的互作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普通小麦品系DH155对白粉病菌表现高抗。为明确DH155所携带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方式及与抗病基因连锁SSR标记,利用DH155与高感小麦品系SN2890杂交获得的F2和F2:3群体进行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发现DH155对白粉菌菌株E09的抗性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暂命名为Ml DH155。BSA和分子标记分析结果显示,Ml DH155与SSR标记Xcfd81和Xcfd18连锁。利用已发表的中国春和粗山羊草D基因组序列开发新标记,进一步将Ml DH155定位于标记Xsdau K525和Xsdau K527之间,其遗传距离分别为0.2 c M和0.8 c M。将DH155与感白粉病优良品系HB133-4和旱10杂交,在F2~F4代,结合优良农艺性状选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抗白粉病鉴定,获得3个高抗白粉病且农艺性状优异的株系(SDAU2100、SDAU2101和SDAU2102)。利用14个白粉菌菌株对DH155进行苗期接种鉴定表明,DH155对13个菌株表现抗病反应型。这些菌株对DH155的毒力谱与已知抗白粉病基因Pm2相似,但DH155对Bg78-3和Bg44-5菌株的反应型与携带Pm2的Ulka/8*Cc不同。结合本试验结果和Pm2基因的相关报道,推测Ml DH155可能是Pm2或其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7.
小麦新种质YW243白粉病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病菌接种鉴定、抗性遗传分析、基因推导和STS方法,对抗白粉病小麦新种质YW243进行鉴定.YW243高抗我国白粉病菌毒性级别在7级以下、毒性频率占90%以上的生理小种,抗性有效,可在我国大部分麦区使用.与感病品种中国春、京771测交的F2抗感分离符合3∶1比例,证明YW243对白粉病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基因推导、抗性遗传分析  相似文献   

18.
小麦白粉病菌诱导的TaWRKY34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WRKY转录因子在植物抗病防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cDNA宏阵列(macroarray)和RT-PCR相结合的方法,从小麦全长cDNA文库的WRKY转录因子中筛选出一个应答小麦白粉病菌胁迫的TaWRKY34转录因子,该基因编码464个氨基酸。染色体定位分析表明,该转录因子位于小麦第一同源群染色体的短臂上,并且只在细胞核中表达。其蛋白序列与拟南芥、大麦和葡萄抗病相关WRKY转录因子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其中的3个WRKY基因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TaWRKY34在Pm16/北京8377抗白粉病近等基因系中,对小麦白粉病菌、水杨酸和茉莉酸诱导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TaWRKY34可能与小麦对白粉菌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解小麦白粉病菌对嘧菌酯和三唑酮的敏感性差异,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和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人员采用与田间实际用药条件相似的离体叶段喷雾法,比较了2014年河南、河北麦区的小麦白粉病菌对嘧菌酯和三唑酮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三唑酮的EC50为53.93mg·L-1,抗性水平为15.14,抗性频率高达93.57%;对嘧菌酯的EC50为0.235mg·L-1,抗性水平为0.539,未发现嘧菌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小麦白粉病菌的纯化进行研究,首次提出了纯化白粉病菌的方法步骤,即四圃纯化白粉病菌.首先,构建繁殖圃,将播种小麦的土壤和盆子用 60 Co-γ射线灭菌,在超净工作台上, 用0.1%HgCl 2 将浸泡露白的小麦种子灭菌8~10 min,然后用重蒸馏水冲洗数次,播种在已灭菌的土壤中,待2~3片叶时,将白粉病菌种接种在叶片上.保湿24 h,保持温度(18±2)℃.第2步,构建初净化圃,灭菌同上一步,并用塑料帽罩住盆子,取繁殖圃的白粉病菌种,接种在小麦叶片上,待产生白粉病菌时,检查白粉病菌的生长情况,可再次初净化.第3步,构建纯化圃,将灭菌的种子接种在琼脂培养基上,放于暗处,出苗后,移入光照培养箱中,光照每天10 h,温度为(18±1)℃,2~3片叶时,取初净化圃的新鲜分生孢子接种在叶片上,用新产生的分生孢子继续繁殖.第4步,构建鉴定圃,利用白粉病菌的专性寄生性,来鉴定纯化圃新产生的白粉病菌的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